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渴愛女孩,別太ㄍ一ㄥ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想,有個人來愛/肆一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魚公主及其它/楊明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5.31  天氣:  心情:

◎楊明



美人魚是我童年時代最喜歡的童話故事,遭受壞後母下毒的白雪公主、囚禁在塔頂的長髮公主、
因為詛咒而沉入夢鄉的睡美人,都讓人覺得乏味,她們什麼也不用做,就成了童話故事裡的主角,
她們唯一做的不過是等待,等待王子的一吻,或者是王子的救援,至少長髮公主在高塔頂還得忍受無聊寂寞,
白雪公主和睡美人反正陷入了昏睡,時間對她們而言等於不存在,就更讓人不知所謂。
弄得許多女孩長成女人後,理智上明明知道男人不可靠,就像張愛玲說的,他也不是壞,不過是個男人;
但潛意識裡卻不知不覺等待著有一天會出現一個對的男人,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美人魚就不一樣了,她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失去甜美的聲音,最後化為泡沫,也不忍傷害所愛,
不管認不認同她對愛情的付出,至少她是有所作為,也有所承擔的。

我想就是因為這個故事,我寧願相信世上真有人魚,只是我們沒見過,人們不能因為自己沒見過,就不相信;
就像是那些不相信一見鍾情的人,只不過是自己沒遇到,就把別人的愛情說得一文不值,彷彿一場騙局。


眾說紛紜的人魚面貌.


等到大了一點,我在《山海經》裡看到:「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郁水南。
注:離耳,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題,黥涅其面,畫體為鱗采,即鮫人也。」
這裡說的鮫人外表人頭魚身,但是長著四隻腳,我不知道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在世界上的什麼位置,
但是《山海經》裡的描述看起來有些像混合了山椒魚、大鯢(娃娃魚)、鯰魚之類的水生物,雖具人形,但全身披覆鱗片,
和我所想的人魚顯然有很大的距離,即便天底下真的存在這樣一種水族,鮫人和人魚還是兩回事。

後來又在《史記》中讀到關於人魚的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正義廣志》上則說:「魚聲如小兒啼,有四足,形如鱧。」鱧單看字形,便知是一種魚,
現在陽明山國家公園仍有七星鱧、月鱧等魚種,喜歡棲息在河流、池塘或是沼澤中。
上述記載,後者仍和童話故事裡的人魚有莫大差距,前者更恐怖了,以人魚膏為燭,
不但捕殺了人魚,還從身上提煉出可供燃燒的油脂,難怪人魚要藏匿起來,不讓人發現。

太平洋群島上的美拉尼西亞人也有人魚的神話傳說,阿達拉就是上半身人形,下半身魚形,原本居住在太陽裡,
經由彩虹來到地球,不同於安徒生童話故事裡的美人魚,阿達拉是一種危險的生物,他們會襲擊人類。

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人魚的傳說是因為水手將浮出海面的海牛誤看成美麗的女子,這說法真是讓人洩氣,
在我看來海牛和人魚的外形有相當一段距離。

原始宗教信仰中,人魚本來是海洋女神的化身,當然這樣的想像完全是從人的角度來看,
就好像人們想像中的外星人,不論外形如何變化,基本形構還是從人形出發,如果外星球真有生物,
很可能和地球的生物形態截然不同,完全超出人們的想像。在人們有限的想像中,於是人魚上半身為人形,
只不過在陸地上用以行走的雙腿,來到海域就化為魚尾,不過既然上半身是人形,就沒有鰓,所以得游上海面呼吸。


想像與具體存在之兩難.


海豚一出生,就必須奮力游出海面呼吸,如果牠不能夠很好的協調自己的肌肉,
沒法浮出水面吸到生命中第一口空氣,牠就沒法存活,雖然海豚媽媽會幫助牠,
但是整個動作還是得靠小海豚自己摸索完成,海豚媽媽只能用鼻子從下方頂牠,算是助牠一臂之力,
呼吸了第一口空氣,接下來整個哺乳期,小海豚每喝幾分鐘奶,就得游上水面換氣,
直到牠漸漸學會一次吸入更多空氣,才能延長待在水面下的時間,好好飽餐一頓。

生命是艱難的,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挑戰,而小海豚的挑戰從牠一出生就已展開。
我思量著,剛出生的小人魚應該不需面對如此嚴苛的生存環境吧,因為人魚媽媽可以用雙手環抱她餵奶,並且游出水面呼吸……
哎,這原本溫馨的畫面,受了那些科學家的影響,一不小心就從長髮披肩的美人魚,變換成了海牛。

美人魚是丹麥著名的傳說,塑像也成為當地地標,但是日本人其實也在人魚身上著墨不少,
《華萊士人魚》是岩井俊二的長篇小說,一個叫海原密的年輕男孩遭遇海難,沉入海底三個月,獲得人魚搭救而生還。
高橋留美子的漫畫《人魚之傷》,一個自遠方來尋找母親的小男孩真人,因為媽媽和人魚的恩怨,而遭遇半魚人的攻擊。
從小說到漫畫,作者延續著人們關於人魚的想像,不肯放棄。

人魚的傳說重新回到陸地,另一個神祕世界一直存在,只是人類不知道。

那麼徜徉大海裡的人魚,是否知道應該遠遠避開人類,避開陸地,避開因地震而起的海嘯,
以免一不小心被捲上陸地,甚至遭到核輻射的污染?

如果人魚並非真實存在,只在人類幻想中出現,這又將是一種怎樣的輪迴?
在人類想像世界裡優遊的人魚,最終可能因為人類現實世界的行為而消失。
被扼殺的想像力,曾經帶給每個孩子多少快樂,但大多數的孩子長大後,卻不再記得,也不再珍惜。

原來這就是人魚的兩難,具體存在恐難避免遭遇生命危機,非具體存在……呃,非具體存在……又不免……

寂寞。



●2011/09/06 自由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304    人氣指數:9364    累積鼓勵:453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渴愛女孩,別太ㄍ一ㄥ啦!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想,有個人來愛/肆一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