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6546
 Daw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The Kiss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到底在做什麼?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一支令人不安的廣告
作者: Dawn 日期: 2005.06.22  天氣:  心情:

2005/02/24 聯合報.《聯合筆記》蔡惠萍】


<<轉載>> 
 
近來一支在電視上強力放送的商業廣告,內容描述四個青少年的對話,
父母分別讓他們學習鋼琴、英文、請數學家教,
廿年後,三人成了賣藝謀生的鋼琴師、飯店接待、旅館帳房,
最後坐上高級轎車從飯店門口絕塵而去的大老闆,
則是當年父母為他買了理財保單的第四名同伴。

廣告表面推銷的是壽險公司的產品,卻反覆呈現「有錢等於成功」的意象。
這個廣告,正是現今社會價值觀的縮影:
「成功者」若不是賺大錢的老闆,就是掌大權的高官民代;
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勞工、服務業、技職人員,
反被描述成失敗的負面教材。

我們社會上總是有意無意地鼓勵一切向錢和權看,
可以不擇手段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似乎只要成就名利,這些行為都可以被響亮的掌聲所美化。
因此,我們有什麼資格擺出道德姿態指責在這種價值觀下長成的六、七年級生,
認為他們都是好逸惡勞、眼高手低的草莓族?
就算不少人如此,那也是整個社會包括家庭、學校、媒體所共同形塑出來的產品,
變質的土壤當然容易開出扭曲的花朵。

看過日本「電視冠軍」的觀眾,
往往會驚嘆於日本社會各行各業中神乎其技的「達人」。
不論是常見的壽司、麵包、拉麵師傅,甚至是製冰人,

他們多麼以自己的專業為榮,並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標準。
相對的,「達人」們也獲得社會的敬重,
不會因為他們手上握的是髒汙的菜刀、機具,就認為他們不如坐辦公桌的白領階級。

謝長廷被發布出任閣揆時,電視報導了一段有意思的背景。
新聞提到當年赴日求學的謝長廷曾在中華料理店打工,
一路從外場侍者當上廚師,由於廚藝精湛,深獲老闆好評,一度有意將店讓他經營。
不過由於父病,謝長廷趕回台灣,從此踏上不同的人生。
記者旁白中以「慶幸」的語氣說:
「如果當時他只求溫飽,現在可能只是日本街頭料理店的老闆;
但他後來的決定,讓他現在成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

想想,同樣的故事若在日本,他們會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
標籤:
瀏覽次數:184    人氣指數:11744    累積鼓勵:578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The Kiss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我到底在做什麼?
 
更多功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