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140186
 無苗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雙鶩 幸福就是生活簡單心靈自在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提琴的右手運弓 (一)
作者: 無苗族 日期: 2014.12.07  天氣:  心情:
小時後學琴 沒環境也沒天份 再加上不會教的老師 結果當然是一塌糊塗
直到開始上班後才自己找老師 那時已經較有判斷能力 再加上自己長時間以來錯誤經驗的累積 才學到一些正確的觀念
回想起來 老師至少也換了快10個 裏頭不乏有樂團首席或大學教授 但也只有在最後2位老師身上 才有學到一些東西
可見會拉琴跟會教琴是兩碼子事

一般沒經驗的人想要找到教的好老師 實在像是大海撈針 也不知道現在是否有好一些
我將自己的一些非專業經驗寫在下面 希望能夠對妳有些幫助

小提琴的運弓

要使小提琴發出應有的聲音 簡單的說 就是讓琴弦平均規律的震動
要達到這個目的 最有效率的方式
就是使琴弓與弦成為90度角 然後弓毛以適當的力量貼住琴弦 以平均適當的力量 維持角度不變的進行移動

乍看之下似乎是這個樣子:
弓的支撐點在於兩個位置 一點在弦上 一點在大拇指
然後由食指(唯一能施力的點)給予適當的力量
然實際運弓時 應該是要把弓的重量放在琴弦上的支點 也就是由琴支撐弓的重量
而右手只是輔助弓的運行方向 也許有點類似拖地吧 文字上我不太會表達(如果示範動作倒是能夠很輕易的說明)

PS: 以上只是一種說法 實際上琴弦並不是水平的 右手也不是完全不需用力 光舉起來就需要力量


我在下面列出一些要注意的重點

(1)不要抓著弓拉琴 而通常琴拉不好的都有這種問題 包括我在內

其實用手去抓東西 是人的本能
但是這種本能 確是使一般學琴的人拉不出正確音色的最大原因

大部分的初學者都會有個問題(人的本能嘛)
其好處在於容易上手 而老師通常也不會糾正 於是一開始家長滿意 學生有成就感 而老師也輕鬆
然後過了5、6年 也許更短 學到一定程度就會卡在那邊 當然自然而然就沒有下文了
這種情形已見過太多 不過也有一些有天分的硬是考上了音樂系 這就不提

那抓著弓有什麼不好呢
想想看
一方面要給弦平均適當的壓力(由食指往下施力-這裏或許另有講究 在此就不贅述了)
一方面卻又抓著弓(往上施力) 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其結果就是 手會僵硬 手會容易酸 更不用說想要給予琴弦上平均適當的力量
於是不時會破音 或弓不時會顫抖 也都不令人意外

那怎樣才知道自己抓著弓呢 有幾個要點可以自我檢查

1.小指繃得緊緊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妳把弓憑空抓起來 就會發現小指就是繃緊的 因為那是支點之一 不然弓就會抓不住

可是當你運弓時 弓的支點應該就改為琴弦上 這時小指就會完全放鬆 根本不需理會它

(有些老師會說小指要圓圓的 或只會說要放輕鬆 那就表示那老師完全搞不清楚重點 當你抓著弓時 右手承受較多弓的重量 自然無法放輕鬆 小指當然怎樣也不會圓 而當你不抓著弓時 小指自然就會放鬆 我只能說那些天才完全不了解平凡人的難處 好吧 我承認我是在抱怨)

2.手腕的放鬆

嗯 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說 哈哈
勉強這樣說吧
當你完全放鬆時 就像是用毛筆寫字 手腕關節就像柔軟的筆毛
反之就像鉛筆寫字 太嚴重的話連弓都無法拉直

(抓不抓著弓並不是只有抓或不抓兩種現象 而是有程度上的區別 如果只是抓一點點 仍然會影響運弓 只是影響比較小 更不容易查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雖然還很多要點 但是有點懶 下面就稍微提一下 下次心血來潮時再看看囉


(2)弓要拉直 (講得很簡單 老師都會掛在嘴上 但問題是要怎麼做到呢 尤其是弓根 很多人都逃避這個部分)

(3)不同弦之間的轉換(比較少人提到 似乎不重要 不過等到若真的很嚴謹的想要拉好每個音 或拉到比較難的曲子 就會發現這個問題 到頭來還是得從基本動作練起)

(4)其他(…略 請原諒我得懶惰)


最後順便提醒一下
練空弦時不要用很緩慢的速度 而且以小心翼翼 隨時都在調整運弓姿勢的方法練習 這是在浪費時間
一方面太慢跟太快一樣都是困難的 平常的曲子也大都用不到這麼慢的速度
更重要的是
在你一開始移動琴弓的那一刻起 已經決定了成敗 事後調整是沒有意義的




------------------------------------------------------------------------------------------------------
以下的敘述 本來寫在前頭 但為了怕影響到妳學琴的興趣 所以把它移到末尾
如果你想繼續學琴的話 建議就別往下看了











我小時候學過琴
不過那時台灣不只學校是填鴨式教育 連學小提琴也不例外
加上沒什麼天分 因此我戲稱為手指運動 對音樂其實一無所知

出社會後 自己繼續找老師學琴 固然是興趣使然 但相信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填補心靈的空虛

不過我大概也快兩年沒練琴了 原因不易說清 也不足為外人道哉
但是若有人跟我說想學小提琴 那我一定很誠懇的建議
若對音樂沒有足夠的熱情跟興趣 僅是對小提琴一種朦朧的憧憬 千萬別作這種傻事

對一般人而言
小提琴真的是一種難學難精的樂器
即使運氣好能夠遇見會教的老師
保守估計 至少也要5~10年的時間 每天花3個小時以上認真的練習 才能練到還能聽的程度
若是遇見不會教的老師 想練好更是遙遙無期
而我個人認為這種機會至少8成以上

好吧 就算有足夠的時間與熱情 練琴也可能會成為用來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
而時光就麼悄悄地溜走了 那真的值得嗎 我覺得那是需要好好考慮的


說一些正面的好了
以前在樂團時 有一位60多歲拉大提琴的大叔 沒有拉得很好
不過每次看到他認真的拉琴 雖然表面沒說 心裡其實總覺得有些溫暖跟開心
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的表現嗎 不知


如果妳還有耐心看到這裡
我最後要說的是
不管學習任何樂器(不只是小提琴) 重點不在於學幾年 或學會多少曲子 那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而是在於學習如何用樂器來表現音樂 而學音樂很大一部分的樂趣也是在於此

我一個老師曾說 (就算你的拍子跟音準都很準確 但是音樂本身卻很貧乏 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聽得我冷汗直流
標籤:
瀏覽次數:148    人氣指數:14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日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雙鶩 幸福就是生活簡單心靈自在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