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43098
 yc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直在擋進口疫苗的到底是誰??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綠共黨的台獨一直都只是騙局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又在吹牛皮 ??!!
作者: yc 日期: 2021.06.30  天氣:  心情:
.
~~ 又在吹牛皮 ??!! ~~

綠共政府宣稱
將洽談代工量產默德納
但旋即被前疾管局局長
以天方夜譚一詞打臉 !
所以是
綠共政府繼吹噓弄假大內宣
稱 有多國意欲購買高端聯亞 之後
又再次
以同手法吹牛皮做大內宣救民調 ??

先不談代工默德納的
技術可行性問題
只論之前
以量大困難且怕會排擠國內產量
推掉代工 AZ 的說辭
豈不是又也是在自打臉 ?!
而且
難不成綠共政府
會要遺棄高端聯亞 ?

更可惡的是
綠共政府不僅不思教給人民
正確的知識提升人民水準,
卻是玩弄政治權術
弱智化人民
只為遂其政權私利 !!


.


蘇益仁:
代工莫德納
天方夜譚
-- 聯合報


指揮中心積極洽談
莫德納疫苗代工,
而國衛院籌備「疫苗二廠」,
盼與莫德納簽約量產授權。
看似有譜,
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
「這是天方夜譚」,
去年政府成立口罩國家隊,
表現傑出 ( yc: ?? ),
但口罩技術門檻極低,
mRNA技術困難,
依照台灣現有技術、量能,
宛如空中畫大餅,
感覺只是喊爽的。

蘇益仁表示,
每一家疫苗廠
都有固定疫苗產線,
要這些上市櫃公司
放棄自己原先的產線
全改為mRNA疫苗,
「除非全收為國有,
才有可能」。

蘇益仁點出兩大問題,
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
前端生產技術等於空白,
此外,
疫苗能量也不足,
有報導宣稱國家隊想要
「六至九個月
生產三至五億劑莫德納疫苗」,
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
內行人一聽,
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蘇益仁說,
mRNA疫苗為全新技術,
少量細胞培養或許還沒問題,
但光從5毫升想培養至50毫升,
就相當困難,
如想大量製作,
製作100毫升,
乃至2,000公升等原料,
每個級距的挑戰相當大,
「量越多,難度就更高」。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副研究員劉家齊表示,
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
這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
是莫德納最厲害的技術,
也是我國必須學習、取經的部分。
此外,
我國也需發展相關佐劑等系統,
一旦爆發疫情,
才能自己製造生產。
蘇益仁認為,
除非莫德納原廠派員進駐國衛院,
傾全力技術支援,
否則台灣廠商頂多做到充填這一塊。

產能是另一大難題,
蘇益仁表示,
早在去年四月,
參與創建COVAX平台的
「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
派人來台,
瞭解我國生技廠商代工疫苗量能,
當時評估
一個月頂多
僅能生產1,000萬劑新冠疫苗。
國內疫苗產能有限,
這解釋了去年8月
指揮中心與AZ疫苗
洽商代工破局的原因。

蘇益仁表示,
國光、聯亞、高端等
國內三大疫苗廠商
均積極研發自家新冠疫苗,
能挪出的生產線非常有限,
至於另一家廠商台康,
產能也不大。
指揮中心想集國內眾廠之力,
在六至九個月內,
生產3至5億劑mRNA疫苗,
這絕對不可能。

「生產mRNA疫苗絕非簡單之事。」
蘇益仁說,
莫德納公司去年年底
也才生產幾千萬劑,
在克服許多問題後,
今年才逐漸擴大產能變大。
此外,
南韓之所以順利取得mRNA疫苗,
除了政治因素外,
「三星生物」廠房規模夠大,
才是主要因素,
但就算如此,
南韓也只談妥後段
無菌充填、標籤與包裝合作,
能否技術轉移,
還是未知數。

.
標籤:
瀏覽次數:315    人氣指數:3515    累積鼓勵:1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直在擋進口疫苗的到底是誰??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綠共黨的台獨一直都只是騙局 !
 
住戶回應
 
時間:2021-07-01 08:42
他, 55歲,桃園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