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22660
 〠♗聖誕平安夜☸£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國古代十大暴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中國古代十八大女將
作者: 〠♗聖誕平安夜☸£ 日期: 2015.03.23  天氣:  心情:


1.北朝 花木蘭: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他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空餘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裏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回家



2.宋朝 穆桂英:

穆桂英原為穆柯寨木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大破天門陣之後,穆桂英等十二名楊門女將奉命出征西夏,在虎狼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為了探測敵情,穆桂英帶了兩名女將,沿一條小道爬過一座山頭,穆桂英向峽口瞭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到處都是西夏的兵馬,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陣密集的冷箭射來,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趕緊一起上來救援,但是懸崖實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楊門功夫最好的女將爬了上去,由於寡不敵眾,女將們最後全部犧牲在崖頂,穆桂英死後她和其他幾位女將的首級被西夏人割去號令,無頭屍體則拋到滴淚崖下,後來楊家從另一路進攻的女將楊滿堂率領援兵趕來將穆桂英等人的無頭屍體收殮安葬,這就是楊家將墳,佘太君聞訊趕來祭奠,追悼亡靈,悲慟而哭,聲震山岳,感動了鷹嘴山崖,山神流淚不止,淚滴化作山崖石子沿崖滾下,後來,此崖就被人們叫做“滴淚崖”



3.宋朝 梁紅玉:

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嶽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後,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術在黃天蕩對歭,當時,金兀術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蕩,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台,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蕩,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4.明朝 秦良玉:

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人,自幼與兄弟比肩習武,兼讀兵法,20歲之前即精於騎射,且膽智過人,又擅詞翰,以嫻雅儀度與善武知兵名於時,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後來馬千乘後被宦官誣陷,死於獄中,繼任其職,秦良玉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瀋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掛鎮東將軍印



5.南北朝 冼夫人:

洗夫人,是高涼人,出身於俚族冼姓大家,她從小就喜歡耍刀使槍,武藝高強,還精通兵法,又讀過許多書,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女子,梁武帝在位的時候,她嫁給了高涼太守馮寶,從此被稱為“冼夫人”,冼夫人協助馮寶治理嶺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西元569年,馮寶去世了,兒子馮僕當上了陽春太守,廣州刺史歐陽訖起兵反梁,誘騙馮僕作為人質,想逼迫冼夫人一同反叛,兒子的性命和國家大局擺在冼夫人面前,她思量來思量去,最後毅然起兵平叛,慶倖的是,兒子也被平安救出,由於這次功勞,冼夫人被封為中朗將、石龍太夫人



6.唐朝 樊梨花: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寒江關守將,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7.晉朝 荀灌:

荀灌,西晉臨潁人,尚書左僕射荀嵩小女,13歲時,其父以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之職,鎮守南陽,被賊將杜曾圍困,糧盡援絕,危在旦夕,荀灌見此情景,自薦出城討救,率勇士數十人於夜晚縋城突圍,賊兵發現,緊緊追趕,荀灌奮勇當先,激勵將士,且戰且進,直到進入魯陽山,才擺脫追兵,急速趕往石覽將軍處乞求發兵救助,接著又帶父親書信向南中郎將周訪請援,周訪當即派遣其子周撫率三千人會同石覽前去救嵩,杜曾聞訊,撤兵逃走,宛城解圍



8.明朝 唐賽兒:

唐賽兒,明代農民起義首領,明初,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大修宮殿,又組織人力,南糧北調,還開挖運河,先後在山東徵調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負擔沉重,唐賽兒以白蓮教為名義,自稱“佛母”,借傳白蓮教發動群眾,組織起義力量,1420年,組織農民軍數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義,起義後,全殲了前來圍攻的青州衛都指揮使高風的官軍,青州以東各地人民紛紛響應,大小數十支起義軍,和卸石棚起義軍聯為一起,共約萬人,“毀官衙、燒倉庫”,殺富濟貧,官吏紛紛逃命,告急文書傳至京師,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賽兒怒斬來使,於是明政府又派遣總兵柳升、都指揮劉忠帶領京營兵馬來鎮壓,唐賽兒抓住柳升狂妄輕敵的弱點,派人到敵營詐降,柳升信以為真,起義軍趁機于夜間向防備薄,弱的敵大本營猛攻,打亂了敵軍,劉忠中箭斃,天亮後,柳升得知中計,帶領大隊人馬前來攻打,趕到山寨時,起義軍已經轉移,唐賽兒安然脫險,使明成祖十分惱火,一方面嚴懲地方官員,又令各地緝拿唐賽兒,後懷疑唐賽兒削髮為尼,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但“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



9.明朝 楊娥:

楊娥出身于一個武人世家,自祖父起就在黔國公府中提任護衛兼武技教習,傳到楊娥這一代,有她與哥哥楊虎兩人,楊虎生得身材魁武,虎背熊腰,將家傳武功練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黔國公府眾侍衛中算得上是頂尖人物,可每每與妹妹楊娥比武,總不免略遜一籌,楊娥丈夫張小將也是同在府中效力的護衛,他本是楊虎的好朋友,暗中傾心于楊娥的美貌與豪氣,便托楊虎從中撮合,終於與楊娥結為夫妻,並肩相協,忠心耿耿地保護著黔國公府的安全,後來楊娥為報國仇家恨投身義軍,反清複明,化裝成賣酒婦,刺殺明朝叛將吳三桂,行刺未成,而壯烈犧牲,最後一句話說到:我欲為諸君報仇,無奈天不助我,壯志難酬,楊娥只能隨你們來了!”說完,一陣喘息後,便靜靜地合上了眼睛



10.明朝 葛嫩娘:

清兵入侵中原時,其父戰死,葛嫩娘無所依侍,被歹徒拐賣至妓院,在一次偶遇中,葛嫩娘結識孫克咸,兩人一同投入抗清軍隊中,但因清兵的力量太大,終至戰敗被俘,清兵主將欲娶葛嫩娘為妾,葛嫩娘大怒,嚼碎了自己的舌頭,滿口鮮血噴向清將,清將來不及防備,猛地吃了一驚,順勢將劍一挑,刺入了葛嫩娘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大片的土地



11.商朝 婦好: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那時作戰,出動的人數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規模械鬥差不多,但是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就有一萬三千多人,也就是說占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12.北朝 符登妻毛氏:

符登妻毛氏,符登系前秦主符堅族孫,符堅死後,率前秦殘餘軍隊與姚萇繼續周旋,他的妻子毛氏勇善騎射,她率的軍隊被姚萇軍包圍,營壘陷,猶彎弓跨馬,率壯士數百與姚萇軍交戰,殺賊七百,終因眾寡不敵,為姚萇所俘,姚萇看到毛氏很有姿色,想要納妾,毛氏大罵姚萇,姚萇怒而殺之



13.唐朝 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南北朝在隋朝統一之後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一了天下,李淵能當上皇帝,固然與他個人的條件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他實在生了一群傑出的兒女,這群兒女中功績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兒平陽公主,後來平陽公主建立起的義軍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如果沒有幾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鎮不住他們,何況其兵源還來自原本不相統屬的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將收編的烏合之眾變為一支百戰百勝的勁旅,取得如此大的戰績,足見平陽公主的組織能力和指揮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的,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來,不久,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



14.明朝 林四娘:

出身於武官世家,父親林樞本是江寧府的府官,繼承家技,拳槍劍刀,樣樣精通,林四娘自小隨著父親習武,學什麼象什麼,身手不比父親差到哪裡去,不料在她十六歲那年,父親因所管庫銀被盜而下獄,家人千方百計地打點挽救,耗盡家資,卻毫無結果,母親氣極而死,林四娘無依無靠,最終淪落為青樓歌女,那是明末祟禎年間,紅粉佳麗遍地的秦淮河畔,又增加了一個新嬌娘,她雖在青樓,卻堅持賣唱不賣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絕招:歌罷興酣之時,換上一身精緻的短靠,或舞劍、或弄槍,來上一段精彩絕倫的功夫表演,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絕無僅有,讓尋花問柳的客人大開眼界,這個奉歌獻武的歌妓便是林四娘,她憑著獨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膚、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長期習武而練就的豐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紅人兒,後來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寵妃,三年後,到了崇禎八年,晉陝一帶久旱不雨,饑荒延綿,民不聊生,到處發生變亂,山西的流賊王嘉允大舉向外發展,衡王輕敵而陷入危急,後由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組織起來演練了三年的娘子軍們,雖然心底裡懼怕真刀真槍的實戰,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不如拚上命去一決雌雄,頂多是個玉石俱碎!於是個個磨拳擦掌,披掛上馬,聽從林四娘的指揮,最後林四娘由於體力不支,喪身於敵刀之下,不久後,盧義升帶著大批援軍趕到,打跑了賊軍,解救了被圍困的衡王,平定了戰亂,雖然平生只參加過一次戰爭,林四娘卻因此而被人們稱為“姽嫿將軍”



15.清朝 馮婉貞:

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1860年,清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了北京以後,到處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這種暴行很快擴大到郊區,離圓明園5公里光景,有一個小村子,叫謝莊,莊上有個精通武藝的馮三保,他18歲的女兒婉貞,從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學得一身好武藝,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精通,馮婉貞向父親提出:敵人有洋槍洋炮,咱們應當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長矛的優勢,沖到敵人跟前去拼殺,讓洋人的槍炮發揮不了作用,馮婉貞率領青年們在距離村子兩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樹林裏隱蔽起來,下午四點鐘,剛在謝莊吃過虧的侵略軍果然抬著大炮來了,這次他們來了約600人,當敵人來到樹林旁邊的時候,馮婉貞拔出大刀,奮勇當先,率領青年們向侵略軍沖去,侵略軍遭到這突然的襲擊,非常驚慌,隊伍立即大亂,他們想放槍,可是距離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強用槍上的刺刀與青年們進行搏鬥,馮婉貞帶領大家,揮舞著大刀、長矛勇猛砍殺,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紛紛敗退,狡猾的敵人急於想擺脫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槍射擊,馮婉貞看出了敵人的詭計,率領謝莊的青年步步進逼,迫使侵略軍始終不能用洋槍來射擊,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英勇的謝莊青年打死侵略軍100多人,剩下的敵人,不得不丟下長槍大炮,倉皇逃跑了,侵略軍受到這次打擊後,再也不敢來侵擾謝莊了



16.清朝 秋瑾:

原名秋閨瑾,字璿卿,號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出生于福建廈門,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清光緒二十年,其父秋信候任湘鄉縣督銷總辦時,將秋瑾許配給今雙峰縣荷葉鄉神沖王廷鈞為妻,光緒二十二年,秋與王結婚,王廷鈞在湘潭開設“義源當鋪”,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一次回到神沖,當著許多道喜的親友朗誦自作的《杞人憂》:“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膝室空懷憂國恨,誰將巾幗易兜鍪”,以表憂民憂國之心,受到當地人們的敬重



17.漢朝 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于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蕩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於地皇四年,西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18.清朝 王聰兒:

乾隆年間,嘉慶早期人,即齊王氏,清川楚農民起義軍首領,湖北襄陽人,襄陽混元教教首齊林妻,江湖藝人出生,參加白蓮教的起義後,她曾任義軍總指揮,也就是八路統帥,是個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女英雄,居於黃龍擋,嘉慶元年齊林被殺,教徒發動起義,她被推為總教師,有眾四、五萬人,一度進逼孝感,威脅武昌,後北上,屢敷清軍,經河南入陝西,次年夏在川東與四川各路起義軍會師,繼與姚之富同為襄陽黃號首領,轉戰四川、湖北、陝西等省,三年初,遣李全攻西安,不久她被清軍包圍于鄖西茅山,英勇不屈,與姚之富跳崖而死













標籤:
瀏覽次數:127    人氣指數:12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國古代十大暴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中國古代十大名將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