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597564
 菊佑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五路財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胃潰瘍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城隍爺
作者: 菊佑京 日期: 2014.02.05  天氣:  心情: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老爺。為官民所共祀的神,也是城區的守護神。民間敬為兼施陰陽兩界,職司福善禍淫的公正之神,而民間如有病患災禍,地方官民又必須向他請罪。

城隍的名稱最早見于《周易》中「城復于隍」。「城」是指城壁,「隍」是指城池。所
以城隍原來是陰陽合一的自然神。

原名水庸神

城隍神,原名「水庸神」,帝堯時列為天子蠟祭八神之一。在《禮記》中有「天子大蠟 八,水庸居其七」語,就是說古代天子所祀的八神:一曰先薔(神農)、二曰司薔(后稷、谷神)、三曰農(田神)、四曰郵表綴(田間廬舍)、五曰貓虎(食田鼠有功)、六曰坊(堤防)、七曰水庸(即所謂的城、隍)、八曰昆虫(螟蝗等)。其中水庸解述為「水則隍也,庸則城也」,就是城隍之神,簡單的說,城指城牆,隍指護城河,出就是保護城市的防御工事。最初所祭的城隍,就是防御的建筑物。所以,城隍神原為人為的建染物之神,其崇拜自有城的建筑而始。

人有格,官有等,神問尚年的。早期城隍神水庸時期乃是自然神,既無廟又無像,祭禮時屈駕土壇,享天子之祭,雖有體面,但異常清苦,飄蕩無所馮籍,惟自結束水庸時期,進入「居有廟,依有像」,兼攝冥籍后,「城隍」亦神亦官(冥官),上達天堂,下通地府,神威異常顯赫,于是出入陰陽,領轄一方,于廟內設座間案判事,職司冥律,相當于陽世地方官。依明、清地方制度而言,可分為都城隍、省城隍、府城隍、州城隍、縣城隍五級,如依現行制度,即分為首都城隍,省城隍、縣市城隍三級。

職司冥律

城隍你之職司在于「壞外安內」,除守城護隍外,尚負社、穆的安全,使無傾覆之虞,而且帝王時人之城、隍,常與社、稷同存亡。城隍祭祀普遍以來,又隨時代俗流所影響,漸漸加重職事,諸如:祈雨、招福、禳災,無形中兼管地方冥籍,賞善罰惡,為冥府派駐陽間的地方冥吏。
城隍爺所管轄之事與陽世的地方官一樣,所以他也有排場和從屬,座前有房吏街役,兩邊有文判、武判,六部司(即延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喜司、罰惡司、增祿司,還有兩
位將軍即七爺范無救將軍、八爺謝必安將軍、牛爺、馬爺、三十六關將及七十一地煞等,協助「城隍爺」鋤奸除惡,后堂還有官眷,包括城隍夫人、城隍少爺等等。

一般民眾進入城隍廟,都有一種肅穆的氣息,有的廟內題有「爾來了」的匾額,有的則
專設一付大算盤,或一面「善惡分明」銅鏡,暗示每個都有到他那里的一天,到那時刻,公
正威嚴的城隍爺就要依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法則,把人們一生的善惡和所作所為,仔細算個清楚。








標籤:
瀏覽次數:51    人氣指數:5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五路財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胃潰瘍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