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1158
 演變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博士和民工的區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高雄-三民]豪記臭豆腐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哈佛搶修的課:我要更快樂
作者: 演變 日期: 2009.12.24  天氣:  心情:
根據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有四五%的美國大學生因嚴重憂鬱造成學習障礙;反觀台灣,在董氏基金會的調查中,每四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憂鬱情緒嚴重到需要專業協助。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快樂?如何才能學會長遠的快樂?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文/塔爾‧班夏哈
2009年6月 Cheers雜誌


根據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有四五%的美國大學生因嚴重憂鬱造成學習障礙;反觀台灣,在董氏基金會的調查中,每四個大學生中,就有一個憂鬱情緒嚴重到需要專業協助。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快樂?如何才能學會長遠的快樂?


能把冷門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變成最受哈佛大學生歡迎的課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班夏哈把快樂變成了一門顯學。他開的課,每學期都有上千名哈佛大學學生搶著選修。班夏哈認為,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誤認快樂的本質,以為快樂即享樂,因而產生不滿足。


正向心理學相信,人最快樂的時刻,往往發生在自願努力完成某種艱難而有意義的工作,讓身心擴展到極致。在班夏哈的定義中,快樂是「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感受」,換句話說,快樂是兼具樂趣(現在的好處)和意義(未來的好處)。要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之一,就是減少「該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


班夏哈在《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書中除了提出理論架構,也在每章結尾提出實際可行的練習快樂步驟,像是要建立習慣,每天睡前寫下五件讓自己覺得快樂、感謝的事物;在每天寫下自己的正面和負面經驗;懂得為自己找樂趣。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種終極貨幣,這貨幣不是英鎊、美元或歐元,班夏哈說,人生的終極貨幣是快樂,可以買到日日喜悅、和永恆的自我實踐。


本書英文版在美國上市後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被翻譯成十六種語言,在二十個國家發行。《天下雜誌》取得繁體中文版權,於一月底上市。以下為本書精采內容摘要。


※※※


大多數人都可被歸納成四種生活型態,並稱之為「漢堡模式」。



「漢堡模式」的快樂模式



一種是不打算塞進嘴裡的美味垃圾食物,雖對當下有好處,使人心情舒暢,但會影響身體,這是享樂主義者的生活型態。第二種是專用健康食材做成的素食漢堡,對身體有益,但食用的當下卻享受不到樂趣,這是拚命三郎型的生活型態。第三種是既不美味又不健康,對現在、未來都沒有好處的虛無主義者的漢堡模式。第四種則是既可口又健康的漢堡,這是快樂開朗型的生活型態。


我們常以為,只要達到某個未來目標,就會產生成就感和平靜感,得到快樂。也常告訴自己,只要走出大學校門、獲得終身教職、賺到足夠的鈔票、擁有家庭和子女,或改變各種生活現狀,就能擁有快樂。


然而,當我們完成目標之後,立刻又恢復原有的快樂程度。如果總是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當我們達到自以為可以改善現況的某個目標後,這些負面感受可能很快又會死灰復燃。


拚命三郎的壓力多半來自掌控未來的欲望,只想「萬一」,不思考「現況」。鎮日活在緊張虛幻的未來,而不是平靜真實的現在,所以心裡總是惦記著下面的疑問:萬一我考試考得不好怎麼辦?萬一得不到升遷怎麼辦?萬一付不起新居貸款怎麼辦?他們不是全神貫注地活在當下,而是「對未來一無所知。」



善用當下、周遭的快樂資源



還有一些人死守著過去,不願體驗活在當下的快樂,一再重演不愉快的往事。起初活得像拚命三郎,後來又成為享樂主義者;他們渴望恢復昔日的感情,卻無功而返;寧可轉戰各業,卻不願尋找真正的志業。這些人一心只想回到從前,為不愉快的生活找理由,卻浪費了快樂的潛能。我們不應該老是當過去或未來的奴隸,應該學會善用眼前和周遭的快樂資源。


為了體驗和實現快樂的生活,我們必須接受「把握現在」的觀念,也就是擁抱日常生活裡的一切事物。當我們從陪伴家人朋友、學習新的事物、參與工作計劃當中找到樂趣和意義,就能活得幸福快樂。我們的生活裡充滿愈多這樣的經驗,我們將會活得愈快樂。

一切就從現在做起

標籤:
瀏覽次數:293    人氣指數:10293    累積鼓勵:5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博士和民工的區別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高雄-三民]豪記臭豆腐王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4-03 10:39
他, 98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10-04-15 11:28]:

如果把該做的事..變成想做的事..應該會更快樂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