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一起哭比獨自啜泣更有助於療傷。
Cry with someone.
It’s more healing than crying alone.
cry with someone,不一定就是找人一起哭。
而是,當你想哭時,沒必要把自己隔絕,
就在家人或好友面前哭吧,讓他們在你哭的時候陪著你。
這樣比較有療傷止痛的效果。
你尤其不需要在人前強顏歡笑,在人後獨自啜泣。
讓孩子看到你哭沒有關係
>It’s O.K. to let your children see you cry.<
即使孩子在場,想哭就哭吧。
想哭,可能表示脆弱,也無需瞞著孩子私下哭泣!
這種情況有時特別會發生在來自受傷害的婚姻、來自另一半。
如果所受的傷害來自於另一半,我們會以保護的角度思考,
認為不要讓下一代也受傷害,
所以你會想,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哭泣。
這有兩個問題:
第一, 對孩子不公平,他們無法及早知道父母親的婚姻有狀況,
也無法提早體會到婚姻出狀況對人造成的傷害。
第二,對自己也不公平,總等到夜深人靜、才獨自擁被哭泣,
傷痛只會加深,更難走出來。
當然,不需要刻意公開哭鬧,對走出傷痛不一定有幫助。
只是,當想哭時,若能有個知心的朋友陪著,對心情的紓緩很有幫助。
有時候當著孩子的面哭,不一定不好,不一定是懦弱,
當然,若要當著孩子的面哭,不可歇斯底里式的大哭大鬧,
更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數落另一半的不是。
建議,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哭,讓孩子體會到你的憂傷,
了解到你的心情,這對孩子的EQ是有幫助的。
最流行的時代病可說就是憂鬱症,在精神醫學上被歸類為:
affective disorder─情感性疾病。
(情感、情緒表達的失序、失控,也就是有情緒障礙的疾病)。
所以真的有傷痛,真的想哭,真的不必刻意避開孩子。
有時候在孩子面前適度的表達情緒與傷痛,
對孩子將來面對情緒的問題,
避免陷入affective disorder,也是有好處的。
對自己的療傷止痛,當然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