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哆拉B夢(下)/黃崇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不想要唐僧肉/張曼娟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面對死亡也幽默/李敏勇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10.31  天氣:  心情:

文/李敏勇


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被認為是莎士比亞之後,英國開創劇壇新局的一位劇作家,
他生於英國統治時期的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也可視為獨立後的愛爾蘭文化巨人。
母親在他少小時離家,在倫敦工作養家,留在家鄉的蕭伯納曾任記帳員。
二十歲時,也到倫敦投靠母親,沒有正職,只專心寫作。

在社會主義思想正發展的倫敦,蕭伯納深深被吸引。
閱讀《資本論》,曾以社會主義者自命的蕭伯納後來放棄馬克思的理論,但相關的政治經濟課題融入他的作品。
一面創作小說,一面發表藝術評論,以批評脫離現實的作品,提倡社會介入,並把戲劇當作社會改革工具,
蕭伯納寫出許多劇本,在六十年創作生涯成就了地位。

蕭伯納是易卜生(挪威劇作家,Ibsno, 1828-1906)戲劇思想的體現者,對戲劇懷有社會使命。
他積極、樂觀,相信可以改造社會。
兼容並蓄的他,汲取了不止易卜生,也包括俄國的契訶夫,特別開拓了喜劇藝術的新局面。

幽默,嘲諷,是他戲劇的重要元素。
他被傳誦的話語:「世界上只有一條金科玉律,這條律說:世界上沒有金科玉律。」
多麼幽默!既矛盾,又有道理,蕭伯納式的幽默成為他獨特風格。
沒有子女的蕭伯納和妻子,在五十之齡就從倫敦移居西北方的一個小鎮。
已享盛名的他,厭惡功名,不喜熱鬧喧譁,在鄉間小鎮度過後半生。

蕭伯納在1948年,九十二高齡時,仍寫成《波揚家的億萬家產》。雖在小鎮居住,卻關心新事物和社會動向,
可以說是20世紀上半期英國最有成就的劇作家,世界各國都上演他的劇本,並且受到佳評。

辭世時,蕭伯納已九十四高齡。自1943年喪妻後,蕭伯納形影孤單,這時,他已八十七歲。
逝世之年的秋天,修剪庭園梅樹時跌倒,左腿骨折,冬天撒手人寰。
夫婦的骨灰合葬在住家後花園,墓誌銘是一句體現他風格的幽默話:


  我早知:無論我活多久,
  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

       蕭伯納(1856-1950)




●2014/10/31 聯合報《墓誌銘風景》

標籤:
瀏覽次數:215    人氣指數:4195    累積鼓勵:19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哆拉B夢(下)/黃崇凱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誰不想要唐僧肉/張曼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