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5122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223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51222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5.12.19  天氣:  心情:
,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隨緣是一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隨緣不是沒原則、沒立場,更不是隨便馬虎。“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若能隨順因緣而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生活中,常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迷惑:“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有的人不理解我?”“為什麼會是這樣?”若從隨緣的角度看,不喜歡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歡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緣分就是緣分,不需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云云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

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閒,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面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人們獲得緣不是靠奮鬥和創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領悟去判斷。

佛家多講隨緣,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莫攀緣”等說法。“隨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茍且,而是隨順當前環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不是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而是要擇善固守。隨緣不變,則是不模糊立場,不喪失原則。就在世間上做人,要通情達理、圓融做事,這樣才能夠達到事理相融。

隨緣不變,則是不違背真理。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則下恪守不變,在小細節處隨緣行道,自然能隨心自在而不失正道。隨緣,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成熟,是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和把握。讀懂隨緣的人,總能在風雲變幻、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總能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

隨緣,是對現實正確、清醒的認識,是對人生徹悟之後的精神自由,是“聚散離合本是緣”的達觀,“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從容。擁有一份隨緣之心,你就會發現,天空中無論是陰雲密佈,還是陽光燦爛;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坎坷還是暢達,心中總是會擁有一份平靜和恬淡。


【打工、生意、事業的區別】

打工是一個人為別人做點事情;
生意是一個人做點事情;...
事業是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一生都做不完的事情。

打工是很多人為個別人賺大錢;
生意是一個人賺錢;
事業是一群人共同實現一個偉大夢想的同時,順便賺點用不完的錢。

打工只會賺一種錢——維持生存的工資;
生意是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狼多肉少;
事業是賺不賺都在做,賺錢和賠錢的時候一樣快樂平靜——積累財富。

打工身份一成不變,完全靠體力;
生意是短暫的挖掘,用腦在攫取;
事業是持續的深入,用心在經營。

打工時間久了主要是靠混;
生意主要是在做事;
事業永遠在經營人心。

打工是怎麼樣能讓老闆看得起,命運由別人主宰;
生意是用來炫耀的,活在他人的世界,不斷與人比;
事業是用來追求和超越的,永遠只和自己爭,只與昨天比。

打工是一天一天等工資;
生意是一天一天看收入;
事業是一天一天創造價值。

打工是一幫毫無動力的人;
生意是一個人短暫的興奮;
事業是一群人持續的幸福。

打工以時間為中心——上班等下班;
生意以利潤為中心——唯利是圖;
事業以幫助人照顧人的需要而存在——以人為本。

打工只需要一技之長;
生意只需要經營方法和經驗;
事業需要提高人的心境和眼界。

打工是一群人完成老闆的目標;
生意是一個人單打獨鬥;
事業是一群人彼此鼓勵與合作,民主時代的產物。

打工是永遠在最底層;
生意有嚴格的級別與組織架構,不可能超越;
事業重點在於分工的不同,級別只是方便對接外界。

打工者影響人靠的是小聰明;
生意場的老闆影響人靠利益;
事業領袖必須影響人先把利益放下。

打工者看老闆的臉色講話;
生意人用心眼講話;
事業人用心講話。

打工是用時間換錢;
生意是用時間和健康換錢;
事業是用較短的時間建立資產,由資產帶來持續不斷的收入和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打工者退休以後什麼都沒了——因為收入、健康、名譽都縮水到極點;
生意人退休以後開始用錢買命——要用錢買回之前透支的健康;
事業人退休以後更有經驗和價值——因為他們傳承了創業思維和經驗。

打工是怎麼樣能讓老闆看得起,命運由別人主宰;
生意是用來炫耀的,活在他人的世界,不斷與人比;
事業是用來追求和超越的,永遠只和自己爭,只與昨天比。


《轉念之間》

故事一:

美國賭場大亨史蒂夫.溫(Steve Wynn)於2006年遇到財務危機,不得已之下,只好將自己收藏的畢卡索名畫《夢》(相片一)送去拍賣,結果賣出破紀錄的1.39億美元。

移交畫作給新的買家之前,為了紀念擁有名畫的美好時光,史蒂夫特別為《夢》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惜別宴。那一晚就在眾人酒酣耳熱,會場氣氛異常熱絡之際,史蒂夫走到畫作之前,親自向來賓講解《夢》這幅畫的美妙之處。
  
講到激動處,史蒂夫不禁加大了肢體動作,卻不料一個失神,手肘竟然在畫布撞出一道六吋長的裂痕。
  
這筆交易後來自然取消了。在當時,史蒂夫等於損失了1.39億美元。
  
事後史蒂夫(相片二)雖然懊惱,但是他又有點慶幸地說:「幸好撞破畫的是我自己。如果是我的好朋友,我該如何處理呢?」

故事二:

名作家劉墉先生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歲,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新娘以前是個演員,嫁了兩任丈夫,都離了婚,現在不紅了,由他撿了個剩貨。」
  
話不知道是不是傳到了他耳朵。有一天,他跟劉墉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望開賓士車,可是當時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只好買一輛三手車。」
  
他開的確實是一輛老賓士,劉墉左右看看說:「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
  
「是呀。」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了個四川人,又嫁了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混了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浮華氣,卻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佈置家裡。講一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被我遇上了。」

故事三:

一對夫婦在婚後十一年生了一個男孩,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兩人的寶。
  
男孩兩歲的某一天,丈夫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個藥瓶打開了,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只是高聲提醒妻子要把藥瓶收好,然後就關上門匆匆離開。
  
那時妻子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不免忘了丈夫的叮囑。
  
卻不料小男孩看到藥瓶,覺得好奇,又被藥水的顏色吸引,於是拿起來一飲而盡。
  
不幸的是藥水的藥量很重,即使成人也只能少量服用。而小男孩因為服用過度,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回天乏術。
  
傷心欲絕的妻子被嚇傻了,更不知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丈夫。
  
緊張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後非常傷心,他看了看兒子的屍體,再望向妻子,然後抱著妻子只說了四個字:「I love you darling。」(親愛的,我愛妳)
  
事後別人問丈夫:「你當時為什麼這麼說?」
  
丈夫回答:「我已經失去了一個心愛的人,我不希望再失去一個。」
  
以上三個故事,看了以後有什麼感想?
  
我最近看了一齣連續劇──《畫魂》,深深為劇中的角色因跳脫不出悲傷的心境而感到悲哀。由於他們長時陷在低沉的情緒之中,幾個角色年紀輕輕就選擇了自殺,至於活下去的幾個日子過得也不快樂。
  
看《畫魂》時我心裡不停地問我自己:他們日子過得有那麼痛苦嗎?如果我是他們,百分之百會換個角度審視自己的世界。
  
所有的事情都是多面的,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可能十全十美。樂觀的人之所以樂觀,因為他懂得從好的一面看事情。悲觀的人之所以悲觀,因為他習慣從壞的一面看事情。好或壞,往往只在轉念之間!
標籤:
瀏覽次數:129    人氣指數:529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51221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51223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