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41957
 ☆傻氣喵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話解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道證法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宣化上人開示
作者: ☆傻氣喵喵☆ 日期: 2013.09.15  天氣:  心情:

◎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世間法;不過是世間人所不願意行的法。世間人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出發點無非是自私,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而佛法,是大公無私,是為了利益他人。學佛法,一舉一動都要為他人著想,把自我看輕了,捨己為人,不令他人生煩惱──這就是佛法。
 


一般人往往對於這一點認識不清楚,所以在佛教裡爭爭吵吵,煩煩惱惱,是是非非,跟一般世俗人沒有兩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邊學佛,一邊造罪業;一邊立功,一邊損德。這樣對佛教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大害。這就是佛說的:「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身為佛弟子,在佛教裡這麼自私自利,看不破,放不下,怎會與佛法有所相應?

學佛的人要:「承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要徹底瞭解佛教的真理,自己要先修忍辱、布施,才能有所成就。必要「翻過來」,即是與世俗人不同,不要同流合污。修道,就是要「倒過來」── 什麼意思呢?即是「好事給他人,壞事給自己。」捨棄小我,完成大我。身為佛弟子,天天求佛庇佑,不外求佛幫助我,或者助我發財,或者助我升官,或者助我開智慧──只知道求佛幫助自己,但是沒有想想我們對佛教有什麼貢獻?是不是拿出真心來?就在這處要常常迴光返照。
 


皈依時發菩薩四宏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問問自己:我度眾生了嗎?若度了,不妨再多度一點。若沒有度,便趕快發心度眾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是無窮無盡的,但要把它反過來,化為菩提。反過來沒有?若還沒有,則快點把它反過來。要斷盡煩惱才能廣度眾生,不斷煩惱,則反為眾生所度,因眾生個性剛強,善惡不一。如遇惡性,難調難伏便不聽話。眾生不聽話教化而令自己反生煩惱,豈不反為眾生度?因此斷盡煩惱,對惡性眾生,才能不怪他,耐心地慢慢感化他。那麼良善眾生,只要攝受,自然聽教。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自我檢討:有沒有學佛法?有沒有為佛教出點力?是不是學了死死板板的佛法,不懂得活用,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天下間沒有比佛道更超脫?更究竟的法門。我有沒有真正發願去成佛?不但是自己成佛,還要度一切眾生成佛!
 


出家人切記切記!不可干涉別人的自由,不要影響別人的行動。自己不修行,不要妨礙別人修行。自己不持戒,不要妨礙他人持戒。自己不修德行,不要妨礙他人修德行。如果有這種思想和行動的人,一定要糾正過錯,改惡向善。出家人,時時刻刻管自己。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合乎戒律,不荒唐,要認真。不可隨隨便便,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佛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尊者說:「以戒為師。」這是出家人的座右銘。
 


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有三念五觀。「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吃了不修,披毛戴角還。」這是多麼危險?所謂「袈裟底下,失去人身。」所以出家人處處嚴守戒律。要知道修道不是容易的事,你想修道,就會有魔,這種不是從一個地方來的,而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有的是鬼魔,有的是煩惱魔,有的是天魔,有的是人魔,有的是妖魔。魔是從你不認識的地方來的,令你道心不堅固,令你修行不進步,他們用種種方法來誘惑你,威脅你,令你生退轉心,令你無定力而失道心。
 


在我年輕的時候,聽人說:「修道就有魔。」我不相信,還驕慢說:「什麼魔我都不怕,妖魔鬼怪我都不生恐懼心」!自己以為沒有什麼關係,那知沒有多久,魔果然來了。什麼魔呢?是病魔,這場大病害我七、八天不省人事,什麼也不知道。當時,自己知道功夫不夠,所以經不起考驗。所以修道人,不能說自滿的話,要有戰戰兢兢的心情來修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時時刻刻要謹慎,少說話,多念佛。

修道人,時時刻刻把生死問題掛在眉梢上,時時刻刻都要了脫生死。要知道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生死大事來得重要。這個生死問題沒有解決,不知怎樣生?不知怎樣死?所以在沒有真正了解之前,應該努力用功,否則,永遠要受生死束縛,而得不到解脫。在修道時,要想這個生死問題,把什麼魔都當護法,他是來幫助你修道。有人罵你打你,他是幫助你修道。有人說你的是非,找你麻煩,也是幫你修道,總而言之,逆來順受,都把他當做幫助你修道的朋友,那麼煩惱就沒有了,沒有煩惱,便生出智慧。有了真正智慧,那時候,一切魔都沒有法子來動搖你的心。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福慧的時候,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成正覺。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像頭髮那樣細的善,也不放棄;像微塵那樣子的惡,也不去做。所以福慧功德圓滿,成為兩足尊。善雖小,也要修,集沙成塔,便成大善。惡雖小,若去做,集少成多,便成大惡,永遠不會成就道業。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修道人為什麼要修苦行,就為要了苦緣故。苦了了,便是樂。福有應享的福和不應享的福。應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來的代價,能夠住好的房子,穿好衣服,吃好的東西,坐好汽車,可以享受一番。

但是,要知道享完之後,就消福了,而在福的銀行就沒有存款了。不應享的福,就是在本份外享受,由僥倖得來的福。好像強盜,搶人家的錢,自己享受,在福銀行的戶頭就透支了。應享的福,享完之後,就報銷了福,何況不應享的福,硬要勉強享受?這不但是消福,而且還虧本。因為這種關係,福不可享盡,享盡就沒有福了。若可受盡,受盡則沒有苦。我們做人,要明白這種道理。在困難環境中,歡喜接受逆境,這樣便無怨恨,也沒有不滿現實的心作祟。
 


現在講一個受苦的公案,做為參考。在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名叫祟禎。他雖有皇帝的智慧,但是沒有皇帝的福報。為什麼?因為他的苦沒有受盡。他前生是沙彌,因為未到受具足戒的時候,就死了,所以還是個小沙彌而已。他做沙彌的時候,凡是搬柴運水的苦工,都由他來做,任勞任怨。天天做苦工,來護持道場。有一天,他到屋頂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墜地而死。師兄弟乃報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後果,便想成就小沙彌,替他了苦。於是對大家宣布:「這個小沙彌,做事不小心而跌死,對道場有很大的損失。因為他犯了侵常住的過錯,要懲罰他。你們用馬來把他的屍體拖散為止,免得買棺材埋葬。」


大家一聽方丈的話,不以為然。師兄弟們發惻隱之心,而不聽方丈的命令,因為不忍心這樣去做。於是共議:「我們是師兄弟,同修一場,應該把他安葬,不可用馬拖屍。」乃出錢買棺材安葬於荒山中。這位小沙彌,因為替廟做苦工,積有功德,來生為人,做了皇帝,身為崇禎。可是只做十六年的窮皇帝。他在位的時候,天下大亂,內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沒有過一天好日子,都是在憂患煎迫中度日。這是對他好心的師兄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盡。如果他們當時聽方丈的話,用馬拖,屍,那麼,苦便了,不會害得崇禎在媒山自縊,而為國殉難。
 


我們不幸,生在末法時代,去佛已遠,雖然做了佛弟子,有的人也出了家,但如果我們只做個依佛穿衣,賴佛吃飯,以佛作幌子,高唱佛調,收徒收供養,起大廟,擺排場的出家人,在家居士名為弟子實則貪名好利,這簡直是佛教的累贅、佛教的敗類、佛教的罪人啊!為什麼佛法沒落了,就是我們不修行,不真正嚴守戒律,沒有真心做到身心清淨。法是個無形無相無體的東西,是因人的行為才能表現它的善惡美醜。

眾生的心性趨向著善,大家都守五戒十善,世界就呈現一片祥和氣象,這就是正法的精神。眾生都趨向於惡行,貪瞋痴的氣氛瀰漫虛空法界,把正法掩蔽在黑暗裡,那還有何法可言?並不是法的本身有始末,而是人為的正邪使其成為始末。這豈是僅生慚愧心就可以挽救得了的?就可以起衰振危的呢?我們無論是出家或在家,既然身為佛弟子就應該以身作則,事事不後人,發憤挽救在狂瀾中的佛教。大家同心協力,使佛教光大興隆,竭力喚醒全世界的人類明白佛教,信仰佛教、崇敬佛教!
 


證果有什麼樣的驗證?證果的人沒有貪心,證果的人也沒有瞋心,證果的人更沒有痴心。三毒之心他都息滅了。證果的人他在任何時候,任何逆難、譏毀、稱譽、榮貴之中,他總是神色安祥自在,絲毫不受境界的影響,如如不動,自自然然的生活在清淨梵行裡。證果的人有真正的定力,名聞利養、挑撥離間,甚至打罵,都憾不動他的心,激不出他一句惡言,更不要想看到他有兇惡的聲色,因為已沒有三毒作怪了。
 


眾生所造的業,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所謂「起惑、造業、受報」,是有連帶的關係。如果不起惑,就不會造業,也就不會受報。起惑就是迷惑,因為沒有真正的智慧,對事理不明白,就顛倒了。詳言之,是非分別不清楚,善惡分別不清楚,乃至黑白不分,正邪不明。總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分別不清楚,就因為無明在作怪。造業就是造善業或不善業。造善業上昇諸天,造惡業下墮諸地獄。因為分別不清楚,所以造殺業、盜業、淫業、妄語業、飲酒業等等,但是有輕有重之區別。
 


殺生:凡是殺蚊蟲、殺螞蟻,這也是殺生。殺牛、殺豬,也是殺生。雖然殺生,可是業報不太嚴重,為什麼?因為畜生愚痴,一時找不到殺主。即使找到,也無法報仇雪恨。可是天地間的因果律是公平的,在不知不覺,不因不由之中,就撞上你了,就讓你生一種怪病,用病痛來折磨你,這是消極的復仇法。好像現在患癌症的人,多數是因前生或今生殺生太重的綠故,而得了這種絶症。殺業之中,雖獨殺人的業,最為嚴重。被殺的人,成為冤鬼,時時刻刻跟著你。此仇不報,不甘罷休,一定要找機會報仇。凡是殺人的人,一定受法律的制裁。或是心神不寧,坐立不安,飽受環境的威脅,不久即將精神崩潰,不是死亡,便是發狂。
 


偷盜:凡是偷盜的人,常生恐懼心,所謂「賊人膽虛。」若是沒有行竊的行為,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有什麼可怕?所行所作,光明磊落,怕什麼?
 


邪淫:出家人絶對禁止行淫,在家人(除夫妻之外)不可邪淫。不可以一天到晚打淫欲的妄想,胡思亂想,想到頭髮白了,牙齒掉了,嗚呼哀哉!那就不想了。等到來生,繼續的想,川流不息的想,生生世世的想,所謂「為淫欲而生,為淫欲而死。」
 


妄語:愛打妄語的人,不相信任何人所說的話。因為自己不說真實話,故以為任何人也不說真實話。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盡說騙人的妄語,也認為人人都說騙人的話。
 


飲酒:凡是飲酒的人,容易失去理智。在衝動的時候,不顧後果,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麼?因為酒後無德,理智控制不住情感的緣故。世界災難的來源,皆因人人不守戒,不修十善而造成。在轉輪聖王治世的時候,人人守五戒行十善。那時候的世界,沒有一切的災難,真正達到所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情形,現在因為人人不守持五戒,不奉行十善的緣故,所以有這樣的災難,根本問題就在這個地方。
 


根基深厚的人,處處為善。所謂「為善最樂」,時時念茲在茲不會忘記。業障深重的人,專聽不良善的話,和不合理的話,把它當作金科玉律奉行。縱使善知識教他做合理的事情,他不會聽的。惡知識教他做不合理的事情,他就去做。為什麼?因為合理的事,違背他的思想;不合理的事,卻合乎他的要求。這是一般人所犯的毛病。

無論什麼人,看他歡喜什麼,就知道他的根性怎麼樣。懶惰的人,歡喜聽人說懶惰的方法。精進的人,歡喜聽人說修行要怎樣的精進。有時候,這個人不精進修行,懶惰偷安,可是因為同修道友的精進,影響他也精進了。有時候,這個人很用功修行,可是受人影響反而不精進,懈怠了。所以同修道友在一起修行,要互相勉勵,互相規勸,大家向同一目標精進──就是發大菩提心,修無上覺道,證得菩薩聖果。古人說:「居鄰必擇,交友必慎。」交朋友一定要選擇良友,處處互助,不可狼狽為奸。若交無益之友,令你往下流走,甚至身敗名裂,永不翻身,而到地獄去,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不可不慎。
 


在道場中最醜陋的行為,就是不修行。令人尊重的行為,就是認真修行。誰不修行,誰將來就會墮落;誰修行,誰將來就會上升。所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我們在道場裡修行,要時時小心,刻刻謹慎。在道場中,那個懈怠,那個精進,明眼人一看便知。懶惰的人,是沒有希望的,因為他根本就不想修行。這時,假如再有同黨來幫助他不修行,這就是害人。不要認為他在對你好,其實這是害人的行為。善知識不會儘討人歡喜,你若有不守規矩之處,他會即時糾正。與朋友相處,見到朋友有不對的地方,要良言相勸,令其改過自新。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這才算盡朋友的責任。
 


辟支佛有獨覺和緣覺之別,無佛出世時,修覺的人,在深山中靜坐,春觀百花開,秋覩黃葉落,而悟道者,為獨覺。有佛出世,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為緣覺。他們一開始觀無明。什麼是無明?就是無所明瞭,什麼也不明瞭。無明究竟是什麼?較文雅的說,就是愚痴;若往顯明露骨來說,就是淫欲心。

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問他(她)為麼要追求?或會回答;因為愛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愛(她)。再問:為什麼要愛他(她),那個地方可愛?問來問去,他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還要去追,這就是無明,也可以說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還要往裡鑽。為什麼?因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還要為色欲而死。古人說:「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甦醒幾個悟?夜來鐵漢自思量,成佛做祖由人做。」無論成佛或做祖師,都是由人所修成的。
 


所以人是怎樣生來的,就怎樣死去。所謂「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願斷絶輪迴,不願截斷生死流,反而願順流而生,不願逆流了生死,所以有無明。有了無明之後,就有行為。什麼行為?就是男女的性行為。因為無明,就要造業,就要顛倒。顛倒之後,就有這種問題發生。發生之後,就有了識。有識(父精母血成的胎兒)之後,便有名色(名是心裡,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後,便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具全,十月期滿,出生於人間,便有觸的感覺,能分別冷暖軟硬。有了感觸之後,便生領受作用,在順境曉得快樂,在逆境曉得痛苦,隨時隨地生起愛憎的感情。有了領受之心,便生一種愛心,有了愛心,就生出自私心,要佔為己有。人貪戀財貨女色,而生種種的欲望。有了愛心,乃想盡方法,把它取來,歸為己有。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此盡造不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因為造了業,就有受生的果,繼續而有來生。有了來生,又有老死。眾生都是這樣接接連連不能斷,糾纏不清,無法離開生死輪迴。欲想離開生死,首先要斷無明。無明徹底解決,其他十一個因緣就不會相生,這才真正斷了生死。
 


世上的人,多半是混吃等死,浪費光陰。每個人,從早晨起床開始,一直忙忙碌碌到晚上上床為止,都是為三餐而奔波。如果是這樣,那麼,人生一點價值也沒有,一點意義也沒有,活著和死沒有什麼分別,所謂「行屍走肉」。想想吧!我們活著為什麼?為著要用我們的智慧,來幫助沒有智慧的人;用我們的能力,來幫助沒有能力的人;以我們六根具足,來幫助六根不全的人。我們不但要愛護同類的眾生。
 


邪知邪見的人,怎能辨別出來?有六種方法:
①  首先看此人有沒有爭名奪利的心。在名利上用功夫,又貪財又貪色,貪得無厭。
②  是不是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自己稱讚自己?誇耀自己?
③  是不是抑人揚己?把旁人壓低,抬高自己的身分?有這種行為的人,不問可知,一定是邪知邪見的人。
④  再看此人有求或無求?
⑤  然後再看此人是不是有自私心和自利心?
⑥  看他是不是愛打妄語?如果有的話,就是邪知邪見的人,毫無間題。
 


懺悔是給犯戒的人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之後,要永遠不再犯戒。如果屢懺屢犯,當做兒戲,那又有何用?不鄭重其事,把懺悔不當一回事,以為在兩序大眾前說一說,罪業就沒有了,這是痴人妄想,根本沒有那麼簡單。一經過懺悔,要發誓願:「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以後絶不再犯,這才能消了罪業。如果不真心誠意的懺悔,不但罪業不能了,反而增加。為什麼?知戒犯戒,罪力一等。增加到極點時,便墮到無間地獄去受無量的苦,永不翻身,這是很危險的事。


各位!要認清自己的過錯,要徹底糾正過來。趕快痛改前非,不能再馬馬虎虎,隨隨便便,把懺悔當做兒戲。我們做法會時,不求任何代價,只是盡修道人的本份,也可以說盡天職,應當為一切眾生求安樂,如果不認真去做,那就失去真正的意義了。所以要至誠懇切的念,感動佛菩薩大發慈悲心,憐憫我們眾生,將災難減輕。或者將大的災難化為小的災難,將小災難化為烏有。這是我們盡了一分力量,為全人類祈禱,消災吉祥。這是有價值的事!
 


學佛法要拿出真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不像世間人,半真半假,有時說點真話,有時說點假話,修道人時時要講真話,做真事,不打妄語。每一念都要除我們自己的毛病,自己往昔無量劫習氣都要改掉,無量劫以來的罪業都要懺悔。為什麼學佛學得很久,卻都沒有相應呢?就因為保護著我們的過錯,不肯拿出真心修行,因此把光陰都空過,也沒有開真正智慧,也沒有得正的定力。時間空過,自己道業也沒成就,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在道場要節省一切物質,所謂「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常往物,譬如所吃的米、油、醬、醋、要愛惜不要糟蹋,不要浪費。所用的甚至一塊木頭、一張紙都要愛惜它,在這上面若不小心,不知惜福,就把功德都漏掉了。所修的不如所造的,所得的不如所丟的。再者,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要傷害到其它的人,口上也要存德,不說綺語、妄語、惡口、兩舌;口德特別要注意;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意念不犯貪瞋痴,不要儘為這臭皮囊著想,心心念念想要把臭皮囊裝飾得好看一點。心心念念想叫這臭皮囊享愛受一點,快點一點,這都是顛倒。
 


我們要想出離三界,脫離六道輪迴,都要把這習氣改掉。情愛也要把他看空了,才能遂心滿願成就你的菩提道果。修道不能享福,要記住佛教的老祖宗──釋迦牟尼佛當初修道時,貴為太子,富可敵國,他能毅然出家修道。以他身份來講,雖然出家仍然可吃好的,穿好的,住一座好房子,但他沒有這樣做,他跑到雪山那裡,忍苦、忍餓、忍寒、忍熱,在那兒修行了六年,在這六年之間沒有吃過什麼好東西,也沒有各處去叫人供養他,就是在那兒受苦。以釋迦牟尼佛那種富貴的身份,尚且自己願意受苦來修行,我們又是什麼身份呢?不過是很普通的平凡人,為什麼要穿好、住好、貪圖享受,受不了苦,怕受苦?想想,比起釋迦牟尼佛,我們是不是要生大慚愧?
 


各位想一想,佛在往昔無量無邊的功德,才能成佛。我們為什麼沒有成佛?就因為沒有修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的功德相差太遠,因為一邊修行一邊造業。所謂「修的沒有造的多」,一天到晚造身業,造口業、造意業。譬如在意念裡,常想人家不好,想人家對不起我,想人家不如我等妄想,於是在意念中造了很多貪瞋痴的惡業。在口上也造業,常講是說非,儘打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等。有些人若是一天不講是非、好像一天不能活著;一天不打妄想,好像沒有吃飯一樣的不自在。一天到晚要靠講是非打妄想來生存,你們說怪不怪?真令人費解。有這樣毛病的人,自己還不承認,還要瞞著遮蓋它,還說自己沒有打妄想,沒有慾念,戴著假面具,到處騙人。
 


其實在這世界上,怎能騙得了人?不但騙不了人,連自己也騙不了。為什麼?因為自己打妄想,問問自己知不知道?若是知道,那就騙不了自己,既然騙不了自己,怎能騙人呢?愚痴人才有這種的行為。不修行的人,戴著假面具,昧心厚顏,專做些不守規矩,不光明正大的事,自己還不承認。因之,終日在醉生夢死中度生活,一點功德也沒有修,怎麼成佛?與佛相差十萬八千里。換言之,我們所修的功德,還沒有造孽多,也可說「所得的沒有丟的多。」焉能有所成就?
 


各位!你們看到華嚴經上說:佛示現百千億種音聲,為眾生演說妙法。我們應該覺悟世界所有一切的音聲,皆在說法。所謂「溪邊無非廣告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的聲音好像佛的廣長舌相,演說妙法;青山的顏色,都是清淨法身,令視者生歡喜心。若能明瞭這個哲理,世上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法。善人給你說善法,惡人給你說惡法,馬給你說馬的法,牛給你說做牛的法,令你明白為什麼做馬和做牛的因緣。原來馬在前生的時候,不孝順父母,不恭敬師長,或者不願聽父母和師長的訓誨,把身體轉過去,脊背著父母或師長,因此,今生做了畜生,也大同小異。總而言之,持五戒行十善,便升人天之界,有了貪瞋痴之心,便墮三惡道。
 


貓捕鼠,虎捉兔,弱肉強食,皆在說法。各有各的因果,各有各的立場,各說各的妙法。萬事萬物皆在說法。土匪去搶人家的財物,因為在往昔,被他人所搶過,所以現在來討債,若是從前沒有被人搶過,如今去搶人家的財物,將來他要被人所搶,這是還債,這是因果循環報應鐵實的哲理。因此,人做事情要正大光明,大公無私,不可處處想佔便宜,不肯吃虧,所謂「吃虧便是佔便宜。」切記!切記!不應該佔方便,硬要去佔方便,這是虧本。若本應佔方便,而不去佔方便,這就是存款。所以人要不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量之酒,這也是說法。
 


生死愛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無論對人或對物,生出愛欲之心,都會障礙修道的發展。詳言之,愛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愛欲,愛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愛欲無明,終不能離開生死大愛海。如何能離開生恐?簡單得很,就是斷欲去愛,別無他法。修道人,不要有情愛的思想,更不能有情愛的行為,對任何人,不要生出一種情愛心,有了情愛,苦根不斷,有了情愛,生死不能了。有人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食色性也。」就因為這樣,所以才要修道!
 


在四十二章經上說:「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我們修道人,就須存這種的觀想。如果無情無愛,見到人是否就要把嘴堵起來,不理睬人呢?這樣也不對。我們不執著情愛,不生情愛之心,但還不能討厭人,也不能說我不愛人,我就憎人,這樣也不對。那麼要怎樣才對?就是不愛也不憎,不愛不憎為中道。修道,修什麼道?就是修這個中道,對誰都是平等相待,慈悲為懷,但要謹慎行事,不可落在情愛樊籠中。各位注意!不要被情愛所迷惑。有人寫封信給你,你的心就好像小兔子在懷中,亂蹦亂跳,以為有人愛你,這是好事,其實是想把你拖到地獄去!
 


各位善知識!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要真真實實的瞭解,愛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從無始劫以來,生死不能了,為什麼?就因為被「情愛」二字所害。若能斷欲去愛,才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凡是你所願意的,就是愛;你所討厭的,就是憎。我喜歡這個,就生出愛心;我煩惡那個,就生出憎心。這都是情感用事。修行人不應該用情感來處理一切事,但也不能對人貢高我慢,目空一切。總之,對人要和藹,要有禮貌,要以慈悲為懷,方便為門,處處為人著想,令人生歡喜心,我們還有這口氣在,就要對人好,但是不應該有情愛的思想摻在內。
 


佛教是提倡無我的宗教,不允許相面、批八字的存在,更不相信風水,這些技倆與佛法相違背,背道而馳,所以禁止流通,如果相信這種法,那就有我在,一切為我所有,一切為我打算,有我無人,不合乎佛法。佛教是教人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的宗教。可是看風水是教人爭、教人貪、教人求、教人自私、教人自利,甚至妄言在一百天內能發大財,能做大官。貪心的人,便相信他的話。可是大財未發之前,先破小財,送紅包做謝禮,這種說法不如教人去搶銀行、馬上發大財,不需要一百天以後再發財。再者,他知道有好風水,可以發財,可以升官,為何自己不用,等你去用?豈有此理!
 


希望聰明人,千萬不要上迷信的當,被老千所騙。醫卜星相在佛教中是五邪命之一,不受歡迎。醫是醫生,替人治病;卜是算卦,預知休咎。星是觀星,觀星宿知吉凶。相是相面,知命運順或逆。這是迷信,要知道「人定勝天」的道理。出家修道人,生死大事都不怕,何況這些小事?更不足為奇。出家人是超出數外,所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種批八字看風水,乃是俗不可耐的人才相信,要曉得人一生的命運,乃是業力所感。吾人不要被氣秉所拘,不要被物欲所蔽,要自己創造命運,把握命運,命運可以改造,多行功德事,自然遇難呈祥,逢凶化吉。所謂「且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人說:「生在這個時代,應當看看電視,知道國際新聞,否則成為盲聾之人。」你知道外邊的事又怎樣?知道外邊的事,到時候死不死?有人說:「修行人,難道可免一死?」你修行,到時候也一樣死。可是死的時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絶對沒有煩惱牽腸掛肚的事,能安祥而逝。你不修行,到時候也是死,可是死的糊塗,又掛南朝,又念北國,心不清淨,念恨而死。這是不同的地方,你明白了嗎?
 


「要學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學好,則冤孽不會來找;愈想學好,冤孽愈來找,欲把債務算清。因為從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惡業夾雜不清,因此一旦想要修道,所有的債主都來討債。好像你本來是個普通人,借了很多錢,沒有還清楚。在你未發財前,這些債主知道你沒有錢,所以不會來找。但當你一發財了,這些債主便登門來討債,為什麼?因為你有錢了。若不向你要,沒有其他時間要回。所以在修道中遇到逆境,應該更向前勇猛精進,而不退失菩提心。所有的債主來討時,還他們。就是將自己所得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們,令他們得到功德,而離苦得樂,了生脫死,我們不能扛債不還。無量劫來,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緣,生生世世不知做錯了多少事。
 


就是今生仔細想想,我們殺了多少生命?做了多少不公平的事?對於其他眾生來說,你或許沒有殺大生命(如獅、象、馬、羊、牛、雞、犬等),但可能殺了小的生命(如青蛙、蚊蟲、螞蟻、蒼蠅等),也可能你心裡有殺念存在。好像在小時候,因為無知,殺了很多小動物,小昆蟲,這是無知罪。一旦你將眾生的生命奪取傷害了,若你想修道,他們都會來討債,這種債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無以數計,生生世世日積月累,這種債說也說不完。所以我們不能不講公道,說我修行了,而不認所有冤業債。你如果有這種思想,則永遠不會成道,因為你心裡不公平。心裡不公平就要認帳,還債就沒事了。故說:「要學好,冤孽找。」你好像一個暴發戶,故所有的窮朋友都登門來找了,都想得些利益。.


「要成佛,先受魔。」佛是魔幫助成道的,若沒有魔就沒有佛。魔是來考驗你,令你更進一步。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也是來看看你的火候夠否?若夠,則千魔不改,萬魔不退,不退失菩薩心。愈在難處愈精進,一切横逆交加皆處之泰然。不覺不公平,不怨天,不尤人,能逆來順受,修忍辱波羅蜜,要有這種功夫。所以魔障來了,不與魔起對敵,自己吃一點苦不要緊,自己發願度魔,使其皈依三寶,發菩提心,對誰都不生怨仇心,如此可化干為玉帛,化仇恨為詳和。應在反面尋找好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要為自己作辯護律師,無論什麼事;「承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同體亦包括魔,魔也是自性的一部分。若自性有魔,就會引進外邊的魔。若自性無魔,外魔就不會進來。


什麼是自性魔?就是貪瞋痴。「若無貓食碗,則不招蒼蠅。」魔因覺得你有點油水,他可以渾水摸魚得些好處,故來搗亂你,顯他的魔通。所以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老老實實。言必忠信,行必篤敬,不打妄語。如果怕認自己錯,儘是覆諱過失,此非修道的行為。必須要開誠佈公,很坦白慷慨的做事,本照義理道德良心去行事。若與道德良心有不合之處,則絶不去做。凡是修道人必須具足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不會自讚毀他,說:「你看我,我是第一、最清高,而他們卻都那麼賤。」凡是自讚的人,已經是沒有前途的。雖然活著,但其實是已死了,因為他違背良心道德,看不起他人,只知有自己,這是諸佛菩薩最不歡喜的人,若想得諸佛菩薩的歡喜與保護,則要言行一致,「言顧行,行顧言」,互相不矛盾。
 


我們佛教徒在沒有成佛之前,應當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長福報,求慧能增長智慧。你門看世上的人,有種種不同的環境有的人,有很大的福報,不需要做什麼,便能萬事如意,種種現成,生活富裕,無憂無慮,快樂無窮,因為他在往昔的時候,修福修得多的緣故,所以得到這種福報。有的人,記憶力特別強,過目不忘,又聰明又健康,又辯才無礙;說法時,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境界,為什麼他會這樣子?因為他在往昔的時候,修慧修得多的緣故。


怎麼修慧?從何修慧?先從大乘經典開始,讀誦大乘經典,研究三藏非常透徹,到圓滿的程度,口能背誦,心能思惟,朝於斯,夕於斯,把三藏鑽透了,就開大智慧,來生一定又聰明,又有辯才。我們既然知道惜福求慧的法門,就應該愛物、不糟蹋物質、修橋舖路、建塔建廟、施衣施食、救濟貧人,這都是種福田。講經說法、印經流通、翻譯經典、繪畫佛像,這都是修慧的法門。假使你不想有福報,不想有智慧,那就無話可說;若想有福報、有智慧,那麼, 趕快修福求慧。不可把福隨便浪費,惜福求慧是佛教徒必行的一件大事。

善事做多了,善功德具足了,就生到天上,享受天上的快樂。天人時時在定中,得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快樂,但不究竟,等到天福報享盡時,仍然墮落在輪迴中,接受應受的果報。天人的福報,思衣衣至,思食食來。衣服只有三銖重(二十四銖為一兩),所謂「天衣無縫」。不需要裁縫,大小正合體,不肥不瘦,恰到好處。一想吃東西,食物即刻現前,其量不多不少,令食者滿意。天人臨終時,便月五種衰相現前。

命終後,遂到六道輪迴受生。地獄業成熟了,就到地獄道去受生。餓鬼業成熟了,就到餓鬼道去受生。畜生業成熟了,就到畜生道去受生。阿修羅業成熟了,就到阿修羅道去受生。人業成熟了,就到人道去受生。可是每一道中,又有千差萬別的種類。以人來說,上自黃帝,下至乞丐,有種種不同的階級。有的富貴,有的貧賤,有的有智慧,有的愚痴,有的長壽,有的夭亡,有的健康,有的多病,這都是業力所感。

現在人面瘡真實的故事:約在一九四五年前後,在中國蘇州承天寺,有位住持和尚。他雖然是佛教徒,可是信外教,在廟中供狐仙。因此狐狸在他廟中出入自由,不受干涉,牠也不怕人。人、狐和平相處,相安無事。當時,那廟中首座大明和尚正在閉關,閱讀大藏經。狐狸亦來關房和首座同修。首座閱經,牠就睡在首座拜佛的拜墊上,等首座拜佛時,便對牠說:「我要拜佛啦,你出去吧!」這時,狐狸便乖乖的走出關房。


等首座拜完之後,牠再回來,仍然睡在拜墊上。天天如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彼此成為道友。有一天,首座和尚有點火氣,要拜佛時,便對牠說:「你要再不離開,我就打死你!」狐狸睜眼看一看,也不理他,又把眼睛閉上,照睡不誤。牠大概想:反正出家人,慈悲為懷,方便為門,所以不走。這時,首座生氣地說:「豈有此理,簡直喧賓奪主,我要打死你!」乃舉起木棒威脅牠,嚇牠走開。狐狸仍是不理不睬的,道座一氣之下用棒擊之,不料失手,把狐狸的頭給擊破,腦漿流出,血染拜墊,真把牠打死了。首座犯了殺戒,心中非常懊悔,不知如何是好。


這種罪業,如何能消呢?左思右想,想不出個方法來。忽然靈機一動,記得有人說過,打死狐狸,把牠的肉給旁人吃了,殺業就消。於是將狐狸的皮剝下來,把肉送給做工的工人。他認為這樣做就沒事了。不料七天之後,狐狸的靈魂來對首座說:「我到閻羅王處,控告你,要你償還我的命。」首座在定中聽到這樣之後,驚恐萬分,於是念起大悲咒。因咒力加持,狐狸不能接近首座的身體,故無法傷害他,可是牠也不走,時時來擾亂他。


七天之後,狐狸覺得自己不能報仇,便去搬兵。你們猜一猜,牠搬些甚麼兵來?是日本侵略中國時,戰死的陰兵。狐狸招了許多軍隊來,向首座身體用小鋼砲來轟,轟了很多天,也擊不中首座的身體,為什麼?因為首座聚精會神的誦大悲咒,不起於座,炮彈皆落在首座的左右,所以擊不中。首座多日不飲不食,實在是筋疲力竭,一時精神恍惚,右膝不幸被砲擊中,日本陰兵隨即撤退。首座解除砲轟威脅,心中很暢快,認為無事了。剛打這個妄想時,感覺被砲轟之處發痛,低頭一看,膝部竟生起一個人面瘡來,有口有齒,又腫又痛,無藥可治。


有一天,旁人對他說:「用肥肉貼在人面瘡,可以止痛。」試之果然有效。但等肥肉被人面瘡吃光後,就又開始痛起來。如此折磨,苦不堪言。經過多日的痛苦,首座覺悟唯有消滅業障,才能免除痛苦。於是認真修行,不再計較痛苦。他忍著百般的痛楚,一心拜佛,懺悔殺業,經過三年之後,才痊癒。這位首座和尚,是位到處參訪善知識的老修行。曾經朝四大名山(五台山、峨嵋山、九華山、普陀山)以及天下之八大小山,很有道行的。雖然失手打死狐狸,也得懺悔拜佛,才能消除業障。由此可知,殺生的業報最厲害。各位注意,切勿殺生,要多做放生的功德。若任意殺生,就會得奇怪的病,無法醫治,或成為殘廢,終身遺憾!


過去的人面瘡;在唐懿宗時,有位國師,名叫悟達國師。他在長安居寺講經時,懿宗皇帝親臨法席,特賜沉水壇香的寶座。這時,他生起驕傲心,認為自己是高僧,不可一世。豈料妄想一起,護法神便離他而去。而跟著他十世的債主,可找著復仇的機會了,在他膝蓋打一拳。從此膝蓋上生起一個人面瘡來,有眉、有眼、有口、有齒,每天吃肉喝酒。如果不給酒肉,就痛起來,苦不堪言,群醫束手無策。


悟達國師,在未顯達時,有一年在長安某寺遇到生惡瘡的僧人,瘡口流膿流血的,十分骯髒,且臭味薰人,令人作嘔,人人皆不敢接近,當時,悟達國師住在他的隔寮,天天照顧他,不嫌他髒臭的服侍他,送飯洗瘡,不知不覺,夏去秋來,氣候轉涼,病僧的惡瘡漸漸好了。在臨別的時候,病僧對悟達國師說:「謝謝你的照顧,今後如你有難解之事,可以到四川蒙山找我,山上有兩棵大松樹為標誌。我叫迦諾迦。」悟達國師想起往事,便往蒙山尋找那位生惡瘡的僧人。遠望在山腰之處,有二松,高聳雲裡。來到松樹前,發現有一金碧輝煌的廟宇,而要尋找的那位僧人,已含笑立在寺門,引之入寺。悟達國師頂禮畢,述說其苦。


 僧人告之翌日到巖下泉水洗濯,即能痊癒。第二天早晨,小童子領他到巖下泉水之處,正要洗濯的時刻,人面瘡說話了:「不要洗!我們之間有一段仇怨未了。你是高僧,博覽群書,一定讀過西漢史,可知袁盎腰斬晁錯的故事嗎?袁盎就是你,晁錯就是我。你十世為僧,認真修行,我找不到報仇的機會。現在你生傲慢的心,使我有機可乘,今蒙迦諾尊者的慈悲,調解我們的仇怨。用三昧法水洗我,自此以後,不與你為怨了。」


悟達國師聞了之後,嚇得魂飛九宵雲外,急忙掬水洗瘡,痛入骨髓,昏迷不省。很久時間才甦醒過來,看膝蓋上的瘡已不見了,乃知那位僧人是位聖僧,想回寺瞻仰禮拜,回首一看,那裡有什麼廟宇?於是在該處結廬,朝弘禮誦,所作的懺法,即今之慈悲三昧水懺。前邊兩個公案,大同小異。令人警愓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前者是現世之報應;後者是十世的報應。總而言之,業緣成熟,時辰到了,終要受報的。令人曉得殺生有害,不可當兒戲。現在科學越來越進步,殺人的武器就越來越厲害。所種的因果如何消除呢?現在世界烏煙瘴氣,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怨鬼藉此報仇。可是冤冤相報,何時能了結?除非戒殺,否則將永無寧日。


凡是惡疾,如癌症。查不出原因的病,皆由鬼在後面支配著,令人體內五臟錯位,四大不調,都是業障鬼在作怪。因為人宿世有業障,時間到鬼就來討債。也因為這個人的陽氣不足,陰盛陽衰,故鬼能得其便。你若能常常無煩惱,智慧現前,鬼便無隙可乘,一旦生了慾念、無明,鬼便容易鑽進來。以此類推,八萬四千個疾病,皆有前因後果。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螫你一下,及其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為經緯。


人若明白這個道理,則一點錯事也不敢做,一做錯就要受報應。世間上千奇百怪,什麼都有,所謂「疑難雜症」,即是令群醫束手,古靈精怪的疾病,連醫書上也無記錄,諸病的由因,乃是業障及鬼神在作怪,疾病並不是肉眼所能觀察的現象那麼簡單,而是病人本身有業障,故種種鬼怪來跟他算帳,與他搗亂。因此在某些情形之下,純靠醫藥治療是不夠的,還要病人明白他本身的業障因緣,加上佛法的靈咒,剛治病效果會提高,收到「藥到病除」之靈驗。


因此古來某些醫師被譽為「神醫」,如華陀(東漢人)孫思邈(唐朝人),其醫德不可思議。這些人都信佛,有些病人,醫生若給他治療,便收預期效果。但也有些病人,醫生把他這個病治好,另一個病又跑出來。如是者接二連三,乃因為業障在後面糾纏不止,醫生把這個病鬼打退了,這個鬼會去找別的鬼來幫忙,從另一個窟窿進來。鬼都是一幫一幫集體行動的。中國有一句成語「病入膏肓」,喻病情嚴重,已不可救治。左傳成公十年,有以下記載:『晉景公有疾,秦伯請緩治之。未至,成公夢見二小人,一曰:「波良醫也,恐將傷我,奈何?』一曰:「吾等居肓之上,膏之下,其奈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成公曰:「良醫也。」「肓」是横隔膜,「膏」是緃膈障。


晉景公夢到兩個小鬼鑽進其體內的那個地方。後來,雖然請到秦國的太醫高緩來診治,而高緩(扁鵲之高足)乃當世良醫,但對於晉景公的病卻無法挽救,因為肓之上、膏之下的部分,針針灸治療也達不到。故後人便將「病入膏肓」這句成語,形容無可救藥之死症。我剛出家時,常為人治病。但我並沒有為病人開藥方,也沒有動手術、針炙等。只憑一顆真心,並且念佛教的靈咒。這個真心志在救人,但當時不懂得要救鬼、救魔,心裡只存著救人的思想,卻把鬼弄得很不高興,因為你去治人的病,魔鬼便以為你跟他敵對,於是遷怒於你。


我在東北時,無以數計的山妖水怪,皆從四面八方而來,晝夜六時對我監視,伺機報復。倘有絲毫漏洞,他們便乘虛而入。這真是防不勝防!往往要吃大虧。或者令我週圍的人跟著我吃虧,而一般人完全不知內幕。某次在東井邨發水,僅僅在四小時內,便淹死三十人,沖去八百多間房子。洪水來得那麼快,人站在炕上,一樣被淹死,這些人吃了我的虧。本來,那些妖魔鬼怪發洪水欲來淹我,結果沒有把我淹死,卻連累了很多人。直至今曰,我對這件事仍耿耿於心,覺得很對不起這些人。


有人問我,到西方如何弘揚佛法?那我告訴你,我是憑著:觀世音菩薩、大悲咒和楞嚴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的大咒,可以通天徹地。如果你虔誠誦大悲咒,每天一百零八遍,連續三年,那時你以大悲咒來為人治病,就手到病除。我曾經有百、千、萬億次的感應,使死者成活。所以說,大悲咒是明心見性,變化莫測、妙用無窮的。我這次來到台灣,要以至誠的心,以大悲咒護國,以大悲咒息災,以大悲咒增長眾生的善根與智慧。大悲咒和觀世音菩薩,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兩者不能分的。我希望,各位善知識能夠誠心誦持大悲咒,必然能夠消災息難。我自己得到大悲咒的好處,所以,今天願意全盤托出。我今講大悲咒的功效,就是希望每個人以大悲咒的力量,來挽救世界浩劫,讓人們永無災難,令正法永住世間。


此次也跟隨弘法團來台的馬來西亞護法楊國新居士,特別向大眾出他本身持誦大悲咒,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經驗。他說很多年前,他因為生意的關係到了泰國曼谷,由於一時糊塗犯了邪淫,心裡想沒人知道這件事,自己也不去在意。他回馬來西亞後,有一天突然身體劇痛,他趕緊到大醫院去檢查,一檢查才知道是腎結石,醫生表示非開刀不可,由於劇痛難忍,雖然他心裡還一直想不透為何突然會得腎結石,但決定遵照醫生的指示,第二天進開刀房。他與太太兩人皈依宣化上人許久,他太太突然跟他說:「我們問問師父好不好?究竟什麼原因會得這種病?」


他告訴太太,師父那麼忙,不要為這點事去打擾師父,可是太太還認為在開刀前先問問師父比較好。楊國新說,他於是拿起電話撥到美國萬佛城找師父,沒想到,師父第一句話問他:「你想想看,你有沒有走私?」他拿著話筒,足足楞了五分鐘,才明白原來師父什麼都知道,他恍然大悟萬事物逃不掉因果報應,當下馬上起了懺悔心,師父告訴他:「不必開刀了,唸大悲咒就好了!」他馬上辦理退院,回到家虔心唸大悲咒,每天一零八遍,念了一星期,身體不再疼痛了,他再到醫院去檢查,連醫生都百思不解,因為腎裡的結石已消失了,醫生還直問他,究竟吃了什麼藥?


什麼叫侵損常住呢?侵損常住什麼東西?飲食:吃的東西;財物:常住的財物。所以沒出家的人,在寺廟住,一定要給供養的。你不供養,譬如住了幾天,或是住了一個時期,就這麼走了,也不供養常住一點點,這叫侵損常住,將來會墮地獄的。怎麼叫不侵損常住呢?譬如在寺廟上住,照樣拿和在其他的地方住差不多的錢,來供養常住,這就不是侵損常住。所以我主張我的皈依弟子,無論到任何地方,不要去侵損常住,一定要幫助道場。


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在寺廟上住,也不要錢,也不要什麼的,是佔便宜。這在不明白的時候,還可以;懂了佛法之後,一定不要侵常住。常住的東西,甚至於是一張紙,也不可以隨便把它糟蹋,毀壞了,為什麼呢?雖是一張紙,但積少成多,由一張而變成多張。所以你即使把一張紙隨便損壞了,這也就是破用常住。還有一句話說:「一草一木,不得不予而取。」人家沒給你,你就拿了,這就是偷盜。即使是偷盜一根草、一根本頭,沒有得到主人的許可,你就拿走了,就是偷。一切一切,都不可以隨便用他人的東西,你用他人東西,他不知道,這就是偷,犯盜戒了。凡是常住的東西,即使是出家人,對寺廟上所有的東西,都不可以隨便拿來送給人的。


要是這東西是我私人的,這可以的。如果是公共的東西,不怕最少的,連這麼一條線,也不可以隨便說:「這個我送給你。」這叫私人買好,私人結交,令這個人對我有好感,這是錯誤的,以前有這麼一位大菩薩,他發願,發什麼願呢?他說:「假設若有人犯五逆、四重、十惡之罪,我都可以救他,雖獨他偷常住的財物,乃至一草一木粒米,我也救不了他,因為我沒法子救得了他。」所以偷寺廟上的東西,罪是最大;我們信佛的人,對於這一點要清楚。


凡是常住的財物、穀米、飲食,乃至於一個小小的東西,要是沒經寺廟上主人送給你,你不要自己去拿,這叫不與取者;要是這樣子,應該墮落到無間地獄去,千萬億劫,求出無期。我們皈依三寶了,就要護持三寶,不要反而三寶來護持你,不要在佛門中找便宜,混在寺廟上,賴佛吃飯,若是如此,將來地獄的果報,不好受的,那時後悔也晚了。


我告訴你們,我不做生日,我以後都沒有生日,你們給我做生日,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因為人「生」的這一天,是母親九死一生的時候,那是母親的一個「難日」。母親的難日,我們應該多念佛,多做一點功德,多做一點好事。若大家聚會在一起吃吃喝喝,又送禮,這是很不對的一件事。這個生日,就生了嘛!何必又慶祝的?

你到這個世界來,一來就哭,還有什麼可慶祝的?你看小孩子一出世,就哭啊!「苦啊!苦啊!」吵著苦。他那時不會說話,所以用哭表示,這是苦啊!苦啊!誰叫你來的?有皈依我的弟子就說:「師父不慶祝生日了,那我想表達我的誠心,也表達不出來,那麼辦呢?」我告訴你一個方法:你多念地藏菩薩,多念觀世音菩薩,天天替我念十萬聲觀世菩薩、地藏菩薩,那就替我慶祝生日了。能辦到嗎?這才是真的替我做生日了!


修道一定要認清境界,便不為境所轉,而能用定力轉境,一切善境、惡境、順境、逆境發生,都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喜怒哀樂,全無動於衷。若輕易為境所轉,就是沒有定力。要像鏡子一樣,「物來則現,物去則隱」,始終光亮,不受污染,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正定力,真正的智慧,好像鏡子光亮,就能徹底明淨了。佛法是很微妙的。

在佛法裡,感覺不到什麼好處。在佛法外,亦不覺得有什麼壞處。可是在佛教裡,一分功,一分過,絲毫不會差錯,佛教裡,亦是最自由、最平等,沒有專制,毫不偏袒,為何說最平等呢?因一切眾生,無論餓鬼地獄、凶神惡獸,惡人壞人,如肯發心修行,回頭是岸,都可以成佛。不像外道說,壞人惡人永遠都壞,無法可度,猛虎惡獸性情殘暴,亦不可救。


中國明朝有一位連池大師,他便收了一隻虎徒弟。護持左右,可是虎是惡獸,人見人怕,故大師教虎出入不要直行,虎亦遵命,出入倒行,人們知道是隻善虎也就不怕了。虎還會到各處,為蓮池大師化緣。人們見到善虎,還爭相布施供養呢?所以說虎亦能皈依三寶,護持佛法,亦可成佛,佛教最自由,因佛教裡只是勸人行善,不要做惡。做惡會自作自受,自取其報,但佛教不會強迫人去行善,亦不會說你不聽話,專造惡業我會造一所牢獄,把你關進去。


中國大叢林,可容納數百至數千僧伽,故食飯時,一定要打板敲犍槌,以便散住各寮房之僧眾,都能聽見一齊集齋堂來吃飯。出家人吃飯時都要穿袍搭衣,十分嚴肅,大家都持食不語。同時亦是食不起座,由行堂代添飯添飯。從前有一位老居士,已受五戒,並持食不語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只存食不語戒還未犯。有一晚他夢見,食不語戒神對他說:「你既五戒俱破,為何不破食不語戒,讓我亦可跑開?」


老居士醒後,才知守戒便有戒神保護,所以即再找明師,重授五戒,從此嚴守不犯,終亦成道。至於食飯時打魚狀木板,亦有來源。據說:從前有惡人,死後墮落為海中大魚,其尾巴大而堅,狀如大樹,專門拖翻來往船隻。後由一阿羅漢教化並超度牠,便把牠的尾巴樹刻成魚形,以作寺裡時打板所用,代牠消除業障。這僅是傳說。又因魚眼晝夜不閉,警惕修行人少睡覺多用功,有此作用,所以在念經或持咒時,一定要打木魚。


在佛教裡,出家弟子一曰三摩其頭,默誦偈曰:「守口攝意身無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後度世。」守口即沒有四惡: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攝意即沒有貪瞋痴。身無犯即不殺、不盜、不淫。不但不能做惡業,連想都不能想。不要令一切眾生煩惱,大家在一起修行,更要和睦想處。如對方有誤會生煩惱,亦要向其解釋。無益的苦行應當遠離。


為什麼我們不能坦蕩蕩,了無罣礙?就是因為放不下,心裡還有執著。一句不順耳的話就生煩惱,不高興。沒有接到男友和女友來信,就天天惦掛。其實惦掛有何用?只會把頭髮變白,自己弄老而已。好像我以前在香港建寺,太過擔心,頭髮就都變白。現在什麼都不掛礙,頭髮又變黑了。又好像現在我和你們講經,講完就算,看書亦一樣,看完就算了,全無執著。遇到困難問題,即想辦法當場解決,從不放在心頭,不是故意忘記,只是自然而忘。這就是能看開,對一切事都很平淡,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遇一切災難都不怕,就是山崩屋塌,亦無驚恐。為何你有驚恐?就是因為放不下,怕傷害,其實靈性是完,整的,什麼都不能傷害它!


「羼提」:譯作忍辱。辱是侮辱,如詈罵、毆打、殘害,皆是侮辱。忍是忍受,忍受一切逆境。又有六種忍相;
(一)力忍:遇一切辱境,忍不計較。

(二)反忍:遇人加辱,不責人而責已,反想過去我曾辱他,故現在他辱我是應該的。

(三)忘忍:寬宏大量,忍辱而不介意。

(四)觀忍 :遇人加辱,以智觀察,既無人我兩相,怎還有辱境?

(五)喜忍:遇人加辱,心生觀喜,認為是我的善知識,能成全我之忍力。

(六)慈忍:對於加辱的人,憐其愚痴,不和他計較,反發願要救度之。

這是忍辱波羅蜜,學佛法的人,就要學這些忍耐力。


末法眾生,一億人修行,鮮有得道,雖有念佛法門,最易得度。此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凡是修持相應者皆能帶業往生。比方說一枝竹竿,裡面有條蟲子,如果逐節咬破鑽上去,是費時費力的。如果能在竹竿旁邊咬穿一洞爬上去,那就能省時省力,這就比喻念佛法門,功簡而效速。而且能普被三根的道理,但只能帶宿業往生,而不是帶新業。因為在你信佛、知道念佛後,還再造業,那就是明知故犯,罪加三等。非但不能帶業往生,還要墮落惡道呢!每個人都要切記!信佛之後,就不可以再造業!這一點很重要。


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蓮池大師是中國明朝有名高僧,出家後還時常回家探視他的太太,他太太是聰明人,心想丈夫已出家,而不專心務道修行,放不下情愛,怎能上進?因此在家門入口處,掘一深坑,下面點著火,上面用蓆遮蓋。恰巧蓮池大師又返家,一入門便跌下坑,很驚慌說:「為何這裡是火宅?」他的太太說:「既知道是火宅,為何還要回來!」這句話點醒了蓮池大師,從此便專心修道,再不回家了。


 



標籤:
瀏覽次數:79    人氣指數:679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話解釋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道證法師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