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關於那些不想說的秘密/肆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日本現代歌謠中的啄木/林水福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我和我的大叔,不斷在尋找、創造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10.19  天氣:  心情:

〈我和我的大叔,不斷在尋找、創造〉

文/王文華


  我還真希望心中一直住著一個愛玩的「小男孩」。
  但事實上,我心中住的是一個愛玩的「大叔」。這大叔賴著不走,還積欠「房租」。
  人生有很多東西要追求:名、利、愛、fun……
  愛、fun,是自己可以充分感受到的,所以我把時間花在這類東西上……


(圖一,王文華認為自己心中住了一個愛玩的「大叔」。)


((( 愛情與寂寞的影響和意義 )))


●請問王文華:

1.您最喜歡的一首情歌&情詩是?

love1999

答:情詩是羅智成的〈念給你聽〉,最喜歡的是這幾句:

  「我喜歡妳破涕為笑
  像雨後的晨曦
  這樣,所有的難題
  便重新有了被解決的希望。」

情歌是電影《史瑞克》的主題曲〈Accidentally in Love〉(中文可翻成「意外地愛上了」)。

有時我們汲汲營營地追求愛情,一無所獲。但有時在毫無準備下,在最不適合的時間或地點,反而會「意外地愛上了」。

史瑞克本來不該愛上費歐娜公主的。他本來應該救出公主,讓公主愛上邪惡的法克大人。
但一連串意外發生:他動心、放棄表白、決定從法克手中搶回公主、他的吻並沒有讓公主變回美女。

這些意外,成就了一段愛情。

當然這種意外的愛情也可能很悲慘,如果費歐娜公主真的恢復了原來的美貌,會願意長久跟史瑞克在一起嗎?
違背常規的「意外」,不是極好就是極壞。

但讓我們相信史瑞克和費歐娜最後在一起了。通俗和浪漫的決擇,每天都考驗著我們,我會選擇,浪漫的版本。


2.請問愛情與寂寞對您的影響和意義為何?

love1999

答:好深的問題啊!

對我來說,愛情和寂寞沒有因果關係。我也曾經因為寂寞而去談戀愛,但結果是兩個人一起寂寞。
我也曾經一個人孤伶伶,但完全不覺得寂寞。

愛情和寂寞,似乎也沒有補償作用。如果是為了填補寂寞而去談戀愛,通常「藥效」不會持續太久。

每個人都會寂寞,只是程度不同。寂寞不完全是件壞事,史瑞克本來所求的只是寂寞,
他在沼澤裡一個人過得好好的,之所以出山去拯救費歐娜公主,只是希望法克大人能還他清靜。

但人(包括史瑞克)會變,縱使不是180度的扭轉,也會隨人生階段不同,想要不同的心境。
史瑞克愛上費歐娜後,他不想寂寞了。他求仁得仁,回到清靜的沼澤,卻發現他不想再過清靜的生活。
所以他才會出去跟法克決戰,搶回他要的愛情。

我們可以選擇。想寂寞的時候,關掉手機,享受你的「沼澤」。在這時代,寂寞,其實比喧鬧,來得容易。

不想寂寞時,就試著預防,或排除。我有一些排除的方法,比如說去學新的技能。

不願,或不能排除時,就品嘗。寂寞就像颱風一樣,一年總會來個七、八次,當下很可怕,有可能造成災難。
但結束之後,通常雨過天青,陽光更燦爛。


3.實現夢想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love1999

答:找到熱情、專長,和賺錢的交集。

首先是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那一件令你徹夜不眠也不勞累的事。比如說,我喜歡研究企業的案例,這是我的熱情。

接著在那個領域培養自己的專長。我對研究企業有熱情,但只有熱情不夠。
我必須花很多時間,蒐集全世界最新、最有趣案例,並對這些案例,發展出獨到的看法。
做到這兩件事,我才在這方面有了專長。

最後是在熱情和專長的交集,找到賺錢的方法。
這不是指實現夢想是為了賺錢,而是賺錢是為了讓夢想能永續。
以我為例,我在企業案例方面培養了熱情和專長後,於是成立了「夢想學校」,
到企業去教行銷和管理課程,這就是我賺錢的方法。


(圖二,擁有多重身分的王文華,喜歡創造、挑戰新事物。)


((( 心境上有何轉變? )))


●王文華老師:您的作品從早期的都會愛情,到之後的行銷勵志,心境上有何轉變?之後是否想挑戰其他類型呢?

小哈

答:我的心境沒太大改變,一直是寫當下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最能感動、啟發,或娛樂我的題材。

我很幸運,有機會學過、做過文學、商業這兩個領域。所以我就把這兩個領域,寫到作品中。

寫這兩個領域,我不會刻意切割,反而努力融合。所以我的小說中,有很多企業界的角色和情節,
如《61 x 57》、《倒數第二個女朋友》。而我的職場、創業、企管類的書,都希望用文學的風格。
比如說《A+到A咖》中有一句:「我們覺得孤單,是因為我們機械性地按讚。我們覺得孤單,是因為我們制式化地買單。」,
這這這……這豈不是《蛋白質女孩》的遺毒嗎?

我當然想挑戰其他類型。但我覺得真正要挑戰的不是我寫作的主題,而是我生命的內容。
當生命有了突破,寫作的突破就自然而來。


●王文華,你好

距離《蛋白質女孩》初版已經十四年了,如今回頭看過去的作品,是否有不同的感受?

胡敏青

答:看過去的作品,像看過去的日記,可以幫助我回憶當時遇到的人、發生的事、有過的感覺。

回頭看當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說今天看《蛋白質女孩》中那些男女爾虞我詐的情節,覺得沒必要那樣去嘲諷,
我自己談戀愛,也沒高明到哪去。

但我還是慶幸我在那個階段,用那樣的風格,寫過那些故事。那些就像馬克杯裡的咖啡印,那是我生命的痕跡。


●王老師您好,2000年《蛋白質女孩》出版,使您成為暢銷書作家,在此之前您已寫作多年,
您覺得是怎樣的契機使您平地一聲雷般地崛起?在此之後,您的書寫是否有明顯的改變,下筆時會不會更意識到暢銷元素?

台北 朱利安

答:啊?「平地一聲雷」?太誇張了吧!

《蛋白質女孩》賣得比較好,我猜是因為寫愛情中的各種招術,是大家都有過的經驗。再加上押韻對仗的風格,比較好玩。

《蛋白質女孩》之後,《61 x 57》、《倒數第二個女朋友》、《50位女朋友》等,也是寫愛情和婚姻,
但因為主角不同了,就不需要再用嘲諷、押韻、對仗的方式。

至於我其他職場或企管類的作品,因為都是寫我的現實人生,就更不會顧及暢銷元素了。

關於暢銷,寫完後能暢銷當然很好。比較多人認識你,你到餐廳會被帶到比較好的位子。

但若不能暢銷也沒關係。我寫我的人生,我的人生不可能一直有暢銷的元素。

我在人生中,不需要一直坐在最好的位子。跟別人併桌,也有不同的滋味。


●請問王老師:

我是您的忠實讀者,這幾年來,您創業、演說,作品少了,什麼時候會回到文學裡來呢?

台中 柚子

答:這幾年我的小說創作的確少了。上一本小說,是《我的心跳,給你一半》,已經是六年前了。

但散文一直繼續。我的散文都在《聯副》的「向下開的櫻花」專欄。

至於創業,我一直是用文學的心情和風格,來做創業和企業的事,也用文學的心情和風格,來寫我非小說的作品。
但做創業的工作,俗事較多。生活不夠精采,小說就少了。

希望很快能「回來」。

當自己也困惑的時候……


●請問王文華:

除了作家,您亦有主持人、企業家、經理人及教師等多重身分,在不同的工作間,是否有可以一以貫之的信念?

風鈴草

答:一以貫之的信念,是不必做得多,也不必做得大,但要做得不同。

也就是不管是當主持人、老師,或作家時,每一集節目、每一堂課,或每一本書,都有點變化。

想要做得不同,一方面是因為我的個性不喜歡一成不變的事物。另一方面是創新是成長最好的方式。

所以在寫作方面,寫過野蠻的《蛋白質女孩》後,我寫溫柔的《61 x 57》。
寫完跟創業有關的《創業教我的50件事後》,我寫跟大企業有關的《A+到A咖》。

比如說在工作方面,做了以實體課程為主的「夢想學校」後,我開始做以網路社群為主的「Give and Take資源媒合平台」。

唉,太貪玩了!這樣貪玩的代價,是這些事都沒有做大。

大家不要學我。如果你想做大,就得專注在某一個領域,長期耕耘。


●請教王文華:

「夢想學校」成立多年,在教學期間,是否有碰到連自己也困惑的時候?如何解決呢?

高雄 小米

答:當然有困惑!我至今還在摸索怎麼幫同學把「啟發」和「感動」,變成實際的「行動」。

「夢想學校」的課程可以啟發人。但當熱血沸騰的課程結束,大家回到各自的例行生活之後,
我教的東西還能不能持續感動同學,進一步讓他們把所學,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我不確定。所以成立了前面提到的「Give and Take平台」,
把「有資源」的人,和「需要資源」的人,媒合在一起,讓他們一起去採取行動。

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效。但我不喜歡等待結果,喜歡創造解答,於是就去試了。

男作家心中的少年?


●請問王文華:

你的作品,有濃厚的都會感、幽默感;聽你的廣播,則好像無時無刻都能捕捉人生裡的「fun」,
是否你的心中,一直住著一個愛玩的小男孩?女作家中流行著所謂「少女學」,但似乎沒有人討論過男作家心中的少年,
你如何看待自己心中的小男孩呢?

台北少女

答:好特別的問題啊!我還真希望心中一直住著一個愛玩的「小男孩」。
但事實上,我心中住的是一個愛玩的「大叔」。這大叔賴著不走,還積欠「房租」。

人生有很多東西要追求:名、利、愛、fun。但名、利,通常對別人比較有意義。
你再怎麼有名有錢,還是要吃飯上廁所,也只能睡在一張床上。

但愛、fun,則是自己可以充分感受到的,所以我把時間花在這類東西上。需要賺錢時,也有fun一點的方式來賺錢。

Fun不一定是趣味或好笑,比較好的翻譯應該是「有意思」。
什麼東西會有意思?通常是經過深入的觀察或獨特的觀點,所創造出來一樣不一樣的東西。

我和我的「大叔」,不斷在尋找,創造,這類的東西。

名校是福分? 還是負擔?


●王文華先生:

近日建中、台大這趟人生的順風車(對您而言,可能還可加上史丹福),因情殺事件而受到負向解讀,
可否以您自身經歷談談,名校對您究竟是福分?還是負擔?

李秉元

答:很好的問題!讓我想了很多!我特別寫了一篇文章,叫〈沒有人是人生勝利組〉,
  登在聯合報的「名人堂」專欄,可上網搜尋。

任何事都有兩面,不必因為特例而否定整個族群。所以不需因為特例,否定建中台大的學生。

名校經驗也有兩面。一方面當然是福分。因為名校裡面有很多好的老師、同學、軟硬體設備,來幫助學生探索自己。

同時,名校也為你帶來很多機會。社會上很多人,還是以學歷來作為第一印象。

但就像你說的,「名校是負擔」。因為名校學生習慣於被讚美,不擅於面對挫折,所以碰到挫折後,調適地比較慢。

而且一旦習慣了名牌,人會變得保守、不願冒險、害怕失敗,總是做最安穩的選擇。

就像人生中很多事,「福分」中總有「負擔」(樂透中獎),而「負擔」中也有「福分」(吳晟〈甜蜜的負荷〉)。
我們都在其中,保持自覺,求取平衡。


●王文華先生:

請問您如何看待完美主義?或者說,該如何戒除完美主義?

疲憊城市女

答:該不該「戒除」完美主義,看個人價值觀。賈伯斯生前大概不會「戒除」完美主義,而會擁抱。

完美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對追求完美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作品、產品、人是完美的。
他們也知道,他們只是享受那追求完美的過程,因為那過程,可以激發出人最好,和最壞的一面。


●王文華先生:

我是一位準備要考學測的高三生,從小學就開始閱讀你的作品,一直都對幽默創意的寫作手法很感興趣和喜愛。

我想聽聽你對此階段的學子,即將進入大學階段,甚至職場的人,該有什麼應具備的知識(包含:能力、待人處事),
或者說抱持著怎樣的心態、理想、對人生的期許等。

傅同學

答:多去看看這世界吧。接觸一些陌生的人和事。嘗試一些讓自己害怕的經驗。像史瑞克一樣,給自己一些「意外」的空間。

大學最重要的主修,是自己。善用學校很多的資源,去尋找自己的熱情、專長,和賺錢的方法。

談個戀愛,最好失戀收場。但像史瑞克一樣,不要太早放棄。

到了該放棄時,承認有人會不愛你,就算愛你也會變心。學會尊重別人的感受,祝福對方,也善待自己。

總有一個費歐娜公主在等你,但你必須先接受,自己是史瑞克。



●2014/10/19 聯合報

標籤:
瀏覽次數:328    人氣指數:6208    累積鼓勵:294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關於那些不想說的秘密/肆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日本現代歌謠中的啄木/林水福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