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41957
 ☆傻氣喵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宣化上人開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摘述自般若心經講記【聖印法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廣欽老和尚‧修行考題(道證法師
作者: ☆傻氣喵喵☆ 日期: 2013.09.15  天氣:  心情:



我們在醫學院讀書,講到要怎樣急救病人,就說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第三步如何?考筆試的時候,只要照書本,背得清楚就算及格了,但是臨床上實際看病人,情形就大大不一樣!比如說,半夜值班,送來一個和卡車相撞受傷的人,一看整條腿都被車壓過去,血肉模糊,整隻腳又鑲著很多玻璃碎片,這個人又是會痛,會流血,會哀叫,一方面處理,他還一面慘叫,用「三字經」罵醫生,我們一心要救他,既不能手軟,也不能夠生氣,更不能夠不耐煩,還要清楚明白,照書上所說的,第一步,第二步去處理。考筆試寫答案是比較快,真正要照做是不簡單,要一塊一塊的玻璃碎片處理乾淨,骨頭要接得好,傷口又要一層一層縫好,有時候站一整個晚上,站到早上還不能處理好,要忍飢、耐累,甚至還不能上廁所,這種忍耐的過程,和在學校考筆試大大不一樣!
 


我們的人生修行過程也像這樣,讀佛經,做早、晚功課已苦功百般,照著經本去實行更困難,時時都考不及格,跌得頭破血流,還是得繼續照做下去。總是,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此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心中邪知邪見「死」的當下,正知正見「生」。煩惱妄想寂滅了,法身慧命就活潑起來。很幸運,我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很好的師長,就像臨床上遇到很好的教授一樣,他們平常就會運用機緣出考題,幫我們培養實力,遇到境界的時候,也會用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驗,以適當的啟示,幫助我們走過難關。
 


我的兩位剃度恩師,是跟隨廣欽老和尚,修行將近二十年的比丘尼,他們時常會提出廣欽老和尚種種的開示和考題,老和尚不但自己修證的功夫很高深,而且我們用現在的形容詞來講,他真的是一位教學的天才,他出考題都不必思議,都是在學生沒有準備當中,出臨時考題,如果不是時常把心放在佛道的人,就一定會考得哭哭啼啼的,他如果先告訴你要考試,你當然會提高警覺,問題是他不會事先通知你,都是臨時用境界來考,看你在沒有準備中的實力如何,我常聽恩師說他們自己修行的經過,時常都很感動,比起他們的境界和考題,我的考題實在是太簡單了。
 


在人生的考試中,我們是各人交各人的成績單,同一位老師出的題目,每一個學生答案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成績就不同。比如同一個婆婆,罵一群媳婦,每一個媳婦聽了,想法都不一樣,各人想法不一樣,就等於各人交出去的答案不一樣,每一個人所得的成績就不一樣。考試題目本身沒有好壞可言,但是每個人應考的心情不同,每個人的答案就有程度的不同;這個世間是一個選佛場,平時生活中,大小事情就是大小的考試,就是在選,選得中的人,就往生西方去成佛。
 


恩師告訴我說,廣欽老和尚平時大約早上六點,就會在寺裡面經行巡視,他平常都靜靜觀察,看什麼人拜佛念佛最認真,最早起來用功,就找那個最用功的弟子來,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一頓,甚至說一些讓他冤枉委屈的話,老和尚演技又很逼真,那位弟子聽了如果動心,甚至生氣起來,老和尚就搖搖頭,笑笑說:「我以為你多用功,這樣講幾句就受不了,唉!功夫還早咧!」
 


老和尚如果沒有說出最後這一句,可能挨罵的弟子怎麼樣都想不到,這是一個考題,因為沒有發現是考題,不知道老和尚這樣做原來是要看看我們怎樣交答案。不知道是老和尚要看我們對佛法的體會實行如何,故意演出的境界,因為統統不知道,所以叫做「不覺」。沒有隨時覺醒的心,就是無明、糊塗。佛是覺悟的,我們沒有時時覺醒,就是沒有在學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我們常不覺,就是沒念佛。雖然一大早就起來做功課,做了半天還是「不覺」。這樣就是枉費功夫,等於讀書很用功,考試都不及格!


有一位女居士聽到這裡,她就很歡喜地告訴我說:「這樣我知道了!我那個先生,經常一大早起來就隨便罵我,罵東罵西,罵得很冤枉,我都埋怨,前世不知道欠了他多少罵債?現在我知道了,我就當他是廣欽老和尚,早上出來巡視,給我出考題,這樣我就很快活了。我就把它考過,很歡喜去西方!」這位女居士真是有覺性,聽了故事公案,能夠拿來自己用,銷歸自性,我會講的人,不如她會聽的人。能活用考古題的人,必然成績優秀!


我們可能一大早就讀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經文是這樣讀,不過假如有人很兇罵我們,罵得又都是一些冤枉的內容,我們就暫且把金剛經放一邊,當做這境界是真的,開始傷心、委屈,一點兒都不記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開始跟著虛妄相去團團轉,不但取相,而且還動心,不但動心,又大大的傷心,一點兒都不會「如如不動」,所以讀了幾十年的經,一考起應用題來就死翹翹。人家如果說我們學佛都是騙人的,沒有真心學,我們聽了還很不服氣,假如一考試就不打自招,表現出佛所教我們的,我們實在一點都沒有學到。什麼忍辱波羅蜜,先放在一邊,先辯論一下,哭一哭再說。
 


老和尚出的考題是千變萬化的,我的恩師告訴我,當時承天寺建在深山中,工程有種種困難,大家要自己挑土、搬磚,甚至工作到全身泡在泥水裡面,老和尚勉勵大家,要一面做工作,一面念佛,訓練動中念佛的功夫。有一天,很多位法師大德來拜見老和尚,老和尚就請人到工地把我的恩師叫回來翻譯,當恩師一進到方丈室的時候,老和尚就馬上向在座所有的法師說:「你們看!我們全承天寺,就是這個人最會做表面工作!你們看看,她弄得全身都是泥巴,就是要讓人家說,她工作很辛苦認真!」大家聽到老和尚這樣講,可以說沒有人不相信的,在座的法師,有人聽了,就跟我的恩師說:「啊?老和尚說你都做表面工作,這樣不好喲!」恩師聽了,馬上就跪下來向大家說:「是的,弟子都是做表面工作,弟子會懺悔改過」。
 


當時,我聽到恩師這麼說,眼淚就掉下來,內心非常感動。我自己反省,如果老和尚這樣說我,又是向那麼多長老法師說,我聽了一定會當做是真的,感覺很難過,但是恩師她有覺性,隨時了解,這就是在考試,她會很平靜,照她應該回答的,交出她的考卷。
我們不知道這是在考試的人,就會依照自己的俗情俗氣,交出一張塗鴉、骯髒的考卷。這在選佛場上,準備得幾分呢?
 


我們想想看,如果有人當眾罵我們是做表面工作,我們聽了,馬上就不服氣,這等於就是不打自招,因為一生氣就表示內心沒有觀照,人家只說一句話,我們就馬上生煩惱,這就證明我們內心的修行工作,並沒有做,所做的真的只有表面工作而已,種種的工作本是要給我們藉境鍊心的機會,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好好利用工作中的種種境界,來降伏自己貪、瞋、癡、慢的煩惱,這樣所做的一切工作,確實只是表面,沒有實際的功德。
人家如果批評我們不好,我們就不高興,這表示我們做工作的動機,還有希望別人稱讚的心夾雜在裡面,這樣就是內心並不清淨。如果真心修行,內心有觀照,就不會為了別人說你做表面工作,來生煩惱,如果內心生氣了,就真正只有做表面工作,別人的批評也是千真萬確的。
 


恩師告訴我,過去在承天寺建築的時候,大家都要合力幫忙。有一天,在泥土裡忙到深夜,疲憊不堪的時候,老和尚竟然自己去把一大盒原來已經分類好的鐵釘全部都搞混。然後說你們去把這盒鐵釘分大小尺寸揀好,恩師描述,本來當時她湧起的念頭是「唉!老和尚,你怎麼偏偏選這種大家都疲累不堪的時候叫我們來揀鐵釘呢?」然而,老和尚把面孔板起來說:「難道臨命終的時候還讓你選時間嗎?」恩師當時馬上跪下來,懂得老和尚的意思,回答說:「弟子現在就去揀。」然後勉勵振作,抖擻精神,把鐵釘分一寸、二寸,照大小分類,揀到半夜,才把鐵釘都分好,然後去報告老和尚說:「弟子已經把鐵釘分好了。」老和尚卻說:「要揀也是你的事;不揀,也是你的事!」
 


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無論是三十歲死,或是八十歲才死,總是這一生最老又最累的那一天,所以平常都要努力練習,不管是什麼痛苦疲勞的時候,都要能夠正念分明。我們都知道,老和尚自己是一個整夜都露天打坐的人,他本身根本不需要建什麼寺廟,他可以說,把建寺廟當作是教學的器具,用這個來鍛鍊弟子。老和尚說,修行不是在討論事情是有理還是無理,是看你遇到境界的時候是能忍還是不能忍。


在我病得很痛苦的時候,恩師來到我的床邊,告訴我老和尚的開示,和她自己的修行過程,我聽了很感動,就再振作起來念佛,因為要念也是我的事,不念也是我的事。要念佛往生西方,是我的解脫快樂,不念佛要痛苦輪迴,也是我的事,也是要自己去吃苦。
 


我們都是忍力還沒有成就的凡夫,在種種身心的折磨當中,雖然知道這是我應得的業報,也有不能安詳微笑、熬不過去的時候,但是只要再提起信願—就如同三更半夜振作精神,把鐵釘揀好那樣,提起信心願力念佛,一定可以回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條路就是不斷提起信心願力的路,就是一條把痛苦化作光明蓮花的路。我們要注意老和尚的話,要揀也是你的事,不揀也是你的事,真的,要去西方也是你的事,不去西方也是你的事!你要時常提起精神,正念分明,也是你的事,你要糊裡糊塗,妄想、煩惱也是你的事。
 


有人到寺廟去,會要求師父打香板,消業障。我的恩師就想說,如果是自己要求別人打香板,心裡就有準備,當然被打的時候,心裡就不會生煩惱,如果是沒有準備,不注意的時候被人無理地打過來,這才是考驗,才可以了解自己的程度和煩惱,所以我的恩師就去跪著懇求老和尚慈悲,幫她去掉「我相」的煩惱,老和尚聽了就說「好,好,好!」,但是並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恩師就每天都去跪著懇求老和尚,老和尚還是說「好,好,好!」,但是依然沒有動靜,日子久了,恩師事情又多,就漸漸忘記。


有一天很多政府官員、台大教授、北一女中老師都來到承天寺拜見老和尚,老和尚就叫我的恩師去翻譯,當恩師一進去,照平常和大家念阿彌陀佛,合掌打招呼的時候,老和尚突然就用很誇張,古怪的動作來學我的恩師合掌說:阿彌陀佛!恩師一看,今天不一樣,就趕緊去跪在老和尚面前,老和尚就說:「這麼多在家居士在這裡,你跪著是要讓人家折福嗎?」恩師不敢再跪著,就趕緊站起來。老和尚反說:「你大膽!竟然站得比師長還高!」就這樣,跪著也不對,站著也不對,要和師長平起平坐,就更不對,真是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當天因為有很多人要求要皈依,按照平常的慣例,皈依證都是由我的恩師,或是其他師父代替老和尚來填寫,取法名。但是那天老和尚竟然向大家說:「你們看!她自作主張,皈依證都是她自己寫,目中無人,心裡那有尊重師長,你們到底是要請我作證皈依?還是請她?」

恩師一聽,就不敢再寫,趕緊把皈依證整理好,送到老和尚的面前,結果老和尚又說:「啊?說她兩句就生煩惱,不要寫了!統統要給我自己寫!這一大堆是要叫我怎麼寫、怎麼取!取名叫做傳圓?傳扁?傳鹹?傳甜?傳凸?傳凹?」說起來也真有趣,老和尚確是有修行功夫,人家被他取名做傳鹹、傳甜,大家也都很高興。恩師當時看,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忍不住眼淚快要流下來。


老和尚又向大家說:「你們看!講她兩句就在流眼淚,她就是要讓人家說她很可憐!」流眼淚也不行,恩師只好眼睛閉起來,深深吸一口氣,念佛,開始思惟觀想,沒有一個「你」在罵我,也沒有一個「我」在被你罵,也沒有「你所罵的話」。結果老和尚又說:「你們看!她在那兒眼觀鼻、鼻觀心,假裝很有修的樣子!」在場所有的人都聽得莫名其妙,大家都看她一個人。
 


恩師說,當時實在想找一個洞鑽進去,也很想逃走。可是老和尚又說:「跑那兒去?給我停住!」真是起心即錯,動念即乖,無可奈何當中,也是要忍下來。可是等到會客時間一過,老和尚竟然若無其事,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平平靜靜,還笑嘻嘻的,端牛奶給我的恩師說:「這給你吃。」等到下午會客時間一到,老和尚又像上午一樣,開始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嫌過來、嫌過去,嫌得令人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會客時間一過,他又若無其事。


我的恩師回想:「今天一整天,實在是想不出到底犯了什麼錯,為什麼老和尚樣樣都罵呢?」恩師心裡就起了一個念頭說:「我要去問問看,看到底是什麼不對!」她一這樣想,就往方丈室走去,敲了門走進去,老和尚看她進來,就故作一副驚嚇的表情,用手拍著胸脯說:「叫人家幫她去掉『我相』煩惱,才講她兩句,就要來問問看!如果打她香板,豈不是要去叫警察!」方才生起一念不滿的心,要「問問看!」老和尚就已收到電波了,十方諸佛靈明,我們有什麼心念,能瞞過聖賢呢?
 


我的恩師聽老和尚這樣說,心裡當下就明白,原來是老和尚慈悲,應自己的懇求,所出的考題!就趕緊跪下來懺悔、感恩。老和尚又說:「我問你!你的名字是不是我取的?我叫你傳淨,你就是傳淨,我叫你傳緣,你就是傳緣,有一天你如果死了,叫你傳淨,你會回答嗎?臉上這一層皮如果撕下來,下面是什麼呢?這麼愛面子!什麼是我?什麼是面子?」


我們常沒弄清楚「面子」是什麼,「我」是什麼,就護衛個不停,拼命爭取。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什麼?卻又不明真相。一輩子做糊塗事,不要真理,只要面子,不知想得到什麼?我們時常念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念經是這麼念,聽經是這麼聽,聽的時候,好像很解脫自在,但是考題一出來,有人嫌我們、罵我們,我們一聽到,馬上,保護自己的念頭就會跑出來,甚至很不高興。心裡有「我」這個觀念,感覺有個「我」被人家罵,就是我相、人相都表現出來,除了證明自己是個可憐的凡夫,並不是菩薩以外,實在是沒有什麼用啊!


處處保護一個「我」,為了我相稍微被人家嫌,就覺得沒有面子,很不自在,希望別人關心我、尊重我、認為我好,這都是在培養我相和我執,佛教導我們要看破放下的,我們反而每天都認真的在培養,還以為自己是在學佛,其實是每天和佛唱反調、抬槓,不過我們自己很少能發現這個現象,總是感覺照顧自己的面子是很應該,很當然的。這不用人教,連小孩子也會。我們可以體會,如果我們的父母在罵我們的兄弟,不是在罵我們自己,是不是我們聽了就不會很難過,假如罵的是我們自己,就比較不歡喜;如果你的上司今天早上是罵你的同事,不是罵你,你聽了就不會感覺沒面子,可見是罵到「我」這個「我」的問題,不是罵的內容的問題。
 


人家私下罵我們,我們尚且會不高興,何況老和尚是選擇場面浩大,來人甚多,而且是大官、學者來的時候,才故意當眾樣樣都罵,罵得讓你去體會,起心即錯,動念即乖,當下除了念佛,不分別、不執著,無我相、無人相之外,實在沒有辦法過下去。「會」的人,就當下捨妄歸真,體解大道,捨娑婆得極樂;「不會」的人,就在虛妄假相上,又大加虛妄分別,結果還是一場虛妄的惡夢,除了生死疲勞,不會得到什麼!
 


如果一個人不了解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去掉自己的煩惱,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恢復本來清淨佛性」的話,每天遇到境界考題,總是在那兒爭說:「我又沒有不對,你為什麼罵我呢?」總是在爭「是你比較無理,是我有理」,爭來爭去,只不過就是你和我,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這就叫做「人我是非」。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修淨土念佛法門,其實大部份還是修「人我是非法門」如果說要念佛,就說氣力不夠,容易打瞌睡;如果要論理相爭,就很有力氣,都不會打瞌睡。如果念阿彌陀經,就說念佛要一心不亂,還要臨終心不顛倒,但是不要說到臨終、生死關頭那麼嚴重的境界,就是平時人家嫌我們一句,或是當眾罵我們,冤枉我們,我們就馬上會「亂」給他看!一旦錯認為娑婆世界的小事是很重要的,就把佛都忘光光了,不但亂給他看,甚至還「死」給他看!


佛教我們要修集信、願、行三資糧,一心念佛,我們常常都是修貪、瞋、痴三毒,一心念著自我,這不是專門和佛唱反調、抬槓,是做什麼呢?根本都在長他人的志氣,滅佛祖的威風!人家隨便罵我們兩句就那麼有重量,佛說了四十九年的經,所有慈悲要救我們的話,我們聽來就那麼沒有重量,這是不是在表示,罵你的人對你來說,比佛更有威力。這也是證明,罵你的人對你比較重要,比較有影響力;佛對你比較不重要,比較沒有影響力,才會他罵一句勝過佛講一部大藏經,照這種吸引力的比例看起來,你是不是一定會被他拖去六道輪迴?比較不可能讓佛牽去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他兩句話就對你那麼有吸引力,把你吸得連佛都忘記,心都亂掉了!
 


有的弟子會向老和尚反應說:「工作太忙了,都沒有時間好好念佛」,老和尚就反問說:「你不會在動中用功嗎?」譬如在切菜的時候,切一刀念一句阿彌陀佛,搬磚頭的時候,搬一塊念一句阿彌陀佛,走路走一步念一聲阿彌陀佛,和人家說話,一停下來就馬上念佛,每一個工作都心平氣和去做,在生活中練習,每一動作都念佛,這就是動中的用功。

有一天,在建築工程正忙,工程車、怪手、建築工人都都來準備做工的時候,老和尚知道我恩師又開始要工作,處理問題了,他故意把恩師叫去說:「你現在去磨剃頭刀,把剃頭刀磨好」,當時恩師感覺很為難,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要叫她去磨,磨好了趕緊回去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卻一點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車在那裡等,若無其事,很悠閒地,又說要檢查她的磨刀石,我的恩師就快送磨刀石去給老和尚檢查。老和尚一看就說:「這磨刀石只有磨在中間這一段,兩頭都沒有磨,可見是心不平靜,用力不均,是急躁怱忙中磨的。」然後又叫我恩師回去,重新再磨!
 


我的恩師雖然知道這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導,可是工作很多,實在有壓力,就趕緊回去重新磨,這次就把磨石的兩頭磨一下,讓它平些,然後又回去給老和尚檢查,老和尚一看就說:「這就是要做給人家看,磨給別人檢查的,才補磨兩頭,根本沒有真正用心,平靜去磨!」我的恩師聽了,就跪下來向來向老和尚懺悔,求老和尚慈悲指導,磨刀應該怎麼磨?

老和尚就說:「兩手拿刀,心中念佛,安定平靜,由磨刀石的頭直到尾,平均用力,磨一下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管事情有多少,有多忙,心都不要動亂,每一刀都不能差錯,勿急躁也別趕速度,因為修行是為了自己修,是藉境來鍊心,藉著建築工程來磨鍊自己的心,並不是為了要做建築工程,更不是要做給人家看,或是讓人檢查用的。」
 


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我的恩師一看,真是口服心服,老和尚磨刀石是那麼平,平得發亮,那就是內心真實用功的過程。老和尚故意在很忙,而且境界動亂,令人很心急的時候,訓練弟子要把心安定下來,去磨刀,實在講,這世間的事物都是幻化的,工程不論多麼龐大,寺廟建得多大,有一天也都會化為塵埃的,只有內心的一念清淨、安定是成佛的正因,這才是我們用功的地方,工作只是我們用功煉心的題目而已。
 


有一天,我的恩師和大眾去出坡,到野外做工作,她把斗笠放在地上,有一隻蜈蚣竟然爬到斗笠裡面藏匿起來,當時我的恩師還不知道,要戴斗笠之前必須要敲敲打打再戴,她一戴上就被蜈蚣咬了一下,不但又紅又痛,而且整個頭都腫起來!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執事工作,雖然傷口很痛,也很忍耐去做,後來痛到站不穏,就去向老和尚報告。老和尚完全沒有問她到底傷口如何,是不是要緊,只有問「那蜈蚣呢?」我的恩師回答說:「當時被咬到,一痛,還沒看清楚就把斗笠丟了!」老和尚說:「那蜈蚣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的人可能會感覺很奇怪!為什麼老和尚對弟子受傷這麼沒有關懷心呢?實在講,老和尚對真正要修行的弟子,是照顧弟子的起心動念和法身慧命,勝過照顧身體。因為我們在六道輪迴中,一定是隨時都有身體的,只是每一生換的身體不一樣而已,有時候是用「人」的身體。有時候換成「動物」的身體,變成豬啊,牛啊,甚至變成餓鬼的身體。身體是一定會存在,會有的,只是好壞大小不一樣罷了!決定我們要有那一種身體,主要是由我們的心念決定。臨終一念生氣,就會換到地獄痛苦的身體,一念念佛,也可以換來佛的金色身。


我們平常只會照顧身體,執著身體,反而不知道該照顧我們的起心動念!老和尚很慈悲,提醒弟子,即使是被蜈蚣咬到,忽然間很痛苦的時候,也要保持慈悲的心,照顧蜈蚣,不是照顧自己,憐惜自己。當我們能夠發出對眾生慈悲的心,當下一念就不會感覺自己有痛苦,就等於由我們的「身見」執著中走出來,得到自在解脫。而且,如果一生中都發射這種佛菩薩慈悲的心念電波,必定投影出佛菩薩的相,換得佛菩薩之身。

有一天,我的恩師跟隨老和尚到後山徑行,忽然間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恩師就說:「等一下!我去拿剪刀把花剪下來插水瓶供佛」。老和尚就說:「這些花草長在這兒,本來就是供養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來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迴!」老和尚對世間的一枝草,一朵花,都是發廣大的供養心,供養十方佛。在老和尚的眼中,每一枝草都是佛的提醒,提醒他放下內心的貪瞋痴,不要再來輪迴。


有人去向老和尚告狀,哭著說,某某人說話都刺激他。老和尚聽了就教訓他說:「俗氣!沒脫俗!俗人才會感覺是別人在刺激我。如果是修行人,心放在修道,目標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行為。人家如果說我們不好,就是在幫助我們改進修行,就是送西方錢來給我們賺。結果,人家送西方錢給你賺,你不會賺,還坐在那兒哭,哭說別人給你刺激。」有的人,別人如果勸他要怎麼樣,他就會趕緊反駁說:「你自己還不是如何如何!你自己做不好還說我!」他為了要贏一口氣,寧可堅持自己的缺點,結果十年、二十年過去,還是那樣的脾氣。這種人是不怕自己不往生,不怕自己沒有進步,只怕別人不知道他脾氣大、反應快,只怕別人不知道他「我執」很重,隨時都要趕緊表現一下。
 


老和尚形容這叫做「憨慢,又厚性地」(台語)可以解釋為「能力差又脾氣大」。(貪、嗔、痴、慢具足)本來我們對某一件事,做得比較不好,能力差,笨一點是不太要緊的,但是如果能力差又脾氣大,就沒有什麼優點可取的了。別人幫助我們修行改進,沒有生感恩的心,反而生氣想要反咬人。意思是—別人如果做不好,你就有理由也可以不必改好,到底你修行是為了他修,還是為你自己修呢?別人如果沒有修行,你就有理由跟著不修行,有人很有修持,你為什麼不效法他修持呢?阿彌陀佛那麼有修持,你不去跟著佛學習,修正自己,只會拿「別人不夠好」,來做自己不肯修正的藉口,這有什麼用呢?
 


有人抱怨,當他再三犯錯時,師長指正他的口氣不禮貌、不委婉,大言不慚地說:「就算我常做錯,錯都錯了,師父也要很和氣好禮來教我怎麼補救!」這令我十分驚訝:闖紅燈撞死人,竟然還罵交通警察對他不夠禮貌委婉,不知自己亂闖亂撞之心,多麼不禮貌,這樣的「勇士」犯過墮地獄,也會怪閻羅王和牛頭、馬面對他不夠禮貌委婉吧!

這樣的心態,做人都有問題,欠缺了一份慚愧心,學佛如何得益?老和尚說:佛法沒有末法,是「人」末法,是人不懂敬佛,重視法,老是把佛法擺在生活之最末…擺在財、色、名、食、睡之後,更擺在「茶餘飯後」之後,「人情應酬」之末,把學佛重要性擺在最末後的人,就是末法時代的人。如果是敬佛重法的人,永遠是在正法時代的!而從不在乎佛法,甚至和佛唱反調的,就是滅法時代的人!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婦是多壞,多不聽她的話,老和尚只問她說:「你如果肚子痛有沒有辦法叫自己不痛啊!你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那一位婆婆回答說:「不能。」老和尚說:「你教自己都教不來,自身尚且不聽話,怎能叫別人聽你的話呢?」我們如果希望把境界轉變成如意,只有自己願力忠懇堅強。我們平常在佛堂念佛拜佛的時候唱念「願往生極樂」,但是一出佛堂碰到生活考題,馬上就會浪費生命去計較,浪費生命就是枉死娑婆!比如說:你兒子大專聯考名落孫山,你心中如果很在乎,覺得沒面子,不敢出去見蓮友,怕人家問起「你兒子考得如何呢?」有這一種心就要好好檢討自己願生極樂的願。
 


當然,希望兒子考上大學,這一種希求是正常的,可是這一種願一旦有面子問題,患得患失,就變成了追求娑婆名利的願,和自己往生極樂的願是相違背的,一個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不會去希求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會幫助孩子同生極樂國,讓孩子真心快樂,會培養孩子的信心、願力和慈悲心,讓他樂意助人,而幫助他永遠究竟快樂,他會認為孩子是不是考上大學不是很重要,因為在這世界上能夠普利眾生的人,未必要去讀大學啊!說實在自己能不能通過極樂大學的信願考試才重要,自己要是枉死娑婆輪迴六道比考不上大學嚴重了了!
 


在燕巢有一位悟光和尚尼,她曾經閉關修持很好,她有兩句開示描述她的心境,非常好,簡單而貼切,真正是信心願力具足寫照,她用很輕鬆自在,很溫和與柔軟的聲音說:「沒有一個憂愁的事,沒有一個著急的事」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境界,聽了覺得身心很清涼。

一個人真的相信佛力,相信自性,信心具足了就沒有一個可憂愁的事,反正都是往生極樂,憂愁做什麼?對娑婆世界的一切,不再罣礙執著,就沒有緊張壓力,就沒有一件值得著急的事,反正一切都盡心盡力,該辦好的,自然都會辦好,「著急也不會比較快,不著急也慢不了」。不把心思浪費在著急,才能夠真的做到盡心又盡力,反而能夠最快圓滿!有人誤會願往生極樂,對娑婆世界不在乎,那就什麼都不必做了。
 


事實上恰好相反,不在乎是不在乎個人名利,不在乎自己的利害得失,反而心情愉快,心境開闊,做什麼都能夠全心全力付出,不會浪費心思在計較或是緊張擔憂,做什麼都快快樂樂盡心盡力,又覺得心中悠閒沒有事,不會累。就像觀世音菩薩,他是由「無為心內起悲心」才能夠全心全力幫助眾生拔苦予樂。
 


◎如果平常生活中,你的孩子幫忙做家事打破了碗,弄壞家俱,你也能夠願生極樂,只好好的教他,不生氣不罵人。

◎下班的時候發現遭小偷,你也能願生極樂就歡喜布施,不必恐怖憂愁。

◎假如先生有外遇,你也能願生極樂不和他嘔氣對他更好;煮菜燒焦了你也願生極樂,快樂地把鍋子刷乾淨。

◎朋友誤會你,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不必傷心,因為阿彌陀佛了解你。

◎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對你很好,你也能夠願生極樂,了解阿彌陀佛對你更好而且永不變心,這樣才能當下快樂,否則苦也是白苦,氣也是白氣,除了枉死也不會得到什麼,不如把枉死變往生。

◎我們練到無論怎樣緊張的情形,都會第一念就念阿彌陀佛,才有可能臨時意外變故時,可以念佛,假使我們內心放不下的垃圾還很多,念佛沒辦法專心,我們內心還有很多事情比阿彌陀佛還重要,這分數都還不夠,平時我們健康就要把功夫準備好,什麼叫功夫呢?
 


並不是飛天鑽地,奇奇怪怪的事情,是隨時可以靜下來念佛的能力,說簡單一點,就是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很清楚打電話給阿彌陀佛,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打對了,打清楚,也就是說不管發生好的事情或壞的事情,我們對佛有信心,一個有信心的人,他會相信一念佛,不但二十五位菩薩隨時在我旁邊,保護照顧,而且十方諸佛都護念,有信心的人就不會怕東怕西,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惱一大堆。



標籤:
瀏覽次數:61    人氣指數:661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宣化上人開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摘述自般若心經講記【聖印法師】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