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7773
 優鉢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在家人朋友的心目中.妳排名第幾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烤吐司不能吃 超過一片就超標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生薑堪稱還魂藥對身體有百種療效
作者: 優鉢羅 日期: 2014.12.15  天氣:  心情:
生薑堪稱『還魂藥』對身體有百種療效! 99%的人竟然只知道當作調味料!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排除寒氣,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image:
http://blog.life.com.tw/…/ab776118-53c4-6116-40a1-a9538c338…]

生薑的不同用法:

受涼感冒:用生薑3~4片加半勺紅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薑3~4片、大蒜7~8瓣加紅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發熱:在生薑、紅糖水中再加入大蔥1根,一次2~3次。


吃過食物後腹脹:可直接口含生薑片,或喝生薑水,一會兒就能緩解。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沖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發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口腔潰瘍、牙周炎、口臭、喉嚨發癢:口含生薑片或煮生薑水喝就能治愈,以後只要不吃寒涼食物,就不會覆發。


咽喉腫痛:在熱薑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孕期嘔吐:經常口含一片生薑就能治療和預防。


小兒吐奶:用1~2片生薑煮水喝後再餵奶。


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生薑和紅棗(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開胃。


關節痛: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姜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裏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發:經常用溫薑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狐臭:每天用生薑片多擦幾次,能明顯減少臭味。


“男子不可百日無薑”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現代臨床藥理學研究發現,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同時興奮人體多個系統的功能
,
還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礙,因此,姜常被用於男性保健。姜含揮發性薑油酮和薑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之功特別是姜具有利膽、健胃止嘔、闢腥臭、消水腫的作用,與蜂蜜合用對肝病恢覆有益。


若然男性常感胃寒、食慾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鮮姜滋潤而不傷陰,每天切四五薄片鮮生薑,早上起來飲一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裏慢慢咀嚼,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不僅如此,幹姜入菜也能治療腎虛陽痿。現小編推薦一款有益男性健康的藥膳,簡單易烹。取雄鯉魚1尾(約500克),幹姜、枸杞子各10克。取鯉魚肚內之魚G(
雄魚腹中白色果凍樣物質,為雄魚精囊腺),加入幹姜、枸杞子同煎。煮開,加料酒、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空腹時服食,隔日吃1次,連服5日。


幹姜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藥膳可以治療由於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


女子吃薑保安康

[image:
http://blog.life.com.tw/…/acc08893-53c4-6116-40a1-406928cfa…]


古藥書雲“生薑辛溫,行陽分而祛寒發表,宣肺氣而解鬱調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治傷寒頭痛、傷風鼻塞、胸壅痰隔、寒痛濕瀉,清水氣、行血痺。”、“炮薑辛苦大熱,除胃寒而守中,溫經止血,定嘔消痰,去臟腑沈寒痼冷……”中醫常用薑作佐藥使藥。產後女子坐月子餐餐以薑醋佐膳,省內各地皆然,生薑或佐以豬腳雞蛋豬腸加烏醋鹽糖煲,或切成薑茸佐雞蛋糖醋蒸,皆取其藥效,適宜於產婦體質覆原,也有利於餵養嬰孩者。


另外,煲薑水洗浴也可防風濕頭痛。廣州有個中醫專家雲,“產婦坐月子不洗頭洗澡”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廣州的天氣比較濕熱,尤其是在夏天,如果一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造成皮膚發炎、長痱子。廣州人產後喜用薑片煲水洗頭洗澡,甚至洗臉洗手,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薑片可以驅寒,用薑煲水進行洗浴,可以防風濕和偏頭痛。


醉酒飲熱薑水一招靈

[image:
http://blog.life.com.tw/…/b2961b22-53c4-6116-40a1-4b769f35c…]

醉酒用熱薑水代茶飲用,可消化體內酒精。腳臭熱薑水中加點鹽和醋,浸泡雙腳15分鐘左右,腳臭便可消除。


牙周炎先用熱薑水清洗牙石,然後以熱薑水代茶飲用,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癥。


頭皮屑先用生薑輕輕擦洗頭發,再用熱薑水清洗頭發,可有效地防治頭皮屑。經常用熱薑水洗頭,對禿頭也有一定療效。


面部暗瘡用熱薑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約60天左右暗瘡減輕或消失。此法對雀斑及皮膚幹燥等也有一定療效。


薑之家族


生薑,多加工成絲、片、末、汁來入菜,是炒、煮、燉、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薑的運用範圍是最廣泛,我們常說的老薑,泛指生薑。


子薑,則是生薑的嫩芽,為時令鮮蔬,季節性強,可作輔料、醃漬成泡薑或切絲生食,如子薑肉絲、子薑爆鴨、泡子薑就是用子姜或泡薑作的。


幹姜,是薑的幹燥根莖,主溫中,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主治脾胃虛寒、吐瀉、亡陽、寒喘咳等癥狀。幹姜在川菜中常用來煮湯食用。


每天早晨含薑片含出三大奇跡


我從去年春節開始,堅持天天早晨含姜,從不間斷,外出旅遊也帶上生薑。


至今含姜快一年了,在我身上出現了3個奇跡:


一是不得感冒了

自從含姜至今,我沒有患過一次感冒,偶爾有點感冒的跡象,喝一包“小柴胡沖劑”就沒事了,治好了我過去最頭痛的感冒病。古人雲:“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早上吃薑有益,晚上吃薑有害)。”


二是治好了膽管結石

去年8月6日我體檢時,B超發現肝左葉膽管結石0.8×0.2厘米,我從未吃過醫治膽結石的任何藥物,只是堅持每天早上含姜,今年8月7日再體檢時,膽囊未見異常。據王老伯講,早晨含姜,膽結石、腎結石都可以治好。


三是做肝功能“二對半”檢查,全部陰性

我從1998年至2002年連續5年做“二對半”檢查,有二項陽性,即第四項e抗體(抗-HBE)和第五項核心抗體(抗-HBC
)均為陽性,但不屬於大小三陽。今年體檢時,乙肝病毒、檢查“二對半”全部陰性,反而要註射乙肝疫苗了。


含薑的方法是:

將生薑刮去皮(薑皮屬涼性),每天切四五片生薑(切得像厚紙一樣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內。每天早上起來,先飲一杯開水,再用開水沖到盛有薑片的碗中消毒處理,然後將薑片放在嘴裏慢慢咀嚼,含
10~30分鐘,將薑片咬爛,讓生薑的氣味,在口腔內散發,擴散到腸胃內和鼻孔外。

[image:
http://blog.life.com.tw/…/ade6aed2-53c4-6116-40a1-89e89d38b…]

薑的二十種食療功

研究證明,生薑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檸檬酸、抗壞血酸、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胡蘿蔔素、粗纖維素及鈣、鐵、磷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生薑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調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配菜,可做腥味較強的魚肉之調配菜,可生食、熟食,可醃漬、鹽漬、醋漬,可加工成薑汁、薑粉、姜酒、姜幹,可提煉製作香料的原料。


生薑甘辛而溫,具有散寒發汗、溫胃止吐、殺菌鎮痛、抗炎之功效,還能舒張毛細血管,增強血液循環,興奮腸胃,幫助消化。鮮姜可用於“風寒邪熱、傷寒頭痛、鼻塞、欬逆止氣、止嘔、祛痰下氣”。幹姜適於“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消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民間在生活實踐和醫療實踐中,逐步摸索出許多用生薑治病的驗方,而且具有良好療效。


l、治嘔吐不止:生薑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煮沸後一次服下。


2、治風寒骨疼、關節疼:

①生薑、蔥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

②生薑數片放患處,用艾條灸之。


3、治胃病發作:生薑、桂皮各12克,加水適量煎湯服下,一日2次。


4、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生薑25克切碎,放在一個豬肚中,加水用文火燉爛,分數次食用。


5、治中暑昏厥:生薑、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


6、治急性菌痢:生薑25克,紅糖50克,共搗成糊狀,一日3次分服,連服數日。


7、治產後腹疼:生薑、當歸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適量燉湯,分次服下。


8、治跌打損傷、腰扭傷:生薑、芋頭各半搗成泥狀,加麵粉適量調勻,貼敷患處,每日更換2次。


9、治急性腸胃炎:生薑5片,茶葉20克,大蒜1頭,搗碎,煎水調紅糖適量飲下,每日3次。


10、治寒痢:生薑4片,茶葉15克,煎濃加半湯匙食醋,趁熱飲服,每日3次。


11、治熱痢:生薑4片,茶葉15克,黃連6克,煎水晾涼飲服,每日3次。


12、治瘧疾:生薑4片,茶葉15克,煎水調紅糖適量,趁熱飲下,每日2次。


13、治暈車暈船:生薑1片貼於肚臍,外貼1張傷濕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14、治凍瘡、凍傷:生薑適量搗爛,泡在適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溫擦拭患處,每日3次。


15、治腳汗太多:生薑15克,枯礬15克,熬水洗泡腳,每日1次。


16、治傷風咳嗽、虛寒久咳:生薑5片,加適量核桃肉、紅糖搗爛食之。


17、治紅白痢疾:生薑、綠茶等份,加水適量煎濃飲之。


18、治婦女虛寒腹疼:生薑、紅糖適量煎水服用。


19、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生薑10片,茶葉7克,煎水趁熱飲服。


20、治風寒感冒:

①生薑數片,白蘿卜250克,紅糖適量,煎湯趁熱飲下,出汗即解。


②生薑6克,蔥白5根,紅糖適量,煎湯熱服,對感冒初起或癥狀輕有效。


③生薑90克,白蘿卜60克,荸薺60克,搗爛取汁,分3次用開水沖服,每日一劑。


④生薑6克,蔥白2恨,大棗4枚,煎湯服用,對癥輕無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薑5克,蔥白1根,綠豆15克,蘿卜30克,大棗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開水沖服,對感冒發燒、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⑥生薑、蔥白各30克,食鹽6
克,白酒一盅。將生薑、蔥白、食鹽共搗成泥狀,加白酒調勻,塗擦前胸、後背、肘窩、手心、腳心,對感冒身疼、關節酸疼、發熱不降有效。


⑦老薑10克煨熱,切開擦百會、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門,以皮膚微紅為度,可消除惡寒怕冷、全身酸疼。


生薑在細菌作用下可發酵腐爛,產生黃樟素物質,能誘發食道癌、肝癌,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故腐爛的生薑不能吃。

生薑克雜症


慢性胃炎:姜20克切成薄片,大棗、桂圓各30克,紅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早晚服用,每日1劑。


慢性萎縮性胃炎:

生薑、木瓜米醋湯:生薑30克,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用沙鍋燉煮,分次服用;


生薑米醋汁:生薑100克切細絲,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閉貯存備3天後用,每日空腹時服用10毫升。


胃及十二脂腸潰瘍:豬肚、生薑湯:豬肚1只冼凈,納入切碎之生薑250克,紮緊肚口,放置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至肚爛,薑汁滲透到豬肚,食肚飲腸,每隻肚吃3—
4天,連服8—10只。


急性腎炎浮腫尿少:薑皮、冬瓜皮湯:薑皮6克,冬瓜皮30克、車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受寒腹痛:

鮮姜、白胡椒、紅糖汁:鮮姜9克,白胡椒7粒,打碎機打碎,紅糖15克熱開水300亳升沖。每日二次早晚。


姜、陳皮、蔥湯:姜9克,陳皮12克,蔥5株,胡椒5克,水500亳升煎開服。


腹瀉:姜、炒雞蛋:鮮姜10克切成碎絲,調和鮮雞蛋3只,炒熟食用,食後喝紅糖水350—400毫升,每日一次。

生薑、茶葉汁:生薑、茶葉各9克,水500亳升煎服。


風濕關節炎:生薑汁100亳升,冰糖100克,西瓜半個。把生薑汁、冰糖放入西瓜瓤內,再擱水煮,每日半個西瓜,分2次空腹溫熱服食。 7天為1個療程,連用3
個療程。此方以在三伏天為宜。


食物中毒:

生薑、紫蘇葉湯: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腹瀉,取生薑、紫蘇葉各30克,水600亳升煎,加紅糖適量,每日分2次服。


中草藥中毒:

生薑汁:誤食生半夏、天南星發生舌腫、喉啞時,取生薑汁6亳升,溫開水沖服,一日2次。


宮冷不孕:

生薑、紅糖羔:鮮生薑500克,紅糖500克,將生薑打碎機打成泥,混入紅糖,蒸1小時,在月經期開始期用,每次1匙加200亳升熱開水,每日3次,連服1
個月。服藥期間禁忌房事。


惡心嘔吐:

生薑、橘皮湯:生薑9克、橘皮9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生薑、半夏湯:生薑6克,半夏6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妊娠嘔吐:生薑、紅糖茶:生薑30克,紅糖適量,水500亳升,煎服,每日1劑連服5天。姜、蘆根湯:姜30克,蘆根30克,水300亳升,煎服。每日1劑連服5
天。


蛔蟲性腸梗陰:生薑、蜂蜜茶:生薑汁10亳升,蜂蜜10毫升,開水沖服,每日2劑,連服5天。

生薑、蜂蜜茶:生薑200克,將生薑搗爛加水200毫升,煮沸3分鐘,去渣取汁,蜂蜜100亳升沖服,每日1劑。


陰痿:生薑、熟附、燉羊肉:生薑150克,熟附片15克,羊肉250克切片,文火燉服用。


肩周炎:老生薑50克,蔥白30克,白灑15毫升,共搗爛,炒熱或微波爐打熱敷患處,每次30分鐘,一日數次。


凍瘡:生薑、胡椒、紅糖湯:生薑10克,胡椒10粒,紅糖25克,水500亳升煎服。


幹姜、紅花、黃柏外用劑:幹姜30克,紅花30克,黃柏25克,加水500亳升浸泡10小時,煎至200毫升,去渣取汁,加95%的酒精200
毫升混勻,擦凍瘡處。


骨結核:生薑汁外用方:生薑汁500亳升,榨汁打榨汁備用,100亳升加300亳升開水,用毛巾浸濕,乘熱熨患部。巾冷即換,以局部發熱為度,一日1次。


癤癰:鮮姜、鮮芋外用方:鮮姜100克、鮮芋頭100克冼凈去粗皮,共搗爛如泥,再加適量面調勻,外敷患處,每日2次,每次敷1小時。


手癬:生薑、白酒外用劑:鮮生薑汁250亳升,白酒500毫升,將生薑汁倒入酒中泡3天後用,每日2次早晚擦患處。


足癬:生薑、食鹽外用劑:生薑100克切片,食鹽50克,加水500亳昇放鍋中煮沸,倒入盆中加水1000亳升,溫度不燙傷未宜泡洗患處,每日2次早晚浸泡30
分鐘,一般3—7次可治愈。


白癜風:生薑外用方:將生薑煨熱後,輕輕擦患處,以皮膚微微發紅為度,每日2次。


四肢麻木:生薑、陳醋外用劑:四肢循環不好,冷引起的四肢麻木,取生薑汁100亳升,陳醋100毫升,熱水2000亳升,溫度不燙傷未宜泡洗四肢,每晚上1次。


生薑、幹姜應用淺析;生薑·幹姜·炮薑 ;

這三種中藥都是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薑的根莖,由於各自的性狀不同,所以它們在臨床上的主治用途也各有不同。


生薑:為薑的新鮮的根莖,性味辛、微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被中醫譽為“嘔家聖藥”。可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喘咳、脹滿、洩瀉等。如用生薑、紅糖熬製的薑湯可活血驅寒,就是防治風寒感冒的一劑良藥。此外,生薑還能解半夏、南星、魚蟹之毒。


幹姜:為薑的幹燥根莖,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由於幹姜能守能走、性熱而偏燥,故對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濕
者以及寒飲伏肺的喘咳頗為相宜,又因為力速而作用較強,用於回陽救逆,其效甚佳。常用於脘
腹冷痛,嘔吐洩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等癥的治療。如用於溫中散寒的大建中湯、理中丸,回陽救逆的四逆湯,溫肺散寒而化痰飲的小青龍湯。


炮薑:為幹姜炒至表面微黑、內呈棕黃色而成,性味苦、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的功效。炮薑的辛燥之性較幹姜弱,溫裏之力不如幹姜迅猛,但作用緩和持久,且長於溫中止痛、止瀉和溫經止血。可用於中氣虛
寒的腹痛、腹瀉和虛寒性出血。如用於脾胃虛寒之腹痛、腹瀉、霍亂轉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虛寒便血的艾葉丸。


生薑、幹姜:均為薑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幹燥根莖。夏秋霜降前採挖根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為“生薑”;
冬季冬至前採挖,去凈莖葉、須根、泥沙,經曬幹或微火烘幹為“幹姜”。


性味歸經與臨床應用

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功能發汗解表,溫肺止咳,溫中止嘔;多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等。孫真人雲:
“姜為嘔家聖藥。”單味生薑可健胃消食止嘔。胃寒嘔吐,可配半夏、吳茱萸;胃熱嘔吐,可配黃連、竹茹;
水飲嘔吐,可配白術、茯苓等。用於肺寒咳嗽,痰多胸悶者,多與蘇葉、杏仁、桔梗、前胡同用;
痰熱咳嗽或中風痰壅失語肢麻,需配竹瀝清熱豁痰。生薑配半夏有明顯的和胃止嘔作用,並可解半夏毒。生薑還可解天南星、烏頭、百部、木薯、鬧羊花等藥毒,輕者取汁含嗽
5ml,4h1次;重者鼻飼5ml,2~3h1次。生薑配大棗能保護胃氣,可減弱或消除其他藥物對胃腸的刺激。生薑配白芍能製白芍之寒而溫經止痛。常用量3~
10g,煎服或搗汁沖服。禁忌:
本品辛溫,陰虛內熱及有熱盛之證者忌用。幹姜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功能溫中散寒,回陽通肺,燥濕消痰。用於脘腹冷痛,嘔吐瀉洩,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等。


幹姜性辛溫,善去裏寒,通行陽氣,尤長於溫脾胃陽氣。治脾胃虛寒,常配黨參、白術、吳茱萸、炙甘草等溫肺化飲,與白芥子、細辛、半夏同用;
治療腎陽不足,伍以附子、肉桂、補骨脂等;
與附子等大辛大熱之藥配伍,治療亡陽脫證,可加強附子回陽救逆之功,即所謂“附子無姜不熱。”與生薑相比,幹姜偏於溫裏散寒;
生薑長於發散風寒,溫中止嘔。幹姜還是監制苦寒藥品的良藥,如與黃連、龍膽草等同用,可使苦寒之品不傷胃氣。常用量3~10g。


禁忌:本品辛熱燥烈,陰虛有熱者及孕婦均禁用。生薑、幹姜為同一植物來源而採用不同炮製方法形成的兩種中藥,生薑為辛溫解表藥,幹姜為溫裏藥,兩者在臨床中應辨證使用,功效作用差異較大,切不可混用。


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薑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也裏關於有薑的記載:“幹姜,味辛溫,主胸胸滿,欬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溫脾,腸闢下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推崇薑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生薑熬的湯還有一個別名叫“還魂湯”。在蘇東坡的《雜證》中也曾記載,錢塘凈慈寺的和尚,八十多歲,顏色如童子,問其故,“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雲”。民間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等說法
.


生薑性溫,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排除寒氣,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另外,生薑還有解毒的功能。如誤食了毒覃,輕者會舌麻、惡心、嘔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口嚼生薑,連吃幾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幾片生薑煮水喝,要連喝幾次至癥狀完全消失;重者會引起神誌不清、昏迷,在送入醫院搶救後,等病情穩定了之後,就給病人喝生薑水,這樣能更快速地驅除毒質。


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壓病,是由於體內寒濕重,經絡瘀堵不暢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腳的水中加入生薑,有助於去寒、降血壓。同時生薑又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就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常用生薑水泡腳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壓、補腎,同時可以治療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生薑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常吃會引起肝火旺,就用克制吃薑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配一些舒肝、理氣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們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薑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既用薑、蒜驅了寒,活了血,又及時疏理了肝火,不致瘀堵。


巧用熱薑水可治十種小毛病

[image:
http://blog.life.com.tw/…/b499e5e2-53c4-6116-40a1-ff9577306…]

一,口腔潰瘍;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天二至三次。一般六至九次潰瘍面可以收斂。


二,牙周炎;先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早晚各一次,如果喉嚨痛癢,可用熱薑水加入少許鹽代茶飲用,每天二到三次。


三,偏頭疼;當偏頭疼發作時,可用熱薑水浸泡雙手約十五分鐘左右。痛感就會減輕或消失。


四,醉酒;用熱薑水加適量的蜜糖可緩解或消除酒醉。


五,頭皮屑;先用生薑擦洗頭發,然後用熱薑水清洗頭發。可有效防治頭屑。如長期使用對禿頭有一定的療效。


六,腰肩疼痛;先在熱薑水加入適量的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幹,敷於患處,反覆數次,可大大緩解疼痛。


七,蟯蟲病;每天睡前用熱薑水清洗肚(門)周圍,後再飲用熱薑水一至兩杯。持續十天左右可治愈。


八,腳臭; 將腳浸泡於熱薑水中,浸泡時加點鹽和醋。浸泡十五分鐘左右抹幹,加點爽身粉。臭味便可消失。


九,高血壓;血壓升高時,可用熱薑水浸泡腳十五分鐘左右。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擴張。使血壓隨之下降。


十,感冒頭疼將雙腳浸泡於熱薑水中,以水能浸到踝骨為宜。可加點鹽,醋,浸至腳面發紅為止。此法對風寒感冒,頭疼,咳嗽治療效果顯著。


十一、蕁麻疹:1.生薑桂枝粥:生薑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紅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


十二、醋姜湯:組成:姜50克,醋半碗,紅糖100克。用法:同燒湯,去渣溫飲。每次1小杯,每日2~3
次。功效:活血消腫,散寒止癢。主治:因食魚蟹等引起的蕁麻疹瘙癢難忍者。


生薑的幾種特殊食療功效


生薑以去腥除羶的本領和自身特殊的辛辣芳香,受到人們的青睞。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它做調味品以外,還可用於醫藥和提取香精的原料,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之說。


生薑味辛,性溫,入肺、脾、胃三經,具有發汗散寒,去濕去水、止嘔祛痰、健胃、驅風、解毒等功效。用生薑療疾歷史悠久,而且在民間綿延至今應用不衰。


治風寒:由風寒引起的腹痛、頭痛和發熱,取生薑30克,紫蘇葉3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每日2次服用。


治腹瀉:生薑適量切片,調和鮮雞蛋2~3個,炒熟食,隨喝紅糖水1碗,對寒瀉有卓效。


治月經期腹痛:益母草30克,生薑10克,洗凈,同入砂鍋煎1小時,加紅糖少許調服。經前5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5個療程。


解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腹瀉,取生薑30克,紫蘇葉3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每日2次服用。


治消化不良:取生薑末3克,水煎,加醋少許,趁熱服下,日服3次。飯後服,對寒性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有良效。


俗話說,“晚吃蘿卜早嚼姜,氣走醫生不開方”,意味著蘿卜和姜是養生保健佳品。從另一角度也說明了生薑的不凡功效。例如,在長壽之鄉如臯人的心中,生薑不僅調味,更是調身調心、長壽的靈性之物。在長壽之鄉如臯,喝薑茶、含薑片、用薑水泡腳已經是一種融入當地人骨血的傳統養生長壽秘方。


《神農本草經》記載,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經常被用來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等癥。


如臯人對生薑情有獨鐘,可能與幾個民間流傳甚廣的故事有關。傳說,蘇東坡在錢塘擔任太守時,曾經遊覽凈慈寺。他發現80
歲高齡的住持鶴發童顏、精神矍鑠,十分驚奇,便詢問駐顏妙法。住持說:“我每天用連皮嫩薑切片,溫水泡服,吃了40
多年。”還有一個傳說,白娘子誤飲雄黃酒,變回原形,許仙驚嚇致死,白娘子為救許仙赴昆侖山盜仙草,這盜來的仙草就是生薑芽,所以生薑也叫“還魂草”,姜湯又叫“還魂湯”。

標籤:
瀏覽次數:435    人氣指數:5435    累積鼓勵:2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在家人朋友的心目中.妳排名第幾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烤吐司不能吃 超過一片就超標
 
住戶回應
 
時間:2014-12-16 18:53
他, 60歲,基隆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12-15 16:09
她, 72歲,新北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