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524848
 Crystal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是嗎 ? 哈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狠狠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學習 在一起的幸福
作者: Crystal 日期: 2013.10.11  天氣:  心情:
來源 → http://www.brand.net.tw/community/Diary_Content.aspx?id=3801

鄧惠文 ●與愛同行●

 茫茫人海裡,我們怦然、我們相愛。故事,卻不是在這裡結束。

延續,愛的心跳聲,鄧惠文新書《學習。在一起的幸福》因而浪漫誕生:「坊間很多教導如何去吸引人的書,卻沒有教人如何在一起20年,還要繼續愛下去 你是我的命運 吉本芭娜娜曾經說過:「療癒本身,其實是一件痛苦的事,不要把療癒想得太容易了,一面覺得痛苦,一面也是在釋放自己。」很多人都認為,兩性間的心理諮商,只要把彼此心裡的話說出來,問題就會解決,但在鄧惠文的新書,她這麼寫序,「如何和你一起,將彼此從囚禁的掙扎中釋放,可以再飛。有時比翼,有時錯落。展開纏繞的網,成為我們之間,綿長甜蜜的絲線。」

鄧惠文看待「關係」是一種必須回到源頭去找答案的過程,她說,諮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往最深的地方去,在那裡,你們知道,有被遺忘的相愛的理由,在等著你們。愛的火花在當年讓你們在人海裡看見彼此,時間經過,生活,工作,忙碌,愛的冰點讓你們不再去看彼此眼裡,那張初識時始終稚嫩的面孔。於是鄧惠文說,「一直愛下去,就是我希望,在我的寫作裡,可以讓人看見的溫度,但延續愛的溫度,必須要翻開很多彼此原生家庭、成長創傷的痛苦。」療癒,一個心跳之間的距離,是殘酷,卻也溫柔的觸撫。

從一個忙於看診的心理醫生,搖身一變成為許多本暢銷兩性書的作家,透過媒體,她那理智中又帶著溫柔關懷的光芒,讓許多人重新看待了愛之間,如何平等去愛的位置,又如何能走在生活裡依舊聽見浪漫的呼喚。鄧惠文為了新書《學習。在一起的幸福》受訪,對她來說,這些年生活的變化,其實也是命運的牽引,「我一直都是一個很喜歡戀愛的人,大概也因此大學沒有考上第一志願,我媽媽總說,愛情,從小就是我很大的方向,現在也真的成為我的工作。」雖然笑著這麼回溯,鄧惠文接著說,應該是人們對於婚姻裡的兩性關係有很多疑問,所以她看診多年後的方向就此轉變。

如今,愛情,彷彿她的終生課題,「我從來不覺得我是在工作,這大概是我的命運。」 我是一個很喜歡待在關係裡面的人,愛情,從小就是我很大的方向,現在也成為我身在其中的一部分。 學習。一直相愛的能力深入在關係與愛情裡面,傾聽許多聲音,寫下她的愛情方向,鄧惠文直言,愛不只是感覺,也該包含真實的生活。

「剛開始是三采出了一本雅子妃的書,邀請我上節目去談婚姻裡的束縛、愛情等等,於是我開始接觸到這方面的議題,不然其實以前我的病患也多是來看失眠、肚子痛、偏頭痛這些病痛。」曾經,婚姻是讓人嚮往的承諾,如今卻成為一種束縛的投射,「其實我發現,人們對於理想的另一半要求非常高,我們要如何在愛了10年、20年以後,還繼續愛著同一個人?」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只是說出真實的想法,卻給對方一種攻擊感,她說,互動,不是去改變對方,而是讓自己趨近對方。

「走下去」是「在一起」的真正意義,「我是一個很喜歡待在關係裡面的人,所以我一直在研究所謂幸福的關係是什麼?」鄧惠文說,這本新書因為深入探索兩性之間,所以特別為了台灣人寫了一章婆媳關係,她說愛情其實是一種相互都願意付出的關係,而不是計較誰給的多,「年輕的時候,我和很多朋友也都是女權主義者,我們要求性別平等,相信愛情如果要講浪漫,就是兩個人的事,但十多年經過,最近我發現,這些朋友們都自願性地把婆婆接來住了。」

一如她書裡寫到,幸福的關係需要雙方都有寵愛別人的能力,而不是兩個討愛的孩子的家家酒,不再害怕失去自我空間,而是感同身受的希望為對方一起面對問題,「故事永遠不是在求婚那一天就結束,我的書是去談兩人一起走下去的學問。」靈魂裡的浪漫性格,讓鄧惠文對於愛的延續,深信不疑,她邀約妳,一同努力。  

Portfolio
鄧惠文
會心診所與台安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研究與教學主題包括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個體化歷程的心理探索,著有《學習。在一起的幸福 》
標籤:
瀏覽次數:311    人氣指數:2491    累積鼓勵:10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是嗎 ? 哈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狠狠愛
 
住戶回應
 
時間:2013-10-11 03:17
他, 98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