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2051
 Lin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獨居老人生活狀況」訪問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太匆匆-給淑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從「獨老」訪視看到「無緣社會」
作者: Lina 日期: 2015.12.05  天氣:  心情:
註1:「無緣社會」曾得「菊池寬賞」受獎的書。是由日本NHK特別採訪小組編著,由新雨出版社發行;摘自「關於本書」,乃根據2010年1月31日播出之《無緣社會-「無緣死」32,000人的衝擊》專題報導的採訪筆記重新編寫而成,於同年10月15日發售,書中收錄了許多節目中未曾播放的內容。在2012年7月10日發售的小開本文庫版中,亦收錄了根據NHK專題報導《消失的老人們-「無緣社會」的黑暗》(2010年9月播出)與《無緣社會-追求新的「聯結」》(2011年2月播出)採訪筆記重新編寫而成的第八章與第九章。(取自「無緣社會」書內頁)

註2:無血緣、無地緣、無社緣,此即「無緣」,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會,就是「無緣社會」。一個人孤獨死去,無人送終的狀況,就是「無緣死」。


雖已結束此次台南市政府社會局永康區的「獨居老人生活狀況及福利需求調查」訪問,腦海中仍然浮現訪視中的每個受訪者的影像與對話,久久揮之不去,在老人化的巨浪逐漸襲擊之下,眼前孤單寂寞的老人身影逐漸增多,感觸社會現象變遷與衰退的活力,迎面而來卻又是「孤獨死去」的恐懼,期許卑微的文字能喚醒與感動身為人子女的心。

這個老人(KO老師)耳朵重聽,11月中旬在訪視進行中,伴著收音機聲音的上午11點左右,我在門口大聲呼喊了將近20分鐘,鄰人也幫助喊叫…感謝老天爺收音機終於停了,再一次鼓起最大的嗓門大叫「請問有人在嗎?」,終於有回應了…他說:「等一下!等一下!」,是位80歲左右的「伯伯」,他扶著牆壁上裝置的無障礙扶手慢慢的走出來,大約走了5分鐘才能走到門口幫我開門。

表明身分與來意,他的臉上才收起敵意,浮現溫暖的笑容,順手拿起桌上的「花生糖」遞給我一塊…訪視中得知他是無婚的「榮民伯伯」也曾是位「老師」(因為超出問卷範圍沒有深入詢問),雖然老邁但依然明顯可見滿臉英氣,我很歉疚的跟他說,不好意思,必須提高嗓門來表達而不禮貌時,他說,不會,不會,這樣好!在問卷逐一問答之際,當我問到:「請問您遇到挫折,通常有無傾訴對象?」,本來相談甚歡的氣氛,被問到這題時,他的臉色馬上一沉,落寞與孤單瞬間寫在臉上,搖著頭回答我的題目,真是情何以堪?【註3】

結束全部訪視已近12月,為略盡微薄關懷之意,對這次訪視的部分對象我寄出幾張教堂印製的「聖誕明信片」;經過幾天卻發現寄給KO老師的被退回,問「守衛」為何?他敷衍地說,地址寫錯了吧?哇哩咧!你也太扯了吧?我共寄了10幾張卡片耶~心中極度的不安讓自己當下決定再跑一趟他家;那天午後去過別處繞過去,還是可以從窗戶看到他的小客廳,並無異樣,循著上次他教我到屋後的第二個窗戶叫他,我看到他光著上身只穿著條內褲,似乎是自己在擦澡,看得出他的動作很辛苦…告訴他我寄卡片卻退回,因為擔心再跑過來看看…他不便跟我多說,只交代我把卡片放在信箱,基於時間不對,放入後就離開。

去年購入「無緣社會」書,因為字體小,加上自己已出現老花,所以看得很慢,從驚悚的書名「無緣社會」與「無緣死」讓自己非常震撼,由於日夜關切的老年人議題與獨居的自己日漸老化,與寫書評的「天南繭繭生」說:「失業的我,大概也會無緣死吧!」,還有弘道老人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看這本書時,需要一些勇氣,因為《無緣社會》是如此真實地存在著」。感動NHK特別採訪小組為追尋一位「無緣死」老人身分,從都市追到鄉下、從職場追到老同事、老同學…為的是不願他成為「身分不明」的無名屍,成為「無名佛」。

今年6月底7月初教堂的一位弟兄(也是榮民伯伯),就是真正的「無緣死」在其家中,因多日未見出門,始被鄰居發現,他一生未婚卻是默默捐助國內外、教堂主日學孩童的大善人,樂善好施的事蹟是身後他人進入家中才發現的,我與教友參加他的殯葬彌撒也才知道,當天20幾位教友就是他的「家人」,為了讓他永遠安息在天主教的永光墓園,沒有任何交代的他,生平雖助人無數,身後存款與儲蓄卻要全部充公,還是教友捐獻為他在墓園覓永遠棲身之處。

「無緣死」隨著人口老化而逐漸發生,伴著「獨居老人」的訪視,面對他們不管男女我會很用心、用力的傳遞「遠親不如近鄰」的概念給他(她)們,人老了,一定要將自己年輕時的所有脾氣與執著收起來,也許能夠幫你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是「鄰居」;聖經馬爾谷福音十二:31誡命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近人」就是指「鄰居」,東方人的內向、羞澀、不想麻煩別人的心態與堅持,往往是生死一瞬間掙扎的矛盾點;在本書封面有句「與人結緣,跨越無緣」真是最好的詮釋。

在問卷之中,政府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家庭支持的需求」、「社區支持的需求」、「學習及休閒的服務」、「交通運輸的需求」等方案,目前尚可自理的長輩都婉謝所有的提供與福利,有的是希望資源轉給更有需要的人,有的是直接拒絕「不需要」或「不想麻煩」…訪視員也忠實的尊重他們的意見,一方面思考他們拒絕的原因,於執行者的認知與態度、各項福利措施的品質…最重要的還是要用愛、關懷與尊重為出發點,愛老年人要如同愛你的小孩一般,因為有一天你也會老,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老年人。(20151205)
註3:2015/11/27 拙作【臺南市「獨居老人生活狀況及福利需求調查」訪問記】
[:D]
標籤:
瀏覽次數:89    人氣指數:1089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獨居老人生活狀況」訪問記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太匆匆-給淑惠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