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74680
 Vodka say H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蓋世奇才》觀後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製造了「晉惠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北孔廟 /研習筆記
作者: Vodka say Hi 日期: 2008.11.29  天氣:  心情:

                                         
「在儒道之間
-當孔夫子與吳真人比鄰而居」
    / 校外古蹟之旅北市大同區   
 2008 11 26

 

孔廟:

○歷史:
    清朝台北開府後,台北城也於1884年正式落成完工。台北城建造同時,除了同時相繼建了
淡水廳台北府布政使台灣巡撫衙門外,也依《大清會典》於城內蓋了官方孔廟文廟。

該廟坐北朝南,位於台北城南門附近,建造位置就在武廟(官建關帝君廟)的右邊。該廟因為官方所建,所以由當時臺灣兵備道劉璈與臺北知府陳星聚兩人親自督工,並順利同於台北城至1884年落成,是為官建孔廟。

    1907年,台灣總督府藉由市區改正為由,將此官方孔廟,連同城內的武廟與天后宮等等清朝遺留下來的漢人傳統建築,悉數拆除,並建立衛戌醫院。之後,該醫院另遷,再於原址建立台北第一高等學校(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1925年,時局漸穩,包括辜顯榮、陳培根、黃贊均、吳昌才、洪以南、謝汝銓、黃純青、陳天來、李聲元等多位台灣士紳提倡重建孔廟。因所建為民間孔廟且台灣作為宗教性質的儒教的信徒人口不多,覓地籌款及建造並不若其他民間廟宇順利。

    因此,建於大龍峒保安宮東側的台北孔廟,歷經數度停工與復工,才於1939年全部完工。但亦只建造了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與崇聖祠。一般孔廟必有的明倫堂、朱子祠、武廟及建奎閣,均因為經費不足未能興建。

 

○「萬仞宮牆」

1.     典故: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     孔廟沒有大門,高牆待皇帝或狀元而破

3.     「紅牆」:因為周朝尚火德

4.     牆背面:麒麟,腳踩書卷、葫蘆(福)、官印、如意

5.     屋頂上:屋瓦、瓦當、滴水、剪黏、螭吻(龍子,喜玩水)、燕尾、通天柱(藏經筒)


○黌門(校門)&泮宮:重簷歇山式屋頂


○禮門&義路:


○泮池與泮橋:

1.     橋上:筆端狀石、竹節裝飾

2.     過去唯有皇帝或狀元可以破宮牆而繞池畔


○櫺(高)星(星宿)門:

1.     地板:六角形紅磚,烏龜狀,象徵長壽

2.     門:108釘;因為沒有門神(子不語怪力亂神),108=9X12 = 36+72,是陽數中的極致

3.     石鼓:椒圖(龍子),嗜睡,但保持開眼、開口

4.     門檻:防潮與莊重

5.     弘道祠:主祭陳維英


★附記:贔屭(ㄅㄧˋ ㄒㄧˋ,龍子,喜負重物),平林爽文之乾隆欽賜十碑

1.     第十碑掉入台江內海

2.     官員用台灣石材(沙岩)補做,放嘉義中山公園內

3.     後來漁民找到的真正第十塊碑,現放台南保安宮


○儀(言移 門):

1.     叫櫺星門更儉樸→象徵孔子樸實風

2.     交趾陶:祈求吉慶(旗球戟磬)、富貴平安(牡丹花瓶)


○大成殿:

1.     屋頂:寶塔上是避雷針

2.     燕尾:龍+波浪

3.     通天塔(天人合一) or藏經筒

4.     梟:象徵孔子有教無類 or頑石點頭

5.     歇山重簷

6.     孔子牌位:明嘉靖後,避免偶性爭議,用牌位取代

7.     四聖(四配):復聖顏回、崇聖曾子、述聖子斯、亞聖孟子

8.     月台:釋奠典禮

9.     孔子身份(士)/二佾舞;諸侯(司馬遷/素王)/六佾舞;王(左丘明、唐玄宗)/八佾舞

10.東西廡:各77位先賢,或漢-清對儒家有貢獻之人,共154人


○崇聖祠:孔子祖先-五代
 
標籤:
瀏覽次數:78    人氣指數:1678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蓋世奇才》觀後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製造了「晉惠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