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6969
 夢幻KTV殺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0/01/09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01/11的日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0/01/10的日記
作者: 夢幻KTV殺手 日期: 2010.01.10  天氣:  心情:
我一直知道自己想寫,而且也能寫。這麼多年,對於文學的熱愛,一點都沒有減退。一輩子專心做一個大夢,如果能成真,也就滿意;一輩子專心做一個工作,如果能成功,也就足夠。在學生時代,我是一個獨特的學生,程度好得讓老師驚訝,同學從來不把我當作一般的少年,因為我喜歡文學與音樂。有人問我,我無聊時都在做什麼?我說,看書、聽音樂、上網、寫部落格。雖然我只有高中肄業,作家不一定要大學畢業,講出去大家都不相信。在我的小時候,翻開作文簿一片滿江紅,因為寫出太多的佳句,老師用紅筆不停的圈。我真的在寫作上,曾經得到很大的肯定,投稿大部分都被刊出,參賽大部分都會得名。所以呆呆的一直寫,傻傻的一直刊,拜網路之賜,如今也算兼職作家。文學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文章只要受到某個人的大大讚揚,可能代表某個人相當不以為然,非常的貶抑。至於到底好不好,是否真的有那麼好,我們持保留的態度,有很多可以討論的空間。我是一個最害怕被批評的人,上帝卻選召我做爭議性最大的職業-作家。因為我貪圖好的名聲,所以不知不覺走上寫作這條路,卻忘了不好的名聲緊追在後,好的名聲只是表面上的頌揚。別人一句不好的話,我都牢牢的記在心裡,我居然找不到工作可以做,只好當作家……。豈非天意?寫作是良心事業,作家是社會的良心。如果不誠實的面對自己,寫不出好文章;作家是帶領社會大眾誠實面對自己的人。作家寫得出妙筆生花的文章,在生活中卻像落魄潦倒的乞丐,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家是一個很中性的行業,對男人而言太陰柔,對女人而言太陽剛;如果不夠斯文,當不了作家。無論是男性作家或者女性作家,似乎都有一點不適合。作家如果能當國文老師,是最佳的國文老師,語文研究到最高深,走的就是創作路線。許多學語文的人學到最後,發覺自己的才華不夠,無法寫出好文章,是一大遺憾。作家是社會的智囊團,筆下是餿主意的產生地,想要任何鬼點子,問作家就對了。作家就像戰國時代的食客,帶來興旺,負責為國家絞盡腦汁,貢獻計謀。最傑出的作家,就像國策顧問一樣重要。作家能寫出多少書與他讀過多少書成正比,讀得越多寫得越多。可以從他喜歡讀什麼樣的書,了解他寫得出什麼樣的文章。文學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東西,因為每個人讀到同一篇文章,想法都不一樣,只要是真正好的文章就能發揮影響力。不好的作家,把寫作當作文字遊戲;好的作家,把寫作當作嘔心瀝血。才華是無法被竊取的,受限於每個人的才華,才華高的作家讀得不多卻寫得好,才華低的作家讀得很多卻寫不好。而且每個人的生命經歷不同,寫出來的也不同。寫得好是重視質,寫得多是重視量;重視質不重視量不太好,重視量不重視質也不好,好的作家質與量俱豐。如果寫作只是堆砌文字,而沒有真實的感觸,就像用文章說謊,行騙天下。注重文字技巧但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同人造花,花很漂亮,但是沒有生命。文學是生命的軌跡,為自己留作紀念,帶給別人感動,如同滴滿脂油的烤肉架。一邊烤一邊轉,一邊注意火候,生命越來越成熟,這一頓飯越來越芬芳。創作是用自我來鑽木取火,萃取出靈魂的精華。好作品不寂寞,只等待時空的見證,膚淺的作品與草木同朽,媚俗的作品雷聲大雨點小。喜歡文學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很會讀,一種是很會寫。會讀不一定會寫,會寫不一定會讀。有些人讀非常多的書,但是卻不太擅長寫作,文章並不出色;有些人沒有讀多少書,但是很有才華,下筆文思泉湧。喜歡寫作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擅長的文體不一樣,一種是擅長的題材不一樣。有些人新詩寫得好,散文寫得不好;有些人散文寫得好,小說寫得不好;有些人小說寫得好,評論寫得不好;有些人評論寫得好,劇本寫得不好。文學有各種題材,鄉土、自然、宗教、浪漫、成長、旅遊、政治、社會、報導、翻譯,每個人擅長的題材不同。曾經有同學笑我,文學有什麼意義?作家寫的關於文學的書,擺在圖書館裡,有多少人看?又不可能靠它賺大錢。如果這樣問-生物學有什麼意義?物理學有什麼意義?政治學有什麼意義?心理學有什麼意義?任何一門學問,想要變成個中翹楚,就已經夠難;能夠天生擅長某一門學問,就已經非常幸運。難道學者們都是傻瓜,學沒有用的東西,變成自找麻煩?我們都只是在找謀生的飯碗,不一定要偉大的意義。沒有人問吃喝拉撒有什麼意義,不這樣做,連命都沒有,還有力氣問有什麼意義嗎?研究某一門學問,也只是做出活著必然的貢獻,走自己該走的路,和吃喝拉撒一樣的重要。如果提升到意義層面的探討,人生大部分該做的事都沒有意義。吃飯,吃完了還會餓,吃飯有什麼意義?掃地,掃完了還會髒,掃地有什麼意義?賺錢,賺完了還會缺,賺錢有什麼意義?救人,救完了還會死,救人有什麼意義?自己買的最喜歡的一件衣服,覺得它最漂亮,如果天天穿,再怎麼不捨,一樣會變得又舊又髒,到不得不丟掉的地步。即使如此,從來沒有後悔買過這件衣服,只怪自己不懂得珍惜,不能不穿,甚至希望再買到更喜歡的衣服,每次穿的心情都很好。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現在出版業大蕭條,買書來看是落伍的方式,大家光是看網路就有看不完的資訊,沒有人要花錢買書。網路已經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最即時的資料就在網路,多少人都在搶食這塊大餅,互別苗頭。大家最想買的是有用的書,對於生活有實質的幫助,純文學的書令人有沒用的聯想。買一本沒用的書,不如把錢花到其他方面,吃一頓大餐比較實際。純文學的散文,道理相當打動人心,美則美矣,實際的價值會不會比工具書還低?與其花兩三百元買一本散文,不如花錢買激勵人心、有關專業領域、對生活進步有幫助的書。與其買一本怡情養性的小說,不如買一本教人如何賺大錢的書。詩集是票房毒藥,出版社最不願意出的書就是詩集,幾乎賣不出去。只要出詩集,幾乎就是註定賠錢的命運。文學的書汗牛充棟,花一輩子的時間讀文學的書都讀不完。讀文學的書是一件奢侈的事,社會人士光是張羅吃喝就已經來不及,只有年輕人有那麼多的空閒時間,可以稍微讀一下文學的書。文學經常探討人生哲理,與形而上的東西,這種事只有青少年可以追求,成年之後都必須回歸現實。我聽說有作家為了出版自己的書,花了十幾萬,結果賣不出去,幾千本散文堆在家裡,不知道用來做什麼。《論語》只有幾千字的文言文,卻流傳了二千多年,到現在還在被出版;現代的作家寫了幾十本書,等到作家死後,如果這些書的價值不高,不一定能流傳下去。《論語》是儒家思想的精華,完整表達儒家思想的摘要,影響中國與亞洲到如今。真正有價值的作品,永遠有價值,不因為時空背景而改變。雖然時空背景不同,真理的領悟卻是亙古不變。從古到今,會寫字的人有多少?他們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多少?在一連串的戰火燎原與燒殺擄掠之後,仍然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其不可動搖的地位。有文學價值的書不一定有市場價值,有市場價值的書不一定有文學價值;只要擅長行銷與炒作,不好的書一樣有可能賣得很好。一份報紙,全部都是腥、羶、色,報導最有話題性的新聞,只刊大家最想看的內容,問題是它賣得很好,你有什麼話說?讀了還想再讀的書,才賣得到錢;讀一二行就讀不下去的書,大家不會買。完全賣不出去的書,沒有出版社要幫你出,這是賠本生意,連自費出書都不划算。文學類的書,除非你是名家,否則想要賣到回本,是一件很難的事。學院派與暢銷派始終爭論不休,學院派看輕暢銷派,暢銷派討厭學院派,他們有不同的價值取向。最強的作家寫出來的書,不但寫得好也賣得好。寫得比我好的人很多,寫得比我差的人也很多。如果我寫的文章,等到我死後,失去文學價值,無法流傳太久,當作我的陪葬品,真的一點都不奇怪。有人取笑我精神都已經出問題還在寫作,文章會不會不正常?這個道理就像我的手已經不能動,但是腳還可以走,一定要努力的走,帶我到還可以到的地方,不能因為手不動所以腳不走。我的腦袋某一部分有一點問題,不代表其他的部分不能用,還可以用就要盡量用,無論如何都要試試看。在精神出問題以前,我能夠拿到文學獎;在精神出問題以後,還是能夠拿到文學獎。一幅畫註定會有缺損,早晚都會有缺損,它的價值不會因為有缺損而改變,因為缺損本來就是這幅畫的一部分。有缺損的畫,可以說是這幅畫的宿命;如果能夠流傳久遠,仍然是這幅畫的宿命。少去關心眼前的價值,多多關心永恆的價值。
標籤:
瀏覽次數:48    人氣指數:4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0/01/09的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01/11的日記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