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51210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212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51211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5.12.07  天氣:  心情:
心態、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

「假如你目前的收入並不是很高,但足以維持生活,目前正在考慮租房,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和其他三位朋友合租高檔小區兩室一廳的精裝修房,室內傢具家電齊全,週邊都是成功人士,房租押一付三,平均每人每月還要分攤400元的房租和物業費、水電費;另外一個是城中村的小單間,聚居著小商販、民工和無業人士,但房租很便宜,只要250元,房租押一付一,但房間很小,除了一張床什麼也放不下。你會如何選擇?」

歸結起來只有四種答案:

一:我會選擇便宜的房子,環境我不在乎,至於別人甚麼意見,與我無關。

二:我會選擇住高檔小區,人生匆匆,就是要學會享受。

三:如果大家都選擇住高檔小區,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我會考慮合租。生活的壓力也會激發我賺錢的動力。

四:我會選擇高檔小區,因為環境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好的環境能夠培養出高雅的生活品位,力爭過上更好的生活,也會更加清晰自己的目標和追求。

通常,對於:

第一種人,不論對方多麼優秀,陳總一概不錄用;

第二種人她可能會留下,但不會重用,會分配文員或是打雜一類的崗位;

第三種選擇的人,除了應聘者有特定的崗位要求外,她一般會安排他們做業務或是基層的領導;

而對於第四種人,通常會分配到重要的崗位,並給予更多培訓和提升的機會。

這天,陳總再次拒絕了一位國內知名大學的「高才生」,人事經理終於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拿著對方的簡歷,推開陳總辦公室的門,「質問」道:「這麼優秀的人才為何不錄用?

公司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陳總沒有生氣,她示意人事經理坐下,給她講起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她來深圳打工的第二年,所住的小區要拆遷。她和其他三位老鄉商量好一起租房,看了很多房子,最後終於定下了一個高檔小區兩室一廳的精裝修房,家電一應俱全,房租每月1600元,每個人只需分攤400元。當天晚上,她們四人激動得徹夜難眠!

可是,就在簽合同的那天,A老鄉突然變卦,說自己不想租了,價格太貴,還是去住城中村比較好。無奈,由於租金和押金難以承擔,四個人散夥了,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面。

心態、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

七年後,陳總偶然遇見了另外三個人,談及當年租房那件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A老鄉就是做出第一種選擇的人,後來,她在城中村認識了一位男朋友,結婚後依然住在那裡,幾年過去,生活的殘酷,讓A早已忘了自己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經常和別人一樣,大著嗓門,叉著腰和老公爭吵,甚至打架;

B是做出第二種選擇的人,她是一個享受主義者,工作的收入雖然還可以,但基本上沒剩下什麼錢,表面上風光無限,生活卻過得捉襟見肘,信用卡透支十分嚴重,談了幾個男朋友都吹了;

C是做出第三種選擇的人,她現在已是一家知名外企的業務經理,在深圳市中心貸款買了一套房,談了一位同行的男朋友,正準備結婚,生活過得很滋潤;

D就是陳總自己,就是當初做出了第四種選擇的人,那時,她已是一家大型文化企業的老總,在深圳買了房,嫁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老公,家庭幸福,生活優裕,小時候的文學夢也實現了!說到這裏,人事經理似乎明白了。

陳總告訴她:「我絲豪沒有瞧不起城中村的意思,只想說明一個道理,你的心態、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

第一種人太自私,只會為自己著想,而如今的社會是一個講究合作共贏的時代,時時處處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這種自私會影響一個團隊的凝聚力;

第二種人太會享受,卻不懂得努力,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第三種人,他明白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會去努力和奮鬥,並且由於他具備很強的合作意識,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也更容易成功;
而第四種人,具有更高的眼界,有方向,有目標,有理想,同時也合作精神,凡事能從大局出發,所以,他最終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聽到這裏,人事經理已經全明白了,她紅著臉退出了陳總的辦公室。她在工作筆記上鄭重寫下一句話:心態決定選擇,選擇決定人生!你有怎樣的心態,你就有怎樣的人生!

人一輩子沒有出息,往往是因為朋友太少。如果你的命不好,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是「找命好的人和他交朋友」,跟著他們,你的命就好。

一生中選擇與誰合作,怎麼合作,需要技巧和方法。見高人不交,見高師不拜,人生遺憾也。要想自己命好,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命好的人,和他交友,加入他從事的事業。

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交易才會改變命運。人脈就是錢脈,關係就是實力,看一個人的實力,就看他周圍的關係。一起跟朋友分享友,增進人脈實力!


年輕人沒有「慧根」,也要懂得「會跟」

年輕人初出社會,縱使沒有「慧根」,也要懂得「會跟」,才能在如此競爭的社會裡,吸取大老闆們數十年的經驗、智慧,得到功力加持後,就能縮短胡亂碰壁的機率,加上自身的奮鬥,必然可以翻轉人生,擺脫貧窮。

我在二十八歲時加入扶輪社。扶輪社是世界知名的社團,在台灣更是許多企業老闆、社會菁英的聚集之處。我當時年紀非常輕,社會歷練也淺,非常猶豫要不要加入。不過,在當時的社長及創社社長的鼓勵下,我下定決心加入了。

加入扶輪社後,發現每個月要繳不少月費、捐贈費,且每個星期都要參加例會、聯合例會,此外還有多次國內外旅遊等活動。對於剛入社會的我,無論在財力上、時間上的付出,都是很有壓力的。但無論再忙,我都想盡辦法出席所有扶輪社的活動,我甚至得到了「年度全勤獎」的榮耀呢!

每當參加例會時,我總會利用用餐時間,仔細聆聽老闆們的對話內容,他們總是談論著各種「生意經」,讓我收穫良多。此外,只要聽到老闆們有出遠門去談生意、旅遊、打高爾夫球的計畫,不管再忙,我都會想盡辦法排出時間,並千求萬求老闆們讓我當一個「小跟班」。

我利用這樣的機會和老闆們走遍大陸成都、深圳、廣州、蘇州、杭州、上海、南京、澳門及香港等地,見識到外面世界的大局面,更在老闆們身邊歷練無數次商業談判的戰役。當然,也因參與了高爾夫球隊的海外球敘,有機會和老闆們有更深入交往的機會。

經過幾年後,我發現,無論在思維、經驗、閱歷、格局、交情上,都有著極深入的進步。相較於沒有加入扶輪社前,在經商的功力上,好像被老闆們打通任督二脈似的,簡直脫胎換骨!

我知道我的年紀非常輕,沒有家世背景,父母親又早逝,能夠有機會接觸這麼多大老闆,是很難得的機會,我非常感謝不嫌棄我的前輩,更珍惜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的任何一分一秒。

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向富人學習。就算在富人堆裡站上一會兒也好,至少會沾到富人的氣息。 —猶太聖經《塔木德》多年前,有一本暢銷全球的書《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談到有錢人異於窮人的思維。有錢人之所以有錢,不只是因為他有錢,更重要的是,他有著一個有錢人的腦袋;窮人之所以窮,不只是因為他沒有錢,更重要的是,他有著一個窮人的腦袋!

在這社會上,通常是富者恆富,窮者恆窮。而造就富人與窮人的關鍵,就是「思維」,如果你的思維沒有改變,縱使每天努力上班做到死,也僅能掙錢餬口,賺來的錢最終還是會落入富人的口袋裡。這種思維沒有辦法靠單純個人的努力、想像來加以突破。

我稱這樣的現象為「自我想像的局限」!

就像如果你是一位棒球選手,在台灣業餘球隊領域,永遠無法想像美國大聯盟等級超過一五五公里時速的快速球,這是沒有辦法靠幻想來面對和突破的挑戰,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想像的局限」。

同樣的道理,運用在賺錢這件事。請你試想看看,如果要現在的你賺到一百萬,以你目前的「自我想像」,可以想出哪些方法?例如乖乖上班,每個月領個三、四萬,然後每個月存一萬,必須連續存一百個月,也就是八年多。如果你想要縮短時間,可以選擇減少每個月的開支,或者晚上及假日再去兼差。再者,你會想到透過進修,冀望老闆給你加薪,大致上就是這幾招了。至於叫你離職創業,你又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資金不夠、不知道客源在哪、風險太大等原因,所以大部分的人還是只能乖乖選擇努力省錢、存錢。

因此,可預期的就是必須花很多年的時間,才能賺到一百萬。縱使你想破頭,似乎也解決不了這個困境,這就是我說的「自我想像的局限」!

當你「用力」跟在大老闆身邊,就可以突破「自我想像」的局限!

對於一個身家上億、數十億、甚至百億的大老闆,賺一百萬根本是輕而易舉,可能只是一會兒的功夫,所以賺一百萬在他們的「自我想像」裡是沒有任何局限的。當你有機會可以跟在老闆們身邊,「耳濡目染」他們做生意的方法,時間一久,就會突破「自我想像的局限」,你的腦袋會變成富人的腦袋,對於賺一百萬一點都不覺得困難,甚至會覺得理所當然。

如果你是一個「值得栽培」的後輩,老闆們更會直接出手「教導」你如何迅速突破「自我想像的局限」,這就像在迷宮之中,有人直接給你迷宮破解地圖一樣,可以迅速找到致富的出口!

我從小家境貧困,想創業只能白手起家,我很清楚知道,「自我想像的局限」是阻礙我賺錢、成功的關鍵原因,所以從很早開始,我就努力把靠勞力賺來的錢存下來,好好用心交往「老朋友」,無論走南闖北,再遠我都「自費」跟隨,努力做好一個「小跟班」。時間一久,在我的手機通訊錄裡,幾乎都是大我超過十五歲以上的前輩們。我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慧根」,所以透過緊跟著這些「老朋友」的過程中,學習他們做人處事和經商的技巧,每一次我都會仔細聆聽他們「聊天」的內容,並努力將所有細節背下來,回家後整理筆記,並仔細反覆思考,當遇到窒礙難通時,立刻找機會向前輩們請益。每一次和他們深談,經過他們指點後,都會豁然開朗,感覺又再一次突破了「自我想像」。

年輕人初出社會,縱使沒有「慧根」,也要懂得「會跟」,才能在如此競爭的社會裡,吸取大老闆們數十年的經驗、智慧,得到功力加持後,就能縮短胡亂碰壁的機率,加上自身的奮鬥,必然可以翻轉人生,擺脫貧窮。(本文選自PART1,陳若雲整理)

作者︰許峰源 一九八二年生,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現任法羽律師事務所所長、凱撒衛浴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在第一本著作《年輕,不打安全牌》中,他分享了自己一再挑戰不可能的逆轉勝故事。一個三重豆干厝長大的孩子,不但應屆考取律師資格、創辦律師事務所,未滿三十歲就已成功開創個人事業版圖,激勵了無數迷惘的學子、年輕人。那之後,許峰源並未滿足於現況,他不斷思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才發現,自己從小到大的奮鬥故事,加上清晰的思維、表達能力,綜合起來後,竟然擁有強烈的正向影響力,可以激勵、啟發他人!

於是,他做出人生重大決定:轉任企業家的私人顧問,並全心專注於寫作和演講。他把所參與過的商戰及見識到的真實故事寫下來,與更多人分享讓自己邁向全新自我的關鍵思維。經過幾年的努力後,他不斷廣結善緣,並跟隨許多企業家在兩岸投資各種事業,如今身價已非昔日可比。在歷經職涯轉型、為人父的喜悅後,更有了不同的人生方向,淬鍊出新的人生智慧。


一位千萬富翁回到家,竟和母親做這樣的事

假期裏,他乘飛機回家,忙了好幾個月終於回老家圖個清閒。但是,他沒想到,身為大老闆的自己,竟然和母親做了這樣的事情。

第二天,母親說,今個陪我去超市吧!在公司裏,他是大老闆,有專門的秘書與司機,買什麼一個電話就行。他好久都沒去過超市,但他點點頭說,好。

隨母親出了門。母親說,去某某超市。他問,附近不是有家嗎?母親有些得意的說,某某超市的雞蛋便宜,1斤三塊二,附近的這家要三塊四。他不好說什麼默默跟著走。

走到路邊,正準備打車,母親說, 坐12路車。母親又說,12路車是某超市的專用車,免費,坐別的公車,還要花兩塊錢。他笑了,說好。

坐上12路大客車。車上差不多都是些老頭老太太,跟母親很熟了,都用暖暖的眼神看著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兒子。

在超市里買了10斤雞蛋。母親拉著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著,說,我們在這裏等1小時。他驚訝地問,1小時?母親點點頭說,下趟12路車回來, 還得1小時。他有些著急,母親問:你有啥急事?沒什麼事兒,他回答。母親跟他東拉西扯,說起他上學時的一些事。1小時的時間,過得倒也不算太慢。

終於坐上12路。下了車,他拎著雞蛋,籲出一口氣。母親看起來格外高興,扳著手指算,1斤雞蛋省兩毛錢,10斤雞蛋省兩塊錢,來回的車費,兩人省4塊錢,加起來共省下6塊錢 。他腦子裏也迅速計算,從出門到現在,共用了4小時,4小時的時間,在公司裏, 他可以創造出上萬元的價值呢。

快到家門口,走過一個水果攤,母親用6元錢買下一個大西瓜。

回到家,西瓜切開,露出鮮紅的瓜瓤。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塊,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西瓜甜極了,他吃得“呼嚕呼嚕”的,像小豬一樣。 好久沒有這樣痛快地吃水果了。一抬頭,母親正看著他,眼睛有些潮濕,嘴裏說著,“小時候你就愛吃西瓜!”,滿臉的疼愛和幸福。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小時候,家裏非常窮,他又饞得很。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撿別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裏沖一下,便貪婪地啃起來。母親知道了,用了3個晚上編織草繩,又用編草繩掙的錢給他買西瓜,然後看著他小豬一樣吃著。

他怔怔地看著母親,將滿嘴西瓜咽下。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親。艱難時,母親靠著勤勞與節儉,供他上學,將他養大;富足時,勤儉作為母親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帶給他滿足與幸福。

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慶倖今天終於耐住性子陪母親省下6元錢。這6元錢,跟自己在公司創造的上萬元相比,是等價的。因為,許多時候,時間與金錢就該為愛而存在。

人過中年,是時候讓時間慢下來,多走走 ,多陪陪親愛的父母了。

我們好像很有錢,抽著爸爸買不起的煙;
我們好像很有錢,用著父母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好像很有錢,出門就打車;
我們好像很有錢,出去吃喝玩樂;
我們好像很有錢,買一些沒用的東西。

我們好像很厲害,不順心就對父母各種喊;
我們好像很厲害,沒事就和父母吵架;
我們好像很厲害,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我們好像很厲害,把父母當傭人指手劃腳。

我們好像高高在上,在外面揮金如土;
我們好像高高在上,埋怨自己沒有好家庭;
我們好像高高在上,一點苦也不想吃;
我們好像高高在上,嫌棄自己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願天下父母健康長壽!孝順,一輩子都還不完!珍惜與他們的每一天。
標籤:
瀏覽次數:151    人氣指數:351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51210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212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