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34626
 風鈴叮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該重視的教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勸說不要離婚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鬼谷子選人
作者: 風鈴叮噹 日期: 2013.09.04  天氣:  心情:
鬼谷子选人5法
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即: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 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 就要当心; 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 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 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 重用; 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 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 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 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 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 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 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魏文候请老臣李悝为他挑选的两位宰相候选 人提出裁决意见,李悝说:宰相是君主的主要 助手,应由魏文候自已而不是别人酌定。李悝 提出了五种意见供魏文候参考)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 家、法学家,也作李克。李悝为魏文侯到武侯 时人,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作过中山 相和上地守。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 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 明,文侯时魏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 大贡献。李悝是魏国丞相。 —–谋断广角—–李克识人:多方明察而断 领导者明断,起源于明察,而且一定要多方明 察。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全面信息的基础 上,分析与综合,判断而决断。 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一分为三,同时 被软弱的周王朝正式确认为诸侯。三国之中, 只有魏文侯最有名声,广纳贤才,励精图治, 一时成为强国,连西面强大的秦国都惧怕魏国 三分。 《史记》中记载一段故事,是说魏文侯想找一 个贤能的人来当宰相。当时有两个候选人,一 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这两个人都很有才 干。魏文侯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就去请教他 的一位大将李克。 李克列举了五条评判领导人(特别是作为一国 宰相这样的主要领导人)的标准,供魏文侯作 参考。结果魏文侯根据李克所提供的识人标 准,录用了魏成子作宰相。 李克的评判领导人的5条标准是: (1)“居视其所亲”。是说当他不做官在家 时,都与哪些人物相交往。 (2)“富视其所与”。是说当他有钱的时候, 他如何花钱,他都把财富施舍给什么样的人。 (3)“达视其所举”。就是说当他居于高官显 贵之时,他都举荐、重用些什么样的人才。 (4)“穷视其所不为”。是说当他陷入穷困厄 运之时,他是不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言 行,有所不为。 (5)贫视其所不取“。是说他陷入贫寒穷苦之 时,他是不是能够严其操守,一介不取。我们 再进一步理解李克的这五条标准。 可以推想,如果一个人在日常交往之中,都是 酒色之徒,或者都是绿林好汉,或者都是阿谀 逢迎之辈,或者都是腰缠万贯的“土财主”、“暴 发户”(顶多加一点“附庸风雅”)之类,那么可 以从“近墨者黑”推断出这个人的品格和作风。 这种人与结交高雅之士的人的品味显然相去甚 远,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居视其所亲”。 当一个人有了钱而富有之后,是花天酒地呢, 还是干社会公益事业。或为干成大事业而准备 基础,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富视其所 与”。 一个人当了高层领导,所举荐、重用什么样的 人,至少反映出他的胸怀和领导水平。这就 是“达视其所举”。 例如魏成子和翟璜相比较,在举荐人才上就有 很大不同。魏成子推荐给魏文侯的三个人,都 是第一流的人才,魏文侯对这三个人都以老师 的礼节相待。翟璜推荐过五个人给魏文侯,那 五个人都很有业绩,但他们只能算是一般的人 才,魏文侯只是以臣子之礼相待。就从“达视其 所举”这条标准来看,魏成子确实比翟璜高出不 少。这一点,就连翟璜自己也是心悦诚服。 孟子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李克除了推衍出“富视其所与”,还 得出“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的识人标 准。其核心都是“坚持操守”的原则。 一个人在顺境中,要坚持操守并不很难,但在 困厄中仍然能够坚持操守,就显得难能可贵 了。一个高层领导者,一个伟大的领导者,需 要有这种超乎常人的坚韧品性,在无论多么恶 劣的环境中仍然要坚持原则。 苏武被软禁在匈奴19年,整日牧羊,须发皆 白,而对汉朝的忠诚之心、大国使臣的高风亮 节,一如既往,体现了我中华民族的高尚品 格。 李克的五条标准,虽是从静态角度看人,但却 把作为一个领导人的必须具备的品行都总结到 了。 我们是从领导人明断的立场上引出上述故事 的,那么,这则故事给领导人明断以什么启示 呢? 第一,领导人事前要把所决断事情需要的信 息,明确地分为几个基本的、又相互不同的方 面。这就是说,有了这几个方面的信息,就可 以作出判断了。 第二,搜集信息,调查研究。在做这一工作的 时候,不要浮皮潦草,要深入、细微,而后才 能分析。 第三,判断的基础在于对各基本方面的信息进 行综合。要知道,善于综合,乃是领导水平高 的重要基础。 第四,如果在综合判断后,还要对若干个不同 方案进行比较的话(例如魏文侯要比较魏成子 和翟璜二人优劣),须再明确将要做出决断的 性质(例如魏文侯决断的性质是选用宰相,而 不是进行饮食起居的服务事项),根据对各方 案的“综合判断”再明确地作出最终决断。
標籤:
瀏覽次數:370    人氣指數:4990    累積鼓勵:23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該重視的教育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勸說不要離婚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