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86303
 無照&天蠍&B型滾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色師騙改運 性侵數十高職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實人,不通達人情事理的怪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當」時間 兼差賺外快正夯
作者: 無照&天蠍&B型滾 日期: 2009.01.21  天氣:  心情:

民視報導:「當」時間 兼差賺外快正夯 分類: 新聞報導 2008/12/16 09:53

「當」時間 兼差賺外快正夯

更新日期:2008/12/16 09:01
被裁員或是休無薪假,多出來的時間該怎麼辦?在網路上有個當紅的網站叫做「時間當鋪」,透過這個平台,每個月至少有5000、6000人在上頭典當自己的時間,找兼差機會,有人最多1個月可以賺到20000~30000元,甚至比正職還多。

手腳俐落的幫客人洗髮,別以為可臻是專業的髮廊員工,他其實只是典當自己的時間,到髮廊賺錢兼學手藝,時薪才50元,髮廊的老闆鄧肯,遇上不景氣,一口氣把4位助理全裁掉,改用臨時工,光是人事費用省了50%。

鄧肯和可臻都是透過時間當鋪來完成交易,到底時間當鋪到底是什麼呀?其實就是1個網站,如果你有多餘的零碎時間,想要賺外快,有網友就希望能用腳底按摩的勞力,換一餐,或是具有電腦繪圖專長的網友,希望接case賺一筆,張貼公告後,就等有興趣的買方上門談生意,網站開幕半年,會員人數超過20000人。

典當時間,等於是提供兼差打工的機會來賺錢,不過網站越紅,代表被裁員的人越多,景氣越不好,雖然業者打開了知名度,不過意味著,只能靠外快過活的人也越多。
http://tw.myblog.yahoo.com/touchtime999/
==================

http://incub-m9.incubportal.net/incubation/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webnews97122401&Rcg=100277

2008/12/24 不景氣、裁員潮中,失業族「時間當舖」換報酬 首頁 > 最新消息
(2008/12/24 00:57)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裁員潮、失業潮,加上經濟不景氣,正職工作不好找,但打零工的機會卻不少,有失業民眾就靠著出賣時間,做起無本生意,反正有的是時間,像是幫忙接小孩、陪老人家聊天、幫忙寫讀書心得、陪跨年等等,認真一點接case,還能月入2萬元。

在麵包店打工的小毛揉麵團、塗蛋黃,每一項都認真學習,客人多的時候,還得站櫃檯,剛烤好的麵包要出爐,小毛也要來幫忙,雖然學了不少,但這樣工作只有短短10天,只是臨時工作。

像小毛這樣的案例還真不少,趕著上工發傳單的曾先生也是如此。在時機歹歹、工作難找的情況下,出賣時間的人愈來愈多,甚至還出現專門買賣時間的網站--「時間當舖」,反正失業的人有的是時間,發想人謝志文表示,構想就是把時間化整為零出售,是無本生意。

所以像是陪人逛街、提東西、幫忙接小孩、陪聊天、準備早餐,甚至還有陪人吃飯、看電影……,買賣時間愈來愈熱絡,認真一點,進帳也不少。小毛說,「一次接3份工,1萬8。」曾先生則說,「一個月也有將近2萬元。」

沒想到,原來抽象的時間也能典當,創造賺錢機會,這恐怕也是一種不景氣下的新商機。(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許雅惠、徐文彥)


資料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


時間,原本像流沙一樣,無色、無味,流失了也不覺得可惜。


但是有人發現了它的價值,他想把時間「存」起來,存在每個人的銀行戶頭裡,想用的時候就拿出來花用,而且可以交換。時間銀行創辦人艾德加(Edgar S. Cahn)在一九八○年發明了時間銀行的概念,他把每個人的時間、服務當作一個有價的貨幣,透過每個人對別人付出所累積的「金額」,換成他自己想要的服務,或是像席拉一樣,換到一張火車票。


席拉,五歲,住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她住的地方經濟蕭條,沒有工作機會,她的鄰居盡是些身上滿是刺青的失業年輕人。她沒有錢,不能上電影院;沒有錢,她也不能離開華盛頓。上帝唯一對席拉比較公平的是,她跟全球首富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樣,一天有八萬六千四百秒,滿滿的時間成為小席拉最富足的「資產」。


她的父母幫她加入時間銀行的計畫,每個星期,她省下玩遊戲的十個小時,幫社區裡的組織撿垃圾、清潔街道,每一小時換取一元當地發行的「時間貨幣(Time Dollar)」。


時間貨幣給了席拉不一樣的機會,每星期存十小時,一年她的名下就有五百二十個小時,她用自己賺來的「錢」,換到原本價值數百美元的舞蹈課;上完舞蹈課,她還參加空手道課、網頁設計課程,甚至換到一趟離開華盛頓的火車之旅,全都不花現金,花的是自己賺的時間貨幣。


在英國,甚至有一個「時間銀行鎮」,威爾斯南部的Treherbert鎮,時間銀行發行的時間貨幣,甚至可以像一般貨幣一樣使用。兩年前,住在鎮上,十九歲的荷曼(Rebecca Holman)就十分熱中交換時間貨幣,這裡是英國最窮、失業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靠著時間銀行的仲介,荷曼還是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她找到了一份教電腦的工作,每一小時換一塊時間幣,有了時間幣,她如果要修房子,只要花錢買材料,她可以用時間幣支付工人的工作時間,在這裡,時間貨幣也能換到實體的商品,只要花一百二十塊時間幣,她就能換到一台舊電腦,她還曾經換到一趟去紐約的旅行。交換,原本是原始人才愛用的交易方式,現在卻是二十一世紀的新流行。


在台灣,去年七月,專為交易時間的商用網站「時間當舖」也正式上線,半年時間就累積了近五萬名會員。時間當舖執行長謝志文表示,無薪假效應發酵後,網站流量開始激增,去年十二月和去年九月相比,「流量增加七萬多人,近二十五倍。」他分析,其中許多是受無薪假影響,上線找機會的人潮。


在時間當舖裡,許多交換時間的新現象開始成形。有一個業餘畫家為了請朋友吃飯,就花五百元向一位調酒師買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請他教她一些基本調酒技巧,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後,調酒師發現她是畫家,就直接建議「不如我教你調酒,你教我畫畫,」一連上八堂課。原本這兩個人一個住樹林,一個住內湖,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但是透過網路仲介,卻互相合作,成為新交換關係。


時間交易正在全世界發酵,目前有三十二個國家設有時間銀行,光英國就有一百零九間,「存款」有六十萬小時以上。時間貨幣的基本概念是,每個人的時間都等值,所以我可以用我的一小時服務,換你的一小時服務;不用馬上換,存起來,需要的時候提出來換別人的服務。和一般貨幣不同,時間貨幣不會貶值,交易也不用課稅,有了這個概念,時間不但可以儲存、轉讓,甚至還能預支。


有了時間貨幣的概念,讓擁有時間的人找到生命的另一扇窗。對於需要援助的人,同樣也可以從別人身上感受到關懷與愛。英國時間銀行的會員羅莉塔(Loretta)就曾向當地的時間銀行預支時間。羅莉塔並不有錢,兩、三年前,她的父親久病後去世,她也剛搬到新環境,不認識任何一個人,想找人幫忙,卻不知從何找起。


她打電話給當地的時間銀行,希望預支別人的時間,請大家來幫她安排父親的喪禮,沒多久,一群沒見過面的鄰居上門,有些人幫她清理散落在客廳的醫療器材,讓客廳恢復原樣;有些人幫她整理廚房,煮一頓豐盛的晚餐;有人陪她聊天,安慰她。「如果不是他們,我根本負擔不起這樣的晚餐,」


羅莉塔回憶,「有人幫忙,那一刻我覺得好多了。」


這些不是不求回報的義務服務,羅莉塔欠的是「時間債」,葬禮過後,羅莉塔就得到時間銀行報到,時間銀行建議她有哪些工作她可以做,就像當時她找時間銀行幫忙一樣,幫她介紹其他工作,羅莉塔替其他人漆油漆,教基本電腦技能或是幫其他人上網找工作,賺時間點數還給銀行。


時間交易的風潮在台灣也慢慢抬頭,由台北市政府主辦的天使人力銀行(編按:二○○九年起更名為天使志工),已經有三千六百多位志工,存有超過二十萬小時的服務時數。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股長吳雪玉表示從二○○八年開始,志工存時間換點數,一年半內存滿二百四十小時,還能換到價值一萬二千元的高階健康檢查。


無論是交換時間、技能還是物品,除了改善生活,更大的意義是能幫助我們擴大人脈,找到能幫助你的人。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標籤:
瀏覽次數:117    人氣指數:11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色師騙改運 性侵數十高職女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實人,不通達人情事理的怪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