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 青少年反叛期的管教和溝通 之前
要先聲明一下 管教和溝通 本來就是 因每個對象的資質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
我先說說 我自家3個兒子的當時狀況~ (我喜歡用實例來說明)
我家3個兒子~ 從小就是很溫文儒雅不會亂發脾氣的個性 (從1~3歲我帶他們的時候~ 我就會試著測試他們的本性~ 我會從旁觀察)
我也秉持一個觀念和作法~ 就是管教小孩 一定要在小時候就作好, 絕不溺愛小孩, 有錯一定晚上回到家後單獨訓他, 恩威並重
(還有我從小灌輸小孩三個要求: 1. 對長輩要有禮貌 2. 不要說謊 3. 不能用哭來要求事情 )
老大(72年生): 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
(記得跟他只有一次衝突~ 就是他考大學前一個月,他從K書中心讀累回家一直在看電視,我講他~他回嘴~我跟他有肢體拉扯~晚上12點多,我趕他出門~ 他也離家, 不過30分鐘後,他就自己回家,跟我說對不起, 我當時還很氣沒回他話 ,等第二天晚上我才跟他說說彼此當時的心情,才冰釋,至此之後我也改變對他的管教方式了)~~ (這就是典型的 衝突管理~ 不過還是要看對象 適不適合~ )
老二(73年生): 個性溫文柔順 (以男生的標準來說~ 有點柔弱了些)
記憶中他都沒反叛期的行為~ 他和老大只差一歲,兩兄弟從小到大幾乎都沒吵過架的ㄟ~
老三(84年生): 個性剛好介於老大和老二的中間, 不過在家很不會主動說他在外的事情, 這一點有待跟他繼續溝通改善
今年高一,現在正值青少年反叛期,不過情形都還好,他會說出自己想要的, 若我不同意, 他也會去承受, 我覺得對他動之以情,他比較會自發的順從~
我的管教小孩方式:
若是小孩有什麼有偏差的話(成績退步,說話沒禮貌,沒隨手關燈,講電話或上網無度,常常太晚睡覺等)
我就會先找他溝通, 先問清楚他的問題或是他的想法, 然後取得共識, 該要怎樣改善, 若是他還繼續犯錯~ 我就會開始介入管教
可能是我從小對他們就有"制約行為" 讓他們潛移默化的具有自我導引和自我調適的能力
所以他們反叛期的情形都不是很嚴重~
至於 我們 還有甚麼好的方法來 看待 "青少年反叛期" 的呢? ~ 反叛期(暴風期)主要發生在13-18歲(成年初期)
我就把自己所想得到的略述如下:
1. 青春期的叛逆剛開始是小孩基於想要獨立自主,此乃身心發展的常態 (正常的反叛可視為是成長的一種自然慾望)
2. 絕大多數的青少年都會測試大人管教的底限,甚至不時要越過界限一下
3. 青少年時會對周遭的環境提出問題, 也開始擁有自己的信念和行動,由於他們缺乏經驗,所以不可避免會出錯
4. 青少年的反叛行為可以包括:離家出走、拒絕與父母溝通、自毀、逃學、暴力欺凌、性濫交及濫用藥物等
5. 反叛期的表徵有分 良性反叛的特徵 和 不健康反叛的特徵
6. 良性反叛的應對:
a. 需要父母親與青少年有開放性的溝通
b. 父母要有傾聽的誠意,並付諸行動和嘗試去了解孩子的世界的意願
c. 父母要問小孩一些問題,並提供合理的指導和做出必要的限制,雙方都應分享自己真實的感受,取得共識
e. 良性反叛是漸進的,偶發的,並以多種型式表現出來~ 家長要好好導引小孩朝著正面成熟的方向發展
f. 為人父母者要能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事實,適時放手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來成長
g. 讓青少年從成年人身上獲取信任和保証, 也教他們學會如何和成人們像同輩朋友般相處, 而不是只能附從權威
7. 不健康反叛的特徵:
a. 常發生在很封閉的溝通管道, 過程中既沒有建設性的討論,長此下去彼此的關係也會逐漸損耗
b. 不健康反叛的特點是突發地, 小孩會強烈地表達獨立自主的意願, 常見反抗迸發和表面上容易爆發忿怒
c. 會導致缺乏相互間的信任, 青少年可能會不誠實和欺騙~他們被逮到企圖以謊言來掩飾或逃避他們的行為後果
d. 小孩若不斷地壓抑怨氣, 就會對自己不合理行為作解釋, 並挑戰家規的要求~ 青少年會變得更堅持要推開對他們的限制
e. 若是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忿怒和退縮的障礙物繼續不停地堆築在青少年和其父母之間的厚牆上, 且有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f. 若沒舒解就會現出一種消極態度去對抗所有有權柄,開始自我封閉起來~把生活中任何來自成年人的勸勉和指教都屏棄於外
g. 不健康反叛可能根源於大人不肯放手和堅持以高壓的手段控制孩子,
這種家長不知道自己的職責最終是要讓孩子自己能獨立生活像成年人一般
h. 不健康反叛對所有涉及的任何人都有傷害, 不止無法引導孩子朝著好的方面成長, 實際上更是延遲他們成熟的時機
從以上不健康反叛的特徵裡~ 我們知道結果都是家長和小孩都是雙輸的~
那為何家長不放下跟小孩意氣用事~ 好好的動之以情~ 慢慢用良性反叛的應對溝通方式~ 營造出雙贏的環境的呢~
最後~ 我還是要說一聲
青少年的反叛期的狀況~ 還是會因小孩的個性 和 家長處理的方式而有不同~ (單親或雙親~ 父親管教 或是 母親管教 用的方式都會不同)
唯有因材施教~ 因材施管~
邊磨合~ 邊觀察~ 邊了解~ 邊嘗試~ 有彈性的跟小孩溝通~ 協助小孩好好度過這"轉大人的尷尬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