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0224
 甲人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電影~解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樂評~FUTURE KISS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大陸劇~三國~赤壁之戰
作者: 甲人路 日期: 2010.09.02  天氣:  心情: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成功以寡擊眾的大規模戰役
除此之外 這著名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長江上的大規模戰爭

看完這部作品的劇情後 覺得有些失望 赤壁之戰這一幕還是有很強的演義色彩
看了草船借箭和七星壇求東風覺得看了會搖搖頭 畢竟戲劇還是戲劇 和史實有相當出入

曹操兵敗赤壁的最主要原因為何? 後世史學家對此也有很多說法
事實到底為何 光從史料已經無可考了 我個人是比較贊成「天數說」
這一說認為 孫劉聯軍其實贏得有幾分運氣
當時有些狀況 北方出生的曹操再怎麼天才 也很難很快了解狀況
氣候學和醫學其實當時都不甚發達
北人不習水戰 加上當時鬧瘟疫鬧得很兇 曹操北方主力軍多染疾患 這因素也很重要 但後世史料普遍並沒多作琢磨
曹操可能是以為荊州降軍可以應付這問題
況且前線應該多半是荊州劉表舊部 曹操應該當時有意思要他們去前線先當砲灰 反正不是自己人 不太會多心疼

史實上曹操對當時洞庭湖的風向的狀況似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不知洞庭湖在當時隆冬時節時遇到少數幾日晴朗天氣時可能會吹東南風向的地形風
這在當時是很機密重要的軍機 但事前知情的人其實很少
我想戰前周瑜八成早已知之甚深 諸葛亮知不知這我就不清楚了
演義把諸葛亮神化了 還什麼諸葛神機妙算 我看了直搖頭 世人看多了三國演義中毒太深了
諸葛亮在史實上最為人稱道的 其實並不是他的用兵戰術 而是他的治政能力和作戰大方略的決策
要看臨場用兵戰術的巧妙 應該要多看曹操 曹操用兵 堪稱當世一流


正史史實中諸葛亮在這場戰役的影響力並沒有周瑜那麼大啊
這部作品還是走演義路線 把周瑜講得很不堪 說他心胸狹窄每每欲加害諸葛亮 這些演義情節我看了直搖頭
史實上的周郎是個美男子 待人雍容大度 精音律 富機謀
他不論檯面上或檯面下對諸葛亮的確都比較不友善 但並沒有沒品到演義講的那種程度
諸葛亮在當時的名氣其實遠不如周瑜 周瑜怎麼還小鼻子小眼睛小家子氣成那樣? 笑話
況且雙方各為其主 軍國大計怎可感情誤事
找諸葛亮麻煩硬牽拖是周瑜個人私德很差 見不得別人好 這說法我認為很不妥 三國演義看太多

這部作品我認為有把孫劉結盟雙方立場的暗潮洶湧做了些相當的詮釋 其實都各懷鬼胎
魯肅應該是個聰明人 哪是演義說的老實人 不過他的確立場上是比周瑜更贊成孫劉結盟共抗曹操這大方略

赤壁之戰是經典的歷史戰役 這部作品有作相當投資 但我看完後是覺得還好 並沒有我讓我覺得格外精彩
拍攝的角度感覺大多是局部特寫居多

鳥瞰整個江面在隆冬黑夜猛刮風 然後整個江面火燒赤壁的壯麗奇景....有是有 但是只是意思一下而已
大規模鳥瞰場景有是有 但感覺很像是模擬科技造出來的景 真實感不夠 而且都只稍微閃個幾秒就改局部特寫了
當然 要看這種奇景 真的得下重本
這部新三國其實已經算很捨得投資了 壯觀大場面能看到幾秒就不錯了 我可能一開始對這部作品期望太高了吧?

荊州一直是三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想要真正有個雙方都滿意的答案 這太困難了
結盟其實一直都很難有實質的成效 彼此盤算利用罷了 結盟因利害而生 當然也因利害而解

我個人是希望以後這類作品可以盡量少用三國演義的情節來演
像什麼草船借箭 什麼八陣圖困住陸遜 這種太迷信的情節都應該盡量減少
會容易誤導觀眾 畢竟觀眾不見得每個人對歷史真相都很有興趣
當然啦 我也曾想過 既然是戲劇 何必那麼認真咧? 管他真的假的 看得高興就好....
......可是看那些怪力亂神劇情... 我就是越看越不高興啊

總覺得看久了會容易被洗腦 三國演義反而有正史之勢了
羅貫中明顯在美化劉備 醜化曹操和周瑜 雖然都已經是古人了 但這對當事人公平嗎?

這部作品在我看來 不應該稱之為「三國」
應該稱之為「新三國演義」比較妥當

標籤:
瀏覽次數:30    人氣指數:30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電影~解凍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樂評~FUTURE KISS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