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65604
 淡紫色の天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孩子非父母所有物,應尊重其意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過年是一場模擬戰爭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好文~女性這樣做不怕婆家問題
作者: 淡紫色の天空 日期: 2019.01.26  天氣:  心情:
我覺得文章標題應該多加3個字:「對公婆」的孝道是丈夫的責任,不是媳婦的義務。
這樣好像比較精確吼~

時代在進步,不良的傳統應該淘汰了,女性不需要逼死自己(年節將近,應該不少已婚婦女開始不安了…)
以前的父權時代強迫灌輸的觀念,洗腦一些無知的女性,但現在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女性經濟也獨立了,女性不再是寄人籬下的附屬品,男性也不該一直是享受特權的既得利益者,一切慢慢回歸到平等(目前還是不平等,看看有多少男性為此文觀念反彈就知道了,還是有很多男性覺得「女性本來就應該這樣」,卻不懂得將心比心,設想看看若角色互換,自己的感受又會是如何呢?這樣公平嗎?)

*畢竟既得利益者享受慣了,由奢入儉難,這就是人性,但,不是「仁性」。


好文分享:以下節錄《孝道是丈夫的責任 不是媳婦的義務》
h t t p s : / / u d n.c o m/ n e w s/ s t o r y/ 7 0 3 3 / 3 3 7 8 3 2 3

【「媳婦」永遠不會成為「女兒」】

但久了之後,她逐漸了解到丈夫終究是公婆的兒子,而自己永遠不會是女兒。

丈夫可以睡到要上班才起床,而她卻總得早起做飯,畢竟公婆都端坐在客廳邊看電視邊等著。

她即使工作再累,週末照樣得大掃除,因為婆婆三不五時就抱怨哪邊有點髒亂,暗示她去處理。

丈夫偶爾會分擔,但丈夫認定這是她的本分,自己只是「幫忙」。丈夫一邊做,還一邊自誇是「新好男人」,她嫁到他很幸福。

但,真的幸福嗎?她愈來愈懷疑。

如果娘家與婆家的習慣不一致,永遠是婆家的對。她在這種狀況時,都選擇默默吞忍,照他們說的做,而公婆滿意的表情,更讓她深信「順從最省事」,就當自己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好了。



【娘家被批評】

然而到後來,公婆常常忘記她就在旁邊,與親友聊天時,批評起她的娘家。好像她嫁過來是脫離苦海,獲得拯救似的。

才不是這樣。她自覺在娘家過得很幸福,反而是婚後,才變成婆家的免費勞工。不但要做家事,加上各種任務,而且還要繼續上班,她簡直累慘了。

她其實很想對丈夫吼:「到底他們是『你』的爸媽? 還是『我』爸媽啊?!」

雖然婆家的親友離去時,照樣稱讚她是好媳婦,但卻多了份「原來是娘家不好待,能嫁來這裡可要感恩」的眼神,氣得她快要內傷。

【當婆婆餵寶寶吃不明藥物】

然而,作為一個好媳婦,生金孫給公婆抱最重要。還沒懷孕前,整天聽婆婆說誰家媳婦生了,弄得她患得患失。房事也變成了任務,毫無樂趣可言。終於熬到生下寶寶,婆婆卻只肯照顧寶寶白天,所以她一下班,就得趕回家接手。

晚上,她除了忙家務,公婆時不時還指揮她該如何照顧寶寶,而丈夫卻像沒事人一樣,吃過飯,躲回房間看電視。

她所有的都能忍,但某天赫然發現婆婆餵寶寶八寶散。那一種來路不明,可能含有重金屬的東西,她哪能坐視。

向來溫順的她,立刻抱走寶寶,還差點打翻婆婆手中的藥罐,氣得婆婆到處找人投訴。

想當然耳,輿論都往長輩那邊一面倒。

丈夫認為婆婆不可能會害寶寶,要她別那麼神經質。但她以人母的立場,怎麼可能明知有風險,卻置之不理。

她持續堅持拒絕讓寶寶吃八寶散之後,沒想到,鄰里間對她的評價急轉直下,她已被傳成忤逆長輩的悍媳。


【精神科醫師專業分析】

兩個人相愛而結婚後,應該要平等互惠的,但在過往的父系社會中,婚姻關係並不對等。

女性需要移居男方家,從此屈居劣勢。以至於通常只會聽說誰家的媳婦怎樣,卻鮮少有關於對女婿、公婆的批評。

相信許多已婚女性都深感不平。為什麼結婚之後,丈夫的生活幾乎沒受影響,就像單身時一樣的輕鬆,而自己不僅要適應夫家,還得承受婆家的要求、旁人的議論。

往昔女性的弱勢,源自於經濟問題。由於婚後得靠夫家維生,因此只能仰人鼻息。然而現代社會早已不同,女性的教育程度與收入,已與男性平分秋色。

如果想要求女性扮演好人妻、人媳、人母,那麼,是否也該同等要求男性做好人夫、人婿、人父的角色?

如果只要求女性,那麼,後遺症就是男性角色因此弱化,被養成媽寶、妻寶。

以上述案例為例,她丈夫就因為不需要離家,被父母維護著繼續當兒子,甚至還因老婆自我要求高,理所當然地將「孝道外包」,光享權益,而毫無責任感,最後更缺乏為人夫、人父的擔當。

失衡的關係很難長久維持,況且,「姻親」是由婚姻而衍生的非血源關係。如果兩人離婚,姻親關係即刻消失,所以,可別誤將「名分」當成特權。姻親應該建立於彼此「尊重」,關係才能長久。


【將公婆定位成丈夫的父母,尊重與和睦相處即可】

她當初結婚的初心,應該是想與丈夫建立家庭,可不是想到他家做免費幫傭。

因此,住進夫家之後,她應該分擔只有所住房間的一半租金、一半的保母費、四分之一的家事與開銷。

我建議她,將公婆定位成丈夫的父母,尊重與和睦相處即可。認清所謂的「孝道」,那是丈夫的責任,不是她的義務。

如果能夠做得剛剛好,也不閃躲應付的費用。在平衡的狀態下,自己不會過勞或內心不平。而對方習慣後,也不會要求愈來愈高。

承受他人水漲船高的期許,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期許終會超過個人的負擔,違背個人的意志。稍有不如預期,就會被打成劣等。

如果從一開始就堅持剛好及格的表現,那麼,反倒不會被對方軟土深掘,甚至做得雖多,卻反被嫌棄愈多。

在婚姻裡,承受委屈與自我壓抑,只會愈來愈不幸福。空有「好媳婦」的名聲,根本就不受用啊!

【她拿出原本該付給公婆的費用】

既然有收入,該給的錢,就應該先交出來。別怕公婆嫌自己見外,請記得老人家常常是心口不一的。

我聽到婆婆最常抱怨媳婦的是,住家裡,卻不給錢,要人幫忙顧小孩,也不給錢,凡事都要長輩出錢、出力。

父母或許可以忍受兒子啃老,但媳婦又不是自己生養的,哪有立場同住不給錢,也不做事。

但要是媳婦先拿出該給的費用,公婆自然沒話可說。公婆嘴巴會嫌見外,但看到鈔票,其實誰都內心欣喜。因為自己的付出被肯定了。

【讓丈夫開始分擔勞務】

再來,她要讓丈夫開始分擔勞務。不能趁她在忙就逃脫,置身事外。例如,當她負責晚餐的善後時,他就該去洗衣、晾衣,然後兩人分上下夜,照顧寶寶。

她這個外人嫁進來都懂得要分擔,他身為兒子的,更應該負起人子與人父的責任。

通常,男人會對父母耍賴,但對老婆的要求卻不敢不從。因為父母怎樣都會忍受他,但老婆可是會制裁他。

【拒做不應負擔的事情】

最後,就是拒做不應負擔的事情。既然寶寶出生了,她就能以顧寶寶但又要早起做飯,會嚴重睡眠不足,影響工作為由,將料理早餐推回給公婆。

況且,她根本沒空在家裡吃早餐。需要吃早餐的人,應該自己煮。

如果公公不肯自己煮,那麼這就是婆婆長期寵壞的。婆婆要不繼續煮給公公吃,要不訓練公公自己煮,就由公婆他們自己決定該怎麼辦。

【若都不行,請搬出去住】

如果還是都沒有用,那麼就開始存錢,做好搬出去外面住的準備。

因為無法溝通的長輩,還是得早早分開住,靠距離來產生美感與尊重。
標籤:
瀏覽次數:73    人氣指數:273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孩子非父母所有物,應尊重其意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過年是一場模擬戰爭
 
住戶回應
 
時間:2019-01-29 00:01
他, 49歲,桃園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