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2554
 林中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力法 和 相合變形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適度的捨棄很重要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新普森積分法
作者: 林中木 日期: 2013.12.27  天氣:  心情:
請問,在彎矩圖中碰到2次或3次拋物線,其X數值該如何求出呢?

假設 L數值為10m,那麼X數值在2次拋物線為多少呢?X數值在3次拋物線又為多少呢?

...............不就是令M=0去解方程式嗎?
這部分問題用新普森積分法即可解決(宋裕期老師的傑作)..不必算啥拋物線的面積與形心位置啦
這一題一開始有一個-9的力矩數值
彎矩圖的數值是由剪力圖面積推算出來的
你只要將剪力圖面積算到+9,那段距離就是x了
那需要算到二次三次方程式,觀念要清楚,問題就不會複雜
```````````````````````````````````````````````````
第三題:
這題更簡單,只要知道梁全長為多少,就可以畫出剪力彎矩圖。
利用彎矩圖,使用共軛梁方式就可以求解。

此題A轉角為共軛梁A點的剪力(反力),
最大撓度即為梁中央處,計算共軛梁中央處的彎矩,即可得撓度。
```````````````````````````````````````````````````
畢竟紫煌兄的水準太高了,我跟不上,國考科目內容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全部地毯式準備,適度的捨棄很重要,這時想到有一個土木、結構技師、高考、基三上榜的人也是跟我ㄧ樣結構矩陣只準備手算直接勁度法,這我就安心了
關於靜不定桁架沉陷
δ=P*L/(A*E)

已知A、B、C沉陷量,可得Ra、Rb、Rc,

已知反力,桿件的內力應該可以求解了吧!
外幾合一度靜不定,內幾合一度靜不定,共二度靜不定,用單位力法解,取外幾合及內幾合二個贅力去解。
此題若版大取B點反力為贅力與取一根桿件之贅力
則可求出整個支承反力與桁架內力,然後再依單位力法的定義,虛外功=虛內功(詳見劉老師細說結構),重點是他的定義,即可得答案
這題答案我算出來是
DB桿內力SDB=-10.959KN(壓力)
B支承反力RB=27.053KN(向上)
`````````````````````````````````````````````````
關於Normal Stress -Strain Diagram 圖(拉力)中
當正向應力超過降伏點後
應變上升、應力下降,是因為Necking(頸縮)現象的產生

而在Shearing Stress-Strain Diagram圖中
剪應力作用超過ultimate shearing stress (τu)後
也如上一樣的應力降而應變上升
這也是因為頸縮現象嗎??
延性材料與脆性材料都有頸縮現象,也就是超過極限值之後,應力下降,應變增加。

但是延性材料的頸縮現象比較明顯,脆性材料只有一點點的小段頸縮現象發生。
`````````````````````````````````````````````````````````````````

我來分享我的心得好了,小弟是在畢業後5年,於92年底重拾書本,在邊上班邊唸書的情況下一路自93北市基特、高考、土技、94土技、95結技、96結技考上,其中兩種技師均考了兩次,除了測量和結動耐震有去補習班看帶子外,其餘科目皆自習,所以以下的建議我想針對邊上班邊自習的朋友們應該有些幫助:

我想主要提三個關鍵

關鍵一:考古題

土木的考試科目這麼多,每科又都好幾本,要如何下手??我想考古題絕對是第一優先,針對考古題絕對要經歷蒐集、分析、整理、反覆練習等步驟,才能抓住考試的重點。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整理考古題上,針對考古題出題重點的章節下功夫,至於考古題冷門的章節則輕描淡寫甚至不碰,小弟覺得受用良多。
至於考古題的來源可買書、去補習班蒐集、上考選部下載,題解的話不可盡信書上或補習班所謂名師的題解,很多錯誤,要自己判斷。

關鍵二:自己的筆記

離開書本這麼多年,年紀又已30好幾,記憶力真的有差,每次念過後一個禮拜就忘記了,又每天可以唸書的時間至多3個小時,怎辦??
所以要作自己的筆記,筆記包涵了章節內容、重要例題、考古題及『告訴自己的話』,其中『告訴自己的話』往往是『重要觀念』、『解題的技巧』、『易錯的地方』,目的在提醒以後的自己,不要忘了這些東西,自己寫過的東西,只要日後稍微看一下就可以恢復記憶,我的筆記上常常寫滿了東西,想到什麼或理解到什麼就趕快寫下來,以免忘記,真的很有用。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每科都有自己的筆記,小弟有作筆記的科目包含RC、鋼構、結構、材力、土力、基工、工程力學(動力)、結構動力。

關鍵三:最後衝刺+反覆練習

平常上班忙碌的生活,回家後還要唸書真的不容易,小弟考四次技師考試,考試的準備時間大約都是4個月,但在這四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強迫自己再怎麼累都至少要念1個小時的書,可以的話要念到3個小時,星期六日更要把握,最後衝刺階段小弟認為是很重要的。
至於反覆練習,小弟通常針對筆記上面的例題都會反覆練習,不管之前已經算過,但複習時一定要用算的不能用看的。
至於要背的科目,小弟通常都留到最後一個月來看,也都是拿考古題來背背,以求基本分。

以上是小弟經驗分享,希望對還在試海裡努力的朋友有幫助,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收穫的。

`````````````````
其實這三個科目我也都分數不高,落在40-60分裡面,但因為我不喜歡背的科目,所以都靠計算的科目拉分數。我的準備方式是考前一個月再來背(當然營建管理的畫圖要先會),多半是背考古題。
````````````````````````````````````````````````````````````````````````````````````````
在請問樓上,有關結構矩陣直接勁度法裡面,有所謂電算直接勁度法與手算直接勁度法,不知道您當初是準備哪一個?還是兩者都準備,因為手算明顯要比電算快很多,但是有時題目又會給元素進度矩陣,若採用手算一定會被扣分,但電算又很麻煩,想聽聽您的建解,謝謝
給點建議!電算的方法在基三考很多次了!所以也不能不準備...

不過在考場,小弟都是先手算把[K][Q][T]算好擺在旁邊...(小弟的結構矩陣是毛派的)

然用電算的方法掰個八九不離十....答案自然水到渠成...

注意:毛派通常以順時針轉角為正,但考試(尤其是台大土木研究所考題)常常以逆時針為正,所以算出來的答案,非對角項有時會差一個負號!

電算的技巧可以看歐陽的書,裡面寫的又詳細又好
標籤:
瀏覽次數:73    人氣指數:73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力法 和 相合變形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適度的捨棄很重要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