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240818
 J-Lin雅築!!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一樣的承擔!!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醫德猶存!?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自省的能力!!
作者: J-Lin雅築!! 日期: 2014.05.23  天氣:  心情:
作者:吳易澄(精神科醫師、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

捷運殺人事件自然引發了許多討論。傍晚接到記者電話,記者當然給了很多揣測,問我他是不可能因為這樣那樣,我說我沒有實際的接觸了解,不能妄下定論。然而我所擔心的是,媒體會開始又會開始以無限上綱的妖魔化、病態化來討論。

其實這個社會的多數人,包括你我,若沒有足夠的自省,我們散佈恐懼、製造仇恨的方式,跟犯案者其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在於我們擁有較多的內在與外在的資源,來遏止我們做出不理性的事。

我們要謹慎的事情包括,避免第一時間對犯案者與精神病患過度的連結。一來我們不確定他是不是有病的,也許心理學當然可以解釋其動機,可是這與心理疾病是有所距離。將個人病態化、妖魔化,其實是解釋一個社會現象最不負責任的方式。這樣不但加深了對所有的精神病人的歧視,同時也縮限了社會進一步理解社會問題的空間。

第二個令人擔心的是,將一個人的惡給無限上綱,並且又將解決方式導向一種對個人的處決,那其實無助於社會對問題的理解。犯案者自白說,他知道自己會被判死刑,這點,就足以讓我們好好想想死刑究竟是不是真的能遏止犯罪。把惡者除之為快視為正義的實踐之道,反而讓我們放過了人為什麼會變成那樣的故事。

當我們凝視暴力,我們必須停止與施暴者的邏輯來回應暴力。冷靜下來,把多餘的標籤撕下,才能阻止任何人成為不在乎一死而施暴的人。
標籤:
瀏覽次數:275    人氣指數:6255    累積鼓勵:2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不一樣的承擔!!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醫德猶存!?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6-12 21:00
他, 54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6-10 15:28
他, 54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6-04 14:44
她, 56歲,亞洲其他,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7 13:13
他, 59歲,台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4 10:48
他, 77歲,San Francisco,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3 13:41
他, 46歲,嘉義縣,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3 10:46
她, 64歲,高雄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