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72,526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507177
春未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小酌紅酒有益心腦血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個小故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獨身晚年 女人的第二快樂人生
作者:
春未暮
日期: 2015.07.05 天氣:
心情:
獨身晚年 女人的第二快樂人生
聯合報 文/上野千鶴子(日本性別學教授)
人生到頭來,終究是一個人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
事實上,在日本,年過六十五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55%,其中喪偶者占46.1%,離婚者占3.5%,未婚者則占3.3%。
反觀男性,則維持17%的極低比例。女性年過八十,有83%處於單身狀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世界衛生統計》,二○一二年日本男女平均壽命達到八十四歲。
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達八十七歲,日本男性則是八十歲。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人口所占的比例愈高。
絕大部分的高齡者設施中,居住者都以女性占壓倒性多數,甚至可以說「二十一世紀是歐巴桑世紀」。
一般來說,因離婚或喪偶,再度恢復單身生活,稱為「二度單身」,但這個結果和「始終單身」的人其實沒什麼不同。
愈來愈多年過四十五歲的人,因離婚或喪偶,而再度恢復單身生活。
由於已婚者和未婚者的生活方式並不相同,所以對始終保持單身的人來說
,面對已婚者,總有種「完全不知道和滿口丈夫、孩子的女人聊什麼」的感覺,
也因此對於「二度單身」者,才會有歡迎遠行好友回家的感觸。
我自己也有這種始終等待遠行好友回家的感覺,有時甚至會感嘆:「大家的人生到頭來其實都走向同一條路嘛!」
其實,這些二度單身女性「與家人共處」的時間並不長。
在現今大多只生養一、兩個孩子的情況下,孩子們因升學、就業等因素,終究會離家獨立,而有的孩子則成了單身寄生族,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宛如房東與房客。
這些女性恢復單身生活後,就不用再當個為了準備飯菜而匆忙趕回家的「灰姑娘」。
長久以來,她們一直扮演著每到傍晚時分就得回家準備晚餐的母親或妻子角色,現在就算毫無顧忌地通宵夜遊,也沒有人會說閒話。
「子孫滿堂」並不等於幸福晚年
未婚與二度單身最大的差異,在於生養孩子與否。「敗犬」除了「沒有配偶」,還包括「沒有小孩」。
雖然「勝犬」有天也會面臨失去配偶的情況,但仍然可能有孩子陪伴在身旁,光是這點,「敗犬」就屈居下風。
但問題是,在現今這個時代,「養兒」真能「防老」嗎?
雖然高齡化日益明顯,但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卻逐年下降。
相反地,只有高齡夫婦同住的家庭與單身家庭的比例卻不斷增加。
在現今一般高齡者的生活方式中,夫婦都還健在的家庭便同住照應;若配偶需要照護,則另一半會負起照護之責,待配偶過世再搬去與孩子同住。
若高齡八十還得照顧另一半,此時孩子也已年過五十,多已離開父母、成家立業,選擇和孩子同住,勢必得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
因為仍須工作的孩子無法離開現在所住的環境,若與兒子夫婦同住,孫子已長大成人,媳婦也是當家女主人,所以搬進兒子家,勢必一切都得按照這裡的規矩來生活。
活到一把年紀,失去熟悉的環境與朋友,勉強自己適應陌生環境,遵守別人家的規矩,甚至還可能需要他人照護,像是他人眼中的「麻煩製造機」,又有何幸福可言?
你可以選擇一個人的生活
君江在丈夫退休後,為了一圓丈夫長年的夢想,夫婦倆決定從都市搬到鄉間,過著與大自然為伍的悠閒生活
。沒想到丈夫卻突然身體不適,罹患了癌症。要在鄉下地方尋求妥善的醫療支援,困難度可想而知。
於是君江總是陪著丈夫,長途跋涉往返住家和東京的醫院。為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主治醫師建議讓病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當然君江的丈夫也捨不得離開那座不論早晚都有鳥兒造訪的山莊。
兩人合力對抗病魔,最後丈夫滿心感激地離開人世。對於自己盡心盡力的付出,君江覺得很安慰也很值得。
他們居住的山莊位於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山間,寒冬時期連道路都會被冰封。
送走丈夫後,七十幾歲的她更無法離開,因為那是丈夫深愛的住所,處處充滿與丈夫的點滴回憶。
住在都會區的兒子曾向她提議:「媽,搬來跟我們一起住吧。」但對她而言,這裡才是最棒的安身之處。
就連寒冬時分,小鳥仍會飛到覆滿白雪的陽台上,而餵鳥也成了君江每日早晨的一大樂趣。君江深愛丈夫,也尊敬丈夫。
看到另一半堅毅地對抗病魔,還不忘展現幽默的一面,讓她打從心底佩服。
正因為選擇在此處迎向「兩人」生活的終章,才能獲得比過去更緊密的夫妻關係。
還有一位高齡長者佐代子,在另一半去世後也選擇了山居生活。佐代子五十多歲時,丈夫先走一步。
當時她便婉拒了離家獨立子女們的同住邀約,年過六十仍選擇獨居生活。
她生平第一次作主蓋了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搬離長年居住的都會區。
一問之下,才發現擅長栽種香料和蘭花的她,其實一直夢想住在有庭院的房子。
雖然丈夫過世令人感傷,但若工作忙碌的丈夫還在世,應該沒機會過這種親近自然的生活,她也沒想到自己竟能一圓多年的夢想。
不論是君江還是佐代子,兩人都選擇一個人過生活,而不是與子女同住或是住在子女家附近。
雖然兩位女性都展現了堅強的韌性,但佐代子也表示:「老伴還在世時,我都是依著他的意思生活呢!」
而現在的她,神采奕奕,簡直判若兩人。
失去的確是種痛苦的經驗。
但失去的同時,也是告訴自己必須獨立的時候。
君江無法離開充滿與丈夫共同回憶的家,佐代子則是賣掉了曾與丈夫同住的房子,展開全新的生活。
就算繼續住在同一處住所,失去另一半的獨居生活也截然不同。
她們都與丈夫有著深厚的感情,也竭盡心力支持丈夫抵抗病魔。
我想順利度過兩人生活的人,想必也能欣然接受一個人的獨居生活吧。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一個人的老後》
標籤:
瀏覽次數:
90
人氣指數:
1190
累積鼓勵:
5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小酌紅酒有益心腦血管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個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