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中不可能萬事如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被批評、被拒絕的經驗
其實事情沒那麼嚴重,很多時候是自己放大了被拒絕的感受而反應過度,以至迷失其中
不過消弭的心靈,依舊是傷痕累累的痛
也許有些人懂得釋懷,卻也有著鑽牛角尖而找不到自己生活下去的出路
最近在想著如果每個人都追求著成功之路,那失敗的地毯由誰來當主角呢~?
常常聽到一句名言:《成功者是尋找方法,而失敗著是編制理由》
也許真的是這樣,但我本人卻很不贊同這類的說詞,因為成功者也是從失敗的經驗累積成長 來的而失敗者如果以頹廢不長進,那理由永遠說不盡
所以要去欣賞被拒絕的痛,讓自己有不斷成長的空間
我看到一則~被拒絕了,怎麼辦!(摘錄中)
一、不要預期自己會被拒絕
萬人迷是不存在的。不可能每個人都應該喜歡你,如同你也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人就是不喜歡你,這是正常現象。相同的,由於價值觀認知的不同,你喜歡的事別人不見得會喜歡。所以別妄自菲薄,認為自己異類,而自我否定。
二、遇事不要總是往壞處想
對方冷落你並不等於瞧不起你。可能是你讓他想起一個他不願見到的人而冷落你,也可能他正在牽掛什麼事而忽略了你。若真是自己行為問題而遭冷落,也並不表示對方不喜歡或不重視你。而且是好事一樁,正好能藉此提醒、修正自己,以免下次再犯。
若能試著放下自我,先別去思索自己是否受到傷害或拒絕,真誠的主動接近、關心對方,可能事情就不一樣了。
三、避免為解決問題而陷入苦思泥潭中
別認為只要不停的想,就一定能找出原因或解決之道。事實是越想心情會越不好,越容易鑽牛角尖,情緒越低落,如此惡性循環,負面思想就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以至抑制了思路。《吃、喝、想太多》的作者諾倫霍塞瑪(Susan Nolen-Hoeksema)建議先做些放鬆活動以轉移注意力。如打坐冥想、做些園藝工作、散步、聽柔和音樂等都很合適。《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面對困境時說:「明天再想吧!」待心情放輕鬆後,再想想有何具體方法以改善情況。
四、別急著下結論
遭到拒絕時,不要急著找對方理論,非得弄個是非、黑白分明,別人有權利質疑或拒絕你。若情緒化的執意去質問對方`,可能因你的失望與敵意情緒,會使局面更殭。若真覺得有疑惑,應就事論事、中懇的請教被拒絕的原因,以做為修正、提升自己的參考。也許對方也有其不得已的難處呢!廣結善緣,你的理性、體諒會讓人留下印象,說不定將來還有合作的機會呢!
記住,被拒絕是你做的事被拒絕,不是你的人被拒絕,所以不要覺得自尊心受創而陷入負面情緒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