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16833
 ღﻬஐ馬耀・咖啡・懶人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搖嘍!搖嘍!飲淡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那年,我們一路同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蘭陵啊!我的十八歲
作者: ღﻬஐ馬耀・咖啡・懶人包 日期: 2013.07.06  天氣:  心情:
實在是不太滿意前一篇寫的內容,總覺得少說了些什麼,讓我躑躅再三,覺得非得把前一篇增訂
增訂,否則我是下不了筆寫下一篇。我是有點龜毛的。
在增修好前一篇,準備開始動新的一篇時,我想著,寫十八歲吧!十八歲是很熱鬧的年代,也是
很動盪的年代,更是我留有好多好多鮮明記憶的年代。十八歲那年前前後後發生太多事了,有的
跟我有關係,有的跟我沒有直接關係,卻是對台灣有巨大衝擊的轉變關鍵。而台灣,也就這樣開
始開始變了……

我本來想要從「鼎泰豐」說起的。沒想到,一件更震撼的消息改變了我的主意:李國修過世了!
李國修走了,對現在年輕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對我們這一代的人,卻是揭櫫了一個青春時代灰
飛煙滅的表徵。而就在我十八歲那年,也就是1979年,「蘭陵劇坊」成立了。
我十八歲那年,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台灣。或許有人忘了也或許有人並不知道,前一年的12月底
美國片面宣布與我們斷交,隔年美軍顧問團全面撤離台灣,那時人心惶惶可想而知。我們唱著愛
國歌曲:莫等待、莫依賴,勝利絕不會天上掉下來,莫等待、莫依賴,敵人絕不會自己垮台……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道路自己開……那一年怕是唱了有上百次,大家都在疑惑驚惶和忍耐
期盼交雜下重建信心。
那時林懷民的雲門尚在篳路藍縷,就在美國宣布斷交的12月16日當天起,雲門揭開了舞劇「薪
傳」的全國免費巡迴公演,我們這年紀在台北的學生大概永遠不會忘記青年公園的那場空前盛大
的演出,大家一邊觀賞一邊鼓掌一邊掉淚的惆悵與激動。同年,「蘭陵劇坊」也在吳靜吉的號召
下組團,主要的成員有:金士傑、劉靜敏和李國修。這不算是戲劇界的大事,卻是當時台灣文藝
界及文藝愛好者共同引頸鵠望的一等一大事。小劇場運動在台灣終於拉開序幕了,那時「蘭陵劇
坊」立即推出首部作品「荷珠新配」……

而那一年,我十八歲,第一次認真交了第一個女朋友--君君。
君君讀高商職三年級,是在一次校際聯誼的烤肉活動裡撮合的。她非常喜歡唱楊弦的民歌,特別
是能把改編自余光中的詩《迴旋曲》唱得淒楚入裡、裊裊動人,當時她一身白衣白裙迎著小陽春
的飄飄輕嵐引吭而起,我的心就墜落了。
「荷珠新配」的台北公演引燃了眾多學子和藝文人士的熱切期待。記得那是暑假,7月15日,
我和君君約了在植物園碰頭,為的就是趕赴參與台灣實驗劇首發的一場盛宴,「荷珠新配」賣了
個大爆滿,國立藝術館﹝已改叫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門前人山人海,許多人心情是雀躍的。我
牽著君君的手擠過人群入座,兩人喜孜孜地等待欣賞這場劃時代劇場變革的開鑼。蘭陵很聰明地
選擇了一場喜劇做為台灣觀眾的洗禮,我們第一次看到所謂的「即興」演出,也領略了什麼叫「默
劇」的技巧,當天演出滿席的笑聲此起彼落,除了開心還有滿滿的感動。
第一版的「荷珠新配」是金士傑兼任編劇與導演的,主要由李國修、李天柱和劉靜敏三人分飾趙
旺、老鴇、荷珠,對於舞台劇能夠隨性地插科打諢,能摻雜時代的俗厘語言和社會新聞,當時那
是一種全新的衝擊。特別是劉靜敏﹝秀秀﹞在劇裡扮演的荷珠,因為她有國劇底子,她用上了一
些花旦的肢體語言,輕巧俏皮又風情萬種,相信那時在場的男生應該都曾被她深深迷住了。當然,
我也不例外囉!

散戲後,我和君君沿著荷花池散心,也一方面等待人潮的散去。君君看著滿池荷花,若有所思地
問了我一句:「你,有想過將來要做什麼嗎?」我羞赧地吞吞吐吐說:「不知道耶,大概……應該
就不會去化學工廠或塑膠工廠吧!我只能確定這一點。」同年紀的女生就是有比男生更加成熟篤
定的思維,也想得多想得深。她幽幽地說:「我對商根本沒興趣,暑假後我要自己自修重讀,明
年參加大學聯考。」我們相偕漫步到南海書院的石階上坐著,我問君:「妳想讀什麼?」「社會或
社工……我想那才是我的想望。」我點了點頭,捏緊了她的小手說:「那,暑假後妳可要加倍用
功,心無旁鶩才行啊!」「我知道,但是……我還是你女朋友啊!」我發現君的眼眸竟是那麼明
亮且確定,而我覺得自己是怯弱的。最後,她始終是吐露了一句話:「我希望你,還是要想好自
己的未來,不管那是不是可以兌現,有理想的生命才有積極的人生啊!」
有理想的生命,有積極的人生……當時的我完全是失舵的男孩。我想: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
找到方向,但,親愛的,我要幫妳完成妳的夢想……

說回到李國修吧,畢竟「蘭陵劇坊」不是一個組織嚴謹的劇團,比較像是一群志趣相投的志工,
所以端賴劇場有一搭沒一搭的演出是無法維持生活的。差不多同時間,李國修、李天柱、李立群、
顧寶明這幾位劇場的年輕先鋒就通通加入了電視綜藝節目的演出,當時張小燕的「綜藝100」幾
乎就是他們一展身手的機會,那時的綜藝節目流行穿插爆笑「橋劇」,他們也利用節目的平台將
小劇場裡剛掀起的即興表演風潮,運用在電視的短劇裡,而且引起空前的迴響。李國修是紅了,
他們這一票人並沒有像現今的藝人一樣,紅了就猛上夜店、猛把妹,他們依然維持著對小劇場的
熱情,仍孜孜不倦地為台灣實驗劇場的推動而努力。
李國修是住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孩子,他爸爸就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對面開店,專門幫各個國劇團
修理戲靴,或許這也是埋下他熱愛舞台的肇因。但是,他雖然演出一輩子的實驗劇,也窮其一生
致力於小劇場的推動,很奇怪的是,在電視圈李國修始終被歸為綜藝掛,而非戲劇掛的藝人,這
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傳奇吧!
我這輩子只親眼見過李國修兩次﹝他走了,所以可以斷定是這輩子了﹞,一次就是「荷珠新配」
的首演,另一次,我見證了他對推動劇場藝術的熱忱。那次是我乾妹妹要我去看她們學校話劇社
的排演,遠遠地我見到李國修牽著王月的手,兩個穿的吊帶牛仔褲的男女有說有笑的翩翩蒞臨,
他們是學校話劇社的義務指道老師,並且毫不含糊、沒有架子的幫忙他們排戲。那時,我才知道
李國修除了電視演出以外,空閒之餘都在各大專院校的話劇社擔任免費的指道老師。等到我後來
進了電視圈任職,他已經全心投入在「屏風表演班」了。

「蘭陵劇坊」因時勢搏搖而起,卻在不久因路線之爭而分崩凋零。李國修、李立群和賴聲川另立
合組了「表演工作坊」,未久,李國修偕同老婆王月開辦「屏風表演班」,把心血都投注在實驗小
劇場的開疆闢土上。美麗的劉靜敏遠走紐約去學習葛羅托斯基表演技巧,返國後,她以劉若瑀的
名字創辦了摻揉禪學、宗教、民俗、鼓藝與武術的「優劇場」,也就是後來名聞內外的「優人神
鼓」。然而,與其說「蘭陵劇坊」最後分裂了,我們卻寧可選擇說,它是在台灣「開枝散葉」了……
從蘭陵到表演工作坊、屏風,到優人神鼓,台灣也一路從解除黨禁、解除報禁甚至到解除戒嚴。
這是一段台灣實驗劇場的發展史,夾在政治傾軋和歷史軌跡裡活了下來,更是由一群人的熱血和
鬥志不卑不亢的把它扛下去的……

愛國歌曲「莫等待」全歌詞
莫等待!莫依賴!勝利絕不會天上掉下來!
莫等待!莫依賴!敵人絕不會自己垮台!
靠天吃飯要餓死,靠人打仗要失敗,
我們不能再做夢,我們不能再發呆,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道路自己開,
幹幹幹、快快快,大家一齊來,快拿出力量幹起來!



紀念。青春的雪月与煙滅
標籤:
瀏覽次數:867    人氣指數:14267    累積鼓勵:6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搖嘍!搖嘍!飲淡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那年,我們一路同行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3-23 11:58
她, 61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3-23 08:07
她, 61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5-02-03 12:44
她, 50歲,台北市,資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8-21 20:11
她, 56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8-20 10:52
她, 50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09 10:51
她, 56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07 09:09
她, 58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06 22:55
她, 58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06 11:11
她, 40歲,南投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06 10:25
她, 40歲,南投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上一頁 | 下一頁
[最前頁] [1] 2 [最末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