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69,653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回眸/張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性慾熄火,愛在婚後有危機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河洛行記/黃啟方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9.15 天氣:
心情:
淇水是當前大陸所有河川中唯一沒有被汙染的水流。
一瞥淇水,也想起詩篇中那多情女子「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的依戀之情……
文/黃啟方
一、淇水湯湯
從桃園到河南新鄭的航程是兩個半小時。出了新鄭機場,立刻換車續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鄭武公護著平王東遷,乘機兼併了洛陽東南之地,
並把都城從陝西華陰附近的「鄭」遷來,而稱為「新鄭」。
296年後,鄭國被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所滅,新鄭成為韓國的都城。
由新鄭北行,經過鄭州——現在河南省的省會,沿途路標都閃過非常熟悉的地名:
朝歌、滎陽、安陽、武陟、修武、焦作等等,目不暇給。
通過淇縣的「淇水」時,想起了《詩經》「淇水湯湯」的詩句。
「淇水」在《詩經》中出現多次,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這四句屬於〈衛風˙氓〉的句子。
這首詩敘述的是棄婦的哀傷,詩中許多語句都成為後人琅琅上口的成語,
譬如:「泣涕漣漣」、「載笑載言」、「及爾偕老」、「信誓旦旦」等。
匆匆俯瞰幽幽的淇水,難免興起思古之情,
想到兩千多年前這條原本水勢浩大的水流所孕育出的許多優美詩篇。
淇縣目前屬於鶴壁市管轄,據出身鄭州大學中文系的鶴壁市王英超常委說,
經過水文專家的確認,淇水是當前大陸所有河川中唯一沒有被汙染的水流。
一瞥淇水,也想起詩篇中那多情女子「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的依戀之情,
「頓丘」在淇縣東北方的「清豐」。而今,我則要到淇縣西北方的「鶴壁」去,誰來送我?
二、雲夢山青谿「鬼谷」
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伐紂,和商紂王在商的都城「朝歌」西南的「牧野」決戰。
「朝歌」就在今日淇縣境內,「牧野」則是淇縣南邊的「新鄉」。
周武王後來封他的弟弟康叔於此,建立「衛國」。
衛國的第十八代國君衛懿公好養鶴,甚至因此而亡國。
當時有「仙鶴棲於南山峭壁」的傳說,「鶴壁」一名或由此而來。
朝歌在元代改名淇州,明代再改為淇縣。如今「淇縣」又由「鶴壁」管轄。
「鶴壁」孕育了《封神榜》故事,林、石、衛、康、殷和琴等姓氏,都發源於此。
「鶴壁」城西有「雲夢山」,是太行山脈的一支。
根據明代所修的《淇縣志》記載,雲夢山是戰國時代「鬼谷子」隱居修道的地方。
然而,據《明一統志》,「汝陽郡」也有「雲夢山」,也說「相傳鬼谷子修道處」,
那就應該在新鄭西南方的梁縣了。《史記˙蘇秦列傳》說蘇秦跟「鬼谷先生」學習。
這是「鬼谷子」最早的記載,而傳說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人,也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
雲夢山半山腰有水簾洞,溪谷名「清谿」,谷中有「孫臏洞」、「毛遂洞」、「鬼谷墟」、
「捨身台」等遺跡,還有不少摩崖石刻。雲夢山北倚太行山,南臨大平原,居高建領,氣勢開闊雄偉。
根據文獻記載,鬼谷先生姓王名禪(一作「詡」)。
近年台灣唯心宗宗主混元禪師奉鬼谷子為智聖老祖,和信徒們在雲夢山山巔籌建「八卦城」,
已完成了「王禪老祖祠」、「南天門」等宏偉建築,並成立「鬼谷文化會館」,
每年定期舉行兩岸高層論壇,討論「鬼谷文化和世界和平」的相關問題,頗受當地政府的重視和禮遇。
三、伊水˙龍門石窟
《呂氏春秋》記載,「伊」尹的母親就住在「伊水」邊,「伊」尹的名稱也因「伊水」而得。
「伊水」從南向北流,把屬於熊耳山系的龍門山切割成東西兩個部分,
隔水相對,就像帝皇宮闕,所以稱為「伊闕」。
西山是名聞世界的「龍門石窟」,它和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齊名,
是從北魏孝文帝於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以後開始營窟造像,延續到唐玄宗時,歷經一百五十多年。
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十萬餘尊,其中北魏時期的約占三分之一,全在西山,蔚為大觀。
東山上方有「香山寺」,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就是這寺的因緣,他的墓地就在附近。
唐代詩人韋應物〈龍門遊眺〉詩說:「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闢。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
素懷出塵意,適有攜手客。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緣雲路猶緬,憩澗鐘已寂。花樹發煙華,淙流散石脈。
長嘯招遠風,臨潭潄金碧。日落望都城,人間何役役。」詩中的都城就是在北邊十三里的洛陽。
到達龍門伊闕時,先入眼的是「伊水」。
在七月中,午後的驕陽如炙,幸而有水岸楊柳,依依搖曳,「伊水」悠悠,一派閒逸。
而龍門橋橫跨兩岸,西岸香山寺在望,山水好景,確實賞心悅目。
沿著西山山徑,對大大小小的石窟造像瀏覽一番,雖然看過敦煌和雲岡石佛的偉麗,這裡的窟像仍然讓人讚嘆!
看了石窟造像後,在水邊石凳坐下,面對「伊水」,遙想白樂天晚年的閒適:
白樂天有〈秋遊〉詩說:「下馬閒行伊水頭,涼風清景勝春遊。何事古今詩句裡,不多說著洛陽秋。」
然而,盛夏來遊,一樣有涼風清景呀!想著想著,突然風起雲奔,
原來清靜安詳的「伊水」,突然波浪洶湧,轉瞬間雷雨狂暴,天地失色。
雖快步避雨涼亭下,但雨隨風飛,閃避無方,全身立即濕透。已經如此,只好泰然!
同行朋友拿傘來同到賣店暫避,又雇渡輪渡水到東岸,一行狼狽,已無心遊香山寺探樂天古蹟了。
車離龍門往洛陽時,沿路但見豔陽高掛,而洛陽竟一滴滴雨都沒有呢!
四、嵩山˙少林禪
嵩山在河南登封縣北八里,是五嶽的「中嶽」,傳說中浮丘公、王子晉都在這兒修道。
嵩山東部稱「太室」,西部稱「少室」,少室有三十六峰。李白曾訪道「少室」,盡登三十六峰。
與韓愈同年進士及第的福建人歐陽詹,有〈送聞上人遊嵩山〉詩說:
「二室峰峰昔願遊,從雲從鶴思悠悠。丹梯石磴君先去,為上青冥最上頭。」
概括地寫出了嵩山的引人氣象。
少林寺建於公元495年。隋代末年,少林僧人支持李世民爭天下,
因而特別得到唐太宗的照顧,成為第一名剎,少林武功也名聞遐邇。
如今已經成為旅遊重點,當然,商業氣氛也愈來愈明顯。
在少林寺內前後瀏覽了一些古蹟,少林寺歷盡滄桑,重新修復,總覺得缺少一些韻致。
隨後轉往觀賞武術館的表演,與電影上看到的類似,也就不覺新奇。
表演完了,竟然是書法家當場揮毫喊價。觀眾也就紛紛離去。這種現象,不知反映了人們什麼樣的心態!
晚上到距離少林寺六公里的「待仙溝」欣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
舞台是嵩山的一個峽谷,演出面積三公里,最高點有1400公尺,山林、溪水、小橋、廬舍點綴。
蒲團座位三千個,演出人員六百人,多為僧侶裝束,還有五、六歲的小沙彌,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山景演出。
節目結合了譚盾的音樂,以「迎風」、「看水」、「聽禪」、「賞舞」四大主題貫串,
七十分鐘的演出,令人目不暇給,尤其前端溪上五個僧人始終聞風不動,真如老僧入定,令人賞嘆!
謝幕了,看著那麼多的演員,同時出現,不禁喘了一口氣。朋友問我的感想,
我說:「熱鬧有餘,禪意不足。」他說:「場面夠大,境界差小。」其實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
五、黃河˙洛水˙好想你
回程先由淇縣西南行到洛陽,洛陽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
由洛陽東南行到登封,從登封經鄭州又回到新鄭,等於在河南中北部繞了一大圈。
淇水注入黃河,伊水注入洛水,而洛水又流入黃河。
在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則是黃河,其餘的水流只能是「水」。
河南省是黃河、洛水和它們的支流所包覆的地方,是中國古文明孕育、發祥的地方。
「河洛」就是這兒,無論是「河洛人」或「客家人」,都是由這兒分派出去的,正所謂「本是同根生」。
洛陽是歷史古都,有很多的古蹟,但都無法避免遭到戰亂的破壞。
洛陽的「白馬寺」、「關林」雖都修復,也有一定的規模,畢竟非本來面目,
而「麗正門」更已淪為雜亂的商場,不忍卒睹。經濟正高度發展,而文化卻如此被忽視,令人慨嘆!
新鄭機場附近有兩大奇觀:
一個是台灣「鴻海集團」一望無際的廠區,另一個則是賣紅棗可以有股票上市的「好想你」紅棗園。
在紅棗園展覽廳內,9999尊用棗樹幹雕成的大小佛像,儼如「萬佛兵團」,令人讚嘆!
買了一包較好的「好想你」紅棗乾果,是這一趟河洛之行唯一的「伴手禮」。
●2014/09/15 聯合報
標籤:
瀏覽次數:
204
人氣指數:
3604
累積鼓勵:
17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4
2
1
回眸/張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性慾熄火,愛在婚後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