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40熟女的索求/羅斯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堤岸情人/鍾文音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烏魚的兒子/呂政達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6.02  天氣:  心情:

文/呂政達



雲林口湖,一個不會讓人認錯的地方,靠近那方圓,感官就全是烏魚子,此地稱得上是烏魚子的原鄉。
好像,這個兒子就出生在烏魚子的懷抱,他從小就在曬烏魚子的廣場遊戲,自然也熟悉每個環節。

口湖的烏魚子作工精細,經長期的日曬,還得仔細經過挑選、呵護,
每塊烏魚子上還連著腹肉,代表魚的新鮮度,確實是趁魚還活著時現剖。
但是,這個兒子最轟天動地的問題是7歲時他問爸爸的:「烏魚子是烏魚的兒子嗎?有沒有女兒?」
任何生物老師都可回答這個問題,那年他爸爸儘管做了30年的烏魚子,還是第一次想過這個問題,
爸爸的公式答案總是:「走開,別在這裡礙手礙腳。」

兒子沒有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他還很納悶,村裡的大人小孩全叫他「烏魚的後生」,
因為他爸爸渾身黝黑,外號就叫「烏魚」,所以,兒子一度以為「烏魚子」就在叫他,和爸媽間連著一塊肉。

爸爸年輕時出過海,是條漢子,三十多歲回到口湖做烏魚子。
他這一代的爸爸把教養孩子也當成了製作烏魚子,要瀝乾水分、曝曬等嚴酷考驗,才可得到一塊上選烏魚子。
兩個兒子小時候,只要有別家大人、老師上門和媽媽講著話,爸爸就以為兒子頑皮搗蛋,一掌呼下來再說。
受委屈時,兒子會投向媽媽,媽媽總是切一片烏魚子當做安慰,所以,總也離不開烏魚子。

有一次,連小學校長也遠遠地上門來,校長在口湖地位隆高,顯然兒子闖了滔天大禍,
這個爸爸一手拿著最好的烏魚子準備當賠罪禮,另一掌先打給校長看再說,校長急忙高喊:
「掌下留人,你兒子要代表口湖去縣裡參加演講比賽啦,我是來徵求家長同意的。」

如果,製作烏魚子就是一種教養的方式,難道就只有這種吃法嗎?
兒子也一直這樣的相信,他承傳了爸爸的脾氣,
自己當上了爸爸,也是鞭子主義的奉行者,把兒女當成了烏魚子般的對待。

直到他去過一趟希臘的克里特島,一個希臘神話的原鄉,
克里特島的漁民將烏魚子封存在蜜蠟裡,吃時需撥開做成沙拉或者其他料理,吃起來頗有起司的味道。

這個兒子如獲至寶,買了一塊蜜蠟烏魚子帶回口湖,
在曬滿黃澄澄的烏魚子的口湖鄉,卻好像穿別校制服的轉學生。
兒子切一塊烏魚子給退休後的爸爸吃,說:「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啊。」
年邁的烏魚看著他的兒子,心裡卻想:這個兒子真的是我生的嗎?



●2014/06/02 自由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303    人氣指數:9403    累積鼓勵:455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40熟女的索求/羅斯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堤岸情人/鍾文音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