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5111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11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51112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5.11.09  天氣:  心情:
控制情緒最好的好辦法

德國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著稱。在一本德國老兵的回憶錄中,發現他們有一條耐人尋味的軍規:一名士兵可以檢舉同伴的錯誤,被檢舉人有權反駁。但如果長官發現,檢舉和反駁的士兵曾在近期發生過衝突,那麼兩人都會受罰。發生過衝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讓情緒完全冷靜下來後,才可以告對方的狀。

當研究生時,我的導師吉納也經常告戒我們,不要一時衝動,成了情緒的奴隸。有一年耶誕節,她送給我的禮物是一隻咖啡杯,上面印著亞裡斯多德的一句名言:“發脾氣是值得讚揚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適當的場合,向正確的物件,在合適的時刻,使用恰當的方式,因為公正的理由而發脾氣。”

畢業後的一個雨天,我到系裡探望吉納教授,正趕上一名學生有急事要找教授,吉納讓我在外面的小客廳等她一會。小客廳和吉納的辦公室,只隔了薄薄的一道裝飾牆,屋裡的對話不時傳進我的耳朵。那位同學聲音激動,原來是其他實驗室的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遜,當眾諷刺他理論過時,見解平庸,令人大為惱火。他不知道是該直接找那個學生論個明白,還是應該找對方的教授評理。他這次來,就是要徵求吉納的意見。

“年輕人,”我聽見吉納教授慢條斯理的說,“有時候,別人的言行是很難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讓我給你一個小建議。批評和侮辱,跟泥巴沒什麼兩樣。你看我大衣上的泥點,就是今早過馬路時濺上的。如果我當時立即抹去,一定會搞得一團糟。所以我把大衣掛到一邊,專心幹別的事,等泥巴晾乾了再去處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輕輕撣幾下,就沒事了。”好恰當的比喻!老教授的處世智慧令人嘆服。

那個聰明的學生也頓時醒悟,連連道謝。吉納最後說:“我年輕時不善於控制情緒,深受其害。我慢慢發現,最好的辦法是先把讓我惱火的事擱在一邊,晾一會兒,等我冷靜下來後,再去對付它們。如果你現在就去質問他,你會更生氣,矛盾會更嚴重。我建議你等情緒的水分都蒸發掉了,再來想這件事。到那時,如果你還打算討伐他,請來找我。不過晾乾水分後,你也許會發現那泥點,也淡得找不到了!”


因果定律

因果律是宇宙間的第一法則,這是被現代太空物理學證明的,沒有因果律這個宇宙就不可能存在。無論善惡,都是根據所造的因,而受相類的果。

「菩薩畏因。眾生怕果。」的兩句話,菩薩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深怕一不小心造了惡因,;凡夫眾生愚昧無知,不懂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常常造作惡業罪因。菩薩與眾生是智慧與愚癡的對照。菩薩不逃避苦果而知道不造惡因,眾生不知杜絕惡因卻害怕接受苦果。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 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瞭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

又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

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都是選擇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見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對於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會留意,甚至視而不見。

所以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著。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 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

人 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 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 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 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個人深信積極的事物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積極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生。又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死去。

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由此看來,有好的信念是一種福報,想給自己種福,必須建立好的信念。


放鬆定律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

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等等東西上,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做你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吃驚;

相反,如果你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舉個例子: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著覺備受煎熬,老在想著這該死的電什麼 時候才來,電總是在你著急的時候偏偏不來,但當你最後受夠 了,人清靜安定自然涼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時候,電就來了,

倏忽間你的房裡燈火通明,電風扇轉起來了。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這是定律,這是放鬆定律。

《了凡四訓》中雲穀禪師要了凡先生念準提咒要達到無念無想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裡一個念頭也沒有, 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下定律

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控制將來,人 能控制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只能是“當下”,捨此別無他途。

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 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人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做好目下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80/20定律

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

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預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穫,只要不放棄,最後20%的努力就會有長足及本質的進步(量變才能到達質變,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的,因為能堅持的人總是少數的)。


應得定律

人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雲穀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命運修造者,必須要提高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提高則人應得的不管質和量都會提高。


間接定律

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 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 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這就是間接定律在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間接定律中提高 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即當你在提高別人 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馬上 就提高。


佈施定律

佈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這個定律是說,你佈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

例如:你佈施金錢或物質,你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你佈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佈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

相反,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 氣、憂愁,你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報應。


不圖報原則

這是佈施定律的補充。這個原則是說:你佈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你越不望回報,你的回報越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例如類似的情況不知你有沒有碰到過:一天你 開車趕著去會見重要客戶,路上看到一對年老夫婦的汽車爆胎了。你因為趕時間不想管,但又覺得必須管,於是你停下車幫他們換輪胎。你把輪胎換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筆錢表示感謝,你婉拒了老人家並且祝他們好運,然後你繼續上路。

當你趕到約會地 點,卻發現客戶比你來得還晚, 而且客戶很爽快地就和你簽了協議。你會不會覺得很走運呢?但這不是運氣,而是定律。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給大象(施)稱重量,大家說如果再給大象加一條絲巾 (回報),大象的重量會增加多少呢?


愛自己原則

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

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你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 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這點非常重要。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

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像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 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

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記住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

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並保證不再犯,然後——請寬恕自己。

內疚這一沉重的精神枷鎖,不會讓你有所作為,相反會阻礙你成為面貌煥然一新的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負責原則

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著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籲短嘆。

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請時刻提醒自己:“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世界首富的22種習慣與風格】

富有不是財產很多,而是需求很少,如果我們只是不停追逐,即使擁有得再多,也無法體會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因為,得到「需要」的東西不是貪,想獲得「不需要」的就是貪,放棄固執的想法,反而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愉悅。

有人說,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比汽油更容易揮發燃燒,那就是名利。其實,除了你自己,沒有一件身外物是可以打包帶走,永遠保存的。……

1、訂目標,達目標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好比大海中航行的船隻沒有指南針的指引,永遠靠不了岸。學會每年、每月、每週、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天天堅持著做,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你將會積累一個大大的、成功的目標,並自己為之驕傲。

2、盡可能多的幫助他人成功

幫助一個人,需要有付出的心態,需要有愛心,當然也需要有助人的能力。社交的本質就是不斷用各種形式幫助其它人成功。共用你的知識與資源、時間與精力、友情與關愛,從而持續為他人提供價值,一定要記得:幫助他人其實是在幫自己。你將會獲得更多的快樂、友誼、朋友、關愛和寬容。

3、不停息地編織人際關係網

人際關係同樣是生產力,更是快樂的源泉。因此,為了擁有更寬廣、更具層次的人際關係。自己要給子裡的朋友能幫助你。

4、定期與朋友溝通,聯絡感情

朋友不是在要利用他時,才想起。因此,編織好自己的人際圈子,並不斷擴大的同時,定期與自己圈子裡的朋友保持聯繫。比如:常打打球,看電影,喝咖啡,吃飯,結伴旅行,溝通聊天,做有益的事情。常來常往,朋友才會感情更深厚。

5、勇敢和自信

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勇敢的人,自信的人。具有勇敢和自信品格,一定會使你在職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創造神奇。所以,要不斷修煉你的自信心和勇氣,使自己在做事的時候,在創業的時候,更能把握機會,創造成功。

6、尊重他人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職務高低之別,沒有錢多錢少之分,高低貴賤人格平等。因此,一個時常能尊重他人的人,一定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切記勿居高臨下,目中無人,謙虛的心懷是人際的通行證。

7、凡事100%準備

成功是屬於有準備的人,做任何事,見任何人之前,都要做足充分的準備。準備好你的心態,準備好你的時間,準備好你的精力,資料,知識,這樣你將會獲得更有準備的成功。

8、養成列清單習慣

對每天的工作,重要的事情,約見的客戶,一定要按時間、輕重緩急順序列一個清單,並在計劃的時間內去完成,養成做事有條理、專注、堅持的好習慣。

9、堅持每天看書30分鐘

書中自有黃金屋,堅持讀書,讀精品書,並能靜下來思考,不斷擴充知識面,提升見識,做到每天點點滴滴積累,就會有朝一日獲得一日千里的長進。

10、學會分享

做一個善分享的人。你的心得、才華、能力、經驗、感知、經濟、新聞、意識、激情都要及時向好朋友分享,分享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種成功法寶。

11、注重工作質量

做事情,幹工作不在於做到多少,更在於做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因此,平常形成高品質的工作風格,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實際等於在提升工作績效。

12、凡事及時跟進

對上司、朋友、同事、部屬、親友、家人交代過的事,相互知曉過的人和事,都要保持及時跟進,不能沒有下文,不了了之;要給對方一個滿意交代和回復,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因此,有效跟進也是必備的做事風格。

13、做人講誠信,做事講責任

平時保持做人的誠信,一言九鼎,兌現承諾,對做不到的事也要告之朋友,並客觀說明.。做任何事都要負起責任,養成負責的習慣,別人同樣會對你負責。

14、每天運動一小時

生命在於運動。每天做一小時有氧運動,比如晨練,飯後慢跑,或打羽毛球等,活動活動筋絡,舒鬆舒鬆骨頭,使自己的精神更愉悅,身體更健康,健康身體是革命的資本。

15、每天找一位某方面比自己更厲害的人交流學習

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多與比自己某方面更厲害的學習、討教、溝通交流,你將會獲得更多的資訊、能力和知識,從而使自己更富有才華。

16、養成每天朗頌10分鐘好習慣,提高語言流利度

堅持朗頌,會提高自己語言流利程度:一種可以與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自信溝通的能力。這是許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徵。因此,每天給自己十分鐘,獲得更好的表達技能,使自己在公眾場合有更自如的表達和溝通。

17、養成說真心話,做真實人好品格

真誠是人際溝通的通行證,打破沉默最好的方式就是說心裡話。因此,確保自己做事憑良心,講誠信;講真話,做實事,這樣你會獲得更好的人際,更真誠的友誼,別人見到你,同樣會回報給你真心和誠意。

18、保持傾聽好習慣

成功人士,有著良好的溝通技能。而溝通的技能不是在於你有多會說,更要善聽。能聽懂對方的意圖,想法,目的。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別人,才能被他人理解,才能達成和諧的溝通。

19、保持專注、專業

成功的人都是專注的人,都是專業的人。這世界上只有專家才是贏家。簡單的事重複地做,就可能成為專家,而重複的事能開心地做就更是專注的贏家。保持專注,提升專業,做人生的贏家。

20、建立自己的品牌美譽度

產品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必須靠卓越品牌。一個人要獲得親朋好友,上司同事和部屬的認可同樣靠卓越個人品牌。因此,個人品牌需要經營,良好的個人品牌樹立,要讓自己每天必須做好四講:講誠信、講品格、講禮貌、講實話。

21、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滿招損,謙受益。做人做事謙虛,會獲得更好資源,更好理解,更好認同。傲慢是一種病,它會讓你忘記真正的朋友,忘記朋友的重要。保持謙虛。幫助其它人和你一起進步,甚至超過你都是謙虛的心懷。

22、每天保持愉悅平和心態

人有喜氣,臉上必有愉色,愉色生宛容,宛容生和氣,和氣生財。因此,先解決心情,才能做好事情。好心態,好心情,才會有好人際,好友誼,好的前程。
標籤:
瀏覽次數:97    人氣指數:497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5111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113
 
住戶回應
 
時間:2015-11-09 21:32
她, 52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