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72454
 揚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真的好想休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妳是我永遠的思念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常用語的來歷
作者: 揚帆 日期: 2008.04.21  天氣:  心情:
【上當】

人們常把受騙叫做「上當」。其實「上當」的願意是指到當鋪去典當東西。
清朝末年清河地方有一個大戶人家姓王,世代經營當鋪,家大業大,生意興隆。
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開始懶於經營了,就把資金存入當鋪作入股的股東,日常的典當營業事務全交給一個名叫壽苧的年輕人來主持。
壽苧酷愛讀書,喜歡校刻書籍,對生意卻並不精通,處理典當業務非常隨便。

王氏族人見此情景,都認為有機可乘,不約而同地從自己家中拿一些無用的東西到當鋪來典當。
各人估定了高於物品本身的價格,要夥計如數付給,夥計不敢得罪股東老闆,壽苧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攔。

就這樣,沒過兩個月,典當的資本就被詐騙得差不多了,一家資金充足的當鋪破產了。
因此,當時流傳著這麼一首民謠:清河王,自上當,當得當鋪空了檔。

「上當」原指去當鋪典當東西,後來人們就把受騙叫「上當」。



【馬路 】

「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
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
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
「馬路」既然不是「專供馬走的路」,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
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

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
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東西】

我們往往把一切物體統稱為「東西」。
但為什麼稱「東西」,而不稱「南北」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稱為「五行」(分別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把甲、乙、內、丁、戊、己、庚、辛、千、癸稱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對應起來,組成「五方」,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京壬癸水、中方戊己土。從上面可以看出,東方屬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樹木、蔬菜、莊稼等;西方屬金,代表一切金屬礦物,如金、銀、銅、鐵、錫等等;南方屬火,火是一種化學現象;北方屬水,中方屬土,由於水、土和火是最常見的物質或現象,以致被古人忽視。
而木(植物)和金(金屬礦物)最受人們的重視,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質。

於是,人們就把代表「木」和「金」的兩個方向聯在一起,組成一個詞——「東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體。



【杜撰】

「杜撰」一詞的意思,大家是知道的。
打開詞典查一查,注曰:沒有根據地編造。但是杜撰這個詞的來歷,卻有一段軼聞,這倒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古時候,有個叫杜默的人,喜歡做詩。但是,他寫的詩,內容空乏,不著邊際,毫無真情實感。
而且,他的詩不講韻律,有人說他寫的東西,詩不像詩,文不像文,實在是不倫不類。
因此,人們每逢看到不像樣的詩文就脫口而出:「這是杜默撰寫的。」
後來這句話逐漸簡化為「杜撰」。
再後來,「杜撰」又被引申為不真實地、沒有根據地編造的意思了。


【借光】

戰國時期,秦國有個大臣叫甘茂,因遭奸臣陷害,不得已逃往齊國。
當甘茂逃出秦國的邊境函谷關時,正好遇到當時很有名的縱橫家蘇代。
蘇代問甘茂要到哪裡去,甘茂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借光」的故事:
據說,在一條江邊住著許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們各自帶著點燈的油聚在一起 把油倒進一盞大燈裡,一起在燈下做針線活。
而有一個姑娘家裡很窮,出不起燈油。所以,其他姑娘就討厭她,準備把她趕走。
窮人家的姑娘卻對大家說:「我確實不能拿燈油來,可是,如果每天我早早地趕到這裡,大家回家時我晚點走,替大家打掃打掃屋子,安置一下桌凳,這樣對你們會有好處的,你們為什麼還吝惜這照在四周牆上的一點餘光呢?如果借點光給我,我同你們一起做針線,這樣對你們也不會有任何妨礙的。」
姑娘們覺得她說的話很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蘇代聽了甘茂的這個故事後,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他們倆一齊去了齊國,蘇代在齊王面前竭力推薦甘茂,於是齊王拜甘茂為上卿。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借光」一詞,就是從這個故事裡來的,指請求別人給自己方便。


【倒楣】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壞。
此語產生的時間算來不長,大約在明朝末年。
那時候,中於「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地限制了廣大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的發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不容易的。
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地人稱之為「楣」。
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後來,這個詞被愈來愈多的人用於口語和書面,直到現在。....
標籤:
瀏覽次數:182    人氣指數:16342    累積鼓勵:80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真的好想休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妳是我永遠的思念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