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70,403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189748
黃慧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聚善付出、用心體會,得大福慧。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寬念純,廣結福緣,則日日吉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帶「心」之道——以清淨智慧的「
作者:
黃慧栩
日期: 2012.06.10 天氣:
心情:
日期:民國101年01月24日
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
國曆:1月24~27日
農曆:正月初二~初五
去惡向善,化為行動
過年期間,花蓮陰雨寒冷,精舍則充盈年節喜氣。志工早會,上人致勉,「雖然氣候溼冷,若人心如春回大地般,彼此祝福、互動和氣,時時刻刻回歸清淨本性,歡喜、和諧與自在,則一年四季皆吉祥。」
每日皆有海內外慈濟家人齊集會所,透過網路視訊向上人拜年,送上新春祝福。上人欣見大家真誠發願、勇於承擔,期許持續會合「螞蟻雄兵」的大力量,淨化人心、帶動善念。
「善、惡僅繫一念——起一念惡,可能引發天下災禍,動搖須彌山;起一念善,凝聚福緣善業,也可以轉動須彌山。」上人致勉,欲使天下平安,要把握此一時代,讓人人了解佛法,去惡向善。
「曾有人問要如何行善?何等善行才有功德?我的回答很簡單——看到有人受寒凍,為他披上一件暖和的衣裳;看到有人飢餓,及時給予糧食;在別人最需要時伸出援手、給予所需,解困脫苦,如此就是行善,如此就有功德。」
「人人皆有善心、愛心,最重要的是,將內心的善念化為實際行動。」上人感嘆極窮、極苦之地,人們難求一餐溫飽,然富裕平安之處,卻見人們縱情享樂,暴飲暴食;期許人人每餐八分飽、健康食,減少廚餘,將省下的花費化為愛心善念,幫助窮困飢餓者。
「感恩天下慈濟人,人人同一念心——覺悟天地一家親,恆持善念,同行善道、同做好事。」上人期許全球慈濟人持續「淨化人心聚福緣,佛心師志緊跟隨」,即使相距遙遠,心靈、精神、方向貼合,珍惜分秒,點點滴滴、連連接接,為救助苦難而付出。
真誠之愛,清淨無染
「每天的志工早會,都可以看到全球慈濟人發心立願,為志業付出的感恩、感動之事;因為有共同的使命感,再如何辛苦、勞累,都能相互扶持,道心不退。」
上人言,慈濟人以「菩薩遊戲人間」精神,認真專心投入,救助苦難,心境無所執著,就不會感到疲累、厭倦。「為生活而工作,『志』不入心,不得不為,就會很辛苦;只要有使命感,將職業轉化為志業,便能全心投入,心靈清淨自在,自然付出歡喜。」
上人期勉:「有願就有力,有心就有福,有福就要多付出;要用悲心造福,自修戒、定、慧,為人間帶動善效應。」
連日來,造訪精舍的人潮不斷。上人勸導一位受情愛所苦的年輕人,莫為了男女之情擾亂心神,要以平靜的心「問情」——探究感情應該用於「迷」或「覺」。
「真正的愛,是清淨之愛,莫因占有的欲念,迷亂了自己的心;能將情用於『覺』,即是『覺有情』的菩薩,所付出的是真誠之情,且是清淨無染的長情。」
菩提大道,以愛接連
初四與廈門慈濟人談話,上人言及,慈濟從臺灣踏上大陸二十多年,皆是大家用心用愛,在廣大土地上撒播愛的種子。「大家付出無所求,不為私己,唯有大愛,辛苦所做的一切,皆為救助苦難人。」
上人指出,眾生之苦,除了生活窮困、身體殘疾病苦,還包括心靈之苦。「現在大陸經濟力提升,貧苦人的生活能受到照顧;慈濟人的愛不只是物資上的救濟,而是秉持誠正信實,對苦難人『愛入心』;真誠膚慰,這分愛才能浸潤到他們的心坎裏。」
慈濟人長時間投入窮鄉的扶困與助學,雖然過程辛苦,但人人不辭千里迢迢,膚慰付出。在甘肅,從援建水窖到協助遷村,不再為缺水乾旱所苦;在貴州,除了濟助窮鄉生活,且協助遷村,讓孩子們從此無須長途跋涉上學,中壯年父母就近工作,脫貧脫困。
「慈濟人有共同的心靈方向,甘願挑起天下眾生事,用生命投入志業,用愛鋪路走,就像鋪設連鎖磚,一塊一塊以愛連接每一個人的心,彼此合心、和氣、互愛,才能協力成就。」
上人感恩大陸慈濟人長年來努力付出,真正做到拔苦予樂,使許多家庭脫貧致富,如今更要扎根於當地,帶動富有者更富有愛心。「大家都樂於配合,現在更需要人人勇於負責,積極推動志業,就地培養茂盛的菩提林,讓菩薩隊伍浩蕩長,產生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的大力量。」
心靈富足,幸福真義
大陸華東慈濟人陪同八家加入「幸福企業列車」的企業主,分享在企業推動靜思人文的成果。上人對眾開示,人生總在追求幸福,「幸福」有兩個面相,一種是隨著欲念而追求生活享受;欲念無止境,所想要的「幸福」也永遠追求不盡。「慈濟人所認定的『幸福』,則是腳踏實地、做就對了,知足少欲,以自己能夠為社會人群付出而感幸福,心靈充實而富有。」
上人舉例說明,過年期間,人人都在休假享受,慈濟環保志工卻更加忙碌——將家家戶戶除舊布新所淘汰的舊物,用心整理,使之繼續發揮功用,甚至連除夕夜還在環保站付出,將回收物整理乾淨才返家圍爐。
上人言,慈濟人流汗辛勤付出,不說「辛苦」而道「幸福」,皆是發自內心,將付出視為本分事,故而甘願歡喜。「盡本分疼惜物命、疼惜大地、造福人間,這就是環保志工認為最幸福的人生。」
上人言,慈濟人「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若企業具有慈濟人文,主管用愛帶動,員工以甘願、歡喜心盡本分付出,才是真正的幸福企業。
「臺商在大陸開拓事業,要能讓人尊重,才能在地穩立;欲得人尊重,就必須付出。」上人致勉大陸慈濟人要展現合和互協的精神與行動,才能讓人看得到、感受得到「人品典範」,進而起尊重心。
「文化是潮流;自古以來存在人心的道德倫理,就是人的品德,稱為人文。臺商在當地經營企業聘用勞工,不只要善待,還要『帶心』;這分情是清淨、有智慧的『覺有情』,並非用金錢與之『搏感情』可比擬。」
上人殷勉,無論事業開拓得多大,心不滿足,永遠不覺得幸福;「人生無常,要用心把握每個時刻,與其『有一缺九』,不如轉換心念『有十捐一』,行有餘力還能幫助人,心靈永遠富裕而且快樂。」
心靈故鄉,用心作「主」
過年期間,超過六百位慈濟人回到精舍擔任工作人員,十三個組別各自分工,用心招呼從各地歸來的法親與會眾,粗估春節參訪者有兩萬多人。
年初五,工作團隊歡喜圓緣,上人歉然言道,「大家回到精舍,應該是師父要來招呼大家,但是師父每天忙於諸事,無法到各處走走看看。精舍是我們心靈的家,要時時回歸心靈故鄉;只要心中有師父,就等同師父招呼到你們。」
「精舍建築從舊大殿『小靜思』開始,空間只有三十八點三坪,長久以來,精舍常住都在此修行,慈濟種子也從此地逐漸向全球撒播,全球慈濟人回到精舍,也都在有限的空間精進。今年終於看到大家齊聚大空間禮佛、共修,實為歡喜,請大家常常回來精進,人人作慈濟大家庭的主人,幫忙師父接引有心人。」
標籤:
瀏覽次數:
11
人氣指數:
11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聚善付出、用心體會,得大福慧。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寬念純,廣結福緣,則日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