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相信/石德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受不起你太好/鍾文音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人生七十新開始/余玉照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10.15  天氣:  心情:

文/余玉照


  晚年生活宜力求「簡單舒暢」,故須藉由「去蕪存菁」和「除舊布新」的方法,
  儘量將積存多年的照片、文件、書籍、衣服、物品等舊東西全面整頓一番,
  除了部分保留續用外,其餘儘量送人或丟棄……


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時,我就覺得它有點費解,
因為人從出生到七十歲明明已走過七十寒暑的歷程,為什麼要強調人生到了七十歲才開始呢?

人生其實是若干階段的總和,每個階段都各有其特色與收穫,也都十分重要。
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就是肯定人生不同階段都各有其重要功能與目標的經典說法。
如果將七十歲視為人生旅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分水嶺,應該是比較說得通的,
畢竟嶺前嶺後呈現出兩個差異格外顯著的景觀與氛圍,前者從出生、成長、工作到成家立業、養兒育女,
及至正式退休,形成一個活力充沛,東奔西跑,忙碌服務的歷程,而後者則退出舞台中央、放下打拚的崗位,
開始步入悠閒自在、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時期。

既然人生是段段相連且環環相扣的連續劇,而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也都同等重要,
那麼,與其說通過七十歲這個分水嶺之後人生「才算」真正開始,不如說「人生七十新開始」吧。

由於晚年階段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它最靠近人生大戲的「完結篇」,或者說,人生旅程的「終點站」,
自然更加值得特別珍惜與認真經營,所以,我們確實有必要藉著「人生七十新開始」這樣具有勉勵和啟發作用的一句話,
來期許自己積極面對七十歲以後的人生。

在這裡,我想強調中國人所謂「善始善終」的觀念。
《尚書》所謂「五福觀」裡的第五福「考終命」就是提出這種觀念的著名文獻。(其餘四福即:壽、富、康寧、攸好德。)
如以廣義的角度來說,「善始善終」所指涉的,應該涵蓋身心靈各方面的積極訴求。
前面提到孔子為生涯規畫樹立一個典範,其實,他也可以說已為「善始善終」的實踐價值提出一個很具體的見證。

如以打高爾夫球作一個淺顯的比喻,「善始」就是在上發球台之前須做好包括地形地勢與對策方針在內的正確研判,
然後對準目標認真揮出第一桿,接著力求一路打得順手順利,當球打上「果嶺」時,就好比進入「晚年」,
這時要謹記「善終」的明智要求,慎重地把球推進球洞,千萬不能馬馬虎虎推桿以致悵然失分。

對「善終」意境的嚮往意謂著豁達圓融的生命態度。
回到現實層面來看,我們該怎麼做或能做什麼才算真正邁向那值得追求的「善終」境界呢?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我願試著「拋磚引玉」,提出一些個人的體會或淺見,敬請大家不吝指教。

首先,我認為我們需要設法為七十歲之後的人生營造一個「新開始」的氣象。
我為日常生活注入若干新的元素或養分,包括新願景、新活動、新步調、新趣味等,
因而將若干事情的優先順序加以因應調整,結果便自然而然建立了明顯的生活新秩序和新風貌。
這樣一來,我的心靈獲得了新的安頓,一方面退休前那種長期為學業與工作而競逐而緊繃的心境終於漸漸淡化了,
一方面我找到了積極卻不再匆忙、進取卻不再緊張的新情懷與新節奏。我覺得基本上這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一種轉變。

正式退休以來,擁有更多可供個人自由支配的時間讓我一直感到很「幸運」同時很「幸福」。
我告訴自己要好好享用這麼多「新增的時間財富」,於是我依據上述基本理念訂出了以
「老當益健、除舊布新、擁抱親友、樂在學習、親善社會」為核心目標的「新願景」,
然後針對各個「核心目標」配上一個「優先活動」,緊接著要做的就是認真做好各項「優先活動」,
同時開心享受甜美的活動成果!

我願在此就個人如何為實現「五大核心目標」所構成的「晚年新願景」而做出的初步嘗試,加以扼要的舉例說明。


1「老當益健」:

常常聽到「老當益壯」這個提示,我覺得最好把這個「壯」字換成「健」字,對大多數銀髮族來說,才比較務實可行。
「人生七十古來稀」,此言似乎已成骨董了,但上了七十歲以後,一般人老化開始明顯加速了,卻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我們要用心做好「心平氣和、作息正常、飲食有節、營養均衡、適當運動、定期健檢」等保健之基本工夫,
為達到「老當益健」的目標而持之以恆,不斷努力。其中,我覺得「適當運動」是特別需要加強的一項,
我發現練氣功的保健效果相當好,自去年十一月加入「達摩養生易筋氣功班」以來,
每天一小時的氣功操已讓我感受到多方面可喜的保健益處。
因為完全免費參加,所以我在此提到它純粹只為舉例見證「適當運動」的保健價值,絕非為了營利動機而作置入性行銷。


2「除舊佈新」:

晚年生活宜力求「簡單舒暢」,故須藉由「去蕪存菁」和「除舊佈新」的方法,儘量將積存多年的照片、文件、
書籍、衣服、物品等舊東西全面整頓一番,除了部分保留續用外,其餘儘量送人或丟棄,
例如我將不少書籍分兩半分別捐給嘉義大學和台灣師大圖書館。經過這番處理,我家的空間變得寬敞些,
我的心情也隨之更加清爽起來。接著,我學習清理心中無謂的、無益的、無理的或莫名其妙的憂思、雜念、怒氣、
鬱氣、空想等毒渣,使心靈的空間也變得更寬闊澄明,以便迎接愈來愈多能滋生正向能量的各種營養,
好讓我的內在世界隨之日益靈敏通暢起來。我把外在與內在空間的「大掃除」當作一種「創意迎新儀式」來看待,
通過這項儀式,我感覺有如農夫在初春時節完成了除草整地的工程,即可全心全意創造一個新花園或新果園了。


3「擁抱親友」:

過去我以工作太忙太累作為疏於陪伴家人小孩或聯繫朋友的藉口,而今,退休了,
我要將這個藉口造成的錯誤與損失好好彌補過來。親情友情在我精神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逐漸加大了,
與家人子孫親友聚會或一同出遊帶來的天倫歡樂比以前更多更濃了。
例如與兒女子孫全家同遊新加坡時,一起玩緊張刺激的「我飛翔」(iFly)科技遊戲,不但覺得興奮極了,
而且發現自己好像因勇敢而變得年輕起來!同樣令我非常慶幸的是透過大中小學同學會的聚餐活動而得以享受到
愈來愈多熱誠溫暖的同窗情誼。尤其拜科技發達之賜,與親友互通訊息或網上相見對談皆易如反掌,
過去的時空障礙已經完全消失了,真是樂何如之!例如今年我們台大外文系1964年級為慶祝畢業50年而熱烈展開
三大歡慶節目:編製「照片紀念集」光碟、出版《台大心 · 外文情》文集,以及籌辦在台旅行歡聚系列活動。
所有類此敦親聯誼活動說明了親情友情為增進我們晚年生活的樂趣與品味作出了何等重要的貢獻!


4「樂在學習」:

我從小喜歡上學,我一直抱持「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所以,退休以來,除了從不間斷閱讀寫作的嗜好之外,
我決定從頭開始學攝影。早年照相機對我來說算是奢侈品,等我買得起照相機時,卻忙於工作,缺乏閒情逸致玩相機。
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我有幸得到了江思賢老師的熱心教導。我正式上攝影課之後,逐漸變得敏於觀察,樂於發現,
以前總是步履匆匆,台北市和平東路旁高大的白千層樹幾乎視而不見,現在,我終於懂得凝視它,沉思它,拍攝它,
喜愛它,甚至撫摸它歷盡滄桑卻粗糙美麗的樹皮,我因而發覺我的生活新添了一些「美」的體會與感動。
由於需要學相片編輯的技術,我也趁機加強我對電腦和智慧手機的認識。
我深信:作為重視「與時俱進」且樂於終身學習的「現代老人」,我應該可以說比古代老人「幸福」得多吧!


5「親善社會」:

近年來我觀察到社會人際間冷漠疏離、衝突對立的問題似乎有日漸惡化的趨勢,
我相信這是所有熱愛這塊土地的各行各業人士都不樂見且引以為憂的現象。由於改善社會風氣,人人有責,
所以我決心把營造「親善社會」的理念,好好利用退休後體力還充沛的時光有計畫地付諸行動,
作為我晚年屬於社會公益的重點工作。我想從創新人際招呼文化的角度切入這項工作,
因為要營造「親善社會」的環境氛圍,第一要務就是使每個社會成員都了解「人文溝通」的重要性與做法,
同時養成以熱誠與人互相親切打招呼的好習慣。為此目的,我正在倡用推廣「愛樂哈」這個新招呼詞兼祝福語,
同時呼籲每個人都以「熱誠打招呼,做親善達人」作為投入「親善社會」工作的第一步實際行動。
我誠懇地盼望愈來愈多人願以成為「親善達人」為樂為榮,同時願為積極實現「親善社會」的亮麗願景而共同努力!


以上我提出個人如何試圖採取具體行動來達成我為晚年歲月所設定的新願景。我自認我的基本態度是樂觀進取的,
我的執行方法與步驟是務實合理的,因此,我對耕耘成功一個晚年花果園具有足夠的信心。

在我提出的「五項核心目標」當中,有四項基本上是為照應個人的快樂與成熟,有一項則是出於促進社會公益的慈善動機。
我這樣做,絕非為了什麼「沽名釣譽」的企圖,相反的,我希望所有銀髮族朋友都樂於在能力範圍內
為任何公益的提升而做出奉獻。若能如此,銀髮族公益大軍必將為社會帶來非常可觀的物質上及精神上的福祉。

最後,我要特別指出我今天寫這篇文章並非只為了與銀髮族朋友互相切蹉勉勵而已。
其實,我也誠摯期盼青壯族朋友要在面對「人生七十新開始」這個重要課題之前,
就能期許自己儘量運用務實有效的方法與步驟去實現自己為任何階段的人生所誠心規畫出來的一套願景目標。
畢竟,嚴格說來,人生娘胎就開始!人生絕對不是走到「七十才開始」!唯有基於「善始」方有「善終」的信念,
才有較多較大的可能累積每個階段人生的「美好成果」,以便造就最後階段足以媲美「夕陽無限好」的「璀璨輝煌」!



●2014/10/15 聯合報《樂當銀髮族》

標籤:
瀏覽次數:397    人氣指數:4377    累積鼓勵:19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相信/石德華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受不起你太好/鍾文音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