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個年輕人問我:「為什麼生命這麼痛苦?人生來都是痛苦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這個朋友開了好幾次刀換了人工髖關節等,因此年紀輕輕卻不能像一般人一樣跑跑跳跳。 突然間我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他,只好說出我自己的體會,我說:「生命的意義沒有固定的答案, 每個人都得自己去尋找意義。就像幸福,一百個人說的幸福都不一樣,生命也是。 所以別人祇能給你建議、經驗,你要自己去找生命的意義。也許,人生就在追尋意義中發現意義」 「關於痛苦,它的相對是快樂麼?我以為還有介於與快樂之上的寧靜。」 「生命痛苦麼?不見得全是。可是我們需要痛苦。為什麼?沒有品嘗痛苦,便難以明白快樂寧靜的滋味」 「沒有痛苦,對幸福就不用抱持希望了,對美好的一切都冷漠了,生命便全是空虛」 「你看,有些人對生養小孩、照顧父母感到麻煩又痛苦,然而有些人雖然感到麻煩卻樂此不疲,甚至因此感到幸福!」 「大多數的人都只以自己的痛苦為痛苦,別人的不幸卻視若無睹,這些人的心都封住了。 人應該多去設身處地看看別人。所謂痛苦應當來自靈魂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當發現自己的痛苦是如此渺小,才能寧靜地面對生命的一切」 我又說起我小時後讀的一段故事,大意是有一個人抱怨自己沒有新鞋子穿,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一個沒有腳的人... 這個故事給我十來歲的年紀相當大的啟示影響深遠,年輕朋友和我聊過這些聽了我說的話,心情開朗了。 我自己倒是很感謝他問我這些問題,這是一個從來沒有和人聊過的問題,因為他相信我、問我, 因此我才能真正從與他談話之中重新思索、確認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真正想法,所以我的心情說不定比他更開朗。 珍‧奧斯汀在其『勸導』一書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我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屈從命運的安排,一定要學會容忍自己,使妳比應得的更加幸福!」 全書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竟深深震撼了我。 大人費盡心思追尋美好童年的歡笑、無邪。為此充滿了謂嘆和回憶; 然而,到底有誰真的有勇氣回到孩子的心靈呢? 我們應當以孩子為師,向他們學習我們所失去的。 而孩子們以大人為師,努力向我們學習,我們應該給他們最完善的部分。 在天空飛翔的,是我渴望自由的靈魂。 祇要一提筆,腦袋便空白,在沒有筆的時候卻又滿腦子想法。 人生真是到處充滿可笑的無奈,因為不如意是如此尋常,因此提倡平常心的觀念便大行其道。不然你能怎麼樣呢? 時間的意義是生命最大的謎。 君子知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古諺不知語出何處,真是曠達慈悲又深沉的一句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