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40617
 順緣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失眠的晚暝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從旅遊了解他的七件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戀愛,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
作者: 順緣 日期: 2013.11.03  天氣:  心情:
戀愛,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 -文/Zen大(本文發表於iYoung雙月刊)


愛情物語

人年輕的時候,多半認為,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只要你情我願,彼此有意思,有感覺,想在一起,就在一起了,哪裡管得了其他許多考量! ?

在一起之後,便活在「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甜蜜恩愛的兩人世界。

如果年輕時拍拍散拖,打發時間,純情小戀愛,體驗一下情竇初開的美好,沒打算長長久久一輩子走下去,眼中只有彼此的兩人戀愛模式,無可或不可,反正最後要分手。

如若,談戀愛是為了尋找共度一生的伴侶,交往是為了確認對方是否值得託付終身,是結婚前的一種相互深入認識彼此的過程。這樣的戀愛,無論你喜歡與否,都絕對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至少是彼此(還有你要建立的新家庭)三個家族的事情,甚至是和整個世界(至少是我們所屬的人際關係網絡)有關的事情。

人是社會化的產物

我說的不只是家族長輩、同儕好友對愛情的指指點點(而已),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家庭、學校、同儕、媒體……社會化的產物。

每個人從誕生在這個世界開始,就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重要他人」與「社會化機制」(家庭、學校、媒體、同儕)的影響。

例如:同樣是華人,在台灣、香港、中國、北美長大的華人,總會有其地方特性,稍微深入交談便可了解各自的差異性。因為每個華人社會各自有自己重視的價值系統排序方式,人受環境影響模塑而有了不同的看重之事,於是也有了不同喜好與樣貌。這些價值信念的偏好將會成為我們選擇判斷事物的依據。

不光是出生在不同的文化環境會長成不同的樣子。出生在不同家庭環境也會因為家庭本身的社會階層、文化品味、經濟實力、父母身分……,把孩子養成不同的樣子。

戀愛,是兩個世界的價值觀的相遇

我有一個老朋友,老台南人家族長大,嫁給了外省第三代。婚後,她在朋友聚會場合上聊起結後生活,眾人沒想到,最令其無法適應的是婚後的飲食,夫家習慣上海菜的濃油赤醬,讓她吃慣本省菜的胃實在受不了,瘦了一大圈。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只是其中一環,其他像是房子的整潔程度、換洗衣物的收拾與洗滌方式,乃至如廁後馬桶的蓋或放……,都會因為不同家庭而有不同的規矩。

為什麼很多夫妻婚後會因為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而鬧翻?正是夫妻雙方從小的家庭教育建構的行為模式差異所導致。

一個人之所以長成現在的樣子,有某些行為或價值偏好,很大一部分受其成長環境(如家庭)的影響,這些都是外在於人卻影響著人的因素,人常常受其制約而不自知。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愛情,其實從來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

你以為是你在跟對方談戀愛,其實是和對方背後的那整套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習慣在談戀愛。
戀人的社交圈,你認識多少?

我常常奉勸年輕人,如果遇到不錯的對象,卻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和對方在一起?不妨多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探問對方與家人的關係,父母親族之間的相處模式,還有此人的交友關係、工作狀況……。

每個人都有一組自己的人際網絡,透過了解此人與人際網絡的互動模式,認識其家庭背景與交友狀況,多少可以判斷他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知道對方是否適合自己。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的狀況,會直接反映在此人日後建構與組織自己的再生家庭的行為模式上。如若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有家庭暴力,除非此人非常有自覺且已經尋求專業幫助,否則將來在自己的家庭中重蹈覆轍的機率很大!

我常常奉勸年輕朋友談戀愛時,多留意自己與戀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互動模式,如果對方說很愛你,卻不讓你認識他的好朋友、同事與家人,總是一再找理由拒絕你進入他的生活圈(包括自我貶抑式的說自己和家人、朋友關係不好、人很孤僻),都應該視為警訊。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一組人際關係網絡,個性再孤僻的人也一定會有一、兩個好朋友,如果你的情人連一個自己的朋友或家人,都不願意介紹給你認識,也從不願意讓你出席他的社交活動(當然也不用永遠一直出席),恐怕對方並非真心誠意要和你一直走下去,拍散拖的機率較高,甚至你可能只是地下小三,無法曝光!

愛情與婚姻,需要眾人同心來維繫

或許是個人主義崛起,現代社會重視個人隱私,人際連帶也不若過往來得強,戀愛與婚姻伴侶的選擇,逐漸變成個人自決之事,旁人無從插嘴,我們也大多尊重當事人自己的選擇。

不過,一段健康的愛情或可能長久的婚姻,不可能只是兩個人關起門來的事情,必然是兩個人所有的人際網絡都會參與進來的事情。

特別是婚姻,其實是兩個家族的交往(在古代,婚姻根本是兩個家族交換利益或某種合作關係的手段,極少有人能夠戀愛結婚,能夠婚後戀愛已經很不錯),絕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情。

也因此,如果可以,至少是有認真考慮交往準備結婚的對象,請務必讓自己的好友家人有機會認識、相處看看,客觀第三者的意見,或許不中聽但卻很關鍵。

父母反對可能是代溝,但如果連知心好友都覺得不妥,可能要更審慎三思。

戀愛交友最怕一意孤行,越被家人反對、越要愛(羅密歐茱麗葉效應)。

更害怕兩個人封閉起來戀愛,社會新聞不時傳出有人被婚姻詐欺,事後歸咎原因,發現詐欺者大多挑交友圈單純或沒什麼朋友的人下手,沒有客觀的旁觀者,當事人相對容易迷惑。

打算進入婚姻的戀愛關係,一定要邀請家人朋友同事一起參與,要虛心聆聽他人的建言,不要太過一意孤行。

當然,最後的判斷權在你自己,旁人最多只能給你建議,而且萬一戀愛失敗了,更不要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能否好好面對失敗戀情中的問題,也是未來能否創造成功愛情的關鍵!

上帝說‧情What

一段健康而能夠長久維繫的親密關係,一定奠定在穩定而健康的諸多社會關係網之上。

愛情雖然是人際關係中非常獨特且親密的一種,但卻非唯一一種社會關係。

一個人必須擁有各種各樣健康且穩定的社會關係,才可能擁有健康而長久的親密關係(因為人格特質懂得如何處理與經營人際關係)。

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端視戀愛中的男女是否願意將眼光拉高放寬,從整全的人際關係角度切入觀察與對待自己的親密關係。

愛情從來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情,而是所有的人共同參與,共同祝福才能成就的一生美好之事!
標籤:
瀏覽次數:153    人氣指數:1953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失眠的晚暝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從旅遊了解他的七件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