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9493
 小小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勇敢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淚知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給兩位「糞青」的公開信
作者: 小小榆 日期: 2012.05.20  天氣:  心情:

作者: 唐湘龍


 


 


我沒有很強烈的情緒。我看了你們的報導。


才高三,卻滿18歲,書鐵定唸得不好。連「強恕」都唸不好。


 


等你們再老一點,回頭看今天,也許也能了解為什麼我沒有很強烈情緒,有點「淡定」。


18歲嘛,不大不小,尷尬年齡。


這年紀是這樣的:很不耐煩,但很會惹麻煩;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是禍害。


這年紀,容易無聊。無聊時幹的事兒,尤其無聊。像「潑糞」。


有一天,如果你們想起潑遊民糞水,還po網,你們會覺得羞, 而且愧。


那一刻,你們的青春總算過了。


 


不要以為大家的青春都這樣。沒。大部份都不會無聊到像你們這麼白痴。


但我也不想藉著你們發千古之歎:「這個社會的年輕人到底怎麼了?」


坦白說,你們的行為不只是無聊。


我認為你們感染這個社會至今無藥可治的不癒之症:「歧視。」


 


在台灣,許多脫序行為的心理基礎是「歧視」。


這個社會對歧視其實不設防。像小螞蟻,悄悄爬進你心裡。


強凌弱、眾暴寡、男欺女、富嫌貧,從政治、宗教、性別、族群、地域到年紀…


歧視無所不在。


 


 


我想先說說你們的學校。你們唸的學校叫「強恕」。


我工作的電台,從窗口看下去,就是強恕的校園。我離你們非常近。


我幾乎每天都從高樓盯著你們不大的校園看幾回想像這個學校為什麼「過鹽水」之後,變得這麼…


嗯…不同。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中文字的字型?「怒」跟「恕」很像。


人很容易怒,但怒完,能「強恕而行」,卻極其困難。


你們兩個「糞青」,讓源自大陸網路的罵人用語有了台灣版最真實但又最kuso的意義。


這和上海的百年名校「強恕」到了台北復校之後的變遷,類同。


 


 


「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這是強恕中學的校訓。


你們在當「西門雙煞」、以欺負孤單遊民為樂時,有沒有想過這句話?


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有點難。


如果讀強恕,不懂「強恕」,我不能怪你。


 


 


「盡 心篇」是「孟子」裡很重要的篇章,孟子哲學的核心思索都在裡頭。


不少名句也在裡頭。包括教育。「強恕」兩字出自「盡心上篇」的第四章


孟子曰:「萬物皆備 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談「強恕之道」確實特別。它幾乎開啟了宋明理學極重要的思辨過程。


 


 


這章的意思是說:身為宇宙的一部份,我對萬物,當然包括遊民,都有自己完整的想法。


我反省自己,如果真誠而行,那真是「樂莫大焉」。


重點是強恕而行,就是要勉強自己、強迫自己「行恕道」,能這樣做,離「仁」就非常非常近了。


整個儒學系統,目的都在接近「仁」。


 


拿糞水潑遊民,是恃己之強,虐人為樂。


離恕甚遠。離仁更遠。你們其實連「強恕」都不配唸。


這樣的校名,這樣的校訓,出這樣行為的孩子,非常反諷。


但我想幫你們講兩句話。不唸也好。這個學校,也不懂「強恕之道」。


 


 


「強恕」就這麼簡單開除這兩個孩子嗎?不管有百年歷史的「強恕」校方如何理解自己的學校?


恕我直言:幾十年來,「強恕」在台灣,不是什麼讓家長、孩子覺得自己 學業成績很光彩的學校。


唸「強恕」,大概表示從考試成績來排能唸的學校已經不多了。


我每天看著「強恕」校園裡的年輕面孔,怎麼看,你們都不過是一群孩子。


這個學校,為了廉價的面子,輕易開除孩子


讓我突然理解在上海時那樣的強恕,為什麼會變成現在台北這樣的強恕。


 


 


做為一個有歷史光榮感的私立學校,「強恕」想必也對幾十年來的社會評價深感委屈。


我知道「強恕」努力想清刷學校的負面形象


但你們兩個的行為,會讓「強恕」再度被整個社會 「壓落底」


「爛學校」的印象不知道多久才有機會洗清?


可是,這兩個糞青,從教育的角度講,重點不是「糞」,是「青」。


強恕如果為了「糞」,放棄了 「青」,那就不配重返百年榮耀的名校地位。


 


 


如果今天「強恕」的態度不是辯解,而是站出來道歉


告訴這個社會:「這兩個孩子,不管資質如何,強恕沒教好,強恕的錯,但強恕不放棄,強恕繼續教。」


這是恕道。


這是「強恕而行」,「強恕」會翻身。


跟遊民一樣,觀念不改,態度不改,一日為遊民,終身為遊民。


「強恕」在面對引發社會騷動的兩個孩子,沒有觀念,沒有態度。


只有怒,沒有恕。


 


 


許多新聞事件都會引導社會做「違反比例原則」的處理。把「新聞性」當「嚴重性」。


新聞鬧多大,處分就多重。


但是,不管是中指蕭或是Makiyo,人人皆曰可惡、可殺。


但可惡到可殺,中間尺度極大。即使網路鄉民囂眾喊「殺」,但法律精神最後還是定調喊「惡」。


「強恕」是學校,這兩個孩子犯的錯,不會比以往「強恕」問題學生曾犯下的錯更嚴重。


不要被鄉民文化、媒體文化所左右,網路、媒體文化的主流品味是「囂眾踹共」。


 


對遊民潑糞,跟在路上看見外勞就圍毆為樂,或是凌虐貓狗的大學生,骨子裡沒太大不同。


都是歧視。


孩子,我當然不會支持你們。


但我可以原諒。只要你們能把「怒和恕」再分清楚一點。


能把「歧視和不滿」再分清楚一點。能把「羞辱和玩鬧」再分清楚一點。


這個移民社會,歧視無所不在。


我希望今天對你們行為喊打喊殺的人們,也能盤查一下自己內心深處到處躲藏的歧視小幽靈。


 


這個學校、這個社會,在教育你們「不歧視」這件事情上,都失職了。


嘴巴講講,牆上掛掛,能教你們的實在不多。也沒什麼資格對你們做不成比例的撻伐。


 


 


18 歲,錯,難免。但要錯的有價值。


孩子,「孟子盡心篇」還談了很多的「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你們可以找出來看看。


我會繼續站在你們學校旁的高樓上看看這個百年名校。因為我好喜歡「強恕而行」四個字


我覺得,如果你們能在這件事情之後,能夠真正「反身而誠」,這個學校會很有機會重返光榮。


這是我好多年來,擺在心裡,對「強恕」的浪漫期待。

標籤:
瀏覽次數:285    人氣指數:5845    累積鼓勵:27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勇敢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眼淚知道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5-22 12:46
他, 41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20 15:57
他, 39歲,屏東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20 14:40
他, 42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20 11:03
他, 37歲,高雄市,軍警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20 09:36
他, 42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5-20 07:32
他, 46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