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36018
 ☆眷戀淂永辰♂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道歉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財神爺由來的故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過年的習俗
作者: ☆眷戀淂永辰♂ 日期: 2007.02.12  天氣:  心情: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過 了 臘 八 就 是 年 」 。 在 往 日 舊 社 會 裡 , 的 確 是 喝 過 了 臘 八 粥 , 年 的 腳 步 就 近 了 。 到 了 臘 月 廿 四 日 送 灶 後 , 過 年 的 氣 氛 更 是 一 天 比 一 天 濃 。 似 乎 空 氣 中 就 可 以 嗅 出 絲 絲 興 奮 的 氣 息 。

祭 灶 , 在 中 國 起 源 甚 早 。 在 《 禮 記 》 「 禮 器 」 篇 中 就 有 祭 灶 的 記 載 。 不 過 , 祭 灶 的 日 子 隨 著 寺 、 地 而 有 不 同 。 《 後 漢 書 》 「 陰 興 傳 」 記 載 南 陽 ( 河 南 境 內 ) 陰 子 方 於 臘 日 以 黃 羊 祭 灶 , 受 了 灶 神 的 祝 福 , 因 而 發 跡 , 三 世 繁 昌 , 周 處 ( 二 四 ○ ─ 約 二 九 九 ) 的 《 風 土 記 》 則 說 : 「 今 吳 以 臘 月 廿 四 日 夜 記 。 其 謂 神 翌 日 朝 天 日 一 歲 事 , 故 前 期 禱 之 」 。 為 恐 灶 神 上 天 後 , 說 了 任 何 不 利 自 宅 的 話 , 吳 人 祭 灶 時 , 會 「 以 酒 沃 門 、 謂 之 醉 司 命 」 。 宗 懍 ( 約 四 九 八 ─ 五 六 五 ) 的 《 荊 楚 歲 時 記 》 記 荊 楚 一 帶 的 祭 灶 習 俗 則 是 在 臘 日 ( 十 二 月 八 日 ) 「 並 以 豚 酒 祭 灶 神 」 。 由 祭 灶 的 供 品 看 來 , 人 們 對 這 位 會 打 小 報 告 的 灶 神 , 敬 畏 的 程 度 一 直 在 降 低 。 早 先 還 用 黃 羊 、 豚 酒 等 牲 醴 慎 重 的 祭 拜 , 到 後 來 乾 脆 就 酒 將 祂 灌 醉 。 宋 朝 以 降 , 灶 神 根 本 就 成 了 被 開 玩 笑 的 對 象 。 宋 人 祭 灶 使 用 一 種 稱 為 「 膠 牙 餳 」 的 灶 糖 , 用 意 非 是 使 灶 神 上 天 後 說 些 甜 言 蜜 語 。 也 有 人 說 是 要 讓 灶 神 的 齒 牙 被 糖 黏 住 , 說 不 出 話 來 。 北 方 常 見 的 灶 糖 有 所 謂 的 「 糖 瓜 」 , 就 是 麥 牙 糖 沾 芝 麻 做 成 葫 蘆 或 瓜 形 。 另 一 種 「 關 東 糖 」 , 是 以 江 米 磨 粉 加 飴 糖 製 成 , 又 硬 又 脆 , 可 以 久 存 。

習 慣 上 , 商 家 到 歲 末 , 就 要 清 算 全 年 的 帳 務 。 所 以 送 灶 同 時 也 是 催 債 、 討 債 者 絡 繹 不 絕 於 途 的 時 候 。 不 過 , 討 債 最 多 只 到 除 夕 。 一 等 吃 過 年 夜 飯 , 就 算 沒 收 到 債 款 , 主 客 見 面 時 , 也 得 拱 起 手 來 互 道 恭 喜 。 所 以 北 方 有 句 俗 話 說 : 「 要 命 的 關 東 糖 , 救 命 的 餃 子 」 ( 除 夕 夜 吃 餃 子 ) , 就 是 形 容 這 種 情 形 。

祭 過 灶 , 到 年 底 之 前 , 還 要 挑 一 個 好 日 子 來 做 大 掃 除 , 俗 稱 「 掃 年 」 。 掃 年 的 風 俗 也 有 悠 的 歷 史 。 崔 寔 ( 逝 於 一 七 ○ ) 的 《 四 民 月 令 》 中 訧 提 到 了 十 二 月 時 「 齋 、 饌 、 掃 除 」 。 舊 式 的 家 庭 每 年 清 掃 之 前 , 還 要 事 先 翻 看 黃 曆 , 挑 選 一 個 黃 道 吉 日 來 進 行 。 掃 除 積 年 的 塵 埃 , 不 僅 是 為 了 迎 接 新 年 , 對 環 境 衛 生 、 維 護 健 康 也 有 極 大 的 益 處 。

俗 傳 灶 神 上 天 稟 秦 人 間 一 年 善 惡 後 , 廿 五 日 就 是 上 帝 下 降 之 日 。 牠 要 稽 查 是 非 , 以 降 禍 福 。 所 以 在 這 一 天 大 家 特 別 要 謹 言 慎 行 。 尤 其 要 告 誡 小 孩 不 得 口 出 穢 言 , 以 免 招 致 不 詳 。

自 廿 五 日 至 除 夕 這 五 天 , 由 於 家 神 俱 已 上 天 , 百 無 禁 忌 , 所 以 民 間 也 多 在 這 幾 天 內 舉 行 婚 嫁 。

接 下 來 趕 辦 年 貨 , 更 是 過 年 的 要 務 之 一 。 在 以 往 的 農 業 社 會 裏 , 商 業 交 易 行 為 不 如 現 代 頻 繁 , 交 通 也 不 如 現 代 發 達 。 僻 居 鄉 村 的 鄉 民 往 往 都 趁 著 過 年 前 這 幾 天 , 帶 著 秋 收 後 盈 餘 的 糧 食 , 到 城 鎮 裡 去 置 辦 年 貨 。 採 買 的 項 目 不 勝 枚 舉 , 從 吃 、 穿 、 用 的 日 常 用 品 。 到 過 年 應 景 鞭 炮 、 春 聯 等 , 總 要 滿 滿 裝 載 了 一 車 才 算 滿 意 。

店 家 們 也 都 準 備 上 好 貨 色 來 爭 取 這 一 年 當 中 最 大 的 一 筆 進 帳 。 顧 祿 的 《 清 嘉 錄 》 ( 一 八 三 ○ ) 卷 十 二 中 有 一 條 「 年 市 」 , 詳 細 記 載 了 年 市 所 販 售 的 商 品 及 熱 鬧 的 過 節 伙 氣 氛 :
年 夜 已 來 , 市 肆 販 置 南 北 雜 貨 , 備 固 民 歲 晚 人 事 之 需 , 俗 稱 「 六 十 日 頭 店 」 。 熟 食 舖 , 豚 蹄 、 雞 、 鴨 較 常 貨 買 有 加 。 紙 馬 香 燭 鋪 、 預 印 路 頭 財 馬 , 紙 糊 元 寶 , 緞 疋 , 多 澆 巨 蠟 、 束 名 香 。 街 坊 吟 賣 篝 燈 、 燈 草 、 掛 錠 、 牌 、 簾 、 及 簞 瓢 、 箕 帚 、 竹 筐 、 磁 器 、 罐 器 、 鮮 魚 、 果 蔬 諸 品 不 絕 。 鍛 磨 、 磨 刀 、 殺 雞 諸 色 工 人 , 亦 應 時 而 出 , 喧 於 城 市 。 酒 肆 、 藥 舖 , 各 以 酒 糟 、 蒼 朮 、 辟 瘟 丹 之 屬 饋 遺 於 主 顧 家 , 總 謂 之 「 年 市 」 。

為 了 點 染 新 春 的 喜 氣 , 在 廳 堂 裡 插 一 盆 花 也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擺 設 。 因 此 , 年 關 一 近 , 花 市 的 交 易 也 就 特 別 熱 絡 。 最 常 見 的 應 景 花 卉 有 桃 、 李 、 梅 、 牡 丹 、 芍 藥 、 吊 鐘 、 水 仙 、 報 歲 蘭 等 等 。 也 有 人 喜 歡 在 過 年 時 , 捧 一 株 金 橘 的 盆 栽 回 去 。 腦 筋 動 得 快 的 生 意 人 會 在 樹 幹 上 紮 起 紅 色 的 爆 竹 及 亮 晶 晶 的 元 寶 掛 飾 , 名 字 就 叫 「 搖 錢 樹 」 。

販 賣 春 聯 , 年 畫 的 擔 子 也 陸 續 出 現 。 「 春 聯 」 是 以 紅 紙 為 底 的 對 聯 , 用 墨 汁 或 金 粉 寫 上 吉 祥 的 對 句 , 在 新 年 期 間 貼 在 大 門 、 牆 壁 、 房 門 、 倉 、 廚 等 地 。 春 聯 的 內 容 要 講 求 對 句 工 整 , 含 意 吉 祥 , 可 算 是 中 國 文 學 的 一 種 特 殊 文 體 。 據 說 歷 史 上 第 一 幅 春 聯 , 是 由 蜀 主 孟 昶 ( 九 一 九 ─ 九 六 五 ) 創 作 的 。 五 代 以 前 , 過 年 時 人 家 都 在 門 上 掛 驅 邪 的 桃 符 。 據 《 宋 史 》 「 蜀 世 家 」 記 載 , 有 一 年 過 年 , 孟 昶 命 令 宮 中 大 學 士 辛 寅 遜 題 詞 在 桃 符 上 , 但 「 昶 以 其 非 工 , 自 命 筆 題 云 : 『 新 年 納 餘 慶 , 佳 節 號 長 春 』 」 。

另 一 對 同 樣 著 的 春 聯 , 據 說 出 自 明 太 祖 之 手 。 相 傳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某 年 除 夕 微 服 出 巡 , 看 到 家 家 戶 戶 貼 出 了 紅 色 的 春 聯 , 一 派 昇 平 景 象 , 心 中 十 分 喜 悅 。 偶 然 間 看 到 一 戶 人 家 尚 未 貼 春 聯 , 經 過 詢 問 , 原 來 此 戶 主 以 閹 豬 為 業 , 自 己 不 識 字 不 會 寫 春 聯 , 也 沒 有 請 人 代 寫 。 朱 元 璋 一 時 詩 興 大 發 , 要 過 筆 墨 , 便 寫 入 了 「 雙 手 劈 開 生 死 路 , 一 刀 割 斷 是 非 根 」 的 對 聯 , 然 後 投 筆 而 去 。 後 來 這 戶 人 家 知 道 這 是 御 筆 親 書 的 對 聯 , 就 裱 背 起 來 , 掛 在 中 堂 上 , 燒 香 敬 奉 。

年 畫 , 就 是 與 年 俗 有 關 的 版 畫 , 也 是 過 年 期 間 特 有 的 民 間 工 藝 。 它 的 起 源 和 春 聯 一 樣 , 都 和 古 代 的 桃 符 有 關 。 應 劭 的 《 風 俗 通 義 》 「 祀 典 」 中 引 《 黃 帝 書 》 : 「 上 古 之 時 , 有 荼 與 鬱 壘 昆 弟 二 人 , 性 能 執 鬼 , 度 朔 山 上 立 桃 樹 下 , 簡 閱 百 鬼 , 無 道 理 , 佞 為 人 禍 害 , 荼 與 鬱 壘 縛 以 葦 索 , 執 以 食 虎 」 。 因 此 漢 代 縣 官 多 在 臘 日 或 除 夕 「 飾 桃 人 , 垂 葦 茭 , 畫 虎 於 門 」 , 以 抵 禦 邪 崇 的 進 入 。 到 了 南 北 朝 時 , 乾 脆 就 將 神 荼 、 鬱 壘 直 接 畫 在 桃 板 上 。 《 荊 楚 歲 時 記 》 : 「 造 桃 板 著 戶 , 謂 之 仙 木 。 繪 二 神 , 貼 戶 左 右 , 右 神 荼 、 右 鬱 壘 , 俗 謂 之 門 神 」 。 也 有 人 直 接 將 神 荼 、 鬱 壘 的 名 字 寫 在 桃 木 上 , 省 去 了 繪 畫 的 麻 煩 。 桃 符 發 展 到 後 來 , 漸 漸 分 化 成 春 聯 及 門 畫 , 其 中 的 門 畫 就 是 年 畫 的 前 身 。

年 畫 的 種 類 約 可 分 為 「 版 畫 」 、 「 刻 紙 」 、 「 紙 繪 」 三 種 。 版 畫 是 以 木 刻 圖 案 , 再 按 圖 上 色 而 成 。 這 一 類 的 年 畫 以 天 津 的 楊 柳 青 、 山 東 濰 縣 的 楊 家 埠 、 河 南 的 朱 仙 鎮 、 蘇 州 的 桃 花 塢 及 廣 東 的 佛 山 鎮 最 為 著 名 。 年 畫 的 特 色 因 地 而 異 , 但 是 它 們 的 用 色 活 潑 大 膽 、 含 意 吉 祥 討 卻 是 一 致 的 。 「 刻 紙 」 是 用 刻 刀 在 紙 上 雕 鏤 圖 案 , 畫 面 的 設 計 極 具 巧 思 。 雕 工 細 膩 處 , 可 以 傳 達 出 極 生 動 的 姿 態 。 「 紙 繪 」 的 年 畫 內 容 以 神 像 為 主 。 神 荼 、 鬱 壘 、 鍾 馗 、 財 神 、 天 官 賜 福 等 , 都 是 很 受 歡 迎 的 題 材 。

俗 傳 除 夕 也 是 天 神 下 降 之 日 , 所 以 「 接 神 」 也 是 這 一 天 的 重 要 任 務 。 諸 神 當 中 , 最 受 歡 迎 的 就 是 財 神 爺 。 到 了 除 夕 這 天 下 午 , 「 送 財 神 爺 」 成 了 小 男 孩 間 最 熱 門 的 臨 時 行 業 。 他 們 以 低 價 買 來 一 疊 財 神 爺 畫 , 然 後 大 街 小 巷 的 去 喊 「 送 財 神 爺 」 、 「 送 財 神 爺 」 。 通 常 送 財 神 爺 的 來 到 家 門 口 , 家 主 人 一 定 會 花 幾 個 銅 板 , 「 請 」 一 尊 進 來 。 就 算 家 中 己 經 有 了 , 也 要 回 答 「 請 過 了 」 , 絕 不 能 說 「 不 要 」 , 以 免 組 斷 財 路 。

在 除 夕 晚 上 , 許 多 農 家 會 在 院 子 裡 以 松 柏 燃 起 一 堆 柴 火 , 稱 為 「 燒 松 盆 」 , 據 說 可 除 崇 。 另 有 一 種 「 跴 歲 」 的 風 俗 。 據 富 察 敦 崇 的 《 燕 京 歲 時 記 》 ( 一 九 ○ 六 年 ) 記 載 : 「 除 夕 自 戶 庭 以 至 大 門 , 凡 行 走 之 處 遍 以 芝 麻 撒 之 , 謂 之 跴 歲 」 。 因 為 「 歲 」 與 「 崇 」 發 音 相 同 , 這 些 習 俗 或 多 或 少 都 帶 有 驅 邪 的 含 意 。

過 年 的 高 潮 , 就 在 除 夕 夜 的 年 夜 飯 了 。 年 夜 飯 , 又 稱 團 年 飯 , 最 重 要 的 意 義 在 於 全 家 團 聚 。 不 管 平 日 是 在 什 麼 地 方 為 生 活 奮 鬥 , 到 了 除 夕 這 一 天 , 分 散 各 地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風 塵 僕 僕 的 趕 回 家 來 團 聚 。 在 家 的 成 員 也 一 定 要 等 會 全 家 都 到 齊 了 , 才 能 開 動 。 有 些 地 方 習 俗 , 即 使 家 未 能 趕 回 家 吃 團 年 飯 , 也 要 在 桌 上 為 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並 且 夾 一 些 菜 餚 在 碗 裡 , 表 示 家 人 仍 等 待 他 回 家 團 圓 。 習 慣 上 , 年 夜 飯 吃 得 愈 久 愈 好 , 有 的 人 家 會 一 直 吃 到 深 夜 。

吃 過 年 夜 飯 , 子 孩 子 們 最 期 待 的 時 刻 就 來 臨 了 。 通 常 這 個 時 候 , 長 輩 們 會 端 坐 堂 上 , 接 受 晚 輩 的 叩 拜 辭 歲 。 辭 歲 時 , 小 孩 子 要 說 吉 祥 話 祝 福 長 輩 , 長 輩 們 就 會 拿 出 事 準 備 的 紅 色 賞 給 兒 孫 。 「 紅 包 」 就 是 「 壓 歲 錢 」 。 過 年 給 壓 歲 錢 的 習 俗 始 見 於 清 朝 。 《 清 嘉 錄 》 卷 十 二 上 記 載 : 「 長 幼 度 歲 , 互 以 糕 果 、 朱 提 相 獻 , 謂 之 『 壓 歲 盤 』 。 長 者 貽 小 兒 以 朱 繩 綴 百 錢 , 謂 之 『 壓 歲 錢 』 ; 置 橘 、 荔 諸 果 於 枕 畔 、 謂 之 『 壓 歲 果 子 』 。 元 旦 睡 覺 時 食 之 , 取 讖 於 吉 利 , 為 新 年 休 徵 」 。 從 前 旳 硬 幣 是 內 方 外 圓 的 銅 錢 , 講 究 一 點 的 人 家 , 會 用 綵 繩 穿 錢 , 編 作 龍 形 , 掛 在 小 孩 的 床 腳 , 或 者 是 掛 在 床 帳 上 , 據 說 可 以 鎮 壓 邪 崇 。 除 夕 夜 , 大 部 分 的 人 都 不 睡 覺 , 熬 夜 到 天 亮 。 這 個 習 俗 , 最 早 見 於 《 風 土 記 》 : 「 蜀 之 風 俗 , 晚 歲 相 與 餽 問 , 謂 之 餽 歲 , 酒 食 相 邀 為 別 歲 。 至 除 夕 達 旦 不 眠 , 謂 之 守 歲 」 。 相 傳 守 歲 可 以 使 自 己 或 者 父 母 長 壽 。 所 以 除 夕 夜 通 常 是 家 家 燈 火 輝 煌 、 通 宵 不 眠 。 等 子 時 一 到 , 鞭 炮 聲 此 起 彼 落 , 新 的 一 年 就 來 臨 了 。


標籤:
瀏覽次數:358    人氣指數:758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道歉信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財神爺由來的故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