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56750
 殿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做愛行淫立刻所得的惡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清明節時來超渡自己的九玄七祖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以前讀佛經後就悟了第八阿賴耶識
作者: 殿佩 日期: 2011.02.11  天氣:  心情:
以前我讀佛經後就悟了第八阿賴耶識:

腦海印象就是第八識的主要原因及理由就是:腦海印象就是能*[念念受薰的受薰體]

**這是前六識陰及第七識意根都無法做到的功能


楞嚴經也證明腦海的印象是第八識陰

鐵證如下: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妄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唸念受熏,有何籌算]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大家都知道:只有第八識才能念念被受薰,其它七識都不能做到]

圓瑛法師說:
何因緣之故,汝等曾於疇昔之年,睹一奇異之物,既見奇物,必先留心,經歷年深歲久,初時猶憶,久則斯忘,久之又久,則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者:於後來忽然之間,覆睹從前奇異之物,而記憶宛然如昔日。由前六熏習之力,熏成種子,[在八識田中,曾不遺失],故以何因反難之。六識如聚斂之吏,七識似出納之官,八識猶庫藏之使,[故知此論收執不忘,惟約第八也]。理實此識,尚能憶持多劫,無量種習,次第成熟,豈止現生之睹物耶?則此下,顯妄非真,精了即精明也,亦即現前見、聞、覺、知,同一無分別性,名湛不搖中。唸唸受熏,有何籌算者:前念後念,受彼妄習所熏,無有停息,分劑頭數,無量無邊,有何可籌量計算也。

開悟高僧交光大師說:
[此但約記持多年不忘舊見為八識習妄之過]。蓋最初熏習雖由前六。而憶持不忘非前六所能。前六如聚斂之臣。第八似庫藏之吏。第七同出納之官。[故知此論收執不忘惟約第八也。理實此識尚能憶持多劫無量種習次第成熟。豈止現生之多年乎。舊注不達濫收]。前七。失旨甚矣。湛不搖中唸唸受熏者。言見物之後。雖似忘情置過。而實唸唸熏持。無有剎那間歇。如其不然。於後覆睹。豈能宛然現前耶。有何籌算者。言此方是驗一物之不忘。而實持種之無量。積習以無邊。故云爾也

海仁老法師說:然則,因何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初猶記憶,後則忘記,經歷年久,憶忘俱無。後於偶然機會,復睹前物,而又記憶,宛然如昔,不會遺失。此即識陰,唸唸受七識熏習成種,[藏於八識田中,不曾遺失所致]。故八識本體,雖無生滅,然受前七識熏染,非生滅而似生滅,如鏡蒙塵,非染成染。是則此精了湛不落分別之見聞覺知之性,以及湛然不搖之識精,唸唸受七識習妄所熏,無有停息,經年累劫,豈是籌量算數可及。此總顯識陰,雖曰精明,實非無雜。其體雖非生滅,因恆受七識生滅之熏習,而有生滅之習氣,成為生滅之種子,含藏於此識精之中,故佛呼阿難,而警告其當知,[此精明澄湛之八識,似湛非真;如急流水,望之似恬靜不動,實則因其急流,而不見耳,並非無流]。

宣化上人說:如果你的識陰,是精明而湛然不搖動,沒有虛浮之想,沒有遷擾之相,似一似常,應與如來藏相通。然而你的身體,仍然不出於見、聞、覺、知。若是精真無雜,就不會存習氣的虛妄。好像真金一樣,不該雜有泥沙。為何你們在往昔時,曾看見一種奇物,多年以後,本已完全忘記,後來忽然又看見那件奇物,卻又記憶起來,毫無遺忘。那就證明你們的八識田中,已經留下了薰習過的種子。雖然識精是澄然不搖動,但它是唸唸受前七識生滅,妄習所熏,經年累劫,多至無法計算。我人之六識如聚斂之吏,七識似出納之官,八識猶如庫藏之使。阿難!你當知道,這八識雖是湛然不動,但以真薰之則成真,以妄薰之則成妄,故不是真常不動之性。譬喻急流之水,遠望似恬靜,實則水流太急,故看不出流動之相,並不是沒有流動的。故識陰若不是前四陰的妄想根元,怎麼會受妄染所薰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知:楞嚴經及每位開悟高僧都說腦海的印象是第八阿賴耶識陰

標籤:
瀏覽次數:69    人氣指數:6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做愛行淫立刻所得的惡果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清明節時來超渡自己的九玄七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