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57317
 櫻花林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大家一起來送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藍領&白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阻蜜蜂崩潰症 陽明大學 國際競
作者: 櫻花林 日期: 2013.11.16  天氣:  心情:
世界各地蜜蜂神秘大量消失,讓全球農民很傷腦筋,陽明大學團隊藉由將改造後的大腸桿菌(Bee. coli)送入蜜蜂體內,對抗引發蜂群崩潰的真菌,希望解決「蜂群崩潰症候群」。這項研究本月參加二○一三國際合成生物學競賽,除在亞洲奪金,另獲五個獎,獲獎數全球第一,下月將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參加世界盃競賽。

團隊指導老師包括陽明大學生醫資訊研究所暨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張傳雄等人,率領廿一位該校學生,加上台北美國學校一位老師和學生辛世豪共同合作。

張傳雄說,學生今年初從兩百多個問題發想,因近年來不少蜜蜂突然消失,感染Nosema真菌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方法試圖解決。

他解釋,團隊將改造後的Bee. coli以特殊化學物質包膜,與蜂農平時用於飼育蜂群的糖水混合,乾燥成結晶顆粒。蜜蜂吃下肚後,首先可預防真菌孢子的萌發,且Bee. coli有偵測蜜蜂是否被真菌感染的能力,蜜蜂如被感染,也能製造可殺死真菌的抗微生物蛋白。

但若蜜蜂仍然感染到真菌,利用Bee. coli在蜜蜂腸道催化酒精的生成,即可殺死已感染的蜜蜂,靠著犧牲少數個體,保障蜂群整體的健康與蜂蜜的產量。



Bee.coli如何消滅真菌
資料來源/陽明大學教授張傳雄提供

張傳雄說,團隊希望未來可大量生產用於全球農業,同時製造出用來診斷和治療的產品,替困擾全球農業已久的「蜂群崩潰症候群」找出一項解方。

這次團隊年紀最小的成員是就讀台北美國學校高二的辛世豪,十六歲的他,爸爸是印度人,媽媽是台灣人。

辛世豪說,其他成員都是有生物基礎的大哥哥、大姐姐,他沒有相關背景,但做實驗很有趣;第一次切蜜蜂和真菌的DNA,將不同DNA放在一起,再放入細菌內,觀察變化,也讓他產生興趣,未來想做生物方面的研究。

比賽本月在歐洲、亞洲和美洲分區舉行,有兩百零四所大學參加,陽明大學另再拿下最佳基因工程獎、最佳材料選擇獎和最佳基因工程改進獎等五個獎。
標籤:
瀏覽次數:147    人氣指數:547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大家一起來送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藍領&白領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