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種族的身體質量指數 (BMI)與死亡風險間呈現U型趨勢,
最低死亡風險是BMI介於22.6至27.5間,BMI高於35.0或低於15.0的人,死亡風險都比較高。
現在很多研究都在探討身體質量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關係,
然而這類研究幾乎都以歐美人口為基礎。
此研究是利用亞洲地區19群人、超過114萬人進行長期追蹤分析,
是亞洲第1次也是規模最大的研究。
BMI計算方式為體重/身高(公尺)的平方,
死亡風險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最低死亡風險是BMI介於22.6至27.5,最完美是BMI介於24至26之間。
如果以BMI介於22.6到25.0間當成比較基準,
當BMI大於35.0,死亡風險會為1.5倍;
當BMI小於15.0,死亡風險則為2.8倍;
針對癌症、心血管疾病或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個別分析,一樣是U型趨勢。
衛生署認為BMI正常範圍是18.5到24之間
歐美最新研究顯示,BMI死亡風險最低的是22.6到24.9之間,高標24.9低於亞洲的27.5;
歐美飲食影響的結果,不健康的脂肪比亞洲人多。