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2554
 林中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馬屁集團又跳票之募兵制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請益100年原住民四等工程力學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作者: 林中木 日期: 2013.12.26  天氣:  心情:
徑度法是指結構矩陣嗎

是"勁"度法..
歐陽的書應該算平易近人
請參考
建議從"傾角變位法"開始學→"彎矩分配法"→"有限元素位法"→"直接勁度法",

書本推薦:林永盛 基本結構理論分析; 詹崑祥 結構學 (下)...

我是從基本觀念開始打基礎起來,只找我看得懂的書...

請參閱 "虞兆中敎授學術論文集"一書, 裡面有收錄虞教授當年提出的綜合彎矩分配法詳細原理, 畢竟是該方法的原作者寫的, 100%原汁原味呈現! 如果你害怕閱讀學術論文, 也可以參考劉啟台的細說結構學, 或歐陽的解說結構學.

你可以看 梁英文寫的那本 結構學(下) 圖書館應該都會有

其實不如反問閣下想學綜合彎矩分配法的「目的」
若只是要X、Y、Z,那與傾角變位法根本無異
傾角變位式、矩陣位法稍微整理一下,把解聯立過程改成「鎖住」+「開鎖」+「傳遞」+「反傳遞」
就是彎矩分配法的運算

綜合彎矩分配法可貴的,是在兩個可互相分配轉角自由度以上時
可透過表格運算「殺掉」「至少」一個自由度
例如一元三次式可以降成一元二次式,大幅節省考場運算時間
假如是這個目的,閣下可以看看 梁英文寫的那本 結構學(下)第14章

至於考試能不能用,個人認為問題不大,當年國考大叔也沒被扣啥分


不然就看劉啟台的

歐陽的綜合 寫得還可以 你是不會令 "xyz"嗎?

綜合彎矩分配法,其實只是透過代數來實行節點鎖住->傳遞彎矩->開鎖的步驟,取代逐步計算至收斂的傳統作法.劉啟台的書在這邊講解得非常仔細,耐心看完一遍之後,就不需要去硬背彎矩分配法的解題方式了.

想當初我修結構學時,沒把握到彎矩分配法精神,就直接看例題如何列表,如何解題.後來我因為資質駑鈍,實在看不懂謝大師的書而怒翻其他書,發現他們的列表運算習慣又不一樣,搞得我腦筋一團亂.到頭來是自己學習方是出了問題.或許有人會說"考上就好,懂那麼多幹嘛?" 我個人是覺得,有時候稍微花點時間把一個小觀念打通,可以幫自己省下不少"硬碟空間"啊....

綜合彎矩分配法就是一種代數解題
既然由"支承條件"就可得知固端彎取分配比例
不如直接用代數進行分配(雖然含未知數)
再僅做1次傳遞
再利用邊界條件求出代數

"綜合彎矩分配法"無收斂求解的問題
所以得到的是正確值(非近似值)
故解題快速為本法一大優點

喔 對了 忘了說 謝元裕大師的書 原文書寫得比較好

中譯的根本就.......

要看的話還是看原文比較好 寫得比較詳細

`````````````````````````````````````````````````````````
93年四等特考工程力學第1題
1)總勢能Π不等於0,最小總勢能原理δΠ才等於0
(2)題解直接chain rule 沒有將δ^2乘開
(3)滾支承本來就會移動,不懂你的問題點是?
``````````````````````````````````````````````````
依本人淺見
1.根據桁架穩定度判別
b+r-2j =9+3-7*2=-2 (不穩定結構)
以下討論為.如果以C點再延伸兩桿件至E及F點的
-----------------------------------------------------------
2.D點左側跟D點右側剪力不同是因為
(1)D點左側是指AD段的剪力.D點右側是指DC段的剪力.故影響線不同

(2)影響線為一單位載重在桿件上移動.當單位載重位於D點時.故剪力不連續
------------------------------------------------------------------------------------------
3.以下為我自己寫的答案(不一定正確 僅供參考)

``````````````````````````````````````````````````
我沒去計算,所以不太清楚你計算的數值是否正確?

但是依照你的計算方式是求B點撓度。

這題是叫你求方程式,也就是剛開始要假設梁的X方程式,再由微積分求BC段的撓度方程式。



標籤:
瀏覽次數:221    人氣指數:22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馬屁集團又跳票之募兵制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請益100年原住民四等工程力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