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限制是上帝愛我們的證明/隱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琴操變奏九首/楊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魚/黃春明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3.07.13  天氣:  心情:

文/黃春明


“阿公,你叫我回來時帶一條魚,我帶回來了,是一條鰹仔魚〔鰹(jiān)仔魚:
一種生活在熱帶海洋中的魚,身體呈紡錘狀,側扁,嘴尖。〕一哪!”
阿蒼蹬著一部破舊的腳踏車,一齣小鎮,禁不住滿懷的歡喜,竟自言自語地叫起來。

二十八寸的大車子,本來就不像阿蒼這樣的小孩子騎的。開始時,他曾想把右腿跨過三角架來騎。
但是,他總覺得他不應該再這樣騎車子。他想他已經不小了。

阿蒼騎在大車上,屁股不得不左右滑上滑下。包在野芋葉裏的熟鰹仔,掛在車的把軸上,跟著車身搖晃得相當厲害。
阿蒼知道,這條鰹仔魚帶回山上,祖父和弟弟妹妹將是多麼高興。同時他們知道他學會了騎車子,也一定驚奇。
再説,騎車子回到埤頭〔埤(p岥)頭:矮墻。〕的山腳,來回又可以省下十二塊的巴士
〔巴士:英語“bus”的音譯,公共汽車。〕錢。這就是阿蒼苦苦地求木匠,把擱在庫間不用的破車,借他回家的原因。

沿路,什麼都不在阿蒼的腦裏,連破車子各部分所發出來的交響也一樣。他只是一味地想儘快把魚帶給祖父。
他想一見到祖父,他將魚提得高高地説:“怎麼樣?我的記憶不壞吧。我帶一條魚回來了!”

“阿蒼,下次回家來的時候,最好能帶一條魚回來。住在山上想吃海魚真不便。帶大一點的魚更好。”

“下次回來,那不知道要在什麼時候?”

“我是説你回來時。”

“那要看師傅啊!”

“是啊!所以我説回來時,帶一條魚回來。”

“回來?回來也不一定有錢。”

“我是説有錢的時候。”

“那也要看師傅啊!”

“他什麼時候才會給你錢?”

“是你帶我去的。不是説要做三年四個月的徒弟不拿錢嗎?”

“沒錯,我們是去學人家的功夫。你還要多久才能學會自己釘一張桌子?”

“釘桌子還不簡單。早就會了!”

“那你不應該再是學徒啊!”

“三年四個月還沒到哪!”

“呃呃!你去多久了?”

“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阿蒼嘆了一口氣:“嗯──,好像一輩子都不會完似的。”

老人家馬上警告他說:

“噓!年紀小小的不應該嘆氣!”

“為什麼?”

“不應該就不應該。”停了一下:“這樣子命會歹的,千萬記住。”

“阿公。”阿蒼稍微抬頭望著老人。

“哼?”

“心裏很難過的時候,嘆嘆氣倒是很舒服哪。”

老人呵呵地笑起來。

“你在笑什麼?”

“樣子倒沒看你長大,講話的口氣卻長大了不少。”

“那是真的!嘆氣以後就覺得很舒服很舒服。”

“不要走那邊邊。這個拐彎地方,前天山腳下的店仔人〔店仔(zǎi)人:閩南方言,指店裏的男夥計。〕,
上山來討錢,不小心才滑了下去...”

“有沒有怎麼樣?”阿蒼探頭往那底下看。

“怎麼會沒怎麼樣,竹子剛砍不久,每一根竹頭都像鴨嘴,滑下去全身扎了二十幾個傷,腿還折斷了一隻哪!
好了!不要多看啦。這個拐彎的地方,一向就不是好東西。”

“誰欠他們錢?”

“山頂的人哪一家不欠山腳下的人的錢!”

他們默默地繞過那個凹彎處。

“你到哪?”

“沒有啊。我送你到山腳。”

“不用啦。我自己會小心。下次回來,我一定帶一條魚。”

“那最好。不過沒有也就算了。有時候遇到壞天氣,討海人不出海你有錢也沒魚吃。”

“希望不遇到壞天氣。”

走過一處隘口,老人讓小孩先走。他在背後望著阿蒼說:

“苦不苦?”

“有什麼辦法?師傅家什麼事都要我做。連小孩子的尿布也要我洗...”小孩的咽喉被梗住了。

“那麼你師母做什麼?”

小孩搖搖頭沒說話。

“呸!有這樣的女人!”老人安慰著小孩説:“沒有關係。你不是忍耐過來了嗎?”

“開始時你就叫我忍的。”

“那就對了。你必須做個好榜樣。你的後面還有弟弟和妹妹。”

阿蒼不在意什麼地眼望著山坡。他看到羊群在相思林裏吃草。

“我們的羊怎麼樣?”

“喔!我們的羊真好。”

“多養幾隻嘛!”

“我也這樣想。”

“快讓它們生小羊。”

“我也這樣打算。”

“養那麼久了,老是三隻。”

“三隻都是公的嘛。”

“公的真沒用!”

“要是全母的也是沒有用。”

“我想我們多養幾隻羊,以後換一套木匠的工具。”阿蒼隨手在路邊抽了一根管藁〔藁:念gǎo。〕。

“小心你的手。管藁是會割傷手的。”老人忙著轉過話來:“你要木匠的工具了?”

“哼!”小孩子說:“我不但會釘桌子,櫥子、門扇、眠床、木箱我都釘過。”

老人愉快地說:

“好!我多養幾隻羊讓你換一套工具。”

“什麼時候?”

“不要急,阿公馬上就做。我用兩隻公羊去和山腳下人換一隻母羊就可以開始了。”

“要快一點,我快做木匠啦!”

“所以啊!”老人珍惜著說:“目前什麼苦你都得忍耐。知道嗎?”

“知道。我要忍耐。”

過了相思林,他們都看到遠處的埤頭停車牌子。他們沉默下來了。當他們真正踏到平地時,老人說:

“吃得飽嗎?”

“……”

“他們打你嗎?”

“……”

“怎麼了?不說話?”

小孩低著頭飲泣著。

“不要哭了。要做木匠的人還哭什麼?”

小孩搖搖頭,用手把眼淚揮掉,“我沒哭。”但是他還是不敢把頭抬起來。

“喏!你還是聽阿公的話,把這一袋子山芋帶去給你的師傅吧。說不定他們會對你好一點。”

“不要!”

“還是帶去吧。”老人讓肩上的一袋子芋頭滑下來放在小孩的跟前。“袋子不要忘記帶回來。”

“不要!他們會笑的!”

“這是我們這裡最好的山芋哪!”

小孩抬起紅紅的眼睛望著老人搖搖頭。

“好吧!”老人氣憤地說:“我寧願把最好的山芋喂豬,也不給碰我孫子一根頭髮的人吃!”

“阿公你回去啦。”

“好!我就回去,我站在這裡休息一下。你快點到車牌那裏等車。”

小孩走了幾步,被老人喊住了。

“你真的不想把山芋帶去給他們嗎?”

“我想免了。”

“說不定你下次回來,他們會買魚叫你帶回來。”

“我會帶魚回來的。”

“你過來一下。”老人自己也走近小孩:“有一次阿公擔了幾十斤山芋到街仔賣了錢。
我就想到市場買一條魚給你們吃。車子來了沒有?”

“還沒。”

“車子來了你就告訴我。你知道,魚是比一般的菜都貴的。那一天,我在賣魚的攤位,不知道繞了幾十趟,
後來那些賣魚的魚販也懶得再招呼我了。但是,我還是轉來轉去,拿不定主意來。你知道我為什麼?”

“想偷一條。”

“胡説!”老人把腰挺起來:“那才不應該。這種事千萬做不得。我死也得讓他餓死!”他又彎下腰對小孩說:
“因為魚很貴,並且賣魚的魚販子,每個人都像土匪,他們不是搶人的秤頭,就是加斤加兩的。
阿公又不懂得,才問他們魚一斤多少錢,他們一手就抓起魚用很粗很濕的鹽草穿起來稱。
你要注意車子喔!來了就告訴我。”

“還沒有來。”

“所以我不斷繞魚攤,一方面看魚,一方面看哪一個魚販的臉老實。最後我在一攤賣鰹仔魚的地方停下來,
向那個賣魚的女魚販子挑了一條鰹仔魚。我還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要她稱得夠,千萬不要欺騙老人。
她還口口聲聲叫我放心。結果買了一條三斤重的鰹仔魚,回到家一稱,竟相差一斤半!”
老人的眉頭皺得很深:“一擔山芋的錢,才差不多是一條三斤重的鰹仔魚的錢...”

“車子來啦!我聽到車子的聲音。”

因為把腰哈得太久,老人好容易才把腰挺直起來,跟著小孩向路的那端望車子。

“只聽到聲音那沒關係。”

“說不定是林場的車子。”小孩興奮地說。

“那更好。不就可以搭便車了嗎?”停了一下。“等一等,我說到哪了?”

“你說一擔山芋的錢,差不多是一條三斤重的鰹仔魚的錢。”

“你都聽起來了?”

小孩點點頭。

“他們搶了我一個擔頭的山芋,這種人簡單就是土匪。害得我回來心痛好幾天。
說老實話,我一直到現在還不敢走進市場的魚攤哪!”老人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唉!...山上的人想吃海魚真不方便...”

“車來了。”

老人瞇著眼望著。

“在那裏。灰塵揚得很高的地方。”

“大概是車子來了。好吧,你快點過去。阿公不再送你了。我就站在這裡休息一下。”

“我走了。”

“阿蒼,不要忘了...”

“帶一條魚回來。”小孩接下去說。

老人和小孩都笑了。

“阿公,我沒忘記。我帶條魚回來了。是一條鰹仔魚哪!”阿蒼一再地把一種類似勝利的喜悅,在心裏頭反覆地自語著。
一路上,他想像到弟弟和妹妹見了鰹仔魚時的大眼睛,還想像到老人伸手挾魚的筷子尖的顫抖。
“阿公,再過兩個月我就是木匠啦!”

卡啦!“該死的鏈子。”阿蒼又跳下車子,把脫落的鏈子披在齒輪上,再用手搖一隻踏板,鏈子又上軌了。
從沿途不停的掉鏈子的經驗,阿蒼知道不能踏得太快。但是他始終會忘記。當阿蒼拍拍油污和鐵銹的手,想上車的時候,
他突然發現魚掉了。掛在把軸上的,只剩下空空的野芋葉子。阿蒼急忙地回頭,在兩公里外的路上,
終於發現被卡車輾壓在泥地的一張糊了的魚的圖案。

懊喪的阿蒼,被這偶發的事件,折磨了兩個多小時,他已不想再哭了。回到山上,遠遠就看到祖父蹲在門口,
用竹青編竹具。他沒有勇氣喊阿公了。他悄悄地走近老人。老人猛一抬頭:“呀!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剛到。”說著就走進屋子裏面。

老人放下手上的東西,想跟到裏面。但是從他想站起來到他伸直腰,還有一段夠他說幾句話的時間。

“阿蒼,你回來時在山路邊看到我們的羊了沒有?”老人沒聽到他的回答。
“就在茅草那裏,你弟弟和妹妹都在那裏看羊。我替你辦到了,你就快要有一套木匠的工具啦!”

阿蒼在裏面聽了這話,反而心裏更覺得難過。

“阿蒼,你聽到了我講什麼嗎?”他一面遻,一面走了進去。他還是沒聽到阿蒼的回答。
“你到底怎麼了?像新娘子一樣,一進門就躲在裏面。”他到臥房,到工具間,
再轉進廚房才看到阿蒼把整個頭埋在水瓢裏咕嚕咕嚕地喝水。

“噢!在這裡。帶魚回來了沒有?”

阿蒼還在喝水。

“這幾天天氣不好,市場上不會有魚的。”老人明知道這幾天的天氣很好。
“不能以我們這裡的天氣為憑準。海上的天氣最多變了。”

阿蒼故意把臉弄濕。他想,這樣子祖父就不知道他哭了。他把濕濕的臉抬起來說:

“有魚的!”

“魚呢?”

“我買回來了。是一條鰹仔魚。”

“在哪?”老人眼睛搜索著廚房四周。

“掉了!”

“掉了?”

“掉了!”阿蒼不敢看老人的臉,又把頭埋在水瓢裏。他實在不想再喝水了。一點也不。

“這,這怎麼可能呢?”老人覺得太可惜了。以前買鰹仔魚被搶了秤頭的那陣疼痛又發作起來。

但是阿蒼沒了解老人的意思。他馬上辯解說:“真的!我沒有騙你。我掛在腳踏車上掉的。”

“腳踏車?”

“是的,我會騎腳踏車了!”阿蒼等著看老人家為他高興。

“車呢?”

“寄在山腳店仔。”

“掛在車上掉的?”老人一個字一個字說得很慢很清楚。

阿蒼完全失望了。

“我真的買了一條鰹仔魚回來。它掉在路上被卡車壓糊了。”

“那不是等於沒買回來?”

“不!我買回來了!”很大聲地說。

“是!買回來了。但是掉了對不對?”

阿蒼很不高興祖父變得那麼不在乎的樣子。

“我真的買回來了。”小孩變得很氣惱。

“我已經知道你買回來了。”

“我沒有欺騙你!我絕對沒欺騙你!我發誓。”阿蒼哭了。

“我知道你沒欺騙阿公,你向來不欺騙阿公的。只是魚掉在路上。”他安慰著。

“不!你不知道。你以為我在騙你...”阿蒼抽噎著。

“以後買回來不就好了嗎?”

“今天我已經買回來了!”

“我相信你今天買魚回來了,你還哭什麼?真傻。”

“但是我沒拿魚回來...”

“魚掉了。被卡車壓糊了對不對?”

“不!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以為我在騙你...”

“阿公完全相信你的話。”

“你不相信。”

“那麼你到底要我怎麼說?”老人實在煩不過了,他無可奈何地攤開手。

“我不要你相信,我不要你相信...”阿蒼一邊嚷,一邊把拿在手裏的葫蘆水瓢摜在地上,像小牛哞哞地哭起來。

老人被他這樣子纏得一時發了莫名火,隨手在門後抓到挑水的扁擔,一棒就打了過去。

阿蒼的肩膀著實的挨了一記,趕快奪門跑了出去,老人緊跟在後追。

阿蒼跑過茶園,老人跟著跑過茶園。阿蒼跑到刺竹叢那裏,急忙地從五六尺深的坎,跳到回家來的山路上。
老人跟到刺竹坎上停下來了。阿蒼回頭看到老人停下來,他也停下來。他們之間已經拉了一段很遠的距離。

老人一手握著扁擔,一手掛在刺竹,喘著氣大聲地叫。

“你不要再踏進門。我一棒就打死你!”

阿蒼馬上嘶著嗓門接著喊了過來。

“我真的買魚回來了。”

傍晚,山間很靜。這時,老人和小孩瞬間裏都怔了一怔。因為他們都同時很清楚地聽到山谷那邊的回音說:

“...真的買魚回來了。”



..........................................................................


注:《魚》選自《黃春明小說集》。

黃春明,臺灣宜蘭人。1939年生。他很小就失去了母親,初中時因受不了繼母的虐待,
在一個夜晚爬上由宜蘭開往臺北的貨車,開始了他獨立奮鬥的生涯。後來他考取了臺北師範,
卻因他有時情緒不安而影響了學業。他撕過學校的佈告,用椅子砸過教官,用拳頭打過校工,
因此他再也呆不下去,便轉到臺南師範,又轉到屏東師範,總算勉強完成了學業。
他做過小學教員、電器行學徒、通信兵、電臺編輯、廣告企劃、電影編劇、愛迪達公司經理,
也賣過便當(快餐飯盒)、拍過電視紀錄片。1962年3月開始向《聯合報》副刊投稿,當時該副刊主編為林海音。
1966年4月在《幼獅文藝》發表《男人與小刀》震驚臺灣文壇。至今仍是臺灣文壇最受囑目與爭論的怪傑。
他也是7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主將,他的作品如《鑼》、《癬》、《兒子的大玩偶》、《我愛瑪莉》、
《兩個油漆匠》、《看海的日子》、《蘋果的滋味》、《莎喲那拉再見》。其中《看海的日子》、《莎喲那拉再見》,
既是臺灣地區中國當代文學的名篇,也是臺灣鄉土文學的代表作。

黃春明是一個生長於臺灣蘭陽平原的農民。對於農村生活的描繪,無人能出其右。
農村的價值觀、農民的作息及俚語、動植物的生長情形、節氣的變化等等,他永遠能描寫得最準確、自然、細膩。
後來他到了臺北。他寫去臺北打天下的農民,寫去臺北找色情的外國人,
寫臺北年輕人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迷失...。
在一些詼諧對白的後面,黃春明總讓讀者忘不了一串在心裏打轉的眼淚。
黃春明已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有《兒子的大玩偶》、《鑼》、《莎喲那拉再見》、《小寡婦》、
《我愛瑪莉》、《青番公的故事》等。

標籤:
瀏覽次數:247    人氣指數:4327    累積鼓勵:20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限制是上帝愛我們的證明/隱匿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琴操變奏九首/楊牧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