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973942
 toyu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值得收藏的網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世揭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李光耀的「天下」已無台灣
作者: toyun 日期: 2014.08.27  天氣:  心情:
李光耀的「天下」已無台灣;
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 李光耀的「天下」已無台灣 【聯合報╱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2014.08.08 02:47 am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李光耀觀天下》,縱論世局,臧否人物。
「天下文化」中譯本全書三百六十頁,
談中國、談美國、談歐洲,亞洲連緬甸都有專章討論,卻未著墨台灣,只在中國大陸的章節裡偶見台灣的名字。新加坡和台灣是當年「亞洲四小龍」的同班同學,台灣可能還是班長。
李光耀曾自承,得到過台灣的幫助。他與蔣經國私交甚篤,星國空軍在台受訓,據說
李太 夫人曾長期住台休養,所以李光耀前後訪台廿五次之多。但大夫無私交,國家關係與私人友誼不能長期並存。
幅員和人口都和台北市相若的新加坡,當年被馬來西亞一腳踢開時,連飲用的自來水都成問題,很少人相信新加坡可以存活。
但李光耀使它活下來,而且活得很好,從第三世界爬升到第一世界,在第一世界也是名列前茅。李光耀每有發言,全球菁英都注意傾聽。
美國前總統布希稱頌《觀天下》這本書:「對於在亞洲乃至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我同許多其他領導人一樣,經常聽取李光耀明智而且總是坦誠的看法。
他不斷探索的頭腦、敏銳的分析和戰略性的視野,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一股獨特力量。這本書蘊藏的智慧和對人性的洞察,將受未來領導人珍惜。
」開發中國家,包括大陸和台灣,都曾努力研究新加坡的成功之道
。其實李光耀一點也不藏私,他在回憶錄、演講和《觀天下》這本書裡,一再重複新加坡建國有成的兩大支柱:第一是統一語言並與國際接軌。
新加坡人口華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光耀本人也是華裔,建國之初有人提議以華語為國語,李光耀堅持以英文為通用語文,學校一律用英文教學。
他也反對把華人的方言如廣東話、閩南話等等,列入學校教程。這樣就順利和世界接軌,使新加坡具有堅強的國際競爭力,也避免因華人說不同方言而把社會撕裂。
反觀台灣,在公車和捷運上,用四種語言報告下一站站名。先是國語,接著是閩南語、客家語和英語。有時車已到站,尚未說完。但在台灣這種複雜的社會背景下,誰敢提議精簡?
語言政策是國家大政方針之一,舉一反三,其餘可思過半矣!李光耀認為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開
放社會。新加坡腹地小,沒資源,必須對外開放,吸引外人投資,外資把技術、管理和市場帶進來。而且新加坡鼓勵移民,以彌補島國人才和人力之不足。而台灣呢?
鎖國。外人沒有投資機會。人才進不來,連大陸學生都在排拒之列。現在台灣的技術人才,反而向外移民了。李光耀還有幾句話,我們聽了不知是何滋味。他說,新加坡如果推動真正的兩黨政治,則必然「走向平庸」。因為「最優秀的人才不會選擇從政,參選得冒很大風險,競選活動會變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惡毒。」台灣正以民主政治自詡,這話聽來十分「反動」。但是看看台灣今天的局面,豈僅「平庸」而已。也只有「平庸國家」的外交部長,會鄙夷新加坡是個「鼻屎小國」。李光耀《觀天下》,他的「天下」已無台灣。其實,台灣僅有的一點「昔日輝
煌」餘光,也漸漸暗澹了。《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評論,認為台灣「自甘落後」(Taiwan
> leaves itself behind)。國家的危亂與困局,有多少人在意?政客不知亡國恨,立院猶自鬧翻天。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台灣的沸鼎飛幕之危,大家應該警惕了吧!
> 【2014/08/08
>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台灣自甘落後
>
> 中央社╱台北六日電 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進行,中國大陸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即將完成,而台灣卻停滯不進,具有影響力的華爾街日報以「台灣自甘落後」為題的評論,對台灣發出警訊。
> 華爾街日報(WSJ)日前刊登「台灣自甘落後」評論,副標題為通過與中國大陸的協議是多元貿易的第一步。這篇評論全文如下:
> 「台灣領導人多年來警告經濟孤立有害國家競爭力,現在,他們最擔心的情況可能已經成真;而抗拒更自由貿易與經濟改革的後果,會越來越明顯可見。
> 大陸與南韓今年稍晚打算敲定的自由貿易協定,將賦予大多數南韓產品零關稅進入大陸的優惠。
由於台灣與南韓都將大陸視為最大貿易夥伴,出口商彼此激烈競爭,如果陸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會對台灣帶來問題。
> 台灣出口商品,從石化、鋼鐵、紡織到機具,五成到八成與南韓出口商品重疊。
> 根據經濟部,若陸韓照預定簽訂協定,台灣對大陸的出口,約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會被南韓商品取代。而平板與機具商等利潤微薄的企業,將會在價格戰中敗下陣,被踢出大陸市場。
> 與此同時,台灣去年與大陸最新的服務貿易協議卻受到學生領導的「太陽花運動」影響,導致法案卡在立法院而停滯不前。
> 示威民眾憂心,簽訂服貿之後,企業可能越來越仰賴大陸,台灣有被大陸吞併之虞。
> 台灣與大 陸兩 個經濟體緊密相繫,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台灣對外投資中,有八成是對大陸投資,出口商品中,也有四成前進大陸,但設立貿易與投資障礙不會解決這種問題。
> 既然大陸是全球供應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繼續施行兩岸貿易壁壘,只會傷到自己。北京也說過,台北若不先對大陸自由化,將杯葛台灣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多邊協定的參與;
弔詭地,台灣想不那麼仰賴大陸,還得先穿透北京。
> 台灣在多邊貿易方面已有些許進展,過去一年與新加坡和紐西蘭簽訂協定,這些協定雖受歡迎,但相關貿易額一年卻不到三百億美元。
而根據經濟部,陸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威脅到高達四百九十億美元的台灣出口。
> 通過目前陷入僵局的服貿協議,將為貨貿協議鋪路,也將顯示台北有能力通過與落實已簽訂的貿易協議。
台灣的立法委員有機會利用本週特別會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接著讓服貿過關。在鄰國陸續解除貿易障礙的同時,如果台灣不能跟進,將會更趨孤立。」
標籤:
瀏覽次數:448    人氣指數:3088    累積鼓勵:13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值得收藏的網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身世揭曉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3-31 15:37
她, 63歲,South East,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2-15 17:10
她, 63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9-28 15:56
她, 60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9-24 09:41
她, 7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