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5759
 恭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記憶與記憶力的提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記憶的類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記憶概述
作者: 恭野 日期: 2010.07.19  天氣:  心情:
記憶概述
一、記憶的概念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運用資訊加工的術語,就是人腦對外界輸入的資訊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人們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和從事過的活動,都會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這個就是記的過程;在一定的條件下,根據需要這些儲存在頭腦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喚起,參與當前的活動,得到再次應用,這就是憶的過程。從向腦內存儲到再次提取出來應用,這個完整的過程總稱為記憶。
二、記憶的基本過程
????記憶包括三個基本過程:資訊進入記憶系統--編碼,資訊在記憶中儲存--保持,資訊從記憶中提取出來--提取。

(一)編碼
編碼是記憶的第一個基本過程,它把來自感官的資訊變成記憶系統能夠接收和使用的形式。一般說來,我們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獲取的外界資訊,首先要轉換成各種不同的記憶代碼,即形成客觀物理剌激的心理表徵。編碼過程需要注意的參與。注意使編碼有不同的加工水平,或採取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對於一個漢字,你可以注意它的字形結構、字的發音或字的含義,形成視覺代碼、聲音代碼或語義代碼。編碼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記憶的長短。當然,強烈的情緒體驗也會加強記憶效果。總之,如何對資訊編碼直接影響到記憶的儲存和以後的提取,一般情況下,對資訊採用多種方式編碼會收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二)保持
????保持也稱儲存,已經編碼的資訊必須在頭腦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時間後才可能被提取。但資訊的保存並不都是自動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為了日後的應用,我們必須想辦法努力將資訊保存下來。已經儲存的資訊還可能受到破壞,出現遺忘。心理學家研究記憶主要關心的就是影響記憶儲存的因素,以便與遺忘做鬥爭。在下一節記憶的模型中,將對幾個不同的儲存系統做詳細的分析。
(三)提取
保存在記憶中的資訊,只有在被提取出來加以應用,才是有意義的。提取有兩種表現方式:回憶和再認。日常所說"記得"指的就是回憶。再認較容易,原因是原刺激呈現在眼前,你有各種線索可以利用,需要的只是確定它的熟悉程度。一些學習過的材料無法回憶或者再認出來。它們是否在頭腦裏完全消失了呢?不是的。記憶痕跡並不會完全消失,用再學習可以很好地證明這一點。即讓被試先後兩次學習同一材料,每次達到同樣的熟練水平,再次學習所需要的練習次數或時間必定要少於初次學習,兩次所用時間或次數之差就表示了保存的數量。
標籤:
瀏覽次數:44    人氣指數:4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記憶與記憶力的提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記憶的類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