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4680
 TANG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熟男型不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車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從產地到餐桌---搗小米糕&泰
作者: TANG 日期: 2011.12.29  天氣:  心情:

「飲食」在台灣擁有多元複雜的「型式文化」。所謂「型式」泛指在不同族群中擁有不同吃食物與製作食物的工具;而「文化」則是生活中飲食的習慣與烹飪的方法。飲食習慣,會隨著居住環境的不同而變化,必須隨著氣候、地形所生產的食物、材料,適得其所的料理出個性風味。那麼烹飪方法則可說是前人累積長久的智慧,在不斷發明與修正中,確定的製作過程。但是用什麼來吃,這就是一種型式了,比如中國人用筷子、西洋人用叉子、印度人用手,喝湯會用湯匙或是以口就碗等等,這就是我所謂的「飲食型式文化」。


我大膽的創造「飲食型式文化」一詞,只不過是想去解釋飲食在台灣近年來所受到的重視,在此我暫時不作分類!!但是孰輕孰重?我可以簡單的這樣比喻,【文化】是母親,【型式】則是孩子。


文化是母親,型式是孩子


是的,這樣形容也許還無法了解。那麼我就引用台灣的飲食來解釋吧!!我們知道台灣的菜餚擁有不同種類,如台灣小吃或台灣菜、客家菜、眷村菜、台日混雜菜餚、原住民菜餚等等。相當多元豐富,但是我們只能統稱台灣的多元飲食文化,卻不行說這全叫做台灣菜~~~原因在於這種文化無法統一,因此會擁有多元文化,所以我說文化是母親。但是,筷子刀叉這樣的就可以用來夾小吃、客家小炒以及烤肉,所以我說型式是孩子。或許你會質疑說,筷子怎麼夾牛排,我會告訴你有種套餐叫做牛排飯,它的牛排怎麼吃呢?是不是就用筷子了。


從產地到餐桌


這是我以「從產地到餐桌」為名的系列飲食文章,所以我以我的思想界定飲食型式文化,幫助瞭解這系列所介紹的菜餚。而這第一篇文章,我先介紹原生台灣的飲食族群,原住民的菜餚。從材料製飲食均來自於當地的文化,這就是從產地到餐桌的精神。


搗小米糕&泰雅烤肉


今年的聖誕夜很特別,我在司馬庫斯部落參與部落居民所舉辦的聖誕夜活動,而活動的尾聲,熱情的泰雅居民現場製作傳統食品搗小米糕與烤肉串作為歡迎以及招待貴賓的最佳禮品。


搗小米糕


熱情的司馬庫斯朋友準備了一鍋鍋煮熟的小米,準備製作小米糕給我們這些來自各地約400名旅客嚐鮮。現場準備了木製杵臼(這是因為早期部落不會有碾米機這種機器)以及兩根大大的木鋤與木柄。接著將熱騰騰的小米倒入臼中,接著現場兩位操作者開始一人用力將木鋤往臼裡搗,另一人則將導完的米撥勻,兩人協力一搗一撥,直至米黏稠成膏狀,接著將小米糕掏起,放入盤上,當然小米糕相當黏稠,因此現場準備棉繩,同樣的兩人協力,一人遷至小米糕一人用棉繩將它切斷,一步一步的將小米糕至入盤中。而我當然也不需在現場一片混亂之際,用筷子用力捲起一團小米糕,並沾著蜂蜜享用,當然這蜂蜜絕對是山中物產,自然的環境自然擁有這些自然的物資,香甜可口,米糕吃起來有種淡淡的米香,但基本上沒有太複雜的味道,很新鮮的產地美食。


烤肉串


肉串是山豬肉,肉質比較結實,當地的烤肉串可不像我們中秋烤肉那樣,用大賣場那種小竹子;相對的,山上的竹子相當豪邁。就是直接用竹林裡的竹子,劈成數隻,用來串肉,所以可以看見大家拿著一根根比人還要長的竹竿的景象。這有種好處,就是方便你在眾多的人群中插縫隙烤肉!!沒有醬料的烤肉,有一種自然的風味,受熱的肥肉產生後重的油質,自然的淋在熟肉上,產生一種香味,而吃下後最終會有厚重的油並咀嚼著相當有彈性的山豬肉,這真是一種有別於在城市裡的飲食風格。


食物的文化特色


吃什麼,理所當然與環境有相當大的關係,例如高山氣候適合種植小米,所以會有用小米製成的酒或是小米糕,山豬肉質較硬,當然與她成天在山間野林裡奔馳有關,高山高麗菜色澤明亮且口感清脆,這些種種有著當地飲文化的渲染,產生一種不同於其他飲食方式的感受,這就是文化母親的獨賴性。

標籤:
瀏覽次數:59    人氣指數:5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熟男型不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車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