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69,06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幽默感才是正經事-林宜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支菸的時間 - 徐國能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鐵道上的楚騷:生命就是這樣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8.11 天氣:
心情:
鐵道上的楚騷:生命就是這樣
--零雨談《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
專訪◎黃文鉅
百忙籌備新書發表會的零雨,和我相約在潮州街的東家畫廊,
只見現場滿布詩友們為她精心設計的影像詩和手工詩集,相當溫馨。
暢談新作之前,零雨自剖寫詩數十載的心路歷程,也順便聊起欣賞的小說家孟若(Alice Munro),
她讚歎孟若擅將人類生存狀態的處境恰如其分呈現,「生命沒有應該怎麼樣,生命就是這樣。」
她很喜歡《紅樓夢》,魯迅、張愛玲、卡夫卡,契訶夫等作家,更廣泛涉獵各領域的藝術。
或因如此,她的詩並不專於情,反而充滿了智性和哲理。
詩人零雨。
如何叛逃中文系(及其儒家傳統)
中文系出身的零雨,在此汲取養分,「零雨」之名便出自《詩經.東山》。
但她坦言,花費了不少時間掙脫儒家傳統的慣性思維。她不喜歡被局限。
也因此,她的詩風難以歸類,難以貼上標籤。
她的每首詩幾乎都有兩個以上的焦點交互辯證,從來不滿足於單一、具體的視野。
論者泰半認為,零雨的詩反抒情、中性、沒有意識形態。
歸根結柢,零雨詮釋的是一種宇宙人的哲學觀,消解了人間的美惡對立或概念先行。
再透過當代感的技巧,體現時間,空間,及人類的生存困境等直指人心的主題。
這些才是零雨的終極關懷。她說,
「詩不能像新聞報導一樣負責記錄就好,詩必須思索的是如何突破新聞般的紀錄。」
零雨起步得晚,而立之年才因緣際會開始寫詩。
長年往返台北和宜蘭,讓她對火車的空間,等待班次的時間,以及窗外或流動或靜止的風景深有體悟。
七本詩集,皆不乏火車的主題,許多詩的創作靈感和過程,亦來自火車。
火車情同零雨詩的產房,在內、外、動、靜之間思索人寰興衰。
零雨說,每一首詩在書寫的過程都令她情感澎湃,但她害怕辭溢乎情的甜膩,
所以總將情感壓縮、冷凝,結果呈現出來的樣貌反倒看似不那麼抒情了。
零雨心之所嚮是不隨流俗的那種抒情,詩的創作有時如同處在一種難以言說的神祕狀態。
她說,中國古典文學傳統過於強調和諧性,缺乏內在人性糾葛的矛盾,這個部分得靠西方文學來補足。
詩質若過於和諧,往往淪於單調,甜膩,和情感氾濫。
零雨的詩,用字簡淨,不賣弄華美辭藻,斷句短俐,看似果敢決絕,
實際上,她的瞻前顧後和欲言又止都寄託在標點符號。零雨大概是最愛使用破折號和句號的詩人了。
問起原因,她回答:「因為那樣很美。」破折號,是想刻意營造一種澀味,同時也是對甜美抒情技藝的反叛。
「太甜美的詞語或音韻容易失真,失去了原始的美感。要虛偽很簡單,要真誠卻愈來愈難。」
零雨近年的詩,無論技巧或主題,都愈寫愈淡然,結構不若早年森嚴,卻能感受到有別既往的自由隨性。
田園賦格:史詩長卷的見證
零雨的詩集向來不標榜獨特的裝幀設計。
唯獨這本新書設計繁複,茶色的外包裝沿線撕落,可摺疊成書套,輔助翻讀。
零雨說,設計概念緣起自近年來對中國古代繪畫的重新體會。
她尤其讚歎中國的長卷,就想將詩集設計成類似的形式,卻又不希望它過於古典一如佛經,
與設計師商討後,便有了如斯樣貌。
〈颱風(五首)〉更前所未有地玩起了圖象詩,藉由文字的暈染突顯颱風的水患。
零雨笑說,這是設計師的構想,偶一為之下不為例。
無論如何,這本新作由內而外讓人看見了更不一樣的零雨。
誠如零雨在〈後記〉中所寫道,「詩的耕耘,就像田園的耕耘。」
這本詩集多半在火車上所寫出,堪稱火車生涯的實地素描。
摺疊攤展的形式,儼如一長列向未知前方駛去的火車,
當中的每一首詩,盡量依照四季、題材羅列,篇幅由短入長,節奏由慢板漸次轉快,
間或穿插組詩如賦格迴旋,綿綿相連,在視覺、聽覺和觸覺上各有千秋。
下午五點四十九分,曰下午,業已近黃昏。零雨對某種趨近尾聲的藝術向來帶有強烈愛好。
全書將田園與時間文明兩兩並置,彷彿古典與現代同聲唱和。
世人皆曰文明有病有傷,然而是否文明亦有助有長?
零雨的切入視角相當耐人尋味,不訴諸涇渭對立,凝視客觀而不仁的現實,萬事萬物皆為芻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零雨之詩,始終懷有道家況味的大音希聲與正言若反。
早在《我正前往你》的〈代序〉中,零雨便提及了兩個關鍵詞:AC(Ancient China)、美尾(完美的尾聲)。
我正前往你──前往的是無數美好的詩人心靈,相互感通。零雨說,恰是對中國古典美好的結尾聊表致意。
中國古典藝術當中的空無美學,令零雨激賞,然而她也警醒思索,
現代詩人必須表達古典所欠缺的部分,而非一味踵繼。
某些題材雖是普世的價值,卻必須注入當代感和現代精神,才有可看性。
中國古典詩過於強調倫理和諧,無法展現現代人類心靈的廢墟和苦痛。
她還以為,詩的倫理學不應該過分單一化,應穿插多層次的焦點,以避免落入窠臼。
竊以為,《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我正前往你》、《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可謂零雨的「原鄉三部曲」。
零雨的詩,看似知性脫俗,實則寓意連連,往往口吻輕描淡寫,句讀轉折竟步步焦心,
尤其帶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神祕的、黑暗的核心──詩人既對當前現實幻滅絕望,又矛盾地別抱憧憬。
她詩裡的烏托邦從來不是光明燦燦的,反而危機四伏,那情緒被深沉壓抑著,等待開釋。
那些遠山淺水,愁雲稀河,殘花野草,在彈指之間,「所有的美將被推翻」。
憂患忡忡的女詩人,行吟江畔,形容枯槁,如今所彈唱的無非是另一部《詩經》或者《楚騷》?
零雨藉這本新作為父祖輩立傳,「是一種對人類原始生存狀態與田園美感破壞的追悼」。
言雖如此,零雨並不屏棄都市文明的便利性,只是理想層面盼望能與田園鄉土同存共生。
她的現實生活相當簡便,罕用電腦,不看電視,只與外界保持最低限度的連結。
她眷戀這樣的生存美學,在莽莽古典中仍富含某種現代的邏輯與深意。
黃智溶曾一針見血指出,零雨採用雙頭鳥的筆觸來表現她的矛盾與無奈。
一方面用素樸的詞語追憶父祖輩的田園山水,另一方面則使用現代化的詞語來表達抗議與痛念,
兩者屬性相反的詞語交相穿插,引領讀者徘徊在田園和業已遭受破壞的鄉村與童年之間。
批判自然是有的,但那不是重點。零雨正如孟若那樣,刻畫出「生命就是這樣」的客觀處境。
資本主義勢如破竹,田園和鄉土的殆盡註定在劫難逃,詩人難以挽救頹勢,
除了發出哀鳴,祭出最後的觀察和見證,還能做些什麼?沒有硝煙,卻有著淡淡的哀愁和反諷,
這就是零雨所說的,不讓詩的倫理學傾向非黑即白的二元控訴,甚或意識形態的綑綁。
零雨的詩就像是一場見證。
搭著列車在島嶼間往復,在窗裡窗外的光影閃爍之中,就能看見田園風光──
就像是一場生命逐日凋零之旅。
我們未必需要生活在他方,在移動的過程之中,也能了解生命原本就是這樣,
如一幅史詩般的長卷,鋪陳在不斷流逝的眼前。
●2014/07/28 自由時報《書與人》
背景音樂/Lindsey Stirling - Song of the Caged Bird
標籤:
瀏覽次數:
320
人氣指數:
6360
累積鼓勵:
302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8
2
1
幽默感才是正經事-林宜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支菸的時間 - 徐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