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41957
 ☆傻氣喵喵☆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摘述自般若心經講記【聖印法師】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妙蓮老和尚開示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禮佛一聲,可滅八十億劫的罪
作者: ☆傻氣喵喵☆ 日期: 2013.09.15  天氣:  心情:


禮佛一聲,可滅八十億劫的罪(道證法師)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我只可說是有一點點佛緣而已,根本就談不上說修行,但是這一點點的經驗,使我感覺到修行就好像解大便一樣,把心中的煩惱、垃圾、罣礙都把它解掉排出去,得到一分的輕鬆和舒服,把胡思亂想的力量都省起來,這樣子體力和精神就會好很多,肚子裡面的大便,假使不解掉,靠什麼藥都不會舒服的,我有一點點的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可能在生病當中,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剛生病沒多久,懺公師父就指示我,要多拜佛來消業障,業障這兩個字,我們簡單來說,業就是行為,障就是障礙,意思就是說,由於我們過去種種行為,累積下來的結果,所產生的障礙,無論是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障礙,我們過去的行為包括我們所想的念頭,我們所講的話,我們身體姿勢作為。
為什麼說拜佛能夠消除這些業障呢?因為當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的心要念佛,調整到清淨、恭敬、口內念佛、就不會說其他的雜話,語言清淨,拜佛的時候,身體會很柔軟、謙和、恭敬、那些動作都是訓練我們動中的安定,就好像把水管內,不斷的灌水,來沖洗,慢慢水會流得很順利,而且乾淨,開發出我們本來有的能力,使我們各器官的機能都能活潑起來,在我很衰弱的時候,因為肚內的腫瘤很大,拜佛的動作是要五體投地,人要跪下來,坐在後腳跟上面,而且頭的印堂要貼在地上,因為兩隻手、兩腳膝蓋、頭都要貼在地上,所以叫五體投地。
這個動作使我的腫瘤和腸子都擠在一起,可以說氣好像踹不過來,站起來時,覺得天昏地暗,滿天都是金條,每拜一拜,都覺得很辛苦,不過我對佛是有很深的尊敬及信心,所以內心總是覺得可以拜死在佛祖面前,總是比死在病床上面還好,我總是想著,拜死總比不拜的好,就再支持拜下去,每天拜一百拜,都要努力,才拜完,開始的時候,覺得身體很重,稍微動一下就很喘。
後來有一天,我知道有一位得到骨癌的王雪琴學姐,她已經鋸掉一條腿,每天,她都用剩下來的一隻腳,站著念佛、拜佛,她每天可以拜一百零八拜,還可以做很多家事,我知道以後就覺得很慚愧,心內想著,她只有一隻腳,那麼難拜,都可以這樣恭敬拜一百零八拜,我兩腳還在,至少也要拜三百拜,其實你祇要自己試試看,就可以知道,用一隻腳拜,比用兩隻腳拜,有十倍的困難,這種比我十倍困難的事情,她都有辦法做到了,有她這樣的榜樣,我應該更加努力。
所以我就發一個願,拜十萬拜來感謝阿彌陀佛的恩惠,也感謝這輩子所受到所有的恩惠,也迴向給一切苦難的眾生,及所有得到癌症的朋友,希望大家都能離苦得樂,世界上並沒有人強迫我去拜佛,反而大家都勸我不要太累,但是這是我自己發的願,發了願就要去做,再怎樣艱苦,也要支持下去,但是很奇怪,並沒像大家認為那麼艱苦,那麼累,反而越來越不累,負擔好像越來越輕,本來一天拜三百拜要分好幾次才可以完成,後來不知為什麼?越拜越輕,速度越快,我從來也沒有想到要趕速度,只是身體的重要,好像減輕很多,有一種水管好像沖得比較乾淨,水流得比較順利的感覺,不像剛沖水時,很多沙黏在一起,沖不動的樣子,有一天忽然間不知不覺一次就將三百拜拜完,也不喘也不累,好像剛拜完第一拜那種情形。
以前我聽說有一位法師,他每天早上都拜三千拜,這件事老早以前我就聽說過,當時我不相信,人家說他很快就將三千拜拜完,我實在難以相信,因為那時我自己拜佛很鈍,而且很沉重,再怎樣加速度也沒辦法一天拜三千拜,其他也有像我不相信的人,就去現場看那位法師拜佛,也幫他計算,結果是真的,看他拜佛也不趕的樣子,看起來很輕鬆自在,也不像加速度趕快要把三千拜完的樣子,只不過他的動作看起來俐落,不費力,人好像沒什麼重要,幫他計算的結果,真的是拜三千拜,一拜都不少,後來我才真正相信,當一個人的妄想越來越少時,身體的負擔也就越來越少,越輕鬆,活動會越沒有障礙。才可以做到那麼快,那麼俐落,在佛門裡面,靜靜像他那樣用功的法師很多,算起來我是很懶惰,很懈怠。
以前聽懺公師父說:「拜佛是最好的運動及氣功,比打太極拳還好,我都沒有辦法體會,後來自己拜佛中,發現很多拜佛的好處,以及拜佛和醫學道理相應的關係,才漸漸了解,師父所講的話,拜佛使我們身、口、意清淨的運動,可以和佛相應,當然也可以治病,現代人精神很緊張,壓力很大,全身的筋肉都很緊,因為缺乏運動,所以整條龍骨都很硬,很難拗彎,在醫學上來講,我們一節一節龍骨的空隙,是神經和血管通過的地方,由龍骨空隙出來的神經是負責管理各內臟,如果龍骨一節一節靠得太近,就會壓迫到血管及神經,那一節如果受到壓迫,那一節就發生問題,它所支配管理的內臟,功能就會變壞掉,血液就不通,所以就沒辦法送充足營養分及氧氣去給內臟的細胞,細胞如果缺氧氣,就會容易變成癌細胞,血液如果不通,細胞製造出來的毒素,就沒辦法送走,所以這跟癌症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的姿勢、動作及我們的呼吸,對病情有很大的影響,拜佛的動作,如果能做到正確,就可幫助治療,因為拜佛的時候,必須將頭很柔軟的低下來,儘量低到下額可以碰到胸骨,這一動作可以將頸子的龍骨一空隙一空隙拉開,所以送到腦部的血液就會比較充足,而且要拜下去時,是用後腳跟做支持點,一面蹲下來,一面將腰彎下來,最好彎到肚子可以貼到大腿,這個動作可將龍骨兩旁的筋骨都拉長、放鬆,使龍骨一空隙一空隙拉開一點,這對整個內臟的血液及神經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兩手本來是合掌,在跪下去以前,肩膀和手都要放輕鬆,手壓住地上做支持,然後膝蓋才跪下去,跪下去以後,腳底翻到上面,人坐在後腳跟,然後身體趴下去,做我們的頭、印堂都要貼在地上,要注意,這個時候,眼睛必需打開,這個動作,可以調整我們龍骨,因為我們人為了要支持我們站的姿勢,都會比較緊張,一般人腰骨都會向肚子方面凹進去,一節一節的龍骨,都會靠得比較緊,這會造成壓迫的障礙,拜佛可以消除這個障礙,調整已經凹下去的腰骨,使它再向背方向再凸出來,把緊靠在一起的龍骨拉開,來消除壓迫,在拜下去的時候,同時兩隻手要很柔軟輕鬆向前伸出去,準備要接佛的腳,大約伸出到離頭頂一個拳頭的地方,這時兩旁胳臂下要儘量展開,它的意義是打開我們的心量,也增加我們的肺活量,也就是增加肺部交換空氣的量,在將雙手伸到前面以後,就將手心翻到上面,這個動作表示我決定要轉變自己的心境來迎接佛的光明,也是我要盡我的心來供養佛,一點都不保留的意思,這個時候,要觀照我們的手指像蓮花的花瓣,那樣柔軟輕鬆,不要用力,以我們雙手的蓮花來接佛的腳,這個動作是提醒我們,蓮花的開放,並不是靠外面的力量,是靠內部自覺的力量,我們的心花開放也是一樣,我們要觀想大慈大悲的佛,站在我們的雙手蓮花上,接受禮拜,我們可以跟佛面對面,這是多麼歡喜事情啊!
這個時候自然會由內心笑出來,我們又觀想佛放出清淨慈悲的光明,由我們的頭頂照進來,使我們全身全心都清淨光明,每一個毛細孔都會放光,我們一切的病痛就像黑暗,若是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我們又觀想所有眾生都跟我們一起拜佛,同時沐浴在佛的光明之中,我們一般人時時都在呼吸,但事實上很少人會呼吸,很少人有婉轉又徹低的呼吸,為什麼?你可以觀察,只要一個人在忙,或者他的心在注意外面的事,他的呼吸就會受到影響,變得很短又很淺,甚至有時會半禁氣,尤其是心情不好或生氣時,這種又短又淺的呼吸,會使我們體內骯髒的空氣,沒辦法吐出換新的空氣,所以時間久了,會累積很多骯髒的空氣,沒辦法吐出換新的空氣,所以時間久了,會累積很多骯髒的空氣,時間久了就會缺少氧氣,只要缺少氧氣,就容易得到癌症,容易生病。
我們利用拜佛可以調整我們的呼吸,變作徹底又完整,所以拜佛是很好的氣功,我們拜佛的動作,自然會使我們徹底吐氣,使我們全身的廢物,髒的空氣,都可以吐乾淨,然後我們趴地上時,因為全身的輕鬆,沒有阻礙力,所以自然在徹底吐氣以後,又有很深很完全的吸氣,血液也會因為吸氣吸引的作用,順利流通回到心臟,再打出去,我們每一個細胞,都會得到豐富的滋養及氧氣,以及極樂世界歡喜的氣氛,在我們拜好,要站起來時,要等我們吸氣時,應用吸氣的力站起來,就會感覺很輕,都不要費力,慢慢我發覺到原來一千拜一萬拜,都不過是眼前這一拜而已,根本就需要去計算,不要費心去想下一拜,祗要時時刻刻拜好眼前這一拜,享受眼前這刻,和佛面對的時間就好了。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的時候,發現很多病人,沒辦法接受一般寺院念佛的韻調,因為那使他們想到死亡,在辦喪事,所以他們內心會排斥,也發現一些重病的病人,他的氣脈很孱弱,根本沒辦法拉那麼長的音,來唱念佛,所以平常我只能照病人的呼吸速度,單單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好像一般說話的速度,那樣他們比較能夠跟得上,念出來。

為了適應病人的需要,而且也要配合一些初學的人,念佛覺得無聊,心情沉重,悶悶不樂,就採用他們喜歡的音樂加入佛號,他們聽起來,一字一字節奏很清楚,比較有韻律感,他們念得輕鬆快樂,就高興繼續念下去,我們醫生已經很多年,勸導病人念佛,也常碰到失敗的考驗,慢慢去了解病人的心情及需要,來做改進,後來才發現這是病人最喜歡接受,而且容易跟著念佛號,我用這種方式的念佛,代替很多的止痛藥和安眠藥。其實念佛最重要的是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跟唱什麼調及用什麼韻律都沒有關係,因為阿彌陀佛又叫無礙光佛,所以用什麼方式念,阿彌陀佛都沒有障礙。
★遇到什麼事,都是阿彌陀佛在考試。
★心情不好就念佛,念得讓自己歡喜,因為阿彌陀佛又名歡喜光佛,所以念佛自然就會歡喜。
★有什麼委屈,阿彌陀佛會處理,有什麼困難,念佛就沒事。
★過去的事不要再想,未來也不要恐怖,現在不要緊張,念佛就吉祥。
★早上起來就念佛,決定過快樂的生活,十方諸佛都護念,二十五菩薩隨時照顧。
★一生中擔憂,緊張根本沒辦法得到什麼,不如輕鬆念佛,念得平靜歡喜、自然佛力加持。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不但快樂又順利。
念佛,我們要練到無論怎樣緊張的情形,都會第一念就念出阿彌陀佛,才有可能臨時意外變故,可以念佛,所以我平常時念佛,就是練習,練習我們隨時都可以念出阿彌陀佛,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出來,一方面也是提醒我們自己,要像佛有那樣光明慈悲的心,那樣清淨歡喜的心。

假使我們內心放不下的垃圾還很多,念佛沒辦法專心,我們內心還有很多比阿彌陀佛還重要,這樣子的分數還是不夠,平時我們健康時,就要把功夫準備好,什麼叫功夫?不是飛天鑽地,奇奇怪怪的事情,是隨時不管發生好的事情,壞的事情,我們都要對佛有信心,一個有信心的人,他會相信一念佛,不但二十五位菩薩隨時在我們身邊、保護、照顧而且十方諸佛都護念,有信心的人,就不會怕東怕西,煩惱一大堆。
譬如說:今天晚上小孩子如果晚一點回來,就開始想著,不知道會不會有不好的事發生,自己就出一百種恐怖的事情,來使自己不安,這就是沒信佛的人。如果信佛的人,就不會打妄想,我們要知道,妄想會製造出業障,業障就由妄想想出來,信佛的人,如果他的小孩子晚一點回來,他就利用這段清淨沒人吵的時間,去念佛、拜佛,自然諸佛護念,菩薩就替他去照顧他的小孩,不但保護好好的,還會引導他們一條光明的路,比自己去對小孩嘮嘮叨叨還好,我們想想看,如果你信的佛菩薩,沒有能力護念你的小孩,處處要靠你自己去擔心,那你信的佛菩薩,不是比你更沒有能力,不如你了嗎?不如你的,那還算是佛嗎?
要念出阿彌陀佛不是很困難,三歲小孩子也會念,問題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能夠安心堅持念下去,有的人很喜歡堅持煩惱,抱住煩惱,如果你勸他不要煩惱,他常常回答:「這種事情,不煩惱怎麼可以呢?」好像世上如果沒有他在煩惱,全世界的人都活不下去一樣,到底他煩惱一輩子,解決了什麼事呢?又得到什麼呢?什麼都沒有得到,但他還是莫名其妙,很喜歡煩惱,愛煩惱的人,自然有很多事,可以讓他煩惱,別人不會煩惱,他也愛煩惱;愛生氣的人,自然就有很多事情,讓他生氣,別人不會生氣的,他也氣得要死,如果喜歡嫉妒的人,常常比別人不好,自然有人讓他嫉妒,這就是喜歡抱住煩惱、捨不得去掉,煩惱捨不得去掉,那有空手去牽佛呢?要牽佛的手,不需要拿別人的東西,只要能牽到佛的手,你要什麼東西都會得到。
有的人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亂想,就是念一千年,也念不感覺,藕益大師說了一句話很有道理,好像一隻秤的兩頭,一邊如果比較重,另一邊就蹺得高,如果我秤這世間的雜事較重,當然阿彌陀佛那邊就輕,如果把阿彌陀佛秤得很重,當然世間的雜事就不重了。
有人念佛很久,但是沒有得到信心和歡喜,為什麼?因為他的眼光沒注意到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如果發現自己有妄想,又開始煩惱,又把佛號放一邊涼快去,有一種人,他有因緣去道場和大家念佛,但很可惜,他沒有把重點用在念佛,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聲音,嫌太高又嫌太低,嫌太快又嫌太慢,嫌這個怪聲,嫌那個人不好聽,可以說,他聽到聲音而生分別心,並沒有聽到佛號而生清淨心,我們念佛時全身要放輕鬆,全身都很柔軟。
我們要了解,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常常都緊張得全身硬梆梆,個性很倔強,死的時候,要有瑞相,比較困難。假使我們心有緊張、有壓力,有很多要求和執著,我們的身體有一些肌肉馬上會硬起來,關節也硬起來,這種心境硬梆梆來念佛,很不容易和佛相應,念佛的心要像虛空,空空的沒有東西,我們知道雲和冰塊都是水變成的,但是他們自在的程度不一樣,冰塊又硬又冷又不會飛,一塊塊相撞,又會破碎,雲就會飛又很柔軟,我們念佛的心也一樣,如果像冰塊那就很硬,一塊一塊格格不入,如果像雲就可以在青天偏滿虛空,自由自在,到處流通。
念佛時,念「阿」時就把全部心力集中在這「阿」字內,其他什麼都沒有,身心世界等於消失,只剩一個字,念「彌」的時候,也一樣,全部的心力都集中在這一個字,念每一個字,都全心注意一個字,其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要管,這是最輕鬆,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好的休息和充電,這樣念一會兒,你就可以體會佛的名號裡面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我們念「阿」時,下巴放輕鬆,發出去的聲音,自然會把我們所有的痛苦,壓力都吐出去,把所有的煩惱,通通放掉,我們念「彌」字時,就像由內心笑出來,嘴巴也像佛一樣在笑,笑出我們佛性的觀喜,越念越清淨歡喜,念佛的每一字都有拔苦與樂的功德。藕益大師開示說:「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完全變成我們的功德。」很多人聽過這個開示,但是很少人能相信。
繞佛也是佛門內最好的養生運動,我們中國古代的時候,練武功,要練腿蹲馬步,就是讓你的下盤很穩,兩腿才有力,很多人到年紀大後,兩條腿先放棄了,他們沒辦法走路,有些人上身僵硬,一條腿在地上拖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個人差不多了,兩條腿也許沒辦法走路了,因為他從來沒有練習過,兩腳的重心怎麼轉移,繞佛可幫助兩條腿的力量恢復,我們每一步走出去,我們身體的重心就跟著轉移,我們怎麼去體會呢?
我們重新學一下,學慢慢走,用五秒鐘走一步(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我們把右腳向前方走一步出去,後腳跟先下(口內念佛號一聲)踏穩了,身體重心再轉移左腳底,這種兩腳的養生運動,我們每天在家裡隨時可以做,當我們在走路時,全身都微微的在動,這個感覺很好,原來走路應該這樣子,我們走得穩,身心都自在,身體保持平衡很重要,頸部要放鬆,頭部也要放鬆,這個焦點都在腳下的時候,血壓也會跟著下來,這時身體很舒服,我們慢慢走,心不散亂,不要東張西望,不要胡思亂想,專注這一句佛號,心也要跟著沉靜下來。

念佛一聲,可滅八十億劫的罪,而且又可幫助兩腿的力量恢復,不會到老的時候,不能走路,真的是一舉兩得。
宣化上人說:禮拜佛菩薩來世的功德有五種:
一、端正圓滿:相貌生得端正圓滿,人人見了都生一種愛敬心,對你有一種好感。
二、得妙音聲:聲音清朗宏亮,好像銅鐘似的。
三、多財富:能禮拜、瞻禮佛菩薩的形像,等到將來,會有很多的財富、寶貝。
四、生尊貴家:都生在很有地位,很有德性,尊貴的家庭。
五、生於天上:可以生到天上。
學佛的人和世俗的人,孝順父母不一樣,世俗人孝順父母只是給他吃,穿、陪他講話、陪他生活,但學佛的人,真正的孝順是替父母求生淨土,佛教是大孝,當父母生重病時,我們在緊張、恐怖時,人力不能辦到的事,一定要靠佛力三寶的加持,我們應該將心放在阿彌陀佛身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事,他都知道,既然我們要做孝順的孩子,我們要虔誠、至誠心要求阿彌陀佛加持,求阿彌陀佛安排,如果病能好起來,請阿彌陀佛慈悲護佑,讓他們的病快一點好起來,不要受病苦的折磨,如果壽命已盡,請阿彌陀佛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要在旁邊緊張,因為在病中的父母看到我們緊張痛苦,只會又加了一層無可奈何的苦。

標籤:
瀏覽次數:43    人氣指數:843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摘述自般若心經講記【聖印法師】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妙蓮老和尚開示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