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76503
 人中芬陀利花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初衷 vs 忘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口頭禪 vs 證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舍利弗 vs 舍利佛
作者: 人中芬陀利花 日期: 2019.01.20  天氣:  心情:
在某人的網路日記看見一篇轉貼文
標題為:「心經」的真貌
然後我提出一個問題
她將問題轉給原作
於是原作透過她回覆我
只回了二次提問
其餘陸續問題就沒有再回覆
茲將問答依序列出如下

==================
2019-01-20 14:12
請問是舍利【佛】? 
還是舍利【弗】?

作者回覆說:
不分別..
認為通篇是一場佛門師徒的對答。是一名高德行的菩薩,教化其弟子「舍利子」的對答錄。
不過人物是觀世音菩薩在教化有緣人。

========================================
2019-01-20 17:31
那再請教菩薩:
未得言得,可乎?
未證言證,可乎?
未成佛言佛,可乎?
觀世音菩薩寫成關世音菩薩,可乎?
釋迦摩尼佛寫成釋迦牟尼弗,可乎?
請問有哪一部經不是佛門師徒對答,在教化有緣人?
還請菩薩解惑。感恩。

作者回覆說:

寫文章者回覆您

六祖:「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言佛即言覺,何不為言?言正即法,何不為言?言僧即淨,何不為言?

佛是覺者,會介意稱謂嗎?是誰在介意呢?

========================================
2019-01-20 21:45
謝謝回覆
我現在是眾生凡夫,我還未了脫生死出離六道輪迴,所以我還分別介意。
當然佛不介意稱謂
那請問文章是寫給佛看的?還是寫給眾生看的?
眾生看到您寫舍利佛,會不會因此誤認為當時舍利子已成佛?

再者
文章標題:「心經」的真貌
敢問您已經證阿羅漢以上的果位了嗎?
證阿羅漢果位始有正覺
證菩薩果位始為正等正覺
若是未證阿羅漢,如何敢出妄語【真貌】?
既言【真貌】
那就表示觀自在菩薩跟舍利子說的般若智慧,您完全已開悟?
敢問尊菩薩名號?

========================================
2019-01-20 21:47
是的,您說六祖言:佛者覺也
依您所言,請問:您在文中把舍利子寫成舍利【佛】,而不是寫舍利【弗】
就表示您知道當時舍利子已經是成佛的覺者囉?
也表示說心經中,觀自在菩薩在對舍利佛(=如來)講經說法囉?
那再請問:有哪一部佛經是等覺菩薩在對已經覺悟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如來講經說法的?

若不分別【弗】與【佛】
請問還有哪一部佛經把舍利弗寫成舍利佛的?
古代譯經大師嚴格恭敬尊重【佛】字是覺者所專用
若不是這樣
請問有哪一部佛經【佛】與【弗】混用的?
若依您不分別
請問古代高僧禪師很多,有哪一位禪師都不分別2者而混用
把舍利弗寫成舍利佛的?

========================================
2019-01-20 21:52
禪門公案
永嘉玄覺禪師訪惠能六祖證道
臨走前有一段對話:
六祖曰:「無意誰當分別?」
禪師曰:「分別亦非意。」

請問有分別就是有分別心嗎?
如依您說不分別也不介意
請問您必然是上上上根人已證菩薩果位?
眾生尚未了脫生死出六道,如何不分別?
堅持用舍利【佛】字充當舍利【弗】
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對【佛】不恭敬且誤導眾生嗎?
當然佛不會介意眾生怎樣用字,因為祂覺行圓滿一切圓滿
但我想請問的是您自己的心

========================================
2019-01-21 14:01
再者
當您說:[是誰在介意]時
請問依菩薩證得的不分別心
會去在乎【誰】介意嗎?
又何須如此一問?
這是否表示
您自己就已經陷入分別心了?
但您於此一問自有分別心而不自知
卻於【弗】【佛】卻不願意分別
是否即出於執著故?
並非您真的已經達到菩薩境界的無分別心
否則不會選擇性的不分別

========================================
2019-01-21 14:01
菩薩道無分別乃是【恆順眾生】而不是【恆順自己】
當我已經透過問題讓您知道佛經不將舍利【弗】寫成舍利【佛】時
您卻依然無意願依佛經文例改正
這不僅是一種執著
是否也正顯示您只是學得口頭禪的不分別?

========================================
2019-01-21 14:03
再者
當時尚未成佛的舍利【弗】若可寫成舍利【佛】
依您的邏輯
那再請教您:
若您在總統府會議中擔任文書紀錄
在文書上把【副總統】寫為【總統】
或把總【統】寫成總【桶】
這樣對總統和副總統是尊重的嗎?

又若您在家庭中稱呼【父親】為【阿公】
這也是尊重您父親和您阿公嗎?

========================================
2019-01-21 14:06
又若您不分別
那麼您該文中的用字
為何沒混用所有的同音字呢?
卻單獨在【弗】字混用【佛】字?
您研究心經卻不知道【佛】字是已圓滿修行證悟的覺者的專用尊稱嗎?
或是因為您對舍利【弗】的修證成就特特特加肯定而自己受于他【佛】果位嗎?

文章是為了讓眾生看懂而不誤導呢?
或只是您自己只學到口談禪的不分別呢?

========================================
2019-01-22 12:39
《六祖壇經》提到惠能大師的故事
在惠能受五祖弘忍的傳法之後往南方弘法
曾有段15年時間寄身在獵人隊中避難
當時他已經是證悟的人
當然對於【理無、性空】之道明明白白
但他卻沒有執理廢事廢相
所以他在獵人隊中用餐時
他只吃肉邊菜
在事相上他明明白白分別肉與菜
若要依他的證悟層次來說
於證理上
他也可以吃肉吃菜
了無分別心
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
為什麼?


========================================
2019-01-22 12:41
因為菩薩不分別心是恆順眾生
眾生行善或造惡
菩薩都隨順眾生
不干涉因果運行

但是菩薩不會恆順自己犯錯造惡誤導眾生
不會恆順自己而說口頭禪的不分別不介意
菩薩於己雖證理空
但在事相上常行正道利生之事以表正法
而不是恆順自己在事相上造自己認為不分別的惡而誤導眾生


========================================

標籤:
瀏覽次數:576    人氣指數:57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初衷 vs 忘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口頭禪 vs 證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